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长路上:男孩女孩必读
18645500000049

第49章 生命不朽(6)

香烟为什么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呢?

香烟是由烟草制作而成的。一支香烟点燃后,就会释放大约68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约有3800种。最主要的有:(1)致癌物质,如焦油;(2)对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刺激的焦油刺激物;(3)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栓塞、血管内膜损害和心率不齐的尼古丁;(4)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碳吸入肺中,实际上就是轻微的煤气中毒,妨碍氧气运输,使人的运动力减低,加速衰老。受害最明显的是心脏,当心肌供氧不足时,可以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由此可见,吸烟确实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危害。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应当拒绝别人的引诱,决不加入“烟民”的行列。(5)你们周围烟民吸烟的态度问题。这些烟民愿意戒烟么?他们对吸烟的态度是什么呢?其他不吸烟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同学们也可以再提出一些问题,经过调查访谈后,写出一份报告。题目可以是《××中学×××班学生对周围吸烟状况的调查》,报告当然也可以起其他的名字。

§§§第四节珍惜生命

一、为什么说自杀是令人痛心的错误选择

2003年8月4日,报纸上的一则报道牵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南小张村的17岁女孩郭琪因为家境贫寒而被迫辍学,跳井轻生,被困井下20个小时,才终于获救。

类似这样的中小学生轻生事件,每年都有好多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郭琪是幸运的,她不仅被从死亡的道路上救了回来,而且还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权利,到省级重点中学西安一中宏志班就读。

但还有的轻生同学,却由于救助不及时,丢掉了性命,年年轻轻就魂归鬼门关,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分析这些同学轻生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父母不和,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有的学习成绩太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骂;有的一时糊涂,做了错事,感到没脸见人……

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在挫折和失败的打击面前,心灰意冷,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这固然与周围人们施加的种种压力有关,但这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却是更主要的原因。

任何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打击、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都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因此而悲观失望。如果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年轻的生命就有可能被压垮。

自杀是一种懦弱的逃避,心灵的世界一片灰暗,只觉得四周被厚厚的墙壁所包围,再也看不到一点出路。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就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死了,就轻松了”,“除了死之外,还会有什么出路呢”,于是在无法突破的心理支配下,男孩就会走上轻生的道路。

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偏见,它使男孩看不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着其他生路,更令人痛心,的是,还使男孩放弃了寻找生路、重新开始的种种尝试,于是一朵刚刚开放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凋零了。

自杀其实就是一种心病,是在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对自己极不负责的错误行为,男孩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振作起来,使自己的目光超越眼前的痛苦,去努力追寻人生的欢乐。

要想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就必须对生活中的灾难、痛苦、挫折、失败、打击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心理准备,鼓起勇气,坚决战胜它们。

在这方面有许多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等英雄人物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精神,会成为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如果一时有一些事情想不开,也不要憋在心里,主动找朋友、父母、老师倾诉一番,许多日子的不畅快就会烟消云散,而且还能获得他们真诚的帮助。

同学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严峻环境中,都要始终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咬咬牙坚持一下,当前的处境是会完全改观的。

二、自杀的危机介入

“危机”在这里特指自杀行动。危机介入则指在个体计划、准备甚至是实施自杀行动的过程中,对可能的或正在进行的自杀行为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2000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还在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星辰在线2003年9月8日公布的有关数字也同样显示:根据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中国每年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28.7万人死于自杀,点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位列第一死因。

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列第5位,仅排在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肝炎之后。而在15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其中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自杀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离每个人都不遥远,包括年幼的孩子,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而心理学家说,很多自杀的人并不想死,只是一时的冲动。所以为了您的孩子,家长极有必要了解有关危机介人的内容。

三、自杀的预警信号

家长们要明了这样一件事情:自杀很少是突然某一刻决定的结果。在一个人自杀之前,通常会有预警信号可循。

通常来说,最强烈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信号就是孩子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我不能继续下去了”,“什么都不重要了”,“我想结束一切了”等等,这种话永远都值得特别警惕。

其他常见的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预警信号还有:米情绪变得低落或是性格变得孤僻内向;米行为变得鲁莽;米将事务整理得井井有条并赠送分发贵重的财产;米在行为、态度或外表上出现显著变化;米突然滥用酒精等成瘾性物品;米生活出现重大改变或是遭受重大打击。

四、案例与案例分析

案例:花季不该这样结束小雨刚满16岁,是某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她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很好,但在学校的一次重新分班中,她发现新班里很多同学都是这一年级的佼佼者,这使她预感到在新班学习会很吃力,认为还是原班好,于是要求回原班。但学校并没有同意她的要求。

