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1865700000034

第34章 疾病与外伤急救 (5)

3.处理后,将患者送至医院。

刺伤

在日常劳动、生活中,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被木刺、竹篾、铁钉、玻璃碴或鱼刺等刺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穿刺伤不同于割伤、划伤,穿刺伤通常伤口直径小,深度有深有浅,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手足扎刺后,须及时拔除,不宜让异物留在肉里活动,以免越扎越深,使伤口化脓,甚至引起破伤风细菌的侵入繁殖和感染。一般小而浅的刺,自行简单处理即可;但如果被刺的伤口较深甚至有出血,则需特别注意,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伤口感染。

在拔刺之前要先将伤口处用肥皂水清洗,用以拔刺的工具,如镊子也要经消毒后再使用。

小而浅的刺的处理方法

1.如果只是刺破表皮,伤口不深,可以用肥皂水仔细清洗患处以及附近的皮肤,然后使用消过毒[用火烧或碘酒洗]的镊子轻轻夹住刺,稍用力垂直向外拔,注意用力不要过大以免将刺折断。有条件者可将异物拔除后对伤口做消炎包扎处理。

2.如果没有镊子,也可将手洗净后,用手指甲拔出刺,不过此法容易将刺折断到肉里,带来更大的麻烦。

伤口较深且有出血的刺伤的急救方法

1.止血。如无人救护,伤者应保持镇静。发生在四肢的伤口若出血严重,可就地取材,迅速用干净衣物或手帕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包扎松紧应以能够止住活动性出血为度,防止移位、脱落,间隔一小时应松开包扎带5分钟—10分钟。

2.清洗伤口。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过的镊子从伤口中拣出刺伤物,如果某些较大的残片依旧深深地嵌在伤口里,就赶紧去看医生。

穿刺伤的急救

穿刺伤伤口直径小,可能损伤多层人体组织或内脏,也可能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伤口深、引流不畅,极易并发感染。发生穿刺伤应该这样处理:

1.刺伤深,估计伤及血管、神经、内脏者,刺入物不能随意拔除,不要触碰刺入物,应小心地送到医院处理。

2.从伤口脱出的肠管、网膜等脏器,不应在现场还纳,可以用洁净的碗、盆等覆盖保护包扎。

3.较重的刺伤出血控制后,均应迅速送至医院处理。

急性烫伤

当遇到烧、烫伤事件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者用了不适当的方法处理,则会加重病情,使患者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因此掌握一些烧烫伤家庭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非常必要。

当身体被烫伤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降温,根据不同物质的烧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降温,通常情况下用冷水冲洗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倘若是化学物质烧伤,则要考虑到化学物质的性质,再选择降温方式。

热力烧伤的处理

1.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服,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跳进附近的水池与河沟内。

2.他人帮助灭火,可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扑打,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盖,靠隔绝空气灭火。

3.冷水冲洗是处理热力烧伤最有效的手段,在病人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温度愈低愈好,常可用15℃左右的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最好能坚持20分钟左右。

4.切忌烧伤后奔跑呼喊,因为在跑动时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会愈燃愈旺。而且,跑动中的喊叫和深呼吸会将燃烧向上的火焰与烟雾吸入呼吸道,加重吸入性损伤。

5.烧伤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如甲紫、红汞等,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避免转送医院途中的污染。

6.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

化学烧伤的处理

1.与热力烧伤急救原则相同的是,应立即脱去被致伤因素浸渍的衣服,并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忌涂油膏和甲紫、红汞等有色药物。

2.若现场有条件,创面可用中和剂。强酸烧伤可用5%碳酸氢钠或食用碱水冲洗;强碱烧伤可选弱酸或食醋冲洗。值得注意的是,酸碱中和反应时亦会产热,仍需冷水冲洗,中和不能取代冷水冲洗,切勿为寻找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间。

3.头面部化学烧伤时尤其注意眼睛是否有烧伤,伴有眼睛烧伤时应首先冲洗眼睛,面部冲洗时要保护好眼睛,勿使冲洗液流入眼内。

4.生石灰烧伤应首先移去体表石灰粉末再冲洗,以防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产热加重烧伤。

