11.《三个强盗》,【法】温格尔 编绘,张剑鸣 译,明天出版社。
三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强盗,终于在抢到一个孤女之后,心中所有的柔情和爱怜都激发出来,最后竟收养孩子上瘾,干脆散尽抢来的钱财,建起了孤儿院。
死后,三个强盗依然被人们纪念,建起了强盗帽盔形状的塔楼。
这本书的精彩之一在于对暴力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适度的恐慌,后边他们的改邪归正在孩子心中就难以唤起强烈的认同感;但过分了也不行,孩子会真的产生心理不安。读这本书,两个方面要注意:一是色调的变化。从厚重的黑色为主过渡到有了亮色,是强盗身份的变化,也是温情不断渗透出来的写照。二是武器。这是丁丁启示我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是想按照上一点所说的颜色变化来引导丁丁注意的。但是丁丁始终关注的是那些武器,并用自己的想象力让那些武器失去了它们本来的攻击力,从而将令他些许不安的暴力因素予以解构。丁丁的这种反应是我没有想到的。
12.《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傅惟慈 译,南海出版社。
这是以简约而传神的线条画为特点的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作家、绘本家谢尔·希尔弗斯坦最出名的代表作。讲述无私的果树在孩子的成长中向孩子奉献了一切之后,最终还会用一个残破的树墩等待已经风烛残年的孩子来安静地坐坐。这可能是世界上关于母爱最动人的描绘之一。
这种书,只要好好地读给孩子听就好,不要有其他的讨论参与进来,因为不管怎样讨论,我们其实都说不清母爱的意义。
13.《阁楼上的光》,【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叶硕 译,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希尔弗斯坦的图文童诗集。当然,这样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其实希尔弗斯坦的作品的智慧、趣味和内涵完全适应大人来看。因此,在一些书店,我是在成年人图书区看到他的书的。
我给丁丁读这本书的时候,他幼儿园中班即将毕业。他对书中的大多数作品都很有兴致。特别是《作业机》,引得他发笑。这说明,希尔弗斯坦是难得的能够写出真童趣同时又能写出深刻和丰富内涵的大家。很多成年人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让自己认同孩子,而希尔弗斯坦从本质上就是一个善于深刻思考的孩子。
关于这本书的亲子阅读建议,我觉得家长应该提前看,根据孩子的接受特点,选择一下。像书名同名诗作其实就不好懂,更不好为孩子讲说,这样的作品,在亲子阅读中还是不碰的好啊。
14.《失落的一角》,【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陈明俊 译,南海出版公司。
这也是希尔弗斯坦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到处寻觅自己那缺少的一角。一路寻找,一路快乐,一路歌唱。终于找到那一角之后,圆发现自己的嘴巴被那可以让他圆满的一角塞住而无法歌唱了。于是,它悄悄放下了找到的一角,继续寻找。
这是一个从3岁到100岁都可以读的书。希尔弗斯坦从未经过专业训练但却颇为传神的线条画对孩子来说没有接受的阻碍。而对于成人来说,故事中关于人生得与失、完美与缺憾的感悟,一定会引发很多共鸣。
这本书,家长可先提前看,在给孩子讲读的时候,不妨在圆找到它失落一角的时候打住,问问孩子,下边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很期待孩子那出于童真的回答。
15.《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美】希尔弗斯坦 著,任溶溶 译,南海出版公司。
一只作为宠物的犀牛,憨厚可爱,尖角可挂衣服,可以帮忙搔背,看书时还可以当灯座。犀牛角还可以帮奶奶做甜甜圈,帮姑妈打毛衣,到海边可以装作鲨鱼,倒立还能耕田,吊起来还能转唱片……
有哪个孩子不想有这样一个能实现自己各种奇思妙想却又毫无怨言的大个子朋友呢?所以,这本书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想象力,更是一份心灵上的欢愉和满足。然而,这只便宜的犀牛能做到的,绝不是孩子的同龄朋友能做到的。
这只犀牛,其实更是一个懂得孩子、富于童心、充满耐心的家长。因此,这本书更是给家长看的: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拿出了多少时间做这样一只可爱的犀牛,而不是板起面孔对孩子说教?