虽然情况并不像预感的那样糟糕,在新班每次考试都在80分以上,但小雨一直不满意新班,又争强好胜,考试总想保持在90分以上。为了达到目的,她只好白天黑夜拼命学习。这样超负荷的学习使她心理上感到很累,渐渐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意志消沉、万念俱灰,最终竞开始有了死的念头,常流露出只求一死了之的想法。

终于,那一天不幸地到来了。就在前一天,她还叉一次对家人说:“唉,又要考试了。”话语中流露出对考试极度的胆怯和恐慌。可是家人并没有注意到,她自己也无力自拔、自救。最终,处于人生最美好花季的她,还是选择用安眠药结器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点平:处理意见案例点评从上面个案的叙述当中,家长们可以发现小雨有严重的抑郁倾向,如心理上感到很累,渐渐地变得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意志消沉、万念俱灰……想一死了之,等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障碍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自杀者中的60%都是因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造成的。自杀实际上就是抑郁症的恶性症状。

其实,小雨在自杀前曾经流露出寻死的警报信号,希望能引起身边同学和老师对她的注意,但遗憾的是她的家人、老师和同学都未能及时给予小雨注意和帮助,使她在绝望中选择了死亡。如果小雨的家人、老师和同学能够对自杀有所了解,对她发出的自杀信号有所警觉,而及时介入到小雨的自杀行为中去,无辜的小雨应该还有机会继续享受生命的阳光。

处理意见

1.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应对情况不那么危急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陪孩子接受专业的危机干预和精神医生的帮助;如果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并迅速设法赶到孩子身边(或委托他人守在孩子身边),防止孩子做出自杀行为,同时联系专业危机干预机构寻求帮助。

2.重新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家长要永远明白一点,虽然孩子口口声声说不想活了,但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想死,所以面对想寻死的孩子切勿绝望,因为您的信心和希望很可能会重新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了解有自杀倾向的孩子的需求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放弃自杀的企图。那么想自杀的孩子需要些什么呢?

(1)愿意倾听的人。如果感觉到孩子抑郁或是想自杀,家长的第一反应总是急着想要帮助孩子,总是急着会提出建议,急着为孩子找出解决的方法。其实这样未必有效,想自杀的孩子往往并不真正想得到什么解决方法或是任何答案,他们真正需要的往往只是有人愿意花时间认真地倾听他们细诉,不做任何评论、不提出什么建议或选择,只是一心一意地去听。他们只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说出他们的恐惧与焦虑,让他们做回他们自己。所以家长此时所能做到的最有用的事情就是安静地倾听。在倾听时,家长必须控制自己想要说些什么的冲动。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家长的角度来理解问题。

(2)可信任的人。有人会尊重他们,而不是试图为他们做出安排,并且能对所听到的任何事情完全保密。

(3)有爱心的人。有人能够使他们感到自然,能够冷静地和他们交谈;有人能使他们安心,能接受他们、相信他们。他们希望能够有人会说:“我真的很在乎你的感受!”

3.了解孩子最不需要的为了更好地和想自杀的孩子沟通,家长还要了解他们此时最不需要、最抗拒的是什么:

(1)孤独。被排斥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有一个可以让他们倚靠的人能大大改变情况。

(2)说教。单纯的说教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太大的帮助。建议他们轻松一些的作用也不是很大,简单的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反而可能会有一些作用。注意不要做过多的分析、比较、分类或是批评。

(3)质问。不要随便提问题,更不要试图转变话题,想自杀的人一般不想匆匆忙忙地说话,也不想为任何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释。

4.理解和接纳孩子家长应当准确感受孩子内心的体验与想法,并直接告诉他们,自己能理解这一切。家长要完全开诚布公,没有任何隐瞒和掩饰,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你建立信任感。

家长还需要注意接纳想自杀的孩子的观点和想法,不论这些想法在你看来是多么荒诞和可笑,只有完全接纳他,才能够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5.注意“隐形自杀倾向”

有“隐形自杀倾向”的孩子,外表看来若无其事,笑脸迎人,从不向人述说心事,但很可能早上还开开心心地和别人有说有笑,下午就“忽然”选择自杀,事前没有半点儿异常表现,亲属或身边的同学、老师常因其突然自杀而感到费解。其实,这种隐性自杀倾向也不是全无迹象可查,只要家长多留心,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的预警信号,例如经常说肌肉痛、头痛、背痛、胃痛、四肢无力、小便频密和睡不好等。因为他们实际上正是设法以这些肉身的痛苦来代替精神的痛苦,希望借此博取家人及医生的同情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