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基督的最后诱惑
18524200000037

第37章

太阳已快贴近西边的地平面了。白昼的炎热已经消散,风也停了,湖面闪耀着紫色和蓝色的波光。几只鹳鸟多半还没吃饱,正用一只脚站在水边石头上,眼睛紧紧盯住湖水。

穷汉们的目光却落在马利亚儿子身上等待着,谁也不想离开。他们等什么呢?他们已经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自己赤裸的身体,甚至连地主的残酷无情也忘在脑后了。这些心肠狠毒的家伙,在葡萄藤上根本没有留下几颗葡萄,叫他们能够润一下喉咙。从大清早起,他们从一个葡萄园走到另一个葡萄园,可是他们的篮子到现在还是空的。在收获麦子的季节情况也完全一样:从一块麦田走到另一块麦田,挂在腰上的口袋始终装不到多少麦穗,而晚上回家,孩子们却正张着嘴嗷嗷待哺呢!可是现在——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篮子好像突然间装得满满的。他们望着面前这位穿白衣的人,舍不得离开他。他们在等着。等什么呢?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马利亚的儿子也在望着他们。他也在等待着。他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些人的命运全都系在自己的脖颈上。他们要他做什么呢?他们在寻找什么?他自己一无所有,又能给他们什么?他看着这些人,看了又看,有那么短暂的一刻他失去了勇气,几乎想逃掉,但是羞耻心却把他的两只脚拴住了。抹大拉正倚在他腿上,如果他走掉,她将怎么办?这么多眼睛满怀渴望地注视着他,他怎能不给他们任何安慰就溜走呢?再说,即使走开,又走到哪里去?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他只能任凭上帝的仁慈推着自己走,推到任何一处他要自己去的地方——不,不是上帝的仁慈,是上帝的权威,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马利亚的儿子这时感到:人世就是他的家——他没有别的家;万人就是他的沙漠——他没有别的沙漠。

“主啊,你的意旨会实现的。”他低着头喃喃地说。决定今后一切都任凭上帝安排。

穷人中间一个老人站起来说:“马利亚的儿子,我们都饥饿,但我们要求你的不是给我们面包。你也同我们一样贫穷。你只要张嘴跟我们讲几句话,讲几句叫我们听了心里能够舒服些的话,我们就不觉得饿了。”

一个年轻人鼓起勇气说:“马利亚的儿子,我们被不公正扼住脖子,快要窒息了。我们实在忍受不了了。你说你带来了福音,那就告诉我们是什么福音吧。请把公正还给我们吧!”

马利亚的儿子看着这些人,听到了自由和饥饿的声音,心头舒畅起来。他觉得自己多年以来一直等待着这样的声音。这声音现在来了,呼叫着他的名字。他张开两臂,面对人群说:“兄弟们,咱们走吧!”

突然间,这群人觉得他们等待这个召唤也等了不知多少年了,现在他们第一次听见别人呼喊他们的真正名字。人们高兴起来,大声高呼:“咱们走吧,上帝作证!”

马利亚的儿子走在最前面,所有的人都紧紧跟随着。湖畔有一座坑坑洼洼的土山,虽然被烈日炙烤了一整天,但青草并未枯黄。在暑热已消的傍晚,百里香和木本薄荷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小山顶上过去一定有过一座异教古寺,因为地上至今仍残留着若干雕刻过的柱头。渔民夜间在湖上捕鱼时,有人目光敏锐,常常看到一个白衣鬼魂坐在山头大理石块上。老约拿有一天晚上还听到鬼在哭泣……现在这些人就向这座小山走去,马利亚的儿子领头,一群破衣烂衫的人像是受了催眠似的跟在他后面。

撒罗米老太婆对她的小儿子说:“扶我一把。咱们也去看看。”她又拉过马利亚的手说,“别哭了,马利亚。你没有看到你儿子头上罩着一圈灵光吗?”

“我没有儿子,我已经没有儿子了。”作母亲的回答,她又抽抽搭搭地哭起来。“连这些穷人都有自己的儿子,就是我没有。”她也拔脚向小山走去,一边走一边哭啼、悲叹。现在她已认定儿子再也不会回到她身边了。刚才她跑过去拥抱他、想把他领回家去的时候,儿子竟像不认识她似的惊讶地看着她。后来她对他说:“我是你妈妈呀。”可是他却把她推开了。

老西庇太发现自己的妻子也混在人群里向山上走去,不觉皱起眉来。他拿起棍子,指着那群吵吵嚷嚷、激动不安的人对他儿子雅各和雅各的伙伴腓力和拿但业说:“这些人是一群饿狼,这群该死的穷光蛋!最好的办法是跟他们一起嗥叫,不然他们会把咱们当成绵羊吃掉的。咱们也跟着去看看吧!但要记住一件事,不管马利亚的儿子对他们讲什么,咱们都要给他喝倒彩。听见没有?无论如何别让他得了势!好吧,咱们一起去吧!”

