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思想道德修养
18544400000003

第3章 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观(1)

第一节 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名句,洋溢着欧洲资产阶级在冲破封建势力和神学压迫、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的乐观与自豪。其中,对人的赞美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然而什么是人的价值?怎样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这是每一个处于人生起跑线上的青年格外关注的问题,也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不断探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要从研究人的本质即“什么是人”这一逻辑起点开始。

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中,人们往往把人性和人的本质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述,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我们应该搞清这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一、人性是人类共有的、多种属性的总和

人性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我们很容易根据这些特性把人与动物分开。人性又有多方面的表现。一般说来,包括如下几方面:

1.自然属性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自然属性通常指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防卫本能)这三种基本机能,这些特性体现了人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一面,是人与动物的共同点。然而在如何实现这些本能的问题上,人与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别,人的自然属性之中加入了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打上了属人的印记。比如:人的饮食、性爱不但采取不同于动物的实现方式,还显示着本能欲望满足的社会文化意义。在自我保存方面,我们知道,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有无数志士仁人临难不苟,为了真理,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他人的幸福,甘愿舍弃生命,其壮举与动物们趋利避害的逃生本能判若天渊。所以,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2.社会属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性中更为重要的特性。人的社会性有多方面表现:

第一,人的社会性首先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存性。人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人群、团体、家庭和社会中,并与社会建立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任何脱离社会的单个人都无法生存。众所周知的“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人一旦脱离社会,纵使具有健全的人的生理结构,也无法学会人类的直立行走、语言、思维等本领,终归不成其为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一旦远离社会,即使衣食无忧,也很容易产生绝望的情绪或其他心理疾患,聪明才智也会很快衰退。这是因为群体生活或社会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对此,西方现代派的文艺作品中有着生动的描写。

第二,人的社会性还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人类是合群的动物,人的活动的显著特征就是交往性。交往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通过交往相互理解,协调行动,从而完成共同的实践任务,通过交往,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第三,人在伦理关系中的道德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又一重要涵义。人们为了协调社会内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选择的准则,所谓道德性是指人们遵循一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动物的行为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但只是受本能驱使的自然选择,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只有人才有道德性。

第四,人自觉的劳动及其劳动过程中合作性,这是人类社会性最重要、最深刻的涵义。因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更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及其劳动过程中的合作关系,是第一位的人性特征,而其他的人类特性和人性关系,如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存性,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伦理关系中的道德性,都是劳动及劳动过程中的合作性的派生物。劳动是人的特性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它不仅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而且也决定着人的语言思维的特性,决定着思维的内容与水平。

3.精神属性

在生产实践以及人的其他一切社会交往和创造活动中,产生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知识和体验、意识和潜意识等丰富的内容。恩格斯曾说过,“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人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因为就目前科学认识的水平而言,人类是宇宙中惟一具有思维能力的生物,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思维着的精神之花之所以格外艳丽,是因为人有认识能力和自由意志,具有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因而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来进行生产和创造,如此代代相传,创造出辉煌的人类文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人性的各个方面,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它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诸多属性的总和。同时,人性并不是超历史的凝固不变的抽象物,它是人类实践和人类历史的产物,人性将随着人的实践与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人的存在表现为本质和属性两个方面。人性和人的本质都是标志人的特性的范畴,然而它们对人的特性的揭示所显示的深度是不同的。人性与兽性、神性相对立,是人所共有的、存在于人类每个个体当中的特性,是区别于动物的诸多属性的总和,它处于人性结构的表层。人的本质则是人性结构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根本的内容,藏于人性结构的深层。如果说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和标志,那么人的本质就是这些特征和标志产生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以概括出人的本质的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劳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的主要存在方式。它决定一切其他的活动,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宗教活动,科研活动、艺术活动等等。因此,劳动既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又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人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使自然界越来越人化,外部自然界的面貌因而离原始状态越来越远,处处打上了人的印记;同时劳动也使人的自然本性甚至生理结构越来越人性化。生产劳动及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社会关系系统,同时也造就了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劳动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从发生学的角度说明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源。

其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经典表述,为我们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一重要原理可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同是人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文化性格与价值观。对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彻底否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爱、意志力”等抽象的“本质”,而他所说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实践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没有任何社会内容的“人的一般”。那么,“在其现实性上”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实践活动总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主要指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交叉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现实中又形成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等。思想的社会关系一般指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等。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性质,也最终决定着人的本质。每个人从出生之时起,便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过程。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每一代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从事活动,而且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机、需要、理想,归根结底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然,在接受既成社会历史条件的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和发展这些条件。

