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陈楚歌进步记2
18620200000016

第16章

陈楚歌收到了张春江寄来的贺年片,也从他那里确认了段鹏飞和汪芬恋爱的消息。

元旦茶话会上,陈楚歌风头没出,洋相出尽,被人讥笑为“后浪”,钱飞也骂他是“杨修”。陈楚歌给黄建功送礼被拒,弄巧成拙…

雪后初晴,金黄的阳光温柔地拥抱着大地,空气清新极了。

上班后不久,市委大楼前面,人声鼎沸,有的挥舞着铁锹铲雪、有的拿着扫帚打扫。

陈楚歌也在人群当中,他发现指挥的是副秘书长汪成功,不见王宏年的身影,何劲松也不在场,看来又去南州接朱啸天去了。

道路上的积雪清理结束后,大家三三两两地回到办公室上班。

段鹏飞讲起了这两天路上的趣闻,无非是哪里出了交通事故,死了多少人,还有他自己开车差点撞到树上。

钱飞问他下雪天干嘛在外面跑?段鹏飞说他去了趟南州,南州的雪比安中下得还大。钱飞问他去南州干什么?段鹏飞说看人。钱飞又问他看什么人?段鹏飞说你有完没完?审犯人啊?就是犯人也有沉默权。

陈楚歌心想看来文倩所言不虚,段鹏飞上汪芬家去了。张春江是怎么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告诉他一下,还说是“内线”呢?现在连文倩和自己这些“外线”都知道了,他还蒙在鼓里。

陈楚歌观察了一下段鹏飞脸上的表情,只见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看来这趟南州之行颇有收获。陈楚歌咽了下口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夹在腋下来到史爱玉办公室。

史爱玉正在整理文件,看见陈楚歌进来,问道:“陈科长,有事吗?”

陈楚歌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个方盒,递给她说:“这是我一个朋友从法国带回来的,送给你。”

史爱玉脸红了一下,接过来打开,见是香水,不苟言笑的脸上笑容像花一样盛开了:“谢谢!我太喜欢了。”

陈楚歌听钱飞说段鹏飞给史爱玉送化妆品,当时就想到了这点。昨天他和李刚在一起,临走又找他要了一盒。李刚开玩笑的问他这回又去讨哪个女孩子欢心?陈楚歌说你想歪了,上次那盒送给同事后,另外一个女同事见了也找他要。李刚说你别骗我了,你科室里只有一个女的,名叫史爱玉,性格内向,有洁癖。这回你恐怕是送给那个杨燕吧?王蓉在一旁听到了,急忙说:“哥,你别给他,我最恨吃里扒外的人了。”陈楚歌如实相告,头回给他的送给汪芬了,现在想要一盒送给史爱玉。李刚说:“汪芬我认识,跟你什么关系?”陈楚歌说:“是我同学的妹妹。”李刚笑了,说:“你送香水给她,是不是想追求她?如果是这样,我可以从中帮忙。”陈楚歌说:“她答应段鹏飞了。”李刚说:“那你是表错情了。既然你说是送给史爱玉,我就再给你一盒。”陈楚歌不敢拿回宿舍,怕被钱飞看见,便锁在办公室抽屉里,刚才他们俩人在场,拿出来显眼,便以文件夹作掩护,夹带了出来。

陈楚歌说了声“不用谢!”转身正要往回走,史爱玉轻声叫了声:“陈科长,等一等,我有些事要告诉你。”

接着史爱玉告诉陈楚歌王宏年今天到龙山上任去了,汪成功接替他当党办主任。

陈楚歌自鸣得意,心想史爱玉对他来说,不只是“内勤”,还是“内线”,这个“内线”很不错,提供的“情报”价值很高。

“谁来当我们科长?”

史爱玉说:“我听说暂时还由何劲松兼任,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啊,毕竟你刚来,不可能从副科长直接任科长的。”

陈楚歌最担心的就是这点,何劲松不走对他来说是最理想的结果,如果从其他科室调一个人过来当科长,他又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了。他听人说爱情不顺,事业就顺;反之事业不顺,爱情就顺。两头只能落一头,倒是很符合一句谚语:“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看来还真不假,田小曼和他离婚那阵子,他当上了黄建功的秘书;现在和汪芬的事黄了,何劲松又替他挡住各路的觊觎者,为他争取了时间。他想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打开一扇窗。

下午,钱飞、史爱玉布置会场去了,段鹏飞开车陪总务科的人上街买水果、瓜子。明天上午,市委办公室举行迎元旦茶话会。

陈楚歌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闲着拆看贺年片,桌上已堆了厚厚的一撂,而且每天都在增加高度。

