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18524800000009

第9章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9)

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的余瀛鳌先生说:“在20世纪的上半叶,中医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够和张锡纯相比,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那以后,中医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人物。”

还有很多读者心中有问题,就写信给张锡纯,张锡纯就在书中给予回答。比如如何练习气功,如何看待西医和中医的一些不同等。这部分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

中西医汇通之路

当然,张锡纯也不是每天只是看病啥也不干了,他也像中国传统的文人一样,喜欢新事物,喜欢呼朋唤友、游山玩水。

没事儿的时候,张锡纯也和朋友们出去逛逛。当时的沈阳很热闹,有个北市场,类似于北京过去的天桥,练跤的、唱戏的、说书的都在那里,现在著名的说书大师单田芳的母亲,当年就在沈阳名噪一时,艺名似乎叫“白玫瑰”。

有一次,张锡纯和朋友去了沈阳城东的万泉河,被那里优美的风景所吸引,他在书中记载道,那里是“平地出泉若干,汇而为泽,广四五里,泽积满则流而为河”,“尽种荷花,有堤相通,堤势蜿蜒曲折,分歧旁达”,“缘堤两旁皆植杨柳,泽之四面亦多杨柳互绕。水上楼台数十处,皆极工巧华丽,或为歌馆,或为茶社酒亭,分住起中。当荷花开时,乘轻舟游泳其间,柳荫垂绿,莲蕊飘香,舟行缓缓,风浪无惊,时闻歌韵悠扬,管弦清越,四五契友围坐谈心。”当时,张锡纯和朋友们在如画的美景中畅谈人生,兴起时他还写诗,其中一首诗为:

奉城胜地属东隅,乘兴遨游纵目初。

跨水飞桥虹倒影,缘堤曲径蚁穿珠。

莲花世界真香国,杨柳楼台入画图。

几度万泉河畔立,恍疑仙境是蓬莱。

从中可以看出,张锡纯对诗词也很有心得。他的很多诗流存至今,其中很多首是与友人游山玩水或谈古论今时所作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各界人物,都和张锡纯有着密切的往来。

有网友问,为什么不写这些医生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妻子如何呢?

其实,过去的人对自己家庭的介绍确实不多,张锡纯的情况我倒是知道一点儿。张锡纯的妻子姓王,是山东栖霞人,曾经在日本留学,是个知识女性。张锡纯的儿子后来也是位医生。多说一句,张锡纯在北京、天津、沈阳都有很多的传人,现在不知道传承如何了,如果这些人手中有关于张锡纯先生的资料,其实应该贡献出来,不要让一代大医的任何线索湮没在历史中了。

在张锡纯那个年代,西医已经进入中国,每个中医界的人士都感觉到了压力。

当时,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打晕了,彻底没有了自信心,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开始极度怀疑,这种怀疑一直持续了近百年,直到今天还有影响。其中就包括对中医的怀疑:我们的中医行吗?我们的中医和西医比起来,会不会太简单了?中医怎么像是巫术啊?中医到底有用吗?

在民国时期,几次有人要政府取缔中医,全部采用西医来治病,当时的国民政府差点儿就同意了这个主张。

那么,中医到底能行吗?

面对这种质疑,张锡纯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他们,他的每个医案都十分有力地证明:中医是能够治病的,中医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但是,该如何面对西医呢?西医是我们的敌人吗?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中医人士说自己是“铁杆中医”,一味反对西医。

那么,张锡纯会怎样对待西医呢?

张锡纯胸襟开阔,他从年轻时就仔细地研究西医,认为西医有很多理论和方法是合理的,而且和中医也有相通的地方。

张锡纯主张走一条中西医汇通之路。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本草内容,还将很多当时能够见到的西药也列在书中,写明了药性、如何使用,以及自己的心得,虽然在这些药中,有很多我们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张锡纯的思路却是很可贵的。

比如,论述阿司匹林的时候,他说“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风热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等,从这可以看出,张锡纯似乎想把西药按照中药那样整理,然后为自己所用。

张锡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诊病的时候,经常在方子里面加入西药,这在历代中医里面是独树一帜的。