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也是多方面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诸多社会关系的影响,形成他特有的个性及价值观念;每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也是在多种社会关系中形成其特性(如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当然,所谓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各种社会关系也不是简单地并存,在决定人的本质过程中也不具有同等的意义。一般说来,在诸多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也最终决定和制约着人的本质。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坚持全面的辩证的观点。

第四,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人的本质当然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不同的人的本质,在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之后,人的本质带有阶级性,每个人都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产生阶级的一切根源也都消灭了,人的本质中的阶级性赂印才能随之消灭。到那时,人们将生活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

综上所述,人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共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创造性劳动。其中,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中的主观性因素,它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及其根源;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规定中的客观制约因素,它揭示了人的本质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性质,说明了不同的人的本质产生的根由。二者的统一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

三、驳“人的本质自私论”

无论在中外思想史上,还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少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诸如,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性恶”说,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把“人欲”视作罪恶的本性和自私的根源。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人的“自保”、“自爱”是人的天性,由此导致人与人之间“像狼一样”(霍布士语),“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语)而最具迷惑性和影响广泛的是所谓“合理利己主义”,认为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在一切行为中所能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应也不能放弃利己主义,只能使人们“合理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合理地”组织社会,从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

“人的本质自私论”之所以是错误的,从理论上分析,它有如下几点失误:

第一,他们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性中的自然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诚然,人的自然属性也是人之为人的条件之一,人若不吃不喝,就无法维持个体的生命;人不恋爱结婚也无法延续后代。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物质承担者,而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的饮食变成了文化,性欲转化为爱情,本能升华为道德,感觉产生了审美。成语“衣冠禽兽”正好说明:仅仅有自然属性,人就无异于动物,也就不具有人的本质了。

第二,从逻辑上看,把自然属性等同于自私本性犯了一个混淆概念的错误。自然属性仅仅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机能,这些生理机能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无所谓善恶、自私或不自私。只有在如何实现这些生理机能、从而与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时候,才具有道德评价的可能和意义。在这里,我们评价的是人们为实现自然属性所采取的行为态度。一定的行为态度准则就是人们的道德规范,自私与无私是道德评价的概念。人的自然本性不等于自私,人的生理机能跟自私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历史上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革命战争中战友们把最后一把米、最后一口水让来让去,革命先烈为了崇高的理想不肯出卖组织,而宁可选择死亡……这一切看似违反自然本能,却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这是只有在人类中才会产生的现象。

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自私论犯了一个违反历史事实的错误。考古学、人类学和社会发展史等科学已证明,人类社会已有350万年的历史,而私有制产生不过5000年。自私是私有制生产关系的产物,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私有制,因而也不存在私有观念,人的本质当然也不是自私的。可惜,人的个体生命一般不过百年,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恰恰始于阶级社会即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因而,若从个人的感性经验出发,或从文化典籍等“集体记忆”中寻找,很容易得出“人天生是自私的”这一错误结论。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出现了某些混乱的局面:干部腐败严重,公民道德行为失范,刑事犯罪升级,社会监控不力,舆论导向偏颇,致使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集体主义受到了普遍怀疑,而贪图享受、惟利是图的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又流行起来。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还有其他分配方式。各种非公有经济是形形色色观念生存与流行的土壤,而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利己主义与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体系成了某些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文化资源,可见自私观念还会长久地腐蚀人们的精神,这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绝对的、永恒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自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灭亡,私有观念也将逐渐灭亡。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不足、理性思维水平不高,而囿于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是“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论根源。

第四,合理利己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坚持“人的本性自私论”立场,打着“合理”的旗号,开出种种调解社会冲突的药方,企图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结合起来。然而,这一理论却无法消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之间的冲突,也无法消除资本的贪得无厌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从而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不合理性,只能充当美化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的遮羞布,使残酷的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合理”化。善良的人们不应拾起这块遮羞布。

第五,“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另一说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曾引起热烈争论,至今仍有人在极力鼓吹这一观点。这一观点的要害是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作为理论前提,割裂人的行为目的与手段两个方面,认为一切利他之举无不以利己为出发点,“为别人”仅仅是手段,是利己行为的“副产品”,而自私与利己才是真正追求的目的。我们不否认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巧合”:在利己动机下竟出现某些有利于他人的效果。但这种现象往往是偶然的。如果一个人处处怀着自私的动机,怎么会时时出现利他的结果呢?一个人处处怀着自私的目的,又怎能划清损人与不损人的界限呢?因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一说,终归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伪装。事实上,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是互相依赖、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如果社会不依赖个人,不发挥每个人的才智,社会就不会繁荣发展;个人不依赖社会,不依靠他人的帮助,也无法生存。我们是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

