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医妃养成记
18562500000165

第165章 二王不遇

粮食不能卸车,放地上害怕潮气,几个人只好等了一夜。

第二日,半上午了那小厮才领着人晃晃悠悠地来了,摆摆桌子、拉拉大秤、喝喝茶水、说说闲话,又折腾了半个时辰才开始。

小厮过来验收,说肖文的粮食“潮湿得厉害,不能收。”

无论如何争辩,皆不管用。

指定了场地,小厮叉着腰,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去去去,那边儿去,全部倒出来,晒!”

肖文知道是肖英故意刁难,也不去求他。

晒就晒!

幸亏天好,几个大男人把粮食都倒出来,摊开在地上,晒到傍晚,开始装袋。有看不过去的,都过来帮忙。

没等装完,人家又收工了。

肖文等人压住一口气,只好再等一夜。

第三天,小厮看了看粮食,说石子、麦壳、杂质太多,要扣斤两。几千斤粮食竟然一下子扣了二三百斤的杂质!

再加上昨天晒了一天,粮食斤两短少了几百斤,竟然搞得不够数了!

小厮又变了脸,“不知道国家律法吗?胆敢缺斤少两坑蒙官府,是不是想坐牢啊?!今天就饶了你们,快回家拉去,明天够数了再来缴!”

肖文憋了一肚子气,想去找始作俑者、罪魁祸首肖英算账。

胡金良几人也都很生气,这肖英实在是太过分了。

“找我们肖执事?”那小厮乜斜着眼,笑得一脸不怀好意,“人家刚纳了一房美妾,白天……晚上的,忙着呢!”

原来,肖英自从进了城,不想让刘敏跟着过来,嫌弃她黄脸婆土气、丢人!自己又不能天天回胡家庄。

看看周围是个混得差不多的男人,都有个丫头、小妾的,终于跟肖老太弄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个大户人家发卖出来的丫头。

那丫头名叫郭环,本也是个穷苦出身,长相普通,二十多岁,正是不甘寂寞的时候。

心心念念地勾引那家公子,终于怀了孕,被主母发现。没成想那公子是个不顶事的,主母一碗红花落了胎,找人牙子发卖了。

肖英也不嫌弃,掏二十两买了来。

郭环见大房老婆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又成天不在。肖英贪着自己年轻的身子,事事顺从,立时把自己当成了当家的主母,和肖琴天天在家里吵来吵去!

此时,小厮说了,众人方知道肖英竟然纳了妾。

肖文点头,心中暗道:“怪不得上个月,娘又从自己这里敲诈走了三十两银子。我就说嘛,他们家哪里有需要花大钱的地方了!竟是大哥二十两银子买个妾!”

再回家拉粮食是不可能了,于是众人又凑合了一夜,第二天见城里有粮店开门的,忙足足的买了来,总算交上了。

大家都鼓了一肚子气。

特别是肖文,更是脸色铁青。

自己遭罪受气也就算了,现在连带着好几个人、好几辆车,受了几天罪,真是过意不去。

给钱人家也不要,后来当然慢慢地在其他事情上弥补了。

肖文算是恨透了肖英和肖老太,以后肖老太再来讹钱,就不是那么容易地给了。

刘敏自从肖英纳了妾,就几乎不怎么回胡家庄了。

肖竣继续在山子镇上念书,肖老太把钱给的足足的。

有同窗、可找妓、好吃好喝,肖竣竟至乐不思蜀,有时间也是进城找肖文,不怎么回家。

肖琴呢,虽说和郭环天天吵,到底也舍不得离开明城这繁华之地,看街上、看邻居、看……这么多年轻男人啊!

个个穿得整整齐齐、长得白白净净,岂是胡家庄那些泥腿子、黑泥鳅、穷光蛋能比的!当然了,和白公子是不能比!

再说,自己的亲爹在衙门管事,家里也纳了小妾。自己可是标准的官家小姐呀!

于是,肖琴对自己的婚事万分期待起来。

可惜,肖文忙着衙门之事,哪有工夫理她。

刘敏来哭闹了两回,肖琴本来还向着娘,可是看看衣着破旧、一脸黑黄的刘敏,哪能和二十多岁当过大丫鬟的郭环比呀,肖琴慢慢地也淡了心。

老刘家过来胡家庄闹了一次,把肖老太骂了一顿,砸烂了锅、摔烂了碗,终究没用。

跑到明城吵闹了几次,肖英动用了衙役,每人打了几棍,老刘家就再也不敢了。

刘敏更是无望,哭哭啼啼地走了,恨肖老太老不死的老糊涂,恨自己的儿女肖竣、肖琴不撑腰,恨苗云肖达看笑话,总之,几乎和肖家断了路。

从此,郭环以正室自居。

一家子四口人分三地,竟然分崩离析了。

苗云见事不妙,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夜里扯着肖达,算起了家里的账。

“大哥家不挣一分钱、不干一点儿活!还纳妾、赶考、备嫁妆!”苗云抹起了眼泪,“我的小宝儿啊,命怎么那么苦啊!轮到你,就剩养老送终花药费了,啊啊啊……”

肖达也磨牙,“所有的活儿都是咱俩干,以后看样子还得咱俩养老人。大哥二哥都走了,一个当官,一个挣钱,倒让我这个没钱没权的收拾烂摊子,真是太过分了!”

