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医妃养成记
18562500000137

第137章 肖瑶办学

“你是没看见那些人的眼神……”肖英一顿,恼怒地一拍床,“……能杀人!”

肖英来回学堂的路上,碰到不少村人,大家有鄙夷不屑的,有满脸怀疑的,有幸灾乐祸的,有忿忿不平的……

肖英哪里受过这个!

虽然也想到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

学堂只有三五个学童是很难支撑的,只怕这三五个很快也不来了!如果在家里办私塾,胡家庄的家庭有几个负担得起?

“不来?他们哪里念书去?”肖老太有些鄙夷不屑:“学阿竣去山子镇念?学阿靖去明城念?他们去得起吗?一群穷鬼还挑三拣四!”

“娘,我明天想去明城知府衙门一趟。”

找吴知府问问,银子也收了,过了这么久,这文书怎么突然又发下来了!

肖老太咬牙切齿,“对,去报官!你们三个身上的伤还有呢!让知府老爷抓住那些贼,打死才好!”

肖英三人统一口径告诉家人,是蒙面贼打了他们!哪里敢提肖瑶!

肖英晚上到学堂贴了告示,明天有事停学一天,跟肖老太要了十两银子,只说看看能不能买个功名。

肖老太把吴新勇骂了个狗血淋头,银子倒是痛痛快快地给了。

肖英第二日搭胡富贵的马车来到明城,顺利来到知府衙门。

师爷禀报了,吴新勇一听来得是胡家庄肖英,登时气得发晕!咬牙切齿道:“传他进来!”

肖英匆匆进来,一见吴新勇,忙跪倒磕头。

吴新勇骂道:“混蛋!你来干什么!你老爷我被你连累惨了!”

“小人不知啊!”肖英连呼冤枉。

“将军传来书信,赏了我十鞭子!还让即刻下发文书!”吴新勇两手哆嗦着指着肖英,“本官一辈子也没挨过鞭子啊,倒是为了你……哎呦!”

“将军?小人不曾得罪过他!”肖英边说边掏出怀中的银子,一把塞到吴新勇手里,满眼含泪,磕头连连,“还请青天大老爷成全!小人的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了!”

吴新勇见肖英挺会来事儿,攥紧了银子,长叹了一声,“功名是不会再有了!”

肖英一听,眼泪登时就落了满脸,膝行几步,上前拉住吴新勇的衣角,哭诉道:“小人本在村里收几个蒙童为生,文书一下,学堂几近解散,小人全家衣食无着……”

吴新勇见肖英哭得可怜,也知道此人必定是恨将军的,既如此,和自己也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说不得,倒可以收了此人!一来多个助力,二来也是个牵制!

肖瑶医术超群、家财万贯,是太子一党大力笼络的人才,而肖英正是她亲大伯!

想到这里,吴新勇脸色缓和了很多,甚至有些淡淡的笑意了,“起身吧!衙门呢,历来也不缺人,不过说起来,现在倒还真有些人手不够!”

肖英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话音儿,知府老爷的意思竟然是要自己留在衙门?

正准备起身呢,赶紧又跪下了,说道:“小人识文断字,不知老爷可用得上?”

吴新勇点点头,“新麦子下来了,各村要交的税赋也该开始收了。你明天过来吧,当个执事,月俸五百钱。”

收缴粮钱赋税,是官府的一大重任,要不国库如何充盈?更何况和西诏国的战争时日不短,军粮不足,朝廷正急着收缴新粮呢!各村各镇的粮食一股脑地交来,衙门的人手肯定不够!

肖英一听,“通通通”地连磕了几个响头,声音哽咽,“肖英肝脑涂地,方能报知府老爷再造之恩!”

吴新勇收了肖英十两银子,当然要有所回报,于是把执事之责大致讲了一遍,肖英点头如捣蒜,痛痛快快地接下了此任。

执事并不是官,月俸也无须朝廷拨发,因此无须上报吏部,官府备案即可,月俸也从衙门税银里发放。但是因为在衙门办事,权利还是有的。

老百姓也不清楚,只要是衙门出来的,一律称呼“官老爷”,让肖英很是过了一把官瘾!

真是否极泰来!肖英晕晕乎乎地回到了家,还以为是做梦呢!

回家一说,家里立即炸开了锅!

肖老太第一个扬眉吐气,转头朝着肖老夫子坟墓方向就拜,“老头子你保佑得好,老大成了官老爷,你再保佑阿竣考上秀才!”

肖琴上前,惊喜交加,“爹,我们以后就是官家了?”

自己以后就是官家小姐了呀!

苗云叫道:“大伯是官身,我们全家都是官眷!”

自己在镇上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肖琴都十六了,连这都不知道,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刘敏心中却一沉,“以后进了城,花花心思更多了吧?”

肖达也喜上眉梢,“大哥以后是官老爷,就住在衙门了?”

肖英应接不暇,“知府老爷说了,让我明天就到任,月俸五百个钱。住在哪里,倒没说!”

肖达一拍大腿,“说不得,我们全家都搬到明城去吧?”

这几天,村里人的眼神也太让人吃不消了!

