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脂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18624500000009

第9章 高脂血症饮食宜忌(3)

现代医学药理学研究认为:海带富含的牛磺酸,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故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海带不含脂肪,所含纤维素和褐藻酸类物质和藻胶酸、昆布素等,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其排出;有资料报道指出,海带素、褐藻淀粉和昆布素多糖等,当其磺化后,具有很好的降脂和抗凝血作用。已被用于临床治疗高血脂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又有学者认为,人们只要经常在膳食中掺入一些海带,就会使脂肪在体内的蓄积趋向于皮下和肌肉组织,而很少在心脏、血管、肠黏膜上积存,同时使血液中的胆固醇(TC)含量也显著降低,故对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脂肪过多症等防治有利。由此可见,高血脂症、冠心病者,大吃海带、褐藻、紫菜等菌类食物,大有裨益。但海带性寒,故脾胃虚寒、湿热内蕴者慎用。

13.紫菜

紫菜,又名纸菜、索菜、灯塔菜等,种类很多,有长紫菜、网紫菜、坛紫菜、边紫菜、甘紫菜、绿紫菜、条紫菜之分。素有“岩礁骄子”之称的紫菜,既食亦药,由于味道鲜美、爽口宜人,有强身保健价值,一直深受人们的赞许和青睐,被视为“珍贵海味之一”。中医认为:紫菜性寒味甘咸,入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化痰软坚、补肾养心、去脂降压等功用,适用于瘰疬、甲状腺肿、淋巴结肿大、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乳房小叶增生、癌肿等。现代医学营养学研究认为:紫菜所含营养成分丰富且量多,它含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与大豆的含量相接近,且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它脂肪含量不高,且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含二十碳五烯酸(EPA),故有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等防治有利;它含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每100克紫菜高达1370毫克,对血管可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紫菜富含碘、钙、磷、铁、锌等,特别是常服紫菜的补锌作用,可改变和提高锌/镉比例,于高血压病防治有利。但紫菜性寒、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或少用。

14.竹笋

竹笋,又有冬笋、春笋(毛笋)、鞭笋、虫笋、竹笋十等之分,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菜中珍品”。中医认为,竹笋性微寒味甘,入肺、肾经,具有清热利水、化痰去脂、抗癌等功用,适用于咳喘、水肿、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等。现代医学营养学研究认为:竹笋除含植物蛋白(其中含16种氨基酸)、脂肪、糖外,还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及矿物元素钙、磷、铁、镁等,竹笋还是富含纤维素食品。由于竹笋是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食品,故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去脂减肥、防止便秘等功用。但因竹笋性微寒,凡脾胃虚弱、腹泻便溏者忌用;又因竹笋粗纤维、难溶性草酸钙含量高,故严重消化道溃疡、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尿路结石者忌用。

15.冬瓜

冬瓜又名白瓜、白冬瓜、枕瓜、东瓜、水芝等。味甘、淡。

性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功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

主治水肿,胀满,脚气,咳喘,暑热,烦闷,泻痢等症。可煎汤、煨熟或捣汁,或制成药饮食用。冬瓜含糖、粗纤维、钙、磷、铁、多种维生素等。每百克冬瓜含热能46千焦(11千卡),蛋白质0.4克,脂肪0.2克,糖类1.9克。冬瓜由于其水分大、热量低,既能减肥,又能降低血中胆固醇.促进体内脂肪消耗。

而体内积存的过量水分,因冬瓜利尿,也能消除。所以冬瓜对中老年肥胖者尤其有益。

16.魔芋

魔芋,又称魔芊、鬼头、蛇头草、花连杆等,为一种药食兼用品。中医认为,魔芋性寒味辛,入脾胃、肝经,具有消肿解毒、去脂减肥、开胃抗癌等功用,适用于癌肿、疥疮肿毒、高血脂症、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它含葡萄甘露聚糖(简称葡甘原糖)55%~60%,含淀粉35%,含蛋白质2%~4%,其粗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几乎含有人体所有必需的氨基酸),所含脂肪的49.8%为亚油酸,还含丰富的纤维素。所以,魔芋是一种高纤维、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保健食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研究指出:魔芋所含的葡甘聚糖,它不能被人体的唾液及胰液淀粉酶水解而消化吸收,故魔芋食品既有充肠胃的饮饱腹感,又不会产生过多的热量,特别有助于去脂减肥和健美;魔芋中所含的凝胶,是一种特异的膳食纤维素,它进入人体肠道后,可形成不同大小口径的半透膜附着于肠壁,以阻碍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物从肠壁入侵,也可阻止胆固醇等脂质从肠壁吸收,故具有抗癌降脂作用。