每年这个时候,贺年片满天飞。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也联合印制了精美的贺年片,里面除了新年寄语之外,还配备了宣传安中的图片、文字。填写工作在一周前就开展了,王宏年作了分工,秘书一科负责省委这块,秘书二科负责外地市委,行政科负责市直机关和县区,老干局负责老同志,填写完毕后统一交总务科邮寄。秘书一科的填写工作落到了史爱玉身上,陈楚歌问她要不要帮忙?史爱玉说也没多少人,她一个人能忙得过来。陈楚歌问她都写给哪些人?史爱玉拿出省委的内部电话号码本,说照这里面的人头写,不能直呼其名,写上姓加职务就行。

陈楚歌记得县委办公室每年都印制这种内部电话号码本,因为每年都有一批人事变动,所以这号码本也得跟着变。能够上内部电话号码本的一般是各单位、各部门的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还有就是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

陈楚歌调到县委办公室之后,当年名字就上了县委办公室印制的电话号码本,各部门各单位在给书记寄贺年片之余,也不忘给他寄一张。往年只有张春江等几个人给他寄,到这里后一下子铺天盖地来了,陈楚歌每天都能收到几十封,除了个人寄的他还打开看以外,单位名义寄的几乎不看,因为里面的内容千篇一律,后来这些贺年片装了半纸箱,加上黄建功的,装满了一箱,陈楚歌让传达室的老张头拿去当废纸卖。老张头当时舍不得卖,他知道这些名信片可以兑奖,硬是捱到次年二月兑过奖后才卖了,还给陈楚歌拿来十条毛巾、二十块香皂,说是中的奖,陈楚歌说你拿着吧,你辛辛苦苦查对也不容易。老张头千恩万谢走了,以后每次见到陈楚歌都特别客气。

陈楚歌现在到了市委办公室,贺年片比过去少多了,按说衙门大了,管的范围也广了,应该只会多不会少,陈楚歌心想很可能自己刚来,许多人不知道他,关键是他还没上市里的内部电话号码本。总务科已找他要了联系方式,马上新的本子上就有他的名字了。

陈楚歌面前打开的贺年片有下面县(区)党委办公室寄的,这是下级机关,通过那次公选之后,应该都知道他;有龙山报社、靠山乡和水关乡党政办寄的,这三个地方陈楚歌曾在那里工作过;还有一张印着省电视台的字样,陈楚歌知道是张春江寄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简单的“元旦快乐、心想事成!”字样,他想起张春江第一次给自己寄的贺年片里面有一首诗,至今他还收藏着这张贺年片,也记得诗的内容,后来他觉得张春江过懒惰了,于是寄来的贺年片也和其他贺年片一样,成了当废纸的命运。

睹物思人,陈楚歌拨通了张春江的电话,他知道不能提汪芬的事,怕张春江误认为自己嫌他办事不力,便说:“春江,贺年片收到了,我给你寄的你收到没有?”

“还没有,这两天下大雪,气象部门说南州的雪是三十年一遇,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

陈楚歌担心汪芳的安全,便说:“我也听说了,汪芳回家没有?”

“下雪前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就回娘家去了,我这两天抽调到新闻中心帮忙,报道雪灾的事情,还没来得及问她。你和她见面没有?”

“我们没有见面。”

“汪芬最近可跟你联系了?”

“也没有。春江,你也别费心了,我们之间没戏了。”

“此话怎讲?”

陈楚歌把段鹏飞一家上他岳父家门的情况说了。

张春江急了,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段鹏飞和我是同事,而且还在一个办公室,他说漏嘴,被我听见的。”

“他妈的,这家伙太不仁义了,做什么事情也得讲究先来后到,他敢跟你抢,你为什么不扁他?”

“这里是市委办公室,要是被人知道我们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影响就大了。”

“也是,还是你沉得住气。汪芬是怎么认识他的,不会是你介绍的吧?”

“当然不是了,他老爸认识汪芬,看上她了,让儿子追求她。”陈楚歌把段华茂的情况对张春江说了。

张春江沉默了一会,说:“你这么说还真有可能,要是一般的人,我老岳家的门槛可不是那么好进的,我和汪芳结婚这么久,我父母也没到她家去过,不是他们不去,而是根本就不让进。老头子嫌贫爱富,这个段华茂是省人大代表,又是民营企业家,看来他八成是同意的。你别急,晚上我帮你问清楚,再给你回话。”

陈楚歌本想解释自己不想再趟这浑水了,可张春江已经挂断了。

下班后,陈楚歌回到宿舍,钱飞正在屋里梳头打扮,边往脸上抹雪花膏边对陈楚歌说:“我晚上回来迟,门里的小栓不要插,免得我叫你起来开门麻烦,还有让别人听见也不好。”

“这么冷的天,你还去见她呀?”

