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医妃养成记
18562500000048

第48章 盖四合院

赵家的人都不识字,肖文大致解释了一下,众人有喜有忧。

赵元让年轻,热血沸腾地说:“阿瑶,大胆去做吧,小舅舅第一个支持你!”

赵德林却摇摇头:“到时候阿瑶给了方子,他们不给钱怎么办?我们惹不起那样的大药堂!”

“外公,不会的,”肖瑶笑了,从怀中掏出荷包来,“我让他们预付三百两银子,他们很痛快地就给了呢。松鹤堂的少东家亲笔签字,还有将军做保人,万无一失。再说,要是咱们本金足够,就自己干了,哪里会给他们分一半利润!松鹤堂和我合作,说到底是他们赚了,他们心中明白的很。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一席话说的大家放心不少,再说人家连三百两银子这么大的一笔钱都提前给了,显然合作的诚意很足。

“你们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肖瑶说完,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肖靖却低着头,有些闷闷不乐。

肖瑶有些好奇,“阿靖,你怎么不高兴呢?”

肖靖抬头,英俊的小脸异常严肃,“我想好了,我要到郡城去读书!”

“哦,为什么突然下定决心了?”

以前说起过,小家伙还不乐意,这次怎么突然主动提起这事儿来?

“我要读书,我要考状元,我、我要当官!比那个知府大人还大的官!”肖靖突然红了眼睛,亮晶晶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到时候,我就派人打他的鞭子!谁让他们这些昏官不问案就打人,看爹和舅舅们身上的伤……”

一席话说的几个女人又都眼睛红红的,赵秀丽伸手把肖靖搂在怀里,“好孩子!”

肖靖不好意思地挣脱开,小手攥成拳头,斩钉截铁地说:“我保证,我一定能考中!”

这娃受刺激了!

肖文和赵秀丽两人相互看看,眼中又不舍,也有决心。

“好吧。”肖文到底是一家之主,“拜托松鹤堂的掌柜打听一下,只要找到好先生,不管花费多少,爹都送你去。”

肖文因为没考上秀才,一辈子被肖家的人看不起,肖靖的未来他十分期待!

“那四两银子的赔偿,我大伯估计是不会给的了,咱们也不稀罕。”肖瑶看着赵元良说:“舅舅,现在是春天,很多野生药材正是采摘的好时候。比如茵陈,清明前采摘最好,在路边我们看到不少。还有蟾酥,松鹤堂说了,有多少要多少!你们也抓紧制吧。”

“嗳!”赵元良痛快地答应一声,“趁着现在地里没多少活计,全家都去。等春耕大忙,就忙不过来喽!哦,对了,茵陈我们倒是认识,采过来都当野菜吃了,不知道怎么炮制成药材啊!”

“枝条长到三寸左右割下,晒干就好了啦,简单的很!”肖瑶说:“最好留根,等秋天开花结果了,可以再采摘一次,重复利用嘛。”

肖瑶看着赵德林问道:“外公,家里有闲置的地吗?”

“好地都种了麦子了。不过呢,年前你小舅闲着没事,倒开了一块荒地,准备开春播种。”

“这个季节牛蒡有些都出苗了。”肖瑶对赵德林说:“那块荒地就种牛蒡吧,比种什么粮食都赚钱。”

“牛蒡是什么?”众人一起问道。

肖瑶黑线,感情他们没听说过牛蒡这东西,看来是有别的叫法,可是自己确实在路边看到幼苗已经出来了。

“嗯,牛蒡那是中药名,别名也有很多,比如蒡翁菜,牛菜,牛子,大力子,老母猪耳朵,黑萝卜……”

“哦,你说的就是老母猪耳朵啊!”众人呵呵笑起来。

赵德林摸摸胡子,笑着说:“咱们这里多得是,都是剁了喂猪呢,那个也能卖钱啊?”

“当然了,牛蒡全身都是宝啊,”肖瑶说:“你们找找,把幼苗挖出来,种到地里去,要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块。”

赵元让笑起来,一拍手,“太好了,我翻的那块地正是黏壤土地嗳!”

赵元良立即来了兴趣:“怎么种啊?”

“书上说,要做一大步这么宽、大约一根筷子这么高的高垄,”说着,肖瑶拿起饭桌上的筷子,然后张开右手拇指和食指,比划着,“两颗苗之间要留出这么一扎长的距离,就可以了。”

到底赵德林是种地高手,马上就想到了后期的问题,“种上之后怎么招呼?”

哦,他说的是秧苗管理啊!

“牛蒡需肥量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生育期一般要追三次肥。第一次在定苗后,第二次在旺长期,约在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第三次追肥在肉质根开始膨大期,约在七月上中旬。”肖瑶点点头,肯定地说:“不到一百天,就可以收获了。我们秋天还可以再种一茬!”

“哦,可以种两茬啊!”赵元俭挠挠头,嘿嘿笑着说:“要是好用,我们的好地收了麦子,都种上老母猪耳朵!”

