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医妃养成记
18562500000032

第32章 财大气粗

肖瑶淡淡一笑,说道:“该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都可酌情使用,这么说吧,该方可用于伤风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白纤尘桃花眼眯起,对陈医官说:“冬春交接之际,老人、孩童伤风感冒者每每数以万计,每年因此殒命的也不在少数,此方正是应时而生!”

陈医官点头,“公子所言极是。”

说完,陈医官转头问肖瑶:“敢问姑娘,此方可有名字?”

肖瑶微笑着点头,“有,此方名字就叫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有人认为桂枝汤方,是万方之首,是所有药方里的基础方,通过加减能治一切病症,包括重症如癌症、中风等。

此说法虽有些夸张,但是此方配伍严谨有层次,服药也有很多讲究,确实是经过两千年验证后最有效的验方之一。

此时写出来,自然博得陈医官这个老中医的膜拜,看老头激动的样子就知道了。

陈医官眼巴巴地看着肖瑶:“老朽可有缘一见配出此方的高人?”

肖瑶问:“你知道张仲景吗?”

陈医官摇头,“不知道。是他配出来的?”

肖瑶重重地点头,“没错。”

哎,只能说历史拐弯儿,老陈和老张无缘见面了。

“张公是你师傅?”陈医官遗憾地追问。

肖瑶犹豫了下,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不过他老人家仙逝多年,我没有福分亲耳聆听教诲。”

“哎,可惜啊。”陈医官比肖瑶还遗憾,捶胸顿足的,可见也是个老医痴。

白纤尘到底是个生意人,既然此方大有用处,买下就是了。

想到这里,白纤尘转头看向肖瑶,桃花眼笑弯了,一脸和善,笑眯眯地问:“此方肖姑娘准备何价出售?”

“肖瑶是个医者,本应以医术济世活人,”顿了顿,肖瑶接着说:“奈何事情急迫,不得已将祖师爷的药方拿出来售卖,本已不堪,哪敢以此获利?五十两银子,能解肖瑶燃眉之急即可。”

白纤尘在心里翻了翻白眼,这丫头把话说的,如果价格给低了,倒是自己不地道了!

白纤尘点头,“好说。请肖姑娘前堂稍候。”

陈医官面有不忍,暗暗腹诽:“此方如此精绝,百两银子也值得啊,白公子真是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啊!”

想到这里,陈医官鄙夷地看了白纤尘一眼。

白纤尘接受到了陈医官的鄙视,摸摸鼻子,不说话。

肖瑶却没发现二人的眉眼官司,跟两人点头示意,离开了正堂。

“后生可畏,此女了得啊!”陈医官看着肖瑶的身影消失在药堂后门,点头感慨着:“不卑不亢、不贪财、不势利、尊师重情。难得!难得!”

“除了轩辕离,这是第二个被你夸赞的。”白纤尘看着陈医官,一脸嬉笑:“我不值得你夸赞一句吗?”

“你也好,也好。”陈医官敷衍了两句,转身又看起那药方来。白纤尘摸摸鼻子,喊道:“白沙。”

话音刚落,一个灰色身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白纤尘在耳边吩咐了什么,白沙点点头,一个晃身,瞬间消失。

小厮领着肖瑶进了厢房,一家人正在等着自己。江水不在。

看见肖瑶进来,肖文和赵秀丽明显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拉着肖瑶,上下打量着。

“我很好,”肖瑶笑着说,看见空了的背篓,问道:“药材卖了?”

“嗯,掌柜的给了二十两银子。”赵秀丽喜滋滋地说。

正说着,高掌柜又走了进来,笑呵呵地递给肖瑶一张银票,“这是一百两银票,姑娘收好了。”

肖瑶一愣,其他人更是懵了。

“少东家说药方神奇,松鹤堂愿意出五十两。另外五十两是陈医官感谢姑娘出手相助,挽救将军一命,呵呵,陈医官说是出诊费,望姑娘笑纳。”

肖瑶耸耸肩,两人好上道啊!比将军那个正主儿还大方咧!

一家三口告辞了高掌柜,出了松鹤堂,呼吸着凉丝丝的空气,好舒爽啊!

赵秀丽一手拉着肖瑶,一手捂着胸口,里面可是一百多两银子啊,烧得胸口滚烫!

看着一家人,肖文鼻子酸酸的,心中充满柔情。

肖瑶提议去买东西,大家都赞成,肖靖更是欢呼起来。

看天色还早,三人决定好好逛逛。为了方便,肖文先到银号把那张百两银票兑换成了两个五十两的银锭。

从银号出来,肖文感觉腰板都挺直了,两腿充满了力气。

一出门口,就看见妻子一身褴褛衣衫,肖文眼眶一热,上前一步,把妻子粗糙的手抓在手里,沉声说:“先给你买衣服、首饰。”

“孩子他爹!”赵秀丽心中虽暖,脸却红了,甩掉肖文的大手,低声嗔道:“当着孩子的面儿,没个正行!”