16.《向上跌了一跤》,【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叶硕 译,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被看作《阁楼上的灯光》姊妹篇的童趣诗文图画集,我读给丁丁的时候,是在丁丁大班上半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相距给他读《阁楼上的灯光》,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别看只有半年多,但丁丁对这本书的兴趣要比听《阁楼上的灯光》的时候大,当天带回这本书的晚上,读了一段又一段,一直读了近40页才算罢休。这说明丁丁对希尔弗斯坦作品中那种睿智的幽默的理解又进了一层。
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读到《致命的眼》的时候,也许是我的语气拿捏得太靠谱了,小家伙竟然真的被这首小诗吓着了。读完书,他挤在妈妈身边,被子蒙头不肯出来,尿尿都不敢出被窝,甚至还流了两滴眼泪呢。我赶紧在他旁边抱着他、亲亲、抚摸他的头顶。就这样,丁丁还说:“要不你别等到期就把这本书还了吧。”我说:“里边还有好故事呢。儿子,那首小诗只是开玩笑呢,别害怕。”安慰好一阵,丁丁才终于睡着了。后来挺长时间,丁丁一提起来这首诗还心有余悸呢。
17.《大卫,不可以》(“大卫”系列),【美】大卫·香农(Shannon,D.)文图,余治莹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我们结识了淘气的小男孩大卫,他以惊人的精力和破坏力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招来妈妈一声声“大卫,不可以”。最终,他用棒球击落了花瓶后,妈妈终于不再说“不可以”,而是让他坐在角落反省。
不要做危险的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孩子应该形成的基本素质。因此讲读这本书,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认识到,这些行为的确是“不可以”的。
最终大卫委屈的眼泪是应该流下的,而动人之处在于,当大卫得到惩罚之后,也获得了母亲温暖的拥抱。这本书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习惯养成教材来用,让孩子在看着大卫哈哈大笑(丁丁就是这个反应)的同时,告诉他们,这些行为真的是不可以的。对孩子来说,基本的规矩,还是要有的。正因此,香农在这本书的《作者小语》中说:“‘可以’‘很好’当然是很棒的词儿,不过,它们显然没有办法阻止蜡笔因此远离客厅的墙壁。”而且,在书的题献中写到“献给我的母亲玛莎,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
所以,这本书对亲子双方都很有意义: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行为只要确实是不应有的,就应该放心地说出“不可以”,这样态度比较明确,也比较有效。
不要太过囿于所谓宽松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来说,从大卫身上获得一些“提醒”,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愤怒地一遍遍说“不可以”,甚至要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最后,一定要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18.《大卫去上学》(“大卫”系列),【美】大卫·香农(Shannon,D.)文图,余治莹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大卫上学了,但是依旧顽皮,无法遵守学校的规矩。自然,他又得到了惩罚——所有的同学走后,他要擦掉他涂花了的课桌。最终,当他擦完了所有的桌子,他获得了一枚亮晶晶的胸章。我和丁丁看这本绘本的时候,我问丁丁:
“大卫那么淘气,为什么会获得奖励?”之所以要这样问,是想让丁丁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影响,就要负责;而当自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进行了很好的补偿,是可以获得肯定的。
不过,我担心的是,现实中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在准备好了惩罚措施的同时,也同时准备好了那枚胸章?因此,当丁丁在幼儿园或上一年级,已经受到了老师的惩罚之后,我和丁妈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再批评一遍,而是看看小家伙的心情是不是受到了影响。
19.《大卫惹麻烦》(“大卫”系列),【美】大卫·香农(Shannon,D.)文图,余治莹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中,大卫依旧淘气,但不同的是,他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说“我忘了”“不是我干的”等等。不知不觉,他撒谎了。于是,和前两本不同,大卫获得了更加严厉的惩罚:不再是委屈或干体力活,而是来自心灵的惩罚。他在深夜惊醒,惊恐地喊道:“是我干的!”
“大卫”系列的前两本,我是连续给丁丁拿回家的。但是这一本《大卫惹麻烦》,我却迟迟没有给丁丁带回来。因为当时5岁多的丁丁没有发生过这种无意铸成的谎言,所以我不确定丁丁能否理解这个故事。后来隔了几个月才给丁丁看这本书,但其实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让丁丁明白大卫为什么会在深夜惊醒。因此,我觉得这本书还真是不太适合给太小的孩子看。
20.《巴士到站了》,【日】五味太郎 编绘,朱自强 译,明天出版社。
五味太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绘本作家,因为他的画面足够概括,但又充满童趣,故事也写得好玩而不乏深刻。全书用同样的句式“巴士到站了,某某该下车了”,把巴士经过的地方、每一站下来的人贯穿起来,仿佛一首回旋的小诗,饶有兴味。这本书相同中富于变化的语言表达形式非常适合3到5岁的孩子,同时,能够让孩子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与人。
