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湖海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8646900000026

第26章 “超级生命”之谜(12)

有人壮着胆子尝了尝,说它们的味道像羊肉。这么多的“羊肉”从何而来?又如何被“切”成薄片的呢?

1881年,一场罕见的冰雹横扫美国伍斯特市。令人惊奇的是,冰雹刚停,转眼间又“下”起了海螺。它们“叭叭”作响地砸在地上,毁坏了许多植物,不一会儿,地面上堆积的海螺厚达数厘米。

1890年5月,一阵鲜红色的瓢泼大雨浇透了希腊西部的麦西里亚和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亚地区。意大利气象学会鉴定这场阵雨中含有大量的“鸟血”。从哪里来这么多“鸟血”呢?

19世纪末,在法国南部的土伦,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青蛙雨”,跑出屋来看热闹的人们被打得鼻青脸肿。1954年6月,在英国伯明翰的苏顿帕克镇,突然有无数的白色小青蛙从天而降。多数小青蛙摔死或被踩死,但还是有数不清的小青蛙蹦蹦跳跳地闯进了胡同、住房和下水道。然而历史上最著名的“青蛙雨”,是几百年前发生在意大利撒丁岛的那场持续三天之久的蛙雨。一位目击者对“空袭”后果作了生动的描述:“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青蛙,人们用尽了各种烹调方式,来试着蒸、煮、烧、烤青蛙吃。人们甚至没有可供饮用的水了,因为水里泡满了青蛙;人们也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因为地面上青蛙爆满为患。死去的青蛙散发出的臭气和造成的污染,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1970年,在澳大利亚北部山区,大约有1.5万条鲈鱼随着暴雨一起落下……

动物从天而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通常的解释是龙卷风在操纵着这一切。然而,为什么“天降动物”时没有携带它们周围环境的某些证据,而且只选定某些特定的品种呢?此外,又如何解释“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呢?

查尔斯·福特,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科幻作家,他猜想在大气层的某个地方,存在着可供某些生物生存的“马尾藻海”;当这些生物贮满了之后就要定期被洒落到地面上。但是福特说不出这个海在什么地方,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找到这个海在哪里。很明显的是,即使有这么一个海,也并不存在于我们的时空之中。

2.天降怪冰

1834年8月26日,意大利帕多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冰雹。这些冰雹呈盘状,厚1英寸左右,有极特殊的几何形状。其中有些可在表面上看到它的内部有若干层平面,有的冰雹内部有着金字塔形的水晶体,还有一些冰雹的中心是白色不透明的核。这些冰盘子的核心部分融化较快,逐渐变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小冰块,接着又形成一个冰环,最后全部融化掉。

1901年,在纽约附近的圣劳伦斯河上,连降了几场冰雹。当时场面非常壮观,冰雹打在水面上,激起成千上万个高达1至6英尺的水柱。冰雹本身也很奇特:起初它们呈圆柱形,像铅笔杆;逐渐变成胡桃一般的形状;最后变成厚约2英寸、直径约3英寸的圆盘状。它们很有弹性,落在岩石上摔不碎,能弹起来。等它们融化到只有原来体积的一半大时,冰块的中心出现一只像人眼睛似的东西,许多纤细的线条由中心向四周辐射。

1981年的一天,西班牙拉加省阿洛拉市附近的农民正在田里干活,忽然听见刺耳的尖啸声,就像是炸弹下落的声音。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不测,十分恐慌。随后,一个巨大冰球从天而降,估计重约100千克。这个“大冰雹”撞上地面后,摔成许多碎块,溅落在直径40米的范围内。如此巨大的冰球是如何在天空中形成的?对此,气象学家也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1987年5月14日,我国河南省周口市北郊乡许营村王本合家的院内,突然落下了一个奇异的“冰雹”。这是一个靛蓝色的圆柱形冰体,直径约25厘米、高8厘米,重约4千克。令人称奇的是,冰体有浓浓的香味,冰融化成水后,仍呈蓝色。当天既没有飞机从此地上空经过,也没有天气上的明显变化,这块奇冰的来历实在是一个谜。