总之,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也就是说,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的本质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而“人的本质自私论”把人的本质抽象化、凝固化,把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本质说成是一切社会中一切人的本质,为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进行辩护。这种观点抹煞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否认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阶级本质,也抹煞了人群中先进与落后的分野,无视英雄模范人物毫不利己、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行和精祌,甚至连平凡百姓中的无数助人为乐、急公好义的义举也看不见了,忘记了。

第二节 人生及人生价值观

青年有如初升的太阳,站立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人生旅途中,各种严峻的问题将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学业、工作、婚恋、友谊、财富、健康……每个人都将经历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幸福与烦恼,乐观与绝望……这一切,促使人们不断地思考人生: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青年人对此尤为关切。而这些问题就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对于青年正确理解人生、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生观与世界观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根本看法。这“世界总体”包括自然、社会及人的思维诸领域。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思维领域里的最一般规律的根本观点,其中也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彻和应用;而世界观则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向人生观提供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指导。

人们在生活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一定的人生际遇,体验了一定的人生滋味之后,就会自发形成一些关于人生的观点,但自发的人生观往往是不系统、不明确、不稳定的;只有在一定的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才能形成系统的、明确的、稳定的人生观,即自觉的人生观。所以,当今大学生要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以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人生观支配着人们生活的各种观点和行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1)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目的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之前,头脑中所具有的关于实践结果的预想,人的自觉性、能动性,首先在于目的性。理想是最高层次的目的,是关于最佳目的的观念。人生就是为实现一定目的和理想而进行的不懈追求。人生目的与理想是生活实践的动力和向导,错误的人生目的将使人误人歧途,而崇高的人生目的,可以激发出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远大与否,高尚与否,执著与否,关系到他的人生目的的实现程度,决定着人生活动的成就大小。

(2)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稳定心态,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是人们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和对现实生活所作的反映方式,包括价值目标的确定,善恶标准的选择,理智、情感、意志的形成与表达。它显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在生活的课题面前,人清楚地知道他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并决定自己去干什么和不干什么。人对自我的生命活动负有他人不可替代的责任,对生活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如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贪图享受的人生态度、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等。这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个人职业与个性不同,因而对各种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就不同。一切剥削阶级都认为,“人生在世,名利二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在劳动人民中也有人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影响。而无产阶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当作人生的奋斗目标,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主义气概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成功、胜利。

(3)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与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它标志着人的生存的觉醒状态,人不再像动物那样任凭本能的驱使,木然地面对世界,而是追问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价值及位置,探求生活的底蕴:生活是否值得?是否有所得?是否体验到生命的情趣?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包括生活和生命体两个方面。人的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而人的生命体是人的生活的载体和本源。诚然,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不可重复,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逃遁的归宿。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进而从生的反面来思考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更重要的是怎样活着。人生有着超越个体生命本身的意蕴存在,因而人会不断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人只有对自我的人生意义有了科学的认识,才能对现在的生活进行正确的评价,为将来设置正确的理想目标,从而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总之,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反映着不同的阶级利益。比如:享乐主义人生观、悲观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等等反映着剥削阶级的利益、追求或失望;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利益的概括和反映,它继承了历史上一切进步入生观中的积极因素,根据对历史必然的认识,自觉担当历史使命,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当作人生的崇高目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本质是大公无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我国青年和大学生就是要树立这样的人生观。

二、人生价值的取向与实现

1.价值与人生价值

(1)价值

“价值”原本是经济学的概念,指物品的用途或交换的数值。后来它发展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几乎涉及到全部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也引用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产生,是揭示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概念。在这里,主体是认识者、行为者、实践者,包括个体、群体和自我;而客体是主体的对象,即认识对象、行为对象、实践对象。客体可以是物,是某种精神及其载体,也可以是人。价值揭示了人与物、人与精神、人与人的现实人生关系。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永远是主体,物则永远是客体,因为只有人才有主观能动性,才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个人与团体、自我与他人,则可以互为主客体,所谓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就是以作为认识者、改造者的自我为主体,又以作为认识对象、改造对象的自我为客体。价值就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客体的某种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价值。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属性叫正价值,也叫有价值;客体不利于或有害于满足主体的需要、因而不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叫负价值;客体无利无害于满足主体需要、因而与主体无关的属性,叫无价值,即客体的价值为零。在这里,客体对于主体的利与害、无利与无害、符合与不符合以及相关与无关,都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性。所以,也可以说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性。