“外面冷不假,可心里暖和呀。当年,你跟你老婆一定没有认真谈过恋爱,否则你不会说出这样弱智的话来。”

陈楚歌还真被他言中了,他和田小曼确实没有正儿八经谈过恋爱,经过牛大伟领他上门认识以后,一到周末田小曼就打电话给他约会,陈楚歌便会去她家接她出来,两人散散步、看看电影。一天,田小曼拖着陈楚歌往公园的树丛里钻,两人热吻一阵,田小曼便向陈楚歌发出性暗示,其实在这之前,田小曼谎称晚上加班在陈楚歌的出租屋内和他暗渡陈仓了,当她将陈楚歌的手放到自己的乳房上时,猛听得一声咳嗽,俩人吓得魂都掉了,咳嗽的不是别人,而是田小曼的妈,田小曼责怪道:“你怎么跟着来了?”她妈说:“我是怕你吃亏。”后来俩人出门留心观察,每次都发现身后有一个影子如影随形。俩人都觉得索然无味,没过多久,就把婚事办了。

钱飞见陈楚歌不说话,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学校里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人都是龙河县的。有一年放寒假,天突然下起大雪来,两人在车站没赶上末班车,男孩牵着女孩的手说:“咱们走回去吧。”女孩以为他开玩笑,便说:“你要是走回去,我马上答应嫁给你。”男孩子说:“你不跟我一道,怎么知道我是走回去的呢?”女孩子说:“那我陪着你走。”两人踏雪而行,一直走到第二天天亮,才从安中走到了龙河县。毕业后,虽然女孩子家里反对,嫌男孩子家里穷,但她义无反顾地跟他私奔了,现在两人在深圳开了一家公司,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什么?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陈楚歌心想这个男孩子很勇敢,张春江也是这样的,当年他追求汪芳,一只手举着一大捧鲜花,一只手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汪芳,我爱你!”跪在女生宿舍楼前,许多女生看见了感动得哭了,汪芳因此被他打动了,跑下来和他拥抱在一起。幸亏是中午,否则要是上课时间,被老师发现了,张春江不被开除也会被勒令退学。

陈楚歌说:“看来这雪夜是容易发生故事的。”

钱飞说:“你终于开窍了,天气越冷,人就会本能地调动身体的热量来抵御。不跟你多说了,我还要赶时间。”说完匆匆忙忙走了。

陈楚歌琢磨他最后一句话,难道是相互拥抱着取暖?张春江说他那招是张氏恋爱必杀技,看来钱飞这种方式也应该命名钱氏恋爱必杀技,如同书上最初的经典一样:狂风骤雨之夜,电闪雷鸣之时,女孩子吓得往男孩子怀里钻,嘴里说着:“我怕”,男孩子贼笑着说:“不怕,有我在呢”,把她搂得紧紧地,接下来发生的事想必不说大家都知道了。

吃过晚饭后,陈楚歌照例是看书,突然他发现那本《冷眼看官》被人挪动过,他记得这本小册子放在枕头下面,现在突然跑到书桌上来了,一定是钱飞干的。

陈楚歌和钱飞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知道他“好奇心”太重,如果他要是把自己的这点秘密在机关里一广播,又会是轩然大波。

陈楚歌连忙查看李刚送自己的那箱红酒,这酒被他藏在床底下,用行李箱堵得严严实实地,还好东西原封没动,他想如果被钱飞发现了,他一定会吵着要喝,或许还要追问酒的来历。他想这酒必须尽快送出去,否则夜长梦多,在钱飞的眼皮底下,是藏不住多少秘密的。尽管他时时注意锁上房门,但百密难免一疏,万一钱飞偷偷藏了把自己的房门钥匙,他是不会知道的。如果他偷配钥匙,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在段鹏飞来之前,陈楚歌一直没有机会将酒送出去,因为钱飞跟他一样不出门,宅在屋内。现在好了,他把这当成了“午夜旅馆”,这样自己“活动”的时间就有了。这样想时,陈楚歌觉得自己成了当年的“地下党”,利用文件夹掩护送香水给史爱玉就是得意之作,看来自己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在竞争激烈的人际关系战场上,这也算是一种“生存之道”。

陈楚歌决定先打探一下黄建功在不在宿舍,如果他屋的灯亮着,就表明他在里面,那时候再回来拿上酒送过去,如果他不在,自己扛着这东西来来回回被人看见不好。

黄建功房间的灯是熄灭的,显然不在家。陈楚歌有些失望地回到宿舍,打开电视机,文倩的面孔显现出来,现在是安中新闻时间,头条就是朱啸天慰问武警战士和公安交巡警,黄建功陪同,画面中朱啸天和黄建功与战士、民警们一一握手,汪成功和何劲松则离得远远的。这是今天的事情,怪不得黄建功不在,原来陪同书记慰问去了。

陈楚歌看完新闻,见手机在桌上震动,是张春江打来的,连忙接通了:“春江,你在哪里,怎么这么吵?”