5.磷烧伤亦该先用干布擦掸磷颗粒,如有条件可在暗室内根据磷光判断去除是否彻底。用大量冷水冲洗后,用1%硫酸铜溶液擦洗,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湿敷以中和磷酸。也可用湿敷料包裹,禁用油纱,防止磷溶解在油脂中被吸收中毒。

电烧伤的处理

电接触烧伤急救的关键是切断电源。拉闸是最重要的措施,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时,用绝缘性能好的物品[如木棍、竹竿、塑料制品等]拨开电源。切记在未切断电源前,急救者不能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断电灭火后,注意检查伤员心跳呼吸,若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当即做心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待心跳呼吸恢复后即刻转送就近医院处理。

复合伤的处理

在烧伤时可能伴有其他的外伤,例如爆炸伤、挤压伤或高处坠落等机械性损伤,因此救治烧伤的同时,需检查有无合并伤,特别应注意伴有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窒息、急性中毒等表现者,应优先送至邻近医疗单位处理;合并大出血者,应立即加压包扎;伴有骨折者应简易固定,脊柱损伤者应先制动,搬运时要小心,勿让病人坐起,保持身体平移。

烫伤后,千万不要在伤口上涂抹酱油等土方,这样做有时不仅不能减轻病情,反而会引起伤口感染,也会妨碍医生对伤情的确认。

预防孩子烫伤

1.注意看好儿童,让他们远离热水瓶、烧水壶、汤锅等。

2.为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洗澡。

3.家里炒菜做饭时,别让孩子进入厨房,油的沸点高,一旦烫伤会很严重。

孩子烫伤后的急救法

1.一旦儿童烫伤,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浸泡伤处约15分钟。同时,及时脱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但是衣物千万不能硬脱,以防加重皮肤的损伤,可以先把烫伤周围部分的衣服剪掉。

2.对不易冲洗的部位,可用凉毛巾冷敷。

3.创面不要随便涂抹所谓的偏方,如牙膏、酱油等,这样做既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又会造成创面的感染。总之,儿童烫伤后应立即送专科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什么药物可以保护创面

创面涂上酱油、牙膏等能保护创面吗?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内含刺激性大的化学成分或被污染的、容易使创面染色的东西显然是不适合使用的,它们非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加重损伤,导致感染,影响判断。一般来说,油性的药物可以阻止组织水分的过多丢失,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蓝油烃、湿润烧伤膏等油膏可适当使用,但不能代替去医院就诊。因为,烧伤有轻有重,有深有浅,轻者浅者可能不用药就能愈合,重者、深者必须手术植皮,光靠用药物不能解决问题。非专科医生很难判定创面深浅,预后如何,不能及时发现是否感染,而作出相应处理。中药方剂中有许多“收敛成痂”配方,有些具有减少液体渗出、缓解疼痛的功效,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在痂下积液积脓,不及时处理也会起反作用。大多数成痂中药含有茶碱,其中一部分吸收后可能引起肝脏损害,大范围使用应予以注意,因此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溶解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化脓排毒、化腐生肌等方面的药在急救时不予考虑。

鼻子外伤

鼻突于面部,易受重物碰撞或拳棒打击。鼻伤可以分为软组织挫伤、裂伤和鼻骨骨折。单纯挫伤会出现鼻软组织肿胀及皮下瘀血,鼻骨骨折表现为鼻梁上段塌陷或偏斜、有压痛,严重者有骨摩擦音。

鼻受伤的急救

1.鼻外伤。周围用酒精擦拭,或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将创面及周围冲洗干净,然后涂红药水或紫药水,用干净纱布覆盖。如鼻部皮肤未破,早期给予冷敷,1天—2天后给予热敷。

2.鼻骨骨折。尽快到医院进行复位。避免咳嗽打喷嚏、擤鼻等动作,应卧床休息。

鼻软组织裂伤,应进行止血,暂用干净布条填塞鼻孔,抬头后仰,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清创缝合、止血等处理。