看自己就像看臭狗屎似的,真不知道招谁惹谁了?这下大哥当了官,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穷鬼们还敢低看自己!哼!

赵明亮家。

肖靖和轩辕煜过来给夫子请安,肖瑶也跟着过来看看夫子的病情。

赵明义自从认了这个亲兄弟,就一直住在这里。

俗话说“长兄如父”,赵明亮和孙秀娥两口子失亲已久,对赵明义照顾得周到得不能再周到!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孙秀娥,倒让赵明义有些过意不去。

“我已经捎信让赵伯过来了,”赵明义说:“我想着在父母坟前盖个房子,尽快搬出去。在父母坟前守孝三年,让我尽尽孝心。”

赵明亮摇头,“大哥,此事不要再提了。坟地潮湿阴寒,哪能住人?!你在我家住着也是一样的!”

肖瑶号完脉,给夫子重新换了药方,听见说此事,劝道:“夫子,你身体不好,若是因为守孝病情加重,墓里睡着的老人家也不安稳!若是住在这里不便,搬回我家就是。”

肖靖也点头,“我们上课也方便些。”

赵明亮挠挠头:“说到上课,大哥,我们家柱子能不能跟着你……”

“好啊!”赵明义点头,“三个孩子玩得挺好。”

正说着,三奶奶带着张霞过来了,孙秀娥上前招呼。

三奶奶客气了两句,看着赵明义说:“他大伯,我们家霞子虽说是个女孩子,现在交得起束脩,我就想着让她认几个字……”

原来是送张霞来上学的!

肖瑶笑了,“赵夫子,你不用回明城了,就在胡家庄办学堂吧!”

“哦?”

肖瑶笑着说:“老夫子没了,肖英的秀才被撸了,胡家庄的孩子们去哪上学呢?胡家庄需要夫子!再说,我还想挑几个聪明的孩子跟我学医术呢!”

赵明亮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这地方不好找!”

三奶奶一拍手,“你们还没听说吧?村里都传肖英要去明城当官老爷了!他一走,那个学堂不正好空下来了?”

肖瑶一楞,有些不敢相信,“官老爷?秀才都不是了,怎么倒成了官老爷?”

他若当了官,还不知道怎么报复自己家呢!

肖靖也皱眉,“要不,找村长问问?”

“我去!”赵明亮起身,对赵明义说:“大哥,要是学堂空了,不如你就当夫子吧?”

可以在这里给父母守孝,又可以兄弟团圆,两全其美。再说,此处山明水秀,六爷也喜欢,是个好去处!只是不知道二爷是否同意。

见赵明亮问,赵明义只好说:“我再思虑一下,过两日答复你。”

连夜让江水飞鸽传书征求轩辕离的意见,轩辕离当然同意。

把六弟和那丫头分两处,自己也分心不是?

肖瑶回到家,对肖文说了肖英当官的事,肖文也有些诧异。不过和自己无关,肖文也不愿意多说什么。

于是,赵明义就在胡家庄当上了夫子。

大家听说了赵明义是当年探花、致休御史,比肖英可是强了百倍,个个喜笑颜开地送孩子来就学,给的束脩也比肖英的多。

见张霞一个女孩子也来,有些家有女儿的也动了心。

看看人家肖瑶,不就是因为识文断字的才挣下这么大的家业吗?于是,胡家庄的学堂里女孩子竟然不少。

赵明义看着学堂里满满当当坐着的四五十个孩子,倒有些犯了愁。

这些孩子程度不一,自己一个人可要费老鼻子劲儿了!

再看看轩辕煜、肖靖和赵昌泽,这三个孩子可是要特别用心的,这下只能给他们开小灶了!

回家说了此事,赵明亮也担心累坏了大哥,倒有些得不偿失了。

赵明义晚上过来肖瑶家,要给轩辕煜、肖靖二人开小灶,众人都有些惊讶。

说起学生太多,肖瑶对赵明义说:“夫子,此事不用担心。我倒有个主意。”

众人都洗耳恭听。

“江水、陈强、陈壮,”肖瑶笑着说:“还有我们家的丁元春、月照、月华都是识字的!”

众人哀嚎。

我们的身份可是皇子侍卫!怎么能去教那些拖着鼻涕的蒙童呢?!

肖瑶假装没有看到众人一脸便秘的表情,说完,又指指西厢房,“那边的白老爷子、白纤尘、白沙、白云也都不是文盲吧?”

赵明义“哈哈哈”地大笑起来,“你这丫头!果然好主意!”说完,看着众人,笑呵呵地问道:“你们谁愿意跟我一起当夫子啊?!”

丁元春大眼一睁,第一个跳出来,“我不愿意!”

我的任务是贴身保护姑娘!让我天天对着一群孩子?不行啊!

见肖瑶的眼睛看过来,江水、陈强、陈壮忙低下头。

肖瑶笑嘻嘻地看着三人:“你们三个不去也得去啊!反正时时刻刻得跟着六子呢,既然在学堂里,就教教呗!再说了,你们教孩子们念书念累了,还可以教孩子们体育……呃,强身健体之术也好呀!”

三人猛地抬起头来,嗳,这个好哎!说不定还可以发现几个练武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