“我不还是在街上给你打电话,难道我还能在家里当着她的面给你打电话啊?”

“这么冷的天,难为你了。”

“客气话就不说了,言归正传,我问了汪芳,这次到安中有没有和你见面,她说干嘛要和你见面,她是去见汪芬,并和汪芬的男朋友见了面,然后她奚落我,说我们家寒酸,做不起人,到现在老爷子没抽过我家里一条烟、喝过一瓶酒、吃过一餐饭;而段家财大气粗、出手阔绰,上门给老爷子的见面礼就是一箱软中华、一箱茅台酒,给老妈的礼物是一对翡翠玉镯,给她的是一条水晶项链,每样东西都价值过万,给汪芬的礼物就更不同凡响了,是Darry Ring1克拉钻戒,在香港用段鹏飞的身份证定制的,而且一个男士一生只准订制一枚,价格更是令人咋舌,五个8,让我扳手指数是多少钱,她还说汪芬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后来见了钻戒就心动了。我问我有什么礼物?汪芳说我又不是她们家的人,人家干嘛要送我礼物?他妈的,一定是她从中作梗,我算什么?是配种的公猪吗?恐怕连这都算不上,因为她嫌我的种子不好。楚歌,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咱们跟这种势利的小人没办法搭伙,你也不必留恋汪芬了,与其将来像我这样窝囊,还不如一开始就降低标准,寻个差不多的就行。我要是娶了老家村长的女儿,现在在他们面前一定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被他们捧上了天。”

陈楚歌骇然,说:“我一直想对你说我和汪芬是不合适的。”

“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她又不是稀世珍宝,而且那地方又没镶金带银,凭什么就高人一等?别看现在她卖了个好价钱,十年一过,生了娃,你再看她,也会成为人老珠黄的邻家大嫂的。你能想通就好,两条腿的蛤蟆难见,两条腿的女人还不有的是?我实话对你说,我早就对汪芳有意见了,我再忍她两年,她要是还我行我素的话,我就要跟她拜拜了。”

“既然过不下去,就好结好散,为什么还要忍她两年呢?”

“她爸还有两年才下台。”

“这跟她爸有什么关系?”

“你这脑子反应怎么还是那样慢?我要是现在跟她离婚,万一她爸发句话,我吃不了兜着走,在省电视台还呆得下去吗?这几年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陈楚歌想起两千年前陈胜那句豪气干云的发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现实就这样残酷,张春江在夹缝中生存,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改革开放确实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也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团,改变这一切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必须有更多像自己这样的人上位。他追求的不是金钱、地位、美女,而是一种信仰,为天下苍生谋幸福。他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三顾茅庐。魏大名谈论说:“诸葛亮是做秀,非得考验刘备的耐心,要是遇到现在的领导,管你是什么盖世奇才,你不跑不送不认他作爸,就别想有出头之日。”陈楚歌说:“你是小看诸葛亮了,你知道他为什么出山吗?”魏大名说:“刘备跑了三次,事不过三,诸葛先生过意不去才答应辅佐他的。”陈楚歌说:“非也非也,诸葛亮听刘备说了一句‘请先生以天下黎民百姓为念’,一下子激发了中国读书人心中的理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诸葛亮觉得刘备不是个草包,还是有抱负的,所以就答应出山了,否则别说是三顾,百顾千顾他也不会出山的。”诸葛亮成就了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刘备也成就了诸葛亮,如果不是他“三顾茅庐”,历史上也就没有一个为后世景仰的大贤了。

想到上位,陈楚歌记得黄建功对他说过“人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积极向上”,当时他不理解,黄建功怎么和牛大伟说一样的话?

牛大伟也让陈楚歌要积极向“上”,不要走他的老路,还说拼死拼活有什么用?这年头领导用你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成绩,而是看你有多大来头、好不好驾驭、能不能给他带来利益。这几年他忽略了“向上”,专注“向下”,虽然老百姓称赞他是个干事的干部,有一些好的口碑,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至今得不到升迁;反而一些不务做事而专营做官的占了便宜,这些人成天忙于迎来送往,编织关系网,善于邀功诿过,热衷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好大喜功,但他们升迁很快,因为他们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看到了,提拔自然就有望了。柳长江就是这样的,牛大伟说他当乡长的时候,柳长江还是镇党委书记,两人都是正科,他当乡党委书记,柳长江升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比他高了一个台阶,干了没几个月,当上了常务副县长,一年后县长出了车祸,柳长江又当上了县长,现在他原地踏步,柳长江县长都干了快一任了。

牛大伟问陈楚歌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说过的话?陈楚歌说记得。牛大伟说领导高居在上,下面的人如果埋头苦干,领导看见的都是一样的脑壳,但如果谁仰起脸来,向领导笑出花朵一样的面容来,领导自然就看见了,所以要想上位,你不积极向“上”怎么行?