“哈哈,”肖瑶笑了,“爹娘都要买新衣服,走。”

肖靖笑嘻嘻地在后面推着赵秀丽的后背,一家四口兴高采烈地往前走。

一家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家成衣店,肖文没什么耐心,不大一会儿就试好了两套衣服,一套棉服,一套春装,当然鞋子也少不了。

赵秀丽却挑来挑去,不是觉得鲜艳,就是感觉太贵,总是下不了决心。

肖瑶跟肖靖一使眼色,肖靖鬼精灵马上就理解了,把赵秀丽试穿合身的几套衣服和鞋子都交给掌柜,给肖文又拿了两套合身的。

不等赵秀丽反应过来,肖文已经结了账,赵秀丽虽然虎着脸批评肖文浪费,心里却热烘烘的。

肖瑶拉着因为身上新衣新鞋浑身不自在的娘亲,抬手指着马路对面,高兴地喊道:“娘,看,富贵银楼!我们买首饰去!”

“不要,”赵秀丽说什么也不答应了,“买什么首饰啊,我天天在家里,哪里用得到那些,累赘!”

肖文不说话,直接往店里走,那架势是非买不可。

肖瑶眼珠一转,一脸小可怜的样子,央求着说:“娘,陪我去买几件?”

赵秀丽轻轻拍了肖瑶一下,笑着说:“你这个鬼丫头。”

四人进店,肖瑶看到一个四十多岁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柜台后面巴拉着算盘,两个十八九岁的小二正卖力地擦着柜台。

和现代商场的情况差不多,上午时分,客人不多。

看有人上门,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小二笑嘻嘻地走过来,微微弯腰,招呼着,“客官,您这边请。”

老板听见有客人上门,赶紧抬起头来,站起来说了声:“客官,您老慢慢看。”

四人点点头,仔细地看着首饰店里的各种珠宝首饰来。

摆放首饰的柜台和现代的珠宝首饰柜台的样子差不多,不过台面不是玻璃的,是不同的抽屉样式,里面摆放着各种样式和材质的簪子、金钗、耳环、耳钉、步摇、手镯、发钿、银梳、骨篦等。

在我国古代民间,一般来说富人家多用玉质和银质,穷人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除较为贵重以外,还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

赵秀丽看见一个银质的簪子,突然鼻子一酸,偷偷看了身边的肖文一眼。没想到肖文正抬起头来,两人视线相对,都微微红了眼。

赵秀丽原有个银簪子,是娘家唯一的陪嫁,却为了生计早早卖了钱,肖文一直愧疚无比,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心事。

今日看着满眼样式各异、琳琅满目的簪子,肖文无论如何都要补偿一下的。

赵秀丽和肖文十几年夫妻,哪有不知道男人心思的?

看着男人红了眼睛,赵秀丽虽然为往日的穷苦心中酸涩无比,却也因为嫁了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心中甜蜜异常。

“娘,过来看看这些簪子,你喜欢哪几件?”

肖瑶在一旁认真挑拣着,因为肖瑶清楚地知道,簪子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还能挽发固定发丝,十分实用,现代人用的也不在少数,这也是簪子千年不衰的原因!

而且古代的簪子头部多制作成花鸟形状,制成的寓意大都有托物寄情、表达如愿及美好的追求,比如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等。

肖瑶指着一根顶端制成牡丹花形状的问:“娘,这个怎么样?”

赵秀丽先点头又摇头,“好看。就是有点儿大了。”

肖文直接拍板,“就这件了。”

“小姐好眼光,这件花开富贵卖得最快!”

肖瑶从小二手中接过簪子,直接给赵秀丽插到了头上。

在肖文含笑的目光中,在小二和肖靖的夸赞声中,肖瑶却左看右看,皱起了眉头。

赵秀丽有些不安,苍白的脸色带着一丝晕红,小声说:“我都一把年纪了,就不要了吧。”

肖瑶才不听,一拍手,“我说怎么看着不顺呢,原来没有耳环啊。”

话音刚落,小二就挑出一对和簪子十分相称的银耳环来。

肖瑶不由分说地给赵秀丽戴到了耳朵上。

肖瑶摸着小下巴,点点头,转头问肖文和肖靖:“你们说怎么样?”

肖靖拍手,“娘真好看!”

肖文两眼赞赏地看着赵秀丽,直点头,可是夸赞的话却说不出口,老夫老妻的,再说漂亮什么的有些羞人呢。

肖文转头,看着一脸笑容的小二,大手一挥,大声说:“这些都要了!再拿几个上好的银镯子过来看看!”

肖瑶笑,上前一把抱住肖文的胳膊,嬉笑着说到:“爹,你刚才的话好气派,颇有点儿财大气粗的味道嘞!”

肖文宠溺地摸着肖瑶的头,笑,“你这丫头!”

赵秀丽却连连摆手,“不要了!不要了!戴镯子干活碍事!”然后看着肖瑶说:“给阿瑶买几件,女孩子多打扮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