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简单逻辑学
18522300000017

第17章 解密逻辑思维——改进思维方式,挤出大脑里的豆腐渣(4)

某次洗衣服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洗衣机的导水管是蛇皮形的,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能把吸管也做成这样呢?于是,这位母亲将吸管中间的一段做成蛇皮形的,这样,她就发明了能弯曲的吸管。

(2)功能类比。

即将一个事物的功能应用于其他事物上,从而得出新的思维结果。

近代发明家贝尔发明电话机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把人的鼓膜与电话膜片进行类比。每当人们问起他是如何运用类比思维来获得成功的,他都非常自豪地说:“我注意到,跟控制耳骨的灵敏的鼓膜相比,人的耳骨的确很大。这使我想到,假如一种薄膜也如此灵敏,它就能够摇动几倍于它的很大的骨状物。电话就这样被构想出来了。”

(3)原理类比。

原理类比主要指把一个事物的原理应用在其他事物上,并因而产生积极的结果。

◎思维的应用

日本有家公司在铁路沿线依次开设了三家药店,它们呈一条直线。过了一段时间,销售额总是上不去,社长非常着急。

有一天,又急又恼的公司社长上了电车准备回家。在电车上,他看见几个小学生,都把手指套在三角尺的窟窿里,用一只手转着玩。

社长盯着三角尺看了许久,他忽然觉得眼前一亮。此时,他想起以前看过的关于军队战略战术的书:“这些直线排列的点,很容易被外力阻断运输线路,这正是失败的最大原因。为了和友军保持密切的合作,应该确保至少三足鼎立。”想到这里,他变得非常激动。

回到家里,他拿出地图,看着呈直线分布的三家药店,不觉恍然大悟:“假如把三家药店呈三角形分布,那就取得了中间部分的面积,居住在三角形里的人肯定都会来买我的药了。”

不久,社长就调整了药店的位置,营业额果然逐渐上升,效益也越来越好。

格罗培斯是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成功解决很多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格罗培斯同样花了很多心血。在迪斯尼乐园快要完成施工、对外开放时,他还没想好如何铺设各景点之间的道路。我们来看看他最后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为了按计划竣工和开放,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关于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格罗培斯也觉得很伤脑筋,尽管已经修改了50多次,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现在接到施工部的催促,格罗培斯更加着急了。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醒一下,并尽快把设计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放眼望去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格罗培斯看到不少农民将新摘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兜售,然而却很少有人停下来购买。

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格罗培斯看到那里停着许多私家车。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行人只要向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自行摘一篮葡萄。

据说,这座葡萄园的主人是—位老太太,她因年迈无力料理才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卖不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是卖得最快的。

老太太的这种给人自由、任其挑选的做法使格罗培斯深有感触,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送自己回巴黎。

回到住处,他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撤了草种,时间不长,小草出来了,整个迪斯尼乐园的空地都被绿草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一条条小路,这些踩出的小路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循着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可,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侧向思维:条条大路通罗马

就同一事物而言,如果我们所处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和结论;就相同事物的同一角度而言,如果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思维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和结论。道理很简单,只要你的思维够灵活,总能找到一条去罗马的路。

◎逻辑学常识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问题,能以正面方式解决更好,但是假如正面解决不了,将其向侧面拓展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思路。也就是说,将本来要解决的问题转换为一个侧面问题,从侧面进行思考,曲径通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其实,这种从旁侧开拓出思路的思维方式就是侧向思维。它要求思考者尽量利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观察、分析,进而解决无法以正面方式处理的问题。

常见的侧向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1)目标侧向。

在直升机发明史上,侧向思维功不可没。如何才能克服机顶上旋转桨所产生的反扭矩呢?常规思维是加一个反方向旋转桨,但这个实验失败了。美国人西科斯基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尾桨,用一个附加部件,消除了这个派生观象。实验证明,采用附加尾桨法,飞机不管在重量、复杂程度,还是在功率损失上,都降至最低点。

侧向思维富有浪漫色彩,表面上看问题在此,其实“钥匙”在彼。表面上看应对准问题的焦点,可答案反而出自远离焦点的一侧。

(2)侧向推理。

古时候,有个书生想过河,他来到河边大声问道:“哪位船老大会游泳?”话音刚落,附近的船老大几乎都围了过来,热情地自我推荐:“我会游泳,公子坐我的船吧!”

只有一位船老大坐着没动,书生就走过去问那人:“你水性好吗?”

船老大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书生高兴地说:“那好,我坐你的船!”

为什么书生要选不会游泳的船老大呢?原来,书生认为,不会游泳的船老大,必然会小心地划船,坐他的船会更加安全。这种从侧面来推理的方法就是侧向推理法。

◎思维的应用

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在新落成的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当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一刹那,五星红旗也缓缓升起。那个不锈钢旗杆设计得极为独特,在靠近顶部有一个三角形开口向外吹出气体,使得国旗能够在会展中心大厅内舒展飘扬。

恰恰是这个旗杆差一点误了大事,这是后来一个电视专题片透露的小“插曲”。原来,担任仪仗兵和升旗手任务的解放军仪仗大队到达现场进行排练时,突然发现当国歌最后一个音符演奏结束,国旗并没有按要求升到顶端,每次都相差一小段距离。升旗手在部队驻地练习了成千上万次,本不应该出现这种失误,然而,到现场后却出现了误差。对此,在场的人员都很着急,纷纷从升旗手个人的角度找原因,却一直找不到原因。后来,还是仪仗大队程志强大队长换了个思路分析问题,要求重新测量旗杆的高度,结果发现,这个由内地设计、香港厂家理应严格按图纸制作的旗杆,竟然比设计高度要高一些!

