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轻松怀孕300天:孕产妇百科
18625800000013

第13章 全程养胎篇(7)

(4)饮食:由于变大的子宫压迫着胃部,孕妇无法一次吃下很多食物,所以最好改采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

(5)旅行、出远门之前要接受检查:进入本月之后,旅行或出远门都要特别地小心。出发前请先与医师讨论,并接受检查。

(6)危险的晕眩、视力模糊:当孕妇出现头重、晕眩、视力模糊或看东西有双重影像等症状时,必须趁早接受检查。而且之前要保持安静、多加休养。因为这些是高血压的症状,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妊娠中毒症——例如子痫前症、子痫等的前兆根据检查的结果,如有必要就须立刻住院接受治疗。因为这关系到胎儿及母体的生命安全。

(7)胎位不正的情形:如果到本月结束时,仍无法以膝肘位或外回转等运动使胎儿转回正常位,就不要勉强行事,保持胎位不正的状态直到生产为止。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以免辛苦怀胎十月到最后功亏一篑。

(8)骨盘狭窄的情形:与胎位不正的情形相同,只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医师,就可安心地将一切委托给医师。如果骨盘只是稍微狭窄,也可能不必剖腹即可自然生产。

(9)性生活及其他:注意事项与第8个月相同。

4.胎位不正(逆产、骨盘位)

(1)胎位不正的问题所在胎位不正的分娩顺序和正常分娩不同。当胎儿的头部还滞留在产道时,腹部、胸部却已露出母体外,由于此时胎儿已开始呼吸,使得堵塞在胎儿口、鼻中的产道分泌物、羊水等,会被吸入气管内,因此造成许多新生儿呈现假死状态。

此外,由于最硬的大头最后才出来,而初产妇在助产的阶段又得耗费许多时间及体力,因此增加了假死状态的危险性。

为了在胎儿假死之前赶紧将他救出,因此在胎儿双手尚未完全下降时,就一口气地将身体往下拉,使得胎儿在产道内呈双手上举的姿势,如此一来,双手就更难出来了。

总之,替胎位不正的胎儿接生的医生最大的难处就在于,他本身对救活假死胎儿的自信程度有多高。有自信的医生,才能沉着正确地应付处理各种状况。

一般所谓的“胎位不正”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其中也有能顺利生产的情形,所以认定胎位不正就是难产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2)胎位不正的类型

①单臀位(只有臀部先出来的类型):胎儿的身体在臀部好像折成两半似的,双脚高举至头部附近。

分娩时,由臀部先出来。这种分娩方式,是逆产(胎位不正)中最安全的一种。如果子宫开得够大,足够让臀部出来,就不必担心头部会被卡住了。

②复臀位(臀部和脚一起先出来的类型):胎儿有如呈蹲下的姿势,臀部(为主)和一只脚会一起出来。

这是胎位不正的类型中,安全程度仅次于单臀位的分娩方式。有时臀部和脚不会一起出来,而只有脚先出来,如此就变成下述的不全足位。

③不全足位:这是只有一只脚先出来的类型。这种类型与前两种情形不同,它容易提早破水,因此有时脐带会脱落至子宫口外。

如此一来,脐带便被压迫在子宫壁与胎儿之间,而危及胎儿的生命。

此外,这种分娩方式即使臀部已经出来,但由于子宫口不一定会全开,所以有时胎儿的头部会被卡住,容易造成难产。

④全足位:这是胎儿两脚先出来的类型。它比不全足位更容易造成脐带脱落,使通向胎儿的血液循环更形恶化。是胎位不正的类型中最难生产的一种。

(3)怀孕第7个月左右,即使胎位不正也不必担心到怀孕第7个月左右时,由于胎儿比子宫的体积小,可在子宫内自由转动,所以即使胎位不正也不必担心。日后随着胎儿的发育,头部也会逐渐加重,胎儿多半会自然地转回正常位。超过怀孕第9个月仍然胎位不正的孕妇,100人当中只有3~5人。

(4)经产妇比较不用担心即使分娩时胎位不正,经产妇的危险性也比初产妇小。千万不可有“胎位不正就是难产”先入为主的观念,只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就可安心地将一切委托给医师。

(5)矫正胎位不正的外回转术外回转术是孕妇到了怀孕第8个月胎位仍然维持在骨盘位(胎位不正)的状态时,所做的一种运动。

在请医师、助产士替孕妇做外回转术之前,孕妇最好先自行做每日数次、每次约10分钟,以膝肘位做抬高腰部的运动。

由于所采取的姿势与平常相反,如果能使落入骨盘内的胎儿的臀部、脚部向上浮起,胎儿就会自然转回正常位。胎位不正的孕妇,在进行外回转术之前,不妨先试试这种自然回转术。

医师。助产士替孕妇做外回转术时,由于孕妇的腹部不易用力,所以应把嘴张大,慢慢地深呼吸,两脚充分弯曲跪立、嘴大大地张开。此外,在进行外回转术之前应避免进食,保持空腹状态。

如果外回转术成功,当天要系紧腹带的下方,2~3天不要洗澡,也不可任意走动。

如果做过外回转术,胎儿却又转回到异常胎位,或无法矫正胎位时,不妨顺其自然,按胎位不正的方式分娩反而较为安全。

(6)外回转术后的注意事项到了怀孕第8个月左右时,如果胎儿仍未转回正常位,孕妇不妨每天早晚抽出5分钟,做膝肘位自然回转术。即双手趴在地上(下面可放个枕头),膝盖弯曲(跪立)、臀部抬高,以膝肘支持身体,使胎儿自然地回转。