“先种一季看看吧,”肖瑶笑着说:“通常三月上旬播种,六月中旬可开始采收,亩产约两千斤;九到十一月采收,亩产是三千到四千斤。秋播的,从十二月上旬至明年四月上旬可随时采收。采完了,春播再种!”

肖瑶的话音刚落,众人一片惊叹:“产量这么高啊!”

“天哪,真不敢相信!”

“小麦亩产才四百斤!还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这下,我们要发财了!”

肖瑶笑着说:“种上三四年,这块地就要换别的作物了。”

赵元良点点头,明白了,“哦,重茬不能超过三年!”

“等收了药材,我再告诉你们炮制方法。”肖瑶说:“松鹤堂会给个好价钱的,绝对是粮食的几十倍!对了,外公,今年第一年种,一定要留好种子啊!”

众人点头,然后相互看看,都笑了。是啊,这么高的收入谁会拒绝呢?

“还有鱼腥草,这个季节也出来了,可以移栽到地里,是治肺病的好药材啊。”

肖文眼睛一亮:“我恍惚记得,鱼腥草就是咱们这里叫折耳根的草呀!路边、房前屋后都有,山里还有成片的咧。”

“等爹和舅舅们的伤好了,就可以开始干了。咱们也可以出钱收购啊。”

赵德林摇摇头,“乡里乡亲的,出钱收倒不好。”其他人也说不合适。

农村人到底质朴。

“反正也没多少,你们自己先干吧。”肖瑶说:“我拿来的那些药该抹的抹,该吃的吃,身体第一。”

“我的伤没事,明天就去捉蟾蜍,挖牛蒡,还有鱼腥草!”赵元让到底年轻,一副豪气干云的样子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哎呦,三弟跟着阿瑶也文雅起来了。”二舅妈王氏性格活泼些,心里高兴,跟赵元让开起了玩笑:“不说癞蛤蟆、老母猪耳朵了?赶明儿给你找个识文断字,会说文雅话的媳妇儿!”

众人哄堂大笑,赵元让红了脸,摸着头皮嘿嘿笑。

“等咱们挣钱多了,自然有大把又漂亮又识字的好姑娘扑过来!”赵秀丽笑着说:“到时候元让还要好好挑挑咧!”

王氏笑着又接过话来,“嗐,大姐也真是的,挑什么挑啊,让我们家三弟都收下不就行了!”

众人更是爆笑起来。

赵元让被众人取笑,受不了了,红着脸拉起肖靖,“走走走,睡觉去,不理这些人!净瞎说!”

“小舅舅别走,我还要说别的呢。”肖瑶上前拉住臊得满脸通红的赵元让,笑着说:“回来的路上我指给你看的苍耳子,你忘了?”

“哦哦,对了,你看我啊!”赵元让拍拍头,又坐了下来,笑着说:“阿瑶说的苍耳子就是抢子,地里、沟里长的到处都是的那种带刺的抢子。咱们以后看见了,就摘下来,炮制了卖给平安医馆。”

大舅妈李氏一拍手,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那个东西也是药材?浑身都是小刺,下地的时候沾到裤腿上,烦人的很!都砍了当柴烧!听说还有毒嘞!”

赵秀丽轻轻拍了李氏一下,嗔道:“卖成了银子,看你还嫌它烦人不!”

古代环境没破坏,植被种类多,中药材随处可见,不过大家没文化不认识罢了。

“苍耳子是治鼻炎最好不过的药了,治疗鼻炎的药里十个有九个需要用到苍耳子呢。”肖瑶说,“它毒性很大的,只要炮制好就没事了。”

“怎么炮制?”赵元俭问道。

“去除杂质,铁锅中火炒干,发黄后取出,晾凉了就算好了。”

“好了,明天不管是蟾蜍、牛蒡、鱼腥草还是苍耳子,只要看见了就弄回来,一个不留!”赵元让大手一挥,像个大将军似的。

赵德林笑笑,“我再编几个小筐子吧。”

“哎呀,刚才忘了告诉德胜外公了。”肖瑶突然想起来房子的事,对肖文说:“爹,现在不是有钱了吗?咱们家的院子我想重新设计成另外的样子。”

“房子还有什么另外的样子?”赵元让奇怪地问道。

这也难怪,中国古代农村和城镇一般人家的房子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三间土房,旁边垒一个厨房,不远处用秫秸围一个厕所。

兄弟多了,就按照老大、老二、老三的顺序,从南往北前后排列,各盖三间土房子,很少有围墙大院。现在赵家的就是这种模式。

赵元良、赵元俭已经成家的,住在不同的房子里,但是和老人吃饭、干活、花钱还在一处。

因为赵元良是长子,所以老父亲赵德林和尚未成亲的赵元让都住在赵元良的房子里,也就是最南边的房子,后面就是赵元俭的房子。

当然了,赵元让娶亲的房子还没钱盖呢,这也是赵元让没找到媳妇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有阿瑶带着发家致富,盖房子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了。

肖瑶笑着看着一脸期待的众人,笑眯眯又有些神往的说:“我要把房子设计成四合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