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城失落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8648400000044

第44章 佩特拉:中东玫瑰红(3)

聪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人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他抓住米诺牛的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米诺牛。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迷宫。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雅典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他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他跳人的那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神话中的克诺塞斯宫长埋于地下3000余年而杳无音信,很多人认为那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但谢里曼认为,米诺斯王与克诺塞斯的传奇,与特洛伊传奇一样,有它的事实根据。他渴望着能像在特洛伊和迈锡尼的考古发现一样,在米诺斯王宫遗址的考古上有重大发现。但他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1888年,即他去世前的两年,他写道:“我多么想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对这一伟大遗址——克里特岛上的克诺塞斯王宫作点什么!”

伊文思:欧罗巴的眺望者

谢里曼的遗憾留给了一个有心人,他就是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

伊文思于185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个造纸商,对历史与文物十分感兴趣。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伊文思从小就接触到稀奇古怪的历史文物,7岁时他已搜集了不少有价值的古董。青年时代的伊文思是在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度过的。毕业后,他前往东欧旅行并在那里结婚成家。这期间他还写了好几本有关东欧历史的著作,但都没有产生影响。后来回到英国,在牛津大学阿西莫林博物馆任馆长。他在那里工作了25年,凭着他的真诚热情和远见卓识,使这个博物馆成为充满活力并得到世界同行认可的博物馆。

1883年,听到谢里曼在迈锡尼遗址获得重大发现的伊文思来到了谢里曼在雅典的家中。谢里曼对这位同行的造访给予了特殊的关照。他十分慷慨地把他在迈锡尼发现的文物展示给伊文思。伊文思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小小环状或块状雕石(印章)和坛罐上。他发现那些雕石上许多符号和图画似乎不像是迈锡尼文化和希腊文化中所能见到的,倒有点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而那些迈锡尼坛罐上的符号,更是深不可测,十分神秘!伊文思认为,这些印章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它或许早于迈锡尼文明,可能是一个未知文化的线索。他甚至进一步推测,这些印章上的标志体现了欧洲书写文字的源头。

带着这样的疑惑,在以后的几年中,他有意在地中海东部一带的遗址进行考察,搜集了大量类似的印章。果然来自遥远的雅典、希腊,埃及开罗的商人告诉他,这些印章是从克里特岛而来。

商人们的提示一下子触动了伊文思心中那困惑已久的结。他知道在克里特岛北边海岸附近有一个大型遗址——克菲那王宫,即神话传说中米诺斯的宫殿——克诺塞斯,但在这之前除了谢里曼外几乎人人都把它当作一种传说,没有人相信地底下藏着克诺塞斯的秘密。伊文思想起了谢里曼通过荷马史诗最后发现特洛伊城的神奇历险,便怀着从未有过的冲动,决定亲自到克里特岛去。

1894年,伊文思第一次来到了克里特岛,他吃惊地发现商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古代雕刻印石,就连农人的脖子上的装饰也是这样的古刻印石。此时他深信克里特的地下埋着谢里曼的梦想。便决定出巨资买下了这片土地。

1900年,伊文思拿到了克菲那王宫遗址的所有权,便雇用了当地的一批民工,开始挖掘。

米诺斯王宫基本完整,座落在凯夫拉山麓,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主体为二层建筑,低坡地的东宫是四层楼,共拥有大小宫室1700多间。支撑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圆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极其整齐协调。14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将东宫和西宫联成一体,各个建筑物以长廊、门厅、复道、阶梯连接。国王宝殿、御寝、后妃居室、贮宝库、亭阁等等,巧妙配置。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神机莫测,确实是座名副其实的迷宫。

开挖第一天,首先发掘到一道长长的走廊,通向一排储藏室。每间储藏室都存放着盛装油类的瓷坛和一些艺术品。第二天,发现一堵有壁画的墙,和画有图案的石膏作品,虽然这些作品经历年深埋已经褪了色和破损,但仍可辨认和想像原貌。第四天,他发掘出了御座之室,里面竖立着米诺斯王的宝座——欧洲3000年来最古老的御座和其他文物。