当时有个少年患了温病,因为治疗得不及时,变成了阳明腑实证,就是大便燥结,身上发高烧。张锡纯诊脉发现,脉象有力,同时还有点弦。

这个时候,张锡纯就给患者开了白虎加人参汤,这是张仲景的方子。为什么要加人参呢?因为这个患者的正气也不足了。张锡纯用生石膏是很有技巧的,不是随便乱用,用的时候该量大就量大,但是如果正气不足,他一定会配合扶正的药物。

这个方子服用下去以后,这个少年的高烧就退了,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症状,就是精神有些躁动。这时,张锡纯就给开了阿司匹林,因为张锡纯认为阿司匹林有透发疹子的作用。结果,这个少年服用以后,全身就开始出疹,疹子出完以后,病就痊愈了。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就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来用的,这两个药物配合,一个清热,一个透疹,才把这个少年的病邪驱除掉的。

又比如奎宁。奎宁又叫金鸡纳霜,由南美洲一种金鸡纳树的汁液提取而成,是治疗疟疾的药物,很早就被传教士带入中国了,康熙皇帝患疟疾,就是吃奎宁治疗好的。

但是,各位不要迷信奎宁,有很多种疟疾,使用奎宁治疗也没有效果。而张锡纯配合中药来使用,效果却非常好。

当时张锡纯有个朋友,叫陈丽生,在这年的秋天患了疟疾。这位老陈自己懂些中医,知道自己体内有热,估计也是经常看张锡纯的书,所以对生石膏的用法比较了解,于是就自己煮了二两生石膏喝了,然后在疟疾要发作的那天,服用了奎宁。

但是,疟疾居然还是如期发作了,一点都没给这位老陈面子。

而且,发过疟疾之后,他开始“口苦舌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作为一个业余的中医爱好者,他认为自己开的方子没有对症。得,别自个儿琢磨了,还是把张锡纯请来吧。

张锡纯来后一诊断,诊得的脉象是双手皆弦,右手弦而且长,按之甚硬,张锡纯就说:“你判断得没有错误啊。”

老陈急了:“不对啊,我为什么服药以后,反而出现了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症呢?而且也没觉得热被清掉啊?”

张锡纯笑了,说:“这个生石膏,《神农本草经》就说是微寒,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怕它,说它是大寒了,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你用二两哪里够啊,我们这次用一斤吧。”

啊?老陈吓得差点晕了。

张锡纯告诉他,你熬一斤,熬出两大碗,一直喝到觉得热清了,就停止,不用喝剩下的了(注意:我们自己不能自行按照此用量模仿,张锡纯用此量是有诊断依据的)。

听了张锡纯的解释,老陈才放心地开始喝药。

等到第二天早晨,老陈又服用了奎宁。

结果,这个疟疾果然就治好了,这个时候一看,熬的生石膏都喝光了。

张锡纯后来评价说,这个病是“蓄热之甚重者也”,所以才用了那么大量的生石膏。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也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使用。在他的心里,其实是把西药当做中药来用的,这是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虽然,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之路没有走出多大的成绩,他一生最大的功绩还是在发扬中医上面,但是,他宽广的胸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西医的交流一定会越来越多的。中医和西医,一定都会从对方那里获得更多有益的启发。

点燃中医之火

张锡纯在沈阳一共住了八年,当时全国动荡,但是东北在张作霖的统治下,还相对稳定。这八年的稳定生活,是张锡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他总结了自己以往的经验,同时结合在沈阳治疗的大量病例,出版了《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大部分内容。后来,虽然有部分内容是在天津出版的,但那也是在沈阳完成写作的。

张锡纯在沈阳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他的著作影响全国,成为当时中医界的一盏指路灯,他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当时的中医界熠熠发光。

就在张锡纯大展宏图的时候,直奉战争开始了,东北也陷入了动乱之中。没有办法,张锡纯带着家眷,离开了沈阳,来到沧州行医。

在1926年,张锡纯又从沧州来到了当时相对稳定的天津。

刚刚到天津的时候,张锡纯是被陆军聘请为医正的,但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情,却促使他最后自己开业行医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当时天津有个中学教师叫宋志良。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患了猩红热,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没有效果。

这位宋志良也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平时就喜欢看中医书,结果看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后,大为喜欢,于是就成了张锡纯的粉丝。这次偶然听说张锡纯来天津了,赶快就找到了张锡纯,请他给孩子治疗。

张锡纯二话不说,就去给他们家的孩子治病。结果,两个男孩很快就痊愈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病却特别重,浑身发出的疹子已经连在了一起,看上去整个人似乎都是红的,很多医生来了一看,都认为是不治之症了。

这位宋老师也吓坏了,很惊恐地问张锡纯:“我女儿还有救吧?”