这些奇异的冰块,莫非原本就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石棺供水之谜

在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区的代奇河畔,有一个名叫阿尔勒的小镇。

镇里有一个古老的教堂,里面停放着一口奇特的石棺。当地人长年在石棺里汲取“圣水”治病;这水不是人放进棺内的,是石棺“自产’,的,每年水量在700升以上。

这口石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用大理石精雕而成的,有1.93米长。据说,它是公元4世纪一个名叫阿普顿的修士的灵柩。修士死去500年后,他的遗骨被收藏起来,有人突发奇想地在棺盖下方安了一根铜管。谁知数年后的一天,突然有泉水由棺内向外滴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有关记载,石棺渗出水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也就是说,这奇迹般的“圣水”已经滴落了1000多年了。

石棺的整个容积不到300升,但历史上对它有过这样的一些记载:

公元1529年,一队西班牙士兵在这里驻扎了几天,他们从石棺中取走的“圣水”竟有100升。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当地一些人胡作非为,简直把石棺当成了了垃圾箱。在遭受厄运的这几年,石棺没有流出一滴“圣水”。

1850年,这口石棺在3月份的一个月时间里,就产出了大约200升“圣水”。

这神奇的“圣水”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着科学家。

科学家对“圣水”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它即使不流动,水质也是纯净的,好像石棺能够自动过滤一样。这奇迹般的水放进没有盖子的容器也不会蒸发,装在密封的瓶子里,也始终不会发臭变质。而它对治疗湿疹、慢性胃病及肝病颇有神效。警官加贝斯·希沙作证说仅仅触及“圣水”后,他妻子的感冒便不治而愈。内科医生安德鲁·欧利尔博士也承认,“圣水”对他的患者极具奇效。

那么,这奇迹般的水,究竟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或者有其他的原因?科学家就此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1961年,两位法国工程师断言这水是地下水流入石棺所致,他俩将石棺垫高,但泉水如往常一样,滴个不停。

湿气的因素也曾被考虑过,但是每年700升以上的水量实在也太多了,更何况这座教堂是位于法国最干燥的比利牛斯山脉。假如是后烈温湿度变化产生的水汽,那么大理石石棺上应留下大量的碳酸钙但不论是棺壁还是水里,均没有这种物质。

那么会不会是教堂的神职人员将水放进石棺里呢?经鉴定,“圣水”与附近的井水或泉水成分相去甚远,并且只有“圣水”具有治病的效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上面的推论,1971年,人们曾连续两周用塑料布包裹石棺,隔绝水蒸气及其他可能的外来水源。但是,滴水并没因此而间断。此外,人们还将整个石棺悬吊在半空中,经过几天仔细的观察,没有发现任何暗藏的沟、管或者夹板之类的可疑设施。不用说,石棺里的滴水依然一如既往。

1970年,英国《泰晤士报》曾悬赏数万英镑,教堂也准备了1000枚金币,作为对揭秘者的奖赏。但这些大奖似乎比诺贝尔奖更难获取;数十年来,领取诺贝尔奖的人有数十人之多,而揭晓“圣水”之谜的奖金仍高高地悬在那里。

或许,只要人们不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解开这个谜,因为“圣水”可能根本就不来自于我们的世界。那一次又一次的物理化学检测,简直无异于瞎摆弄!恐怕教堂的神职人员,今后也不大情愿让这些摆弄再进行下去了!