但是黄建功的意思和牛大伟迥然不同,他在全市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给出了答案,他说只有积极向上,才能有追求;只有积极向上,才会有理想;只有积极向上,才富有激情。在人生态度上,无论贫富、贵贱、宠辱,无论误解、委屈、冤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阳光心理、灿烂心态,容事、容物、容人;在人生追求上,无论顺逆、高下、起落、远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守初衷、恒守志向;在人生意志上,无论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挫折磨难、多少急流险滩,也无论财富多少、成就丰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不气馁、不放弃,向上之步不停,向上之作不止,向上之志不坠,向上之求不减。

陈楚歌躺在床上,思考着黄建功的话,他感觉面前有一条山路,尽管这条路崎岖坎坷,但只要努力,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到达山顶。人生之路也是如此,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人生追求、坚强的人生意志,一定可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最终攀上人生的高峰。

茶话会是所有会中最轻松的,对于办公室这些长年和会议打交道的“会虫”来说,没有“功课”要做,会前不需要准备材料,会后也不需要上传下达,而且开会的时候还有吃有喝。

在陈楚歌看来,中国机关最大的特色是会多,往往上级一开会,下层各级就一一开会落实,上级一个会,下级一串会。下级用会议落实上级的会议,上级同样用会议检查下级会议的落实,会来会去,会议成灾。

陈楚歌记得牛大伟当乡党委书记时曾经抱怨过,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余时间他不是在会场上,就是在去会场的路上。确实是这样,除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集的会议要他参加外,一些副职召集的会议也要求他参加,哪个领导都不能得罪,有一次他派一个副乡长参加全县林业会议,储林马上拨通他的手机,得知柳长江到靠山乡调研他走不开时,才不高兴地挂断了。牛大伟说自己不是乡党委书记,而是“会虫”,哪里有会就往哪里飞。

市一级在中国的权力体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各种会议更是多如牛毛,陈楚歌来这里一个月,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和“会”脱不了干系,上级来人考察要开会,检查下级工作要开会,下乡调研要开会,传达上级精神要开会,听取工作汇报要开会,“工作会”“接待会”“汇报会”“推进会”“交流会”…名目繁多,眼花缭乱。

秘书一科和其他科室又不同,工作人员除了准备会议材料,还要参加会议,也就是“听会”,王宏年强调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领导,了解领导的讲话风格,揣摩领导的心理,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才更符合领导的味口。陈楚歌第一次给朱啸天写一个发言材料,里面有许多内容朱啸天没有讲,会后王宏年跟他分析,说书记之所以没有讲,还是因为这些内容他觉得不合适,你刚来,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不要急,慢慢来。这以后,陈楚歌“听会”听得十分认真,每一处朱啸天会上讲的和他写的材料有出入的地方,他都做了标注,几回下来,他就渐渐上路了。

钱飞也“听会”,但他经常打瞌睡,他笑言自己这个“会虫”是“会场的瞌睡虫”。

茶话会还没开始,气氛十分嘈杂。聊天的聊天,抽烟的抽烟,吃瓜子的吃瓜子,陈楚歌常听人说开会很简单,带个耳朵去就行了,现在对于机关里的工作人员来说,耳朵还用不上,嘴巴倒是忙个不停。

汪成功来了,他现在是办公室主任,准确地说是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文件昨天才发到各科室的。

汪成功并没有立即就座,站在门口,看样子是等人,果然黄建功的身影出现了,汪成功引着他坐到主席台上。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汪成功宣布开会,他说今年是“十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市呈现出发展较快、结构趋优、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办公室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办公室坚持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态度坚决、行动有力。把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作为头等大事,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了全市上下步调一致、政令畅通。二是在保障工作运转协调上履职尽责、有为有位。认真履行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职能,保证了党委集中精力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和常委所在单位办公室的沟通联系,形成了围绕中心、各家联动、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坚持讲规范、讲程序、讲效率,形成了有效的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党委工作的高效运转…

汪成功讲完,说:“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秘书长给我们作指示!”