张锡纯说:“放心吧,你女儿就按照我说的去服药,一定会好的,不过药量可能会大一点,你不要害怕。”

宋老师一想,有张锡纯这个高人在,我还怕什么啊?

于是,就让张锡纯尽管用药。

此时,张锡纯用的是张仲景的白虎汤,将方子里面的生石膏从三两逐渐加量到六两,没多久,小女孩的病就痊愈了。

宋志良感慨万千,多亏了张锡纯亲自在这里给诊治啊,否则这个宝贝女儿就危险了,其他的医生哪里敢用到六两生石膏啊!

可是,该怎么感激张锡纯呢?

这位老师也有办法,他把自己这次的亲身经历写了出来,打印出数千张,满大街地张贴,搞得街道老大妈都拿着刷子跟在他后面追。

最后这个小广告把整个天津都给贴遍了。

这件事搞得张锡纯很被动,无数的患者听说张锡纯来了,都纷纷来看病,把陆军卫生所都给挤满了。没有办法,张锡纯只好离开陆军,自己开个诊所。

1927年春天,张锡纯在天津的诊所开业,名字叫中西汇通医社。

这个时候,张锡纯已经67岁了。

张锡纯在天津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医案。在此期间,他出版了《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第五、六期,同时再版了前三期的合订本,这个合订本一共再版了五次,在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时光过得很快,在诊病和授徒的忙碌中,一转眼,张锡纯已经是一位73岁的老人了。这个时候,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中医传播下去。

此时全国有很多人阅读了他的书,想向他学习,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办法前来当面拜师,于是都写信来问问题。那么,该怎么让这些喜爱中医的人接受正规的中医教育呢?

张锡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举办函授。

其实,七十几岁的人了,完全应该休息了,少看点患者,少说几句话,打打太极拳,这样才能多活几年。

这是我们的想法,估计当时也有弟子们这么劝过他。

但是,张锡纯想的却是如何把中医传播出去:“我七十几岁了,我也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会白费的,可能还没有成果,我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不能因此就不去努力啊,我会用尽我的力量,去做这件事情的!”

就像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八旬已近又何求?意匠经营日不休。

但愿同胞皆上寿,敢云身后有千秋!

这就是张锡纯当时的心里话:“我一个人每天劳累算什么,只要我的同胞都能够长寿,那就劳累我一个人吧!”

这,就是大医之道,燃烧自己的生命,换来无数人的健康。

从此,张锡纯开始投身于兴办函授的事业中,他在白天治病授徒之余,晚上亲自编写讲义,然后组织印刷,给各地的学生邮寄。

可以想象,各地的学生在收到张锡纯编写的讲义时有多么欣喜。

就这样,张锡纯在极度的忙碌中,走向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

在一个夜晚,张锡纯在昏暗的灯光之下,继续编写着温病函授教材,突然,他觉得一阵眩晕,他手中的笔,慢慢地掉落到了地上……

1933年秋天,张锡纯因劳累过度去世,享年73岁。

在写完张锡纯的故事以后,我某天走在街头,偶然听到一首歌,其中的一句歌词,猛地打动了我的心,歌手用非常动情的声音唱道:“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我突然想到,这就是张锡纯先生的写照啊。

张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中医的振兴而奋斗,在他去世以后,让我们把他的信念留在我们的心里、留在中医的春天里吧。

张锡纯,字寿甫,他出生在一个西学渐进、国学式微的年代。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力挽狂澜,振臂高呼,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中医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是我们健康的守护之神。张锡纯一生救人无数,并著书立说,成为中医近代史上的一位最重要的人物,他为中医的振兴起到的巨大作用无人可替代。

张锡纯先生的影响,至今连绵不断。

很多年以后,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最后统计的结果出来了,人们吃惊地看到,70%的人在第一的位置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先生地下有知,应当欣慰。

愿中医之火不熄,愿中医之魂继续佑护我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