造访中世纪的人们

中世纪的欧洲,曾经频繁受到可能是来自平行世界的人们的访问。

这种访问一直延续到现代,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不过发生的频率低于中世纪。

1.法西尤斯·卡丹的奇遇

公元1491年8月13日,意大利数学家热罗姆·卡丹的父亲法西尤斯·卡丹记下了一次奇遇:

“正当我在晚上做完惯常的礼拜仪式时,有7个人出现在我面前。

他们身穿丝绸质地的衣服,很像希腊人的那种宽大外衣;脚上的鞋子闪闪发光。他们的那种灿烂、那种美丽,简直无与伦比。其中两个人似乎更高贵一些,他俩脸上皮色暗红,像是发号施令的。这7个人都声称自己有40岁了,可是没有一个人看上去会超过30岁。我问他们是谁,他们回答说,可以认为他们是由空气构成的人,也会有生有死,但寿命长达300岁。在问及灵魂不朽时,他们说,没有任何事物能在消亡后继续存在。在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人类时,他们说,有一条特别的法规,会使他们在这样做时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看起来像是他们头头的那个人,否定上帝创世的学说;他说,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创造中,如果‘上帝创世说’成立,那么上帝一旦停下来,世界马上就会消亡……他们和我一起呆了3个小时。”

法西尤斯·卡丹的这些客人,可能是中世纪时期出现的一系列客访中的最后一批客人了。他们与人类进行交谈,并不声称自己是天使,也没带来任何宗教启示;相反,他们否定上帝创造世界,否定灵魂永存,似乎具有现代的理性主义。他们是谁?

2.感受不到第三维的卡斯巴·何塞。

“卡斯巴·何塞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他是被什么人送到我们当中来的;他来自另一个星球,或者是另一个宇宙。”说这番话的是费尔巴哈。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使得这位与马克思齐名的著名哲学家提出如此惊人的看法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实吧。

1828年5月的一天,德国纽伦堡的一名警察怀疑上了一个“问题少年”。他大约16岁,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警察向他问话,他只能鹦鹉学舌地重复着问题,而且结结巴巴,显然,他不会德语,而且也不会人类的其他语言。

这个少年被带到警察局,警察在他衣服里搜出了两封自相矛盾、错字连篇的信。信的惟一价值是道出了少年的姓名:“卡斯巴·何塞”。虽然这个姓名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也省却了人们为这个少年取名的麻烦。

此后,警方把何塞看管起来,进行仔细审查。测试表明:他勉强才会走路,视力极好;但如果人们在他面前放置一个障碍物,他总会撞上去跌倒,因为他感受不到第三维,必须反复开导才行;他不知牛奶为何物,也试图用手去抓蜡烛的火焰。他可能从没有干过活,因为他皮肤白皙,脚掌像婴儿般柔软,刚被发现时,他穿的还是一双并不合脚的女式高跟鞋。

何塞学语言相当快,他告诉人们,以前他一直被关在某个地方,有人给他送食物,还给他带来各种好玩的玩具。最后,他被人从自己呆的地方带了出来,坐上一辆马车,被丢在了纽伦堡的市中心。

人们始终没能找到以前囚禁他的地方,也一直没能分析出那两封信是用什么“纸”写的。根据当时记录的情况来看,可能是一种极薄极薄的皮草。可惜那时没有碳—12放射性分析技术,否则测定一下纸张的年代,会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确定何塞的真实身份,警方让画家(当时还没有照相术)画了不少他的肖像,在整个欧洲广为散发,却没有得到一个有价值的收获。据说,何塞似乎是某个名门之后,但并没有找到确凿证据。1833年12月14日,何塞被一个陌生人骗出去会面,说是要告诉他他的生母是谁;下午,警方在一个公园里找到了何塞的尸体。

有关卡斯巴·何塞的研究性著作不少,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卡斯巴·何塞》和《我来自他方》这两本书。也许,提出“平行世界”的解释是可行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何塞虽然视力很好,但却感受不到第三维,须反复开导才略有领悟。

3.他们是谁?有何贵干?

在所有关于中世纪访客的记述中,这些陌生人大多与火有联系,而那时人类尚无能量的概念。有趣的是,当人们问及他们的来历时,他们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说:他们既不是火中的凤凰,也非火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而是另一个时空的人类。

中世纪的人们对人类大家庭的情况了解很少,因此有人认为这些访客来自地面上某个未知的国度。另一些人提出的想法,则非常接近于现在“平行世界”的说法。须知中世纪人在提出访客们来自与我们这个世界平行的宇宙这种假设时,数学家还根本没有第四维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