黄建功对2003年办公室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做好2004年办公室的工作提出希望。他说,市委办公室是市委的综合办事机构,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委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直接关系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他希望办公室的同志在新的一年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中央、省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要做到先学先知,全面领会,自觉落实到服务工作之中。同时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注意从政务、事务、后勤服务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力求把每一项工作做到精致,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要增强团队精神。要不断加强团结协作,把办公室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形成组织有号召、人人见行动的良好局面。四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市委要求做到的,要率先垂范,凡是市委要求不做的,要令行禁止,争当市委机关的形象代言人。

黄建功是即席讲的,讲完之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在掌声中向大家挥了下手,然后离开了会场。

汪成功送他出门,然后回来说:“秘书长公务繁忙,还有个接待活动,下面我们继续开会,请大家各抒己见,多提宝贵建议。”

陈楚歌注意到钱飞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会议一开始就打瞌睡,被掌声惊醒后,见是黄建功在讲话,他用手指撑着眼皮,勉强捱到黄建功讲话结束,又睡着了。陈楚歌心想他昨晚一定没怎么睡,今天凌晨二点多钟起来上厕所,发现他还没有回来,直到早上跑步时,才发现他睡得正香。

段鹏飞坐在钱飞隔壁,推了推他,问道:“你昨晚干嘛去了?”

钱飞揉了揉眼睛,说:“昨晚看电视上的新年音乐会,睡得有些迟。”

段鹏说:“你就扯吧,新年音乐会今天晚上才播,你是到现场看彩排的吧?”

钱飞知道说漏了,说:“你别烦我。”

段鹏飞不依不饶:“你不老实交待,我就不让你睡。”

钱飞说:“我看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段鹏飞笑了,说:“更离谱了,奥地利比我们时差晚几个小时,要播也得到明天晚上。”

钱飞怒了:“我不告诉你,你还能怎样?”

段鹏飞说:“我是关心你,怕你着凉,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钱飞嘀咕一句:“你才是狗呢。”

陈楚歌怕他们再像上次那样闹起来,见汪成功正在点名让人发言,便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叫陈楚歌,刚来党办工作不久,体会不是很深,但我觉得党办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这让我想起《东譬喻经》里的故事,从前有一头蛇,头和尾经常互相争吵,头对尾说:‘我有耳能听,有眼能看,有口能吃,走路又在你之前,因此我应算老大’。尾说:‘是我让你走,你才能走,如我不让你走,你走走看?’于是蛇尾就在树上绕了三圈,三天都不肯动,蛇头无法动,饿了三天之后只好对蛇尾说:‘请你放开吧!让你做老大。’蛇尾听了很高兴,兴奋地朝前走,才不几步,就掉到火炕里去了。这个故事叫头尾相争,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们大家虽然工作分工不同,但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只有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陈楚歌讲完,四周寂静无声,人们纷纷停止了吃东西,就是黄建功讲话的时候陈楚歌也没见他们停下过,他见大家都用一种奇怪地眼神看着自己,尤其是钱飞,他的眼里充满着对自己的责怪。

陈楚歌心里有些打鼓,是不是又说错什么了?他后悔自己有些冲动了,之前几个人谈的都是如何立足于工作、肯吃苦、甘奉献之类的,自己大脑又是错了哪根筋,非冒出这么个故事,这是教化人的,与自己的身份大不相称,现在大家一定笑话死了,“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们一定会认为这是办公室主任操心的事,他操的哪门子闲心?

汪成功鼓掌,接着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汪成功说:“陈科长这个故事很好,比空洞的说教感染力要强,我们常唱的那首《团结就是力量》歌中,说团结是铁,是钢,比铁还硬,比钢更强。团结出战斗力,我们党办是一个团队,如同一台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部件,哪一个部件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觉得我们这些机关里的老同志应该向陈科长学习,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章,要言之有物,切忌假、大、空;要善于用典,切忌官话、套话,自觉克服‘衙门作风’,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为领导分忧。”

陈楚歌没想到汪成功会表扬他,他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他给主任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心里不禁有些窃喜。

然而回到宿舍以后,钱飞就开始鞭挞他了:“我的大科长,你疯了吗?你把机关里的人都得罪完了。”

陈楚歌不以为然:“我怎么得罪他们了?”

“主任明的表扬你,就是变相的批评大家,你是出了风头,但你想过今后大家对你会怎么看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湍之。枪打出头鸟,你就等着瞧吧。”

这话倒是有道理,陈楚歌心想机关里的人未必像钱飞所说的那种小鸡肚肠、心胸狭隘之辈,便说:“我不就是说了个故事吗?何况这是书里面的故事。”

钱飞摇摇头,说:“你想得简单,并不是不让你讲故事,私下里你想怎么讲都可以,但今天这种场合讲就太不合适,也太不应该了。头尾相争,谁是头?谁又是尾?你是暗示机关里的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其实这在哪个机关里都存在的,人家都不说,偏偏你说,加上今天是新主任上任第一天,你就这样赤裸裸地向他表忠心,大家今后还怎么信任你?难保你不是机关里的告密者?连我都跟着倒霉,咱们在一起,人家再也不会告诉我一些事了,因为怕我告诉你,而你的动机在他们眼里是不纯的。”

陈楚歌心想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仅仅凭一个故事就推断自己巴结领导,这帮人的想像力也太丰富了吧?