因此,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观察社会的指导书:去哪里观察?公交车上。观察什么?谁下车了。我给丁丁读过这本绘本之后,就这样引导过丁丁回想在公交车上的所见,模仿书中的句子说“巴士到站了……”看到了哪些人,挺有趣的。
当然,这本书在简单背后,其实有着对社会世相的远观,有些内容不是孩子能理解的。这些部分不用让孩子去过多关注,家长也没有必要解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中的很多内容,孩子会渐渐观察到的,进而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丰富的书。
21.《西雅图酋长的宣言》,【美】西雅图酋长 文,【美】杰弗斯 图,柯倩华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偶尔,我会特意给丁丁带回一本已经料到他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兴趣的绘本,比如这本《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对于当时5岁多的小家伙来说,这样的题材显然不容易理解。我的用意,就是要让他感受到:绘本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有趣的童话故事,绘本还可以表达这种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而读那些有趣的绘本所积累的对绘本的好感,让丁丁有耐心听得进去他其实不是很有兴趣的内容。这本书十几岁的孩子读是很合适的,特别是了解一下美国印第安人经历之后,更会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生动的感受。
22.《傻鹅皮杜妮》,【美】杜佛辛 编绘,蒋家语 译,明天出版社。
讲述一只叫作皮杜妮的鹅发现了一本书,于是认定自己就是只有知识的鹅了,结果给别的动物出了一大堆馊主意,带来了很多麻烦。直至最后自以为是的把鞭炮当作糖,弄得大家和他自己遍体鳞伤,皮杜妮才知道,书上的智慧要装在脑袋里,而不是夹在翅膀下。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定的寓言性质。在陪孩子看本书的时候,首先可以提醒孩子注意皮杜妮越伸越长的脖子的寓意;其次可以提醒孩子注意,皮杜妮拿到了书反而闭上了眼睛,这又意味着什么。我给丁丁读完这本书后问他:“你要不要做傻鹅皮杜妮?”小家伙连连摇头。看来,不做看似有学问的草包,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关键是要有这样的好作品来启发。
23.《魔法师的奇幻花园》,【美】奥尔斯伯格 编绘,南海出版公司。
这本书用看似安静的、只有素描所描绘的黑白光影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对于孩子来说,魔法的亦真亦幻才是更具魅力的特质。这本书恰恰描绘的就是这种特质。当时我和丁丁看完这本书之后,还就这本书进行了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魔法师究竟有没有把狗变成了鸭子?我们各自的主张在这里我就不说了。如果你和孩子也看了这本书,不妨就和孩子一起想想这个问题吧,挺有意思的呢。另外,我们不妨请孩子谈谈:对于那个看起来严厉、神秘的魔法师,应该怎样去看待他呢?
24.《勇敢者的游戏》,【美】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 文图,南海出版公司。
很多孩子都有关于冒险的想象和渴望,但是,大多数孩子只能被关在屋子里边读过自己的童年。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丛林冒险”的故事。能够被改编成冒险幻想电影的绘本,只要一页一页读给孩子听就好了,孩子自然会被深深地吸引。我给丁丁拿回这本书的当天晚上,家里的不同三个人就为他各讲了一遍。之后的几天,小家伙依然要我们读给他听。后来,我找到了根据这本绘本改编的同名电影。那部电影,丁丁也是看了多次呢,非常喜欢。
25.《极地特快》,【美】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 文图,南海出版公司。
有一年的圣诞节,一大早我悄悄把一个丁丁肯定很喜欢的考古发掘模型放在了他大大的礼物袜中,然后就上班去了。晚上下班回家,丁丁看到我兴奋地说:“爸爸,圣诞老人给我送礼物了!”是他自己发现了袜子中的礼物。
这天晚上睡前的故事,我给丁丁读的就是这本《极地特快》。书中的主人公,搭上了去往极地的特快列车,获得了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雪橇上的铃铛。
可是,回到家他发现铃铛丢了,睡衣的口袋中只有一个洞。第二天,在所有的礼物中,他又发现了这只铃铛,圣诞老人还留下了纸条,告诉他是在雪橇上发现的这只铃铛。
讲完故事,丁丁一边脱衣服钻进被窝,一边快乐地念叨着:“原来真有圣诞老人啊!”看着孩子在童话中获得这样的惊喜,我非常欣慰。
26.《你好,熊猫兄弟》,佐渡多真子 图,古关惠 文,蒲蒲兰 译,连环画出版社。
这本书属于“跨界”之作:它是一部用记录摄影编辑而成的作品,但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因为它侧重讲故事,因此又具有绘本的特点。在和丁丁看这本绘本的时候,我注意把故事中母子三只大熊猫的其乐融融强调出来。但强调这一点,其实也有铺垫的作用。故事正文结束后,我没有忽略后边关于熊猫的知识介绍。但这一部分我没有一字一句念给丁丁听,因为对于一个5岁的小娃而言,接受前边文字较少的故事部分没有问题,但篇幅较长的知识介绍则未必了。而且,知识介绍的部分并非要面面俱到,最主要的是对应前边其乐融融的亲子故事,告诉孩子,大熊猫妈妈其实一般只会主动抚养一个孩子,其他的有可能被吃掉。这种明显的反差对孩子来说肯定会形成吸引力。而比故事更有意思的,则是让孩子去猜测:饲养员该怎样让熊猫妈妈愿意打破惯例,抚养了两个宝宝呢?你不妨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孩子,听听孩子会有什么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