鼻外伤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诊断依据:

1.有鼻部外伤史。

2.有鼻局部疼痛、鼻出血、鼻阻塞、局部肿胀、皮下瘀血,鼻梁偏斜或塌陷、触诊压痛、中隔脱位弯曲、黏膜撕裂或血肿等症状和体征。

3.X线摄鼻骨相可显示有骨折情况。

治疗原则:

1.止血、止痛,清创缝合。

2.鼻骨骨折重定。

3.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清除。

4.预防感染。

用药原则:

1.轻伤者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重伤出血量大者除以上处理外,可考虑予以补液或输血。

耳朵外伤

耳廓位于头颅两侧,易受外伤,其皮肤与软骨膜紧连,皮下组织很少。如有软骨膜下血肿或渗液,不易吸收,就可能失去提供营养的功能,造成软骨的液化、坏死,最终发生不同程度的外耳畸形。常见耳外伤有挤压伤、切割伤、撕裂伤、钝挫伤等。严重的外耳损伤、颞骨骨折等会累及中耳损伤,因潜水、爆炸、飞行引起气压改变或手术创伤产生中耳感染、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眩晕也可导致中耳损伤。另外,噪声可致听力损伤。

耳外伤的及时处理

1.耳廓小血肿在24小时内予以冷敷,阻止继续出血。大血肿应行穿刺抽吸血液,后加压包扎,也可能需行切开引流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耳廓撕裂者,应彻底冲洗伤口,清除泥沙、血块及其他异物,充分止血,给予早期缝合,尽可能保留皮肤及软骨。可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药物,以防感染。

3.割伤。用消毒棉或布按住伤口止血,直至血液不再流出,然后换一块干净的消毒棉或布将伤口包牢。控制流血方向,不可让血液流进耳内。

鼓膜受伤的保健与清洁

个人应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禁止滴药及洗耳,避免将病菌带入中耳,以利于鼓膜早期愈合。每天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1次,然后用干净干棉球塞在外耳道口。外伤性鼓膜穿孔多在2周—3周自行愈合,超过3个月以上不愈合者,可进行鼓膜修补术。

眼睛外伤

眼睛受伤的后果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受伤后的早期处理。早期处理原则正确,治疗得当,可以使损伤及时得到控制并向好的方向转化,同时减少并发症。

眼烧伤急救法

应使患者尽快离开热源或除去致伤物,可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燃烧的凝固汽油很易粘附在衣物或身体上,不可用手扑擦,否则容易使燃烧扩散并因粘附于手上燃烧而造成手部烧伤。应采取将燃烧部位浸入水中或用湿物覆盖与空气隔绝的办法阻止燃烧。对磷弹烧伤部位,应将其迅速浸入水中,或用浸大量水的衣物覆盖灭火,燃烧停止后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并用镊子将剩余的磷块取下。清理完创面的磷后,可对眼睑等皮肤创面涂5%硫酸铜溶液,结膜囊内滴0.5%—1%硫酸铜溶液,以使残留的磷变为不溶性的硫酸铜而不再被组织吸收。

眼睛撞伤急救法

立即给予冰敷,大约15分钟,可减少疼痛及肿胀。若眼眶变黑或视力模糊,可能是眼球内出血或其他伤害,须立刻送医院请眼科医师检查治疗。

眼球破裂伤急救法

用纱布将眼部轻轻包扎。不可尝试拿掉粘在眼睛或眼皮之内的任何物体,并避免碰压眼球或揉擦眼球。如果伤情较重,如眼球破裂伤、眼内容物脱出等,不要强行扒开眼睑或去除脱出眼外的组织,应以清洁纱布或毛巾覆盖后立即送医院。

眼部冻伤的急救处理

首先是脱离制冷源,将伤员移入温暖环境。其次是尽快用42℃温水融冻复温,局部外敷冻伤膏后无菌保暖包扎,并可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