“还有,你恐怕不记得‘口是心非’这个成语了,现在的领导都是这样的,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主任虽说当众表扬了你,但你能担保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吗?他能容忍你比他更有水平吗?再说机关里团结不团结是你操心的吗?你现在就把主任的心操了,说明你的野心一定不小,他难道不会防备你吗?看来中学那篇课文《杨修之死》你一定没有学好,你还是好好补补课,学会怎么样收敛一下自己,别太张扬了,否则你会死得很惨的。”

陈楚歌很喜欢杨修这个人物,那篇《杨修之死》到现在还能背诵出来,在他看来,杨修的过错在于: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综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二曰恃才放旷,不知点检。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三曰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惇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对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都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诩,贾诩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敏多了。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人的。

钱飞见陈楚歌默不作声,进一步说道:“一个人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点子上,又不能谦虚谨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杨修就是这样的,而你,谈不上聪明,你知道散会之后大家怎么议论你吗?都说你是傻子。领导希望我们要创新,写文章不要生搬硬套,可是公文的套路就是死的,全国都是一样,‘三段论’框架里面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逻辑组合体,也就是‘党八股’,你见过哪篇报告里面会即兴来一首小诗吗?你别跟我说美国总统演说天马行空,但那是在美国。在中国就得按中国的套路来。曾经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摸着石头过河’,可是咱们有石头可摸吗?谁先下河谁先死得成!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能进咱们机关的哪个不是人精?他们都不说,就你逞能,你不是傻子又是什么?我当你是朋友,才跟你说这么多的,让你‘死’时也好做个明白鬼!”

陈楚歌说:“谢谢你!”

钱飞悻悻地说:“你是不是男人?几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怎么一点脾气都没有?看来你还真是‘后浪’,我这‘前浪’被你拍死在沙滩上了。”

中午食堂会餐,陈楚歌看见段鹏飞那桌有一个空位,便走过去要坐。段鹏飞说:“这位子有人了,是我给钱飞留的。”

陈楚歌见郎红卫那桌只坐了几个人,便要过去坐下,郎红卫说:“陈科长,主任那桌还空了两个座位,一个是秘书长的,另外一个是你的。”

陈楚歌见他阴阳怪气地,便不想和他坐一桌,此时恰好张长武那桌有一个人称自己最近不能喝酒,坐到了郎红卫这桌,陈楚歌便过去坐下。张长武说:“你是‘后浪’,我们是‘前浪’,我们还是分开坐好,免得被你拍死。”然后他大声叫着程干的名字,让他到自己这桌来。

史爱玉和朱惠几个女同志一桌,看见陈楚歌被大家排挤,便叫道:“陈科长,我这还有空位,你过来坐吧!”

陈楚歌便过去坐下。

朱惠说:“小陈,你别介意,他们是嫉妒你,因为你比他们肚子里有货,另外,你是新人,要想不被人排挤是很难的。作为大姐送你一句话:‘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陈楚歌说:“谢谢朱大姐!”

史爱玉说:“机关里就数朱大姐心肠最好。”

朱惠说:“别听这丫头的,我可不是老好人,我是实事求是。”

程干路过这桌,故作惊讶地说:“咦,万绿丛中一点红,小陈,你还真有女人缘呐,我看机关里的妇联主席由你干最合适,免得女同志老是说我们男同志不关心她们。”

史爱玉说:“你又不是妇联主席,你操的哪门子心?”

程干说:“有人连主任的心都操,你们女同志的事情最好交给他,他也可以代表领导关心一下你们女同志。”

陈楚歌知道程干是在说他,但见大家都朝这边观望,议论纷纷,便低下头摆弄手机,不理会这事。

酒宴开始了,黄建功并没有出现,汪成功作了简短的致词之后,大家大吃大喝起来,场面十分喧闹。

毕竟是一年一度的聚会,机会难得,先是关系走得近的互相敬酒,接着就不分彼此了。陈楚歌知道酒是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的最好媒介,于是也加入敬酒的大军。他先在本桌敬了一圈以后,又去向张长武敬酒,张长武问:“在娘子军那里感觉怎么样?”

陈楚歌说:“还好。”

一桌子的人都笑了起来,程干说:“女人是能容纳男人的,尤其是像陈科长这样的优秀男人。”

张长武说:“怪不得说肚子里有货呢。”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陈楚歌心里有气,他想程干真不是东西!难道你不是从你妈的阴道里滚出来的吗?难道是天下掉下来的、石头缝里迸出来的?作贱女人就连你妈一道作贱了。

陈楚歌知道“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他想自己必须忍,于是又向程干敬酒。

程干有些不好意思,说:“不说不笑不热闹,我们和你开玩笑,就是图个气氛,你也别放心上啊。”

陈楚歌又一一向段鹏飞和钱飞等人敬酒,大家也都喝了,许多人又回敬他酒,陈楚歌一来一回,喝高了,还没到洗手间就感觉胃里面翻江倒海,吐得一塌糊涂。

马上有人把信息传到酒桌上,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实在,酒品如人品;也有人说他傻,喝不了许多酒愣充英雄好汉,到头来还不是自己吃亏?