虽然原因找到了,可眼看仪式临近,拆除旗杆修改没时间了;临时让升旗手稍微加快升旗速度,也不可能保证精确无误。最终,还是在旗杆底部地毯下增加了一块不易察觉的垫板,且垫板的高度等同于旗杆高出的一截,才使升旗准确无误地顺利进行。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紧急情况下,只有沉着冷静地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才有助于及时有效彻底地解决问题。

温州人不仅有经商的头脑,而且处理其他事情的胆识与独到,也是令人叫绝的。在风景优美的雁荡山,有个名叫朝阳山庄的酒店。这个酒店大门的牌匾上有手书“朝阳山庄”4个大字,落款竟然是某领导人。当地人都羡慕地说这家酒店老板的“面子”真大,能让某领导人给自己的酒店题字。

真相果真如此吗?非也。话说某领导人到雁荡山时,曾入住过朝阳山庄,在酒店贵宾签到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并在下面写下了“某年某月某日于朝阳山庄”一行小字。结果,聪明的温州人把“朝阳山庄”4个小字放大成为题字,把某领导人的名字缩小作为落款,然后将其作为自家酒店的牌匾。

我们身边的无数事例说明,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观察角度非常重要。只有搞清楚怎么“想”、怎么“看”,才能知道该怎么“办”。

逆向思维:反其道而思之

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为什么比别人聪明呢?原因就是他运用了逆向思维法。如果不想让水缸里的小朋友淹死,就得想办法让人和水分离,别的小朋友都在想如何把人从水里拉出来,即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想的是如何让水离开人。

◎逻辑学常识

逆向思维,又叫做求异思维,指运用跟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跳出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进行思考。简单理解,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对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通俗地说,就是反过来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思维定式,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跟我们说的“反其道而思之”是一个意思,即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地探索,进而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在具体的应用中,比较常见的逆向思维方法主要有3种。

(1)反转型逆向思维。

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一般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状态关系等方面作反向思维。

早在300多年前,西方人就发现,人在生病时体温很容易升高,但当时并没有办法准确地测出体温上升多少。于是,医生就请当时素有盛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来解决这一难题。伽利略设计了许多方案,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给学生上实验课,他边操作边讲解,并向学生提问:“当水温升高时,水面为什么会在容器内上升?”“因为热胀冷缩。”学生的回答很正确。突然,这个回答启示了伽利略,他有了灵感:“反过来,测量水的体积的变化,不也就能知道温度的变化了吗?”于是,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同样,“电梯”的发明也是如此,原来是人动“梯”不动,现在是“梯”动人不动。

(2)转换型逆向思维。

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受阻,因而转换思考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圆珠笔的漏油一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许多人判断是由于钢珠的磨损造成的,因而都将精力用在强化钢珠硬度、耐磨性上面,但在材料上却一直没有突破。日本一位研发人员没有在常人的思路上过于执着,而是找到一个新的思路:将圆珠笔笔管中的油减少,使其在钢珠没有用坏之前使用完,漏油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他买来大量圆珠笔,反复使用,统计出常用圆珠笔写了多少字、用了多少油就开始漏油的规律,减少管中的灌油量,从油上出发解决了圆珠笔的漏油问题。

(3)缺点逆用思维。

指利用事物的缺点,想方设法扩大缺点,将缺点转化成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

比如,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剪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假如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还有欺骗顾客之嫌。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若干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凤尾裙”很快打开了销路,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思维的应用

大家都有拍集体照的经历,最难的就是每个人的眼睛问题: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咔嗒一声照下来,要保证所有人都没有闭眼的还是有些难度的。闭眼的自然不满意:我90%以上的时间都是睁着眼,你为什么偏把我没精打采的一面照下来,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吗?

在照相时,一般的摄影师都会先喊:“1……2……3!”但更常见的是,在坚持了半天以后,很多拍照的人都会在喊“3”的时候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表现为闭目状。

我认识一位摄影师,他的思路跟别人不一样:他先请所有拍照的人全部闭上眼睛,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1……2……3!”但是,他却要大家在喊“3”的时候同时睁开眼睛。果然,照片冲洗出来—看,没有—个人是闭眼的,全都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时眼睛更大、更精神。

同样的道理,生活中免不了会有一些难题,但只要我们能换一个思路,它们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抱怨生命质量不高,其实,它并非取决于外在因素,而是由观察它的角度所决定。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看到的是一袭华美长袍,尽管有几只虱子,可又怎能抵消得了长袍的华贵?于是她选择了坚强地活着,而且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如果只看到丑恶,即便袍子很华美,可眼中所呈现的却是沉淀下来的缺憾。那就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让虱子无处附着的同时,长袍也变得暗淡无光。这是两种视角、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种人看到的是美丽,他的人生也是美丽的;一种人看到的是缺憾,他的人生也是哀怨的。

同样是半瓶酒,一种人会惊喜地说:“还有半瓶呢”;一种人却会悲伤地说:“唉,只剩半瓶了”。选择一种恰当的观察生命的角度,我们就可以更乐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