总之,价值是客体的关系属性,是客体固有属性与主体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是客体固有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效用性。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范畴,它由两方面构成:客体固有的属性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载体,因而可称之为价值体、价值物;主体需要是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衡量客体价值之有无、大小、正负的标准,可称之为价值标准。因此,价值构成的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离开主体孤立存在的事物当然无所谓价值,离开客体及其属性的单纯的主体需要也不能构成价值。但是价值却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它是在客体与主体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却不是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产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主体的需要在本质上具有客观社会性。人的需要是社会创造的,因而是被历史地决定了的,今天的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比古代的帝王们还舒服方便,古代的帝王可以有金银财宝的需要,却不会有看电视乘飞机的需要;今天中国的许多人已经有了或正准备购买小轿车,但对于二十年前的中国人来说,拥有私家车只是一种梦想,并不是现实的需求。需要虽然是主体的需要,并在人的意识中表现为主观欲求,但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而是取决于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的生活条件。不是人们想有什么需要就会有什么需要,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客观地被决定着的。要不然,为什么人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现实,欣喜之余,常常发出感叹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今天的好事!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了客观环境,又通过实践活动,规定着人的需要;客观环境改变了,人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化和发展。

当我们把价值的涵义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效用的时候,似乎与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商品价值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矛盾。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价值不是物品对人的效用,物品对人的效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实践环节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不同的主体所起的效用也不同。比如:一双皮鞋,它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是劳动产品,无论价值还是使用价值均未实现;当它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价值是商品(客体)对其交换者(主体)的价值,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那双皮鞋在实现了交换之后,作为物品(客体),可以满足使用者(主体)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而商品价值是在交换中得以实现的。因此,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都属于哲学中作为最一般概念的“价值”范畴。

价值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好与坏、善与恶、利与害、美与丑、优与劣、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幸福与不幸、有用与无用、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人的价值等等。这多种价值又可大致分为三类: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

(2)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是价值的特殊形态。人的价值也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性。不过,在人的价值中,主体与客体都是人。人之所以具有价值,就在于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自身、他人和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价值不是反映人与物的关系,而是反映人和人的关系。

从人类整体和个体的不同角度看,人的价值包含两层涵义。

第一,从人类整体看,人的价值在于人类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类优于其他一切生物之所在。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身和客观世界,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价值,因而人在世界中有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是指人类在世界的崇高价值。

第二,从个体角度看,人的价值在于个人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时,与之对应的价值主体有两种:一种是他人、群体和社会,个人的能力及其创造满足他人、群体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社会价值”;另一种主体是“自我”,这时,一个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个人的能力及其创造满足自我的需要,形成“自我价值”。在这一层意义上,人的价值也叫人生价值。这是指一个人一生对于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它包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当我们谈到自我价值时,不应把“自我”理解为自然人意义上的自我,也就是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应理解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所谓自我价值,并不是孤立的绝对价直,而是自我与社会相关联的价直。现实的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是孤立的自我对自我的价值,而是社会关系的价值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因为一方面,个人作为客体,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他的劳动、创造和贡献,就是他的社会价值;同时他得到他人或社会给予的肯定性评价,这种评价往往通过报酬、奖励、荣誉等形式赋予个人以社会意义,因而个体在创造社会价值时也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个人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不能不取自社会已有的物质条件和已有的精神财富,而且,他满足自己任何需要的能力,也是社会赋予的,他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与过程,又必定与他人、集体、社会发生着关系。因此,任何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这就是说,个人的自我价值中包含着他的社会价值,而他的社会价值中也包含着他的自我价值。个人基本的长远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满足个人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是统一的,因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只有那些符合社会利益的行为及其效果,即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反之,以损害他人和损害社会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终必将葬送个人的前途,损害甚至毁灭个人的自我价值。

所以说,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价值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的,而人的社会价值的本质在于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于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贡献之中。

这样的“统一”,不是把自我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更不是取消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还要看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是否具有独立存在的根据和意义呢?把自我价值归于社会价值,就叫一个名称不好吗?这个问题涉及自我价值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两个概念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关系中分析得来的。个体因面对的主体不同,他所创造的价值一分为二:个体创造的价值之中,为满足他人与社会需要的部分叫社会价值;个体创造的价值之中,为满足自我需要的那部分叫自我价值。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两个方面的联系,研究人的价值整体与它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历史条件之间的联系,就发现我们在前面所谈的道理了,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包含,二者统一于个体对他人与社会的贡献。