高血脂宜食的其他食物

1.玉米

玉米,又称玉高粱、包谷、苞米等,它有黄、紫色之分且煨煮后不仅气味飘香,而且吃起来甜糯舒润,故又有“珍珠米”的美称。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淡,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调中、益肺宁心、开胃利胆、除湿利尿、去脂降压、降糖降浊、防癌健腑等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营养不良、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癌症、记忆力减退等。现代医学营养学研究证明:玉米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除主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它含维生素(B1、B2、B6、E)和烟酸、泛酸、生物素等;它含有钾、钠、铁、锰、锌、铜、铬、硒、磷、镁等矿物元素;它还含生物碱、槲皮素、异槲皮碱、纤维素、卯磷脂、果胶、谷胱甘肽等。玉米主含复合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玉米干品,其复合碳水化合物可高达66.7克左右。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膳食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证明,以玉米等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居民平均血胆固醇(TC)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均较低;临床研究观察表明,以玉米等复合碳水化合物代替简单的糖类.可使高血脂症患者的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玉米脂肪含量较高,可达3.8%;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更高,可达52%,仅次于大豆。由玉米提取的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其中亚油酸高达60%),可与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相比拟,是一种良好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研究发现,长期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可能与玉米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有关。有人观察,食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包括玉米油),并减少动物内脏及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对预防冠心病的初发和复发均有很好的作用。因此说,玉米和玉米油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中老年人的理想食品。

2.花生

花生,又称落花生,有“地果”、“长生果”、“唐人豆”等异名。我国广有栽培,尤以黄河下游各地最多。据考证,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花生,并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亦有传说花生原产于巴西,后传入我国,又从我国传到日本,至今日本人仍称之为“南京豆”或“唐人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花生的生长过程时指出:“引蔓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日落花生。”

中医学认为,落花生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补中益气、润肺、和胃等功效。现代营养研究证实,花生主含脂肪酸,每100克花生(成熟干品)含脂肪酸可达44.3%,且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蛋白质、糖类以及较丰富的膳食纤维。

另外,花生还含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三萜类皂甙、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以及卵磷脂、生物碱、胆碱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许多医学临床研究显示,花生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食用花生油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使其排泄增强。花生油不仅能降胆固醇,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有人用落花生的外壳煮煎浓缩后食用,其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洋硬化的作用和花生种子的效果一样。有资料报道,用花生外壳中的木质素可制成一种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新兴食品添加剂木糖醇,是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营养调味品之一。

花生是各种年龄的人群都喜欢吃的食品之一,用花生制成的各种食品很多,不论是高脂血症患者还是正常人,经常食用落花生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的是,发霉的花生绝不能食。因其中所含黄曲霉素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3.大豆

大豆,因种皮颜色的不同,有黄大豆(即黄豆)、黑大豆(即黑豆)及青豆之分,大豆的食用保健价值受历代医家的重视。

中医认为,大豆性平味甘,入脾、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去脂降压等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癌症、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现代医学营养学研究表明: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及膳食纤维,又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1、B2、B12、C、PP、E)和叶酸、烟酸、生物素、胆碱、砭酸、亚油酸等,它还含有黄酮甙、皂草甙、染料木甙、大豆皂甙及钾、钙、磷、镁、碘、钼、锰、铜、锌、硒等矿物元素等。

大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性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7%~40%,而且所含蛋白质中还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故营养价值极高,适合于高血脂症者服用,以克服食用一些动物性高蛋白质食物带来脂肪增加的弊病。大豆含大量豆固醇,几乎不含胆固醇(TC),可以起到抑制机体吸收运动食品中所含胆固醇的作用,并还能协助不饱和脂肪酸与体内胆固醇结合而转化为液态,从而随尿排出体外,降低了体内胆固醇水平。大豆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即亚油酸),占所含脂肪的55%以上,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大豆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大豆含15.5克,可阻止胆固醇在肠道吸收,并随大便排出体外,故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澳大利亚科学家们研究指出,大豆还含有皂草甙,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大豆含钾量特高,每100克大豆可食部分含钾1503毫克,而含钠仅2.2毫克,其K因子(钾/钠比值)为683,为很少的优质高钾降压食品。国内外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均证明,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其降低幅度可达19%~20%。

有人观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每周应用3餐,可使血胆固醇含量稳定在正常水平达2年以上。以上资料充分说明,经常食用大豆及其大豆制品,对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非常有效。

我国人民食用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吃法很多,上了菜谱的风味豆腐名馔就不下一二百种。现在我国及一些其他国家用大豆蛋白制造各种“人造肉”以代替动物蛋白,深受人们的欢迎。

对中老年人来说,防治高脂血症食用豆浆、豆奶、豆腐、豆腐脑等可能更为爽口舒心。如果将大豆煮着吃,每次25克~30克,每日2次,其效果是同样的。如果能终生服食大豆食品,对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更不可估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豆浆时千万不要将豆渣随意丢弃,因为豆渣中不仅含有丰富的容易被人吸收的钙,而且热量低,含维生素多,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更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