苗云忙擦了擦根本没有的眼泪,点点头,“就是!明儿个得找娘说点儿啥,要不咱儿子可什么也落不着。娘总说有小宝儿的,你想想,啥不得攥在自己手里才放心!大哥一有事,娘就掏腰包。不中咱就分家!”

“你傻呀?”肖达不乐意,“有娘在,找二哥要钱,他得给吧?你以为纳妾、赶考、备嫁妆那些钱哪里来的?还不都是娘讹二哥的!”

“说的也是,娘就是个聚宝盆啊!不分不分,要是分家,也得让娘来咱们家!”

“我是这么想的,你看看,你爹那边有啥好生意,我跟娘要点儿钱,咱们当本干生意去怎么样?”

苗云撇嘴,“上次我都问过了,说没有啥好赚钱的生意。”

肖达道:“不管有没有,你就让你爹说一个嘛,这不是好跟娘要钱吗?要不,啥事没有,娘会给钱?”

“那倒是,娘那‘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德行,我还不知道!”

“要多少合适?”

“我爹他们铺子里的货也值个二十两银子,就要二十两吧。要多了,怕不给。”

“我们说卖药材开药堂怎么样?咱村不是多少家都种了。”

“好啊!山子镇上就一家,一到逢集赶会的时候,那药堂里都是买药的人!咱村不是都在那里买?”

“对啊!”肖达把手一拍,“果然是个好生意!到时候我说我是小神医肖瑶的亲叔叔,哎呀,那钱挣得……啧啧啧……”

果然,第二天,二人去找肖老太要钱。

肖老太有些不想给,家里实在是没多少了。可是苗云哭哭啼啼,肖达骂骂咧咧。肖老太终于搁不住了,也总感觉有些对不起肖达似的,于是割肉似的心疼地直咧嘴,还是给了二十两银子。

苗云和肖达立即就喜笑颜开了!

二人有了极大的底气,开始在村里、地里转悠,放话说“我家要在山子镇开药堂,大家可以过来卖药,保证价格高、秤头准”等等。

肖瑶听说了,只当是笑话。这二人老是红眼病,其实是俩百事不成的货!

看这几天收的板蓝根品相不是太好,肖瑶和白老爷子忍不住下了地。

药农们第一次种植、采收药材,没有专家现场指导,光说是不行的。

果然,肖瑶就看出了问题,指点一个操作不当的佃户,“板蓝根采收时顺坡向一边挖开,选健壮、无病害的。稍微晾干,去掉枯叶、黄叶,从芦头处切开或剪开,晾干或晒干即可。”

众人点头,和侍弄庄稼是大不一样。

对种植板蓝根的佃户们都一家一家指点了,肖瑶扶着白老爷子准备回家。

没想到薛成急匆匆地找过来,见了肖瑶,一脸着急,“姑娘,快去看看吧,我家公子他吐得厉害!”

肖瑶皱眉,“他不是已经不发高烧了吗?”

“今早还有些低烧。”薛成边走边说:“刚才喝了些茶水,都吐了。肚子胀气厉害。”

肖瑶有些无语,“这都几天了!他怎么还不排气啊?”

跟着薛成回到三进院,肖瑶急匆匆地进了房门,果然听见那薛昊正在“呕……”!

肖瑶有些担心,他的伤口刚刚开始愈合,这种呕吐会扯动腹部肌肉,如果撕裂了伤口,岂不前功尽弃?

肖瑶抬步进去,见薛昊躺在床上,正痛苦地一脸涨红、嘴唇苍白,薛功正在给他擦嘴角。

扯过凳子,肖瑶坐下来,小手放在他的肚子上,轻轻地拍了拍,果然发出“砰砰”的空响声。腹部胀气厉害。

库依木鹰眸恰如利刃,直刺向肖瑶!

把自己饿几天了,不给饭吃,到底是在治病还是在害人!

可恨两个狗奴才那么听她的话,说什么也不给自己弄点儿吃的来!

肖瑶见床上的人一脸怒意,冷笑道:“如何?”

库依木冷哼了一声,转过头去,根本不理人。

“好吧。”肖瑶面无表情地起身,对身后薛成说:“你去找一截干净的细竹管来,我去熬药汤,准备**灌注!”

看我不灌死你!

“你敢!”

库依木大怒,猛地支起胳膊就要起身。没想到肚中猛地一疼,肠子翻滚,咕噜直响着朝下而去!

没等库依木反应过来,就觉得屁股里突然出来一股气,发出长长的声音:“卟……”

众人:“……”

库依木懵了。

两兄弟傻了。

肖瑶却走了。

总之,世界安静了……

突然,一声大吼振聋发聩,飘荡在整个胡家庄的上空:“滚……”

……

肖瑶走过二进院的时候,顺便去看了一下流霜。

自从孩子们放了秋忙假,二进院就空了下来,流霜来了这里。

这里和肖瑶离得更近不是?

有时候白天流霜坐在屋里,就能听见那丫头在前院嘻嘻哈哈的笑声、大声的说话声、和父母撒娇的声音、和弟弟笑闹的声音……真好!

其实,库依木下过几次床,却都是在屋子里由薛成兄弟扶着走几步,并没有出过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