下午不上班,钱飞又到杨燕那里去了,陈楚歌睡了一下午,当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了。

他起床泡了一碗方便面吃了,觉得心里好受一些。窗户上闪过一道亮光,陈楚歌知道有车开了进来,凑近窗户往外一看,远远看见黄建功从车上下来,在明亮灯光的照射下,往常委楼走去。

陈楚歌用冷水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一些。然后他扛起那厢葡萄酒,往黄建功的住处而去。

黄建功在家,看见陈楚歌扛了箱啤酒进来,没说什么,招呼他坐。

陈楚歌在黄建功面前坐定,委婉地问他最近怎么没跑步了?黄建功说天太冷。

陈楚歌听他这样一说,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明明知道黄建功是什么原因,自己也不会得到真实的答案,他就不该问这样愚蠢的问题。

黄建功还像往常一样,问了些他工作的情况,陈楚歌一一作答。

黄建功脸上的表情很平静,说:“小陈,市里毕竟不同于县里,对工作的要求更高,你要耐得住静、冷、下、怨、孤、辱、谮、贫、屈,做到这九个方面,你的进步是大有希望的。”

陈楚歌知道耐得住静指的是什么,“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能明心,静能清神,静能生慧。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声嘶力竭更显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陈楚歌问道:“怎样做到耐得住冷?”

黄建功回答说:“‘冷’,指遭冷遇、被冷落、坐冷板凳。在人生旅途中,‘冷’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避,都必须经历的一个‘坎’,面对‘冷’,弱者背上了心烦、失落、痛苦的包袱,一蹶不振;而强者‘自信人生二百年’,当那些只是瞬间,能够守住心理防线,在坚毅和乐观中‘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

“怎样做到耐得住下?”

“‘下’指职务的低下、位置的卑下。‘下’不仅能练身,更能炼心,耐得住下,透过处‘下’时世人的眼光、行为,可以更清晰地看透世事,更透彻地明了世事。”

“耐得住怨”的意思也很明了,就是要学会以宽容的胸襟和深邃的智慧对待埋怨、怨气和怨恨,善忘怨恨之人是真正聪明、高明、精明之人,是真正的智者、慧者、能者,耐不住怨的结果是冤冤相报,既伤人,也害己。

“耐得住孤”让陈楚歌想起一句诗:“自古圣贤皆寂寞,从来高人多孤独”,不怕孤寂、不惧独处、不畏孤独,不是所有的孤独寂寞者都一定能通向成功,但所有的成功必有一段寂寞奋争的过程。

陈楚歌接着问道:“怎样做到耐得住辱?”

“现实中不少人一受到别人的侮辱,便条件反射般地与人分高下、论输赢,其实,冲动带来的只是恶果,面对侮辱,如果冷静而淡然,克制而思索,不是更加有益吗?”

“怎样做到耐得住谮?”

“要经得起恶意诬陷、中伤,当一个人想要坚持真理,想比别人做得好一些时,有时难免会受两记莫名其妙的闷棍,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只要认为自己的做法合理,站得住脚,就坚持到底,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造谣、诬陷、中伤不但损害不了你人格的完整,还会使人们真正了解你人格的伟大。”

黄建功不等陈楚歌发问,继续解释说:“耐得住贫,对普通人而言,守住清贫就是守住本分,守住纯朴;对为官者而言,守住清贫就是守住情操、守住高洁。耐得住屈,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中,没有人不经历委屈,忍受委屈须有宽阔的胸怀,倘若因一时的委屈放纵自己的情绪,图一时之快,那么伤害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也会影响你的人格完美。陷入委屈的漩涡,时间会虚耗,意志会销蚀。面对委屈,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学会一笑置之,将外界的委屈转化为内心的力量,你就能超越他人,战胜自我,无往而不利。”

陈楚歌觉得黄建功所说的这九个方面囊括了他工作以来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于是说:“谢谢秘书长送我这‘九字真言’,我一定牢记在心。”

黄建功走近陈楚歌带来啤酒箱,看到里面是“拉菲”,冷冷地说:“东西你马上拿走。”

陈楚歌解释说:“是一个朋友送我的,我就拿来孝敬老领导了。”

黄建功有些生气:“我不管你那朋友是干什么的,他送你东西有什么目的,但我告诉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马上把这东西还给他,否则你今后就不要再进我的门。”

陈楚歌没想到黄建功发这么大的火,自己是弄巧成拙,连忙说:“我错了,我保证马上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