放松子宫,也可使胎儿转回正常位。如果此法仍无效时,只好请医师、助产士替孕妇做外回转术。一旦胎位恢复正常,为预防胎位再度不正,请少做家务,并且暂时几天不要洗澡。

不全足位、全足位等分娩类型,由于子宫口不易全开,容易造成难产。所以一旦出现脐带脱落或快脱落,以及其他危及胎儿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就必须剖腹生产。

5.狭骨盘

(1)关于狭骨盘所谓的“狭骨盘”,是指胎儿无法通过的狭小骨盘。至于骨盘是否狭小,则和胎儿头部的大小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使孕妇的骨盘比一般的标准小,但胎儿的头部更小的话,就不必担心了。

相反地,即使骨盘大小合乎一般标准,但胎儿的头部却更大时,也属于狭骨盘的情形。

一般所说的“骨盘狭小”,有时是指整个骨盘大小,但多半是指外结合线太短,亦即骨盘扁平或太过细长、不够宽。

形成狭骨的原因有,先天性的骨盘发育障碍、骨疡、佝偻病等骨疾,或因脊椎变形所造成的二次障碍等。

(2)切勿自寻烦恼由于一般胎儿的大小会与母体呈一定的比例,所以只有轻微狭骨盘的女性,多半不须剖腹即可自然分娩。切勿自寻烦恼。

即使自觉骨盘狭小,也要等到进入分娩月份之后再做X光检查。在怀孕初期或中期照射X光,实在毫无意义。

6.产前的准备工作

(1)产妇的必需品住院分娩与在家分娩所需的物品不同。

住院分娩的情形

①睡衣(1件)、室内穿便服(1件)、内衣裤(3套)、腹带(准备两个较方便)。此外,衣服以开前襟式的比较好。

②产后用腹带(两条)。

③清洁用具一套。

④日用品:卫生纸、筷子、碗、拖鞋等。

⑤母子健康手册。

⑤各类证件及分娩费用。

在家分娩的情形

①分娩用具一套:分娩时要铺的床单、产后用的丁字带、垫子之类的物品。

②产后用腹带(2条)。

③洗脸盆(准备2个较方便)。

④插入式便器(西式的较好用)。

⑤塑胶袋(用来装胎盘及其他污秽物)。

⑥其他:在冬季分娩时,要准备热水袋、电暖炉等保温器具、更换用的睡衣、内衣、贴身衬衣。

此外,还要准备药性的沐浴乳、酒精、手电筒、体温计等。

(2)婴儿的必需品虽然有些东西在住院分娩时派不上用场,但出院后却用得着,仍需准备齐全。兹列如下:

①垫被:稍硬的较好。

②棉被:轻且软。

③毛毯:会碰到婴儿下颚的部分,要用纱布或柔软的布包裹好。

④初生婴儿的衣服:准备3套(或以上)以便更换,让婴儿一直穿着干净的衣服。冬天要多准备几件外套及御寒的衣物。

⑤尿布(15~20块):选用纸尿裤或传统尿布皆可。

⑥尿裤:2条。

⑦(包婴儿用的)棉斗篷:冬天可用婴儿毛毯、夏天可用大毛巾取代。如用市面贩卖的棉斗篷,最好选择质轻、保暖效果佳、易穿易脱的样式。

⑧哺乳用品:奶瓶、热水瓶、消毒用具等。这些是孕妇无法亲自哺乳时所需的用品。

⑨清洁用品:婴儿用的小浴盆、洗脸用的小脸盆、质纯温和的婴儿沐浴乳(香皂)。

⑩婴儿爽身粉:使用手或粉扑替婴儿擦爽身粉时,动作要轻,以免粉末飞入婴儿的口鼻中,造成婴儿的不适。擦下巴、脸部四周时,要用一只手轻轻盖住婴儿的口鼻。而且不可将容器中的粉末,直接倒在婴儿的身上。

婴儿油:婴儿油的种类繁多,选购时以质纯温和、无刺激性的为佳。擦拭婴儿油,可润滑肌肤、预防粗糙干裂。用来擦拭婴儿的臀部,可轻易清除臀部上的污垢,预防皮肤溃烂。天寒时最好加热后再使用。婴儿用凡士林,对治疗尿布疹的疗效颇佳。

纱布手帕:3~4条。

(3)在物品上做记号或写名字在婴儿及产妇用的物品上做记号或写名字,可清楚地分辨物品的所有人。尤其是在产妇人数多的大医院,如此做可避免许多无谓的纷争及错误。

怀孕36~39周

1.母体的变化

(1)子宫的大小:到子宫底的长度为30~33厘米,虽比前个月长,但由于腹部向前突出,所以站立时子宫的高度反而比前月低,而变成8个月左右的高度。

(2)食欲佳:如前所述,由于腹部向前突出,减缓胃部所受的压迫感,所以食欲大增。

但由于子宫变大压迫到膀胱,尿无法完全排出,使孕妇的尿意更加频繁,只好不厌其烦地频频如厕。

2.胎儿的发育

(1)外阴部的状况:色素沉淀的现象十分显著,但情况因人而异。柔软度增加、伸缩性增强,这是为了顺利分娩所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