叮嘱完这番话,他也开始往小山顶上爬去。他慢腾腾地一步步往上爬,像头跛脚驴子。

这时约拿的两个儿子也出现了。彼得拉住他弟弟的胳臂,正在对他说什么。为了不叫他受刺激,彼得说话的语气平和而亲切。可是他兄弟安德烈却激动不安,眼睛紧紧盯住正登上山坡的人群和走在最前面的白衣人。

“这些人要干什么?他们上哪儿去?”彼得问犹大说。犹大这时仍然站在村子里,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

“马利亚的儿子。”红胡子用讥嘲的口气说。

“跟在他后面的那一大队人呢?”

“到葡萄园来捡剩葡萄的穷人。这些人一看见他就跟上他了。我猜想他们现在要到那座山顶上,他要对他们说些什么。”

“他能说什么?他连给两头驴分草料都不会。”

犹大耸了耸肩膀。“咱们等着瞧吧。”他咕噜了一句,自己也拔脚往小山走去。

两个肤色黧黑的胖女人每人顶着一大筐葡萄从葡萄园走回来。两个人都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看见这么多人都往山上跑,两个女人也决定跑去凑热闹。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个消磨时间的办法。于是又有两个胖女人加入了行进的行列。

老约拿扛着渔网拖着两只脚正走回他居住的小棚子。他干活干饿了,想快点回去吃饭。他看见自己的两个儿子正跟在一大群人后面上山,就张开嘴,瞪着两只又大又圆的鱼眼睛驻足观望。他的脑子木木的,什么也没有想:既不想知道是不是死了人,也不想知道是不是有人举行婚礼。他只是张着嘴呆呆地看着这群一步步往山上爬的人。

“来吧,叫鱼吞到肚子里的先知约拿,”西庇太招呼他说,“跟我们一块去吧。那边要举行喜宴,看上去是马利亚·抹大拉要结婚了。来吧,咱们也上去凑凑热闹!”

约拿的厚嘴唇动了动。他想说句什么,又改变了主意。他耸了一下肩膀把渔网重新背好,就迈着沉重的步子继续往家里走去。他走了好半天才走到自家门口。一路上他一直苦思冥想,应该回答西庇太一句什么。最后,他终于想出一句话:“见鬼去吧,西庇太,你这老混蛋!”他一脚把房门踢开,走进屋里。

当西庇太一伙人爬到山顶时,耶稣已经盘膝坐在一段残缺的石柱上。他还没有开口讲话,好像仍然在等着什么。穷汉们簇拥在他前面;男人盘膝坐在地上,妇女站在后排;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在耶稣身上。太阳这时已经完全落下去了,但北边的希伯仑山峰却仍然抓着一抹阳光,不想叫它逃遁。

耶稣双臂搭在胸前,望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有时候他又把目光转到面前这群饥民的脸上。这是一张张受着饥饿煎熬的褶皱、凹陷、哀伤的脸,一双双盯着他的眼睛充满谴责,好像他们的不幸都是耶稣的罪过。

当耶稣看见西庇太同跟着西庇太一起走上来的几个人时,他立刻站立起来。“欢迎你们,”他说,“你们到前面来吧;我的嗓音不很大。我要跟你们说几句话。”

西庇太是村中的长辈,根据自己的身份走到前面,坐在一块石头上。他的两个儿子同腓力、拿但业站在他右边;彼得和安德烈站在左边。撒罗米老太太和约瑟的妻子马利亚站在后面的妇女堆里。另外一个马利亚,马利亚·抹大拉趴在耶稣脚前,双手捂着脸。边上稍远的地方有一棵被风吹得七扭八歪的松树,犹大就站在这棵树下面,锐利的目光透过松针直刺到马利亚的儿子身上。

耶稣心里在发抖;他努力鼓起勇气。这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非常惧怕的一个时刻;这一时刻现在终于来了。上帝战胜了:他强把耶稣推到他要他去的地方——推到人群前面,让他讲话。可是他该说什么呢?瞬息间,耶稣心头闪过他一生经历过的寥寥无几的欢乐和许许多多痛苦、他同上帝的角斗、他独自在旷野游荡时看到的景物——高山、花朵和小鸟,牧童快乐地扛回一头迷失的羊羔,渔夫撒网捕鱼,农民播种、收割、扬场,最后把谷物运回家里,天与地不断在他心中开启又关合,上帝显示的所有奇迹——他根本不知道他要先说哪一件事!他想把所有的事、把一切一切都讲给他们听,安慰这些永远也无法安慰的人。在耶稣心灵里展现的这个世界是上帝的童话世界,是一个充满美丽公主和欢乐饮宴的世界,正像他儿时啼哭祖母给他讲的那些美丽童话。上帝从天国的篱笆上探过身给世人讲的也是这样的童话。