当然,自我价值作为相对独立的概念,也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

第一,从具体的人生过程来看,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准备条件。无论何人,他首先是以消费者的身份登上人生舞台的,他必须首先获得最起码的自我需要的满足,如经过抚养、教育和训练,同时具备最起码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人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以后,同时仍然是价值的消费者,每人每天都要以自我价值来维持生存发展。这样,人才是独立的个人,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只有自身强大的人,才能具备帮助他人的条件;只有自身丰富的人,才能具备奉献他人的条件;只有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条件。

第二,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创造的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就人的价值的本质而言,并不是对人的价值的全面规定。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涵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果一个人的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丝毫不顾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情况,也是很难持久的。这样的“为别人”也不可能绝对化,因为任何人不索取都是无法维系生命存在的。只有少索取多贡献的人,才是现实社会中高尚的人。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并不否认二者也存在着矛盾。一个人除了有与社会根本需要相一致的基本需要之夕卜,还有自己的特殊需要、特殊利益。当个人的需要、理想、兴趣、爱好、特长、计划、打算等等与社会的需要、利益不一致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就会发生矛盾。这时,如果社会方面无法经过运筹化解这一矛盾,个人方面就应以自我价值服从社会价值,必要时牺牲自我价值以维护社会价值,这是处理二者矛盾的基本原则。同时,在不影响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所长,让每一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得到肯定和尊重,使个人价值充分得以实现。

能否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协调起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统一协调,反映了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割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其中抬高自我价值、否定社会价值的片面性将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使社会秩序混乱,社会凝聚力削弱;而只谈社会价值、抹煞个人自我价值的片面性则会压抑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社会变质。割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使获者不劳,劳者不获,尊者不劳,劳者不尊,这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的普遍现象,是人的价值的颠倒。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实质是按人们的贡献付酬,为人的价值的公平实现创造了条件。

2.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各种观点和观念,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与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一定的人生经验的提炼。

人生价值观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它研究人生价值的取向性、意向性,即表现为对理想的追求,叩问“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和“怎样的生活更有意义”这些问题。总之,是关于人生“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的观念体系。其次,人生价值观研究判断人生价值的尺度、标准,对人生实践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形成关于某种人生价值对错、优劣、应当不应当的观念模式或框架,将一定的人生价值纳入此框架内加以衡量、评价。比如: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把追求物质享受当作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崇尚本能欲望,否认或贬低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特别是贬低理想的价值,一切以能否获得感官快乐为标准,以此来决定行动的准则,从而逃避社会责任,沉溺于纵欲、贪财、弄权等卑污的生活中。这种价值观是历代进步入士所不取的,更为无产阶级所唾弃。又如:实用主义人生观把人生目的归结为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追求,以对个人或小集团的“有用”、“有利”为目的,从纯利害关系上看待人生实践,一切从实用与功利出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把人生视作赌博与冒险。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社会价值标准,把“有用”、“方便”作为处世原则(即价值标准),提出“有用即真理”的口号,以个人行为的实用效果作为衡量善恶、是非的标准,这是垄断资产阶级投机冒险本性的反映。

所以,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是人生目标、理想与人生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标准是由价值目标决定的,而价值目标又是由人们的需要、利益决定的。人生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所谓内化,是指在长期的人生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步认识并深刻理解了主体(个人、集体或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同时社会需要、社会利益又与个人需要、个人利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形成稳定的观念模式。人生价值观最深刻的根源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但是,社会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因此,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就反映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需要,人生价值观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生价值尺度是对立的。对某些阶级或集团有利的人生价值观,对另一些阶级或集团就会有害。比如: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可以为剥削阶级和特权分子的穷奢极欲、玩物丧志寻找合理性根据;但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却是一种可怕的腐蚀剂,它泯灭人的理想,消解人的斗志,使人一味在物欲中沉沦,丢掉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以这样的精神状态,怎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使命呢?

人生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人生价值观形成之后,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作为观念形态的人生价值观也会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革。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变革价值观念包括变革人生价值观成为时代的呼唤。封闭保守的价值观念被抛弃,开拓进取的精神被人们崇尚;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特权和等级观念不断被淘汰和清洗,社会主义的平等、民主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当然,人生价值观的变化并不都是令人乐观的,也有开倒车、甚至走向堕落的情况。现实社会中,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在一部分人中蔓延,不讲节操、只讲实惠的实用主义被不少人奉行,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也在泛滥。这说明在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与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对立和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