这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现象,不像古希腊,也不像古罗马……也许,它的全盛时期可以至少追溯到迈锡尼时期之前。”第五天,他们发掘出一片埋满子石器的遗址,文物古董堆积如山:数枚雕刻印石、花瓶、陶罐和数以百计的泥板。

泥板上面刻着两种未知文字:伊文思称它们为“直线A”与“直线B”,因为这些文字都是由直线构成的。他认为“直线A”是米诺斯语言的书写形式,而“直线B”是迈锡尼语言的书写形式。他花了数十年时间努力破译这些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却没有成功。1952年,一位叫迈克尔·文突斯的英国建筑师,提出了“直线B”的破译方法,他能把“直线B”的符号与希腊语中的词汇联系起来,证明这种由“直线B”表达的语言(迈锡尼人的书写形式)是现代希腊语的前身。此举震惊了学术界。而关于“直线A”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语言学家和密码解析专家试用了迄今为止的每一种解码方法但仍未成功。

在出土的又一组壁画中,伊文思看到真人大小的图画,画的是一个优雅、黑发的人像,还缠着白色条纹的腰布。伊文思曾见过埃及类似的图画,埃及人把穿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衣服的人称为“岛人”。伊文思确信“岛人”与克谨塞斯王宫的建造者是一回事。

在发掘的头三个月,伊文思在遗址上发掘了2英亩多,最后扩展到了6英亩以上,发现了1400多个房间。这些房间包括民居、庭院、通道、楼梯、地窖和阳台。这样的宫殿群的确像一座迷宫,稍不留神,就会迷路。伊艾思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克诺塞斯迷宫。于是他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重大发现。

伊文思的发现公布后,马上引起强烈反响。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这样说道:“克诺塞斯的发掘,在重要性上若不能说是超过,也至少不逊色于谢里曼的发现。”

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伊文思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座废墟,而且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文明。于是,他们从许多大学和博物馆匆匆赶到克里特岛进行大规模发掘。凡是与传奇故事有关的每个地方,每一个小丘,他们都不放过,整个小岛变得热闹起来。1901年,伊文思又在大型中央庭院一侧的楼梯发现了更多的描写当时宗教和民间生活场景的壁画,发现由象牙、银、金、水晶石嵌合而成的游戏板,后来他把这个游戏板说成是克诺塞斯遗址上所发现的考古学上最有价值的单件工艺品。

1906年,伊文思干脆在遗址附近修建了自己的住房,准备长期从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他在克诺塞斯艰辛地工作了30年,获得大量珍贵文物。1911年,他因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而获得爵士爵位。

掩埋的米诺斯文明

伊文思的发掘表明,在公元前6000年时,克里特岛已经有人居住。这些居民可能来自西亚或地中海东部地区。这时岛上已出现了石制工具,培育的作物,家畜,纺织,陶器,房屋和制铜业。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岛上的一些地区出现城堡和阶级分化,形成国家。这一时期克里特文明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宫殿建筑,这些宫殿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于距海岸不远的克诺索斯、玛里亚和法埃斯特等,其中以克诺塞斯王宫的规模最大:据推算,克诺塞斯王富在其最繁荣的时期,连同附近的建筑群可容纳8万人左右。克诺塞斯王宫防御森严,围以高而厚的墙,有碉堡守住出海口,宫中有宽阔的房舍,储藏室,神坊等。宫殿是政治和宗教权的象征、因此宫殿的出现可能表明克里特岛这时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每个宫殿群体可能都代表一个独立的小城邦,这些小城邦在公元前1900~1700年左右为争夺霸权可能发生过战争。克诺塞斯王宫可能逐渐占了上风,取得了霸权。在克诺塞斯和法埃斯特之间,修筑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