他笑了笑,张开两只胳臂。

“兄弟们,”他开口说,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仍然不很稳定,“兄弟们,请原谅我,我只能用寓言说出我的意思来。我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普通人,贫穷,别人看不起,同你们大家一样。我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我的嘴却说不出来。我张开嘴,我要说的话就像一个故事似的从嘴里出来了,虽然我不是有意要说故事。请你们原谅,兄弟们,我只能给你们说寓言。”

“我们听着呢,马利亚的儿子,”人群喊道,“我们在听你说呢。”

耶稣开始说:“播种的人到田里去播种子。一粒种子掉在路上被小鸟啄吃了。另一粒落在石头上,找不到给它营养的土壤,干枯了。另外一粒掉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压死了。最后有一粒落在肥沃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长出谷粒,给人们带来了粮食。你们中间谁有耳朵听就听我这个故事吧。”

没有人说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困惑莫解。老西庇太本来就在寻找机会吵架,这时候跳了起来。

“对不起,”他说,“我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感谢上帝,我生着两只耳朵,我听得见你说的话,可是我就是不懂。你到底想说什么?能不能说明白一点?”西庇太充满讥嘲地哈哈大笑,一边用手捋着白胡子。

“要么也许你就是那个播种的人?”

“是的,”耶稣谦卑地说,“我就是播种者。”

“愿上帝保佑我们,”西庇太用棍子咚咚地敲着地说,“这么一说,我们无疑就是石头、荆棘和你种的田了?”

“你们是。”马利亚的儿子说;他仍然保持着平静的语调。

安德烈一字不漏地听着。当他注视耶稣时,他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当年他在约旦河畔第一次看见施洗者约翰的时候,他的心也像今天这样跳过——约翰披着兽皮,被太阳晒得枯干焦瘦,由于不分昼夜地祈祷、禁食,弄得形销骨立,只剩下两只像燃烧着的火炭似的大眼睛和一个不断呼喊“悔改吧!悔改吧!”的喉咙。在他呼喊的时候,约旦河掀起巨浪,骆驼不肯前进,整个驼队都不得不停下。现在他面前又出现了这么一个人:面含微笑,声音轻柔,像透明似的清澈。这人好像是只初学鸣啭的雏鸟,眼睛不是火炭而是充满了亲切的爱抚。安德烈的心在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人中间摆来摆去,脑子里一片混乱。

约翰一点一点离开父亲身边,向耶稣跟前靠近。在他已经快走到耶稣脚下的时候,才被西庇太发觉。西庇太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恼怒过。他对这些冒牌先知本来就非常厌恶,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不冒出一个先知来,个个担当起拯救世界的重担,而且好像预先商量好似的,没有一个不对地主、祭司和国王肆行攻击。好了,现在又跳出一个来——这个光着脚的马利亚的儿子!嘿,我得趁他羽毛未丰的时候先把他的脖子折断,西庇太思忖道。

为了给自己加添点勇气,他转过头去看看别人有什么反应。他看见他的大儿子雅各正皱着眉头,可不知道是由于悲痛还是恼怒。他看见自己的妻子已经凑到前边来正在抹眼泪。他又把目光移过去看看那些穷汉。他吃了一惊,那些半饥不饱的人正张着大嘴愣愣地盯着马利亚的小儿子,倒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

这时人们听见了一个平和而略带感伤的声音。那声音发自耶稣脚下。躺在后边的人都坐了起来想看清是谁在说话。那是西庇太的小儿子约翰。他已经逐渐爬到耶稣的脚前面,现在正仰着头问耶稣问题呢。

“你是播种的人;我们是石头、荆棘和田地。可是你手里攥着的是什么种子?”

约翰那毛茸茸的稚嫩的脸涨得通红,黑色的杏核似的眼睛满含痛苦地凝视着耶稣。他挺起半个白皙的、肌肉丰满的身躯,颤抖着,等着回答。他预感到,他的整个一生,甚至他的来世,都系于他将得到的回答。

耶稣微微倾着身子,为了更清楚听到约翰说的话。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倾听着自己的心。他拼命思索一句话,一句简单平凡却永恒不朽的话。耶稣的额上冒出涔涔汗珠。

“你攥在手里的是什么种子?”西庇太的儿子又焦急地催问了一句。

突然,耶稣挺直身躯,张开两臂,作了个召唤的姿势。

“你们要人人相爱——”这一声呼喊是从他的内心深处迸出来的。“要人人相爱!”

喊出这句话以后,他觉得自己的心忽然完全空了,他瘫软地坐在石柱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人群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所有的人都昂奋起来。很多人摇头;有人哈哈大笑。

“他刚才说什么?”一个重听的老人问。“他说我们要人人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