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力
18522200000024

第24章 心理暗示在教育、社交上的运用(4)

每个人对其他人具有冲击性的影响倒是真真正正存在的,但是并不是只要你有主观的意思就可以改变他人的想法。如果你直接说出你的观点,就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这个时候要掌握人的三种心态,并将通过心理暗示让这些心态发挥吸引作用,你就不会再遭到周围人的排斥。你将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气场也是很强大的!

眼神的魅力

眼神是影响别人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在人际交往中,目光交流不仅可以相互交换信息、传达彼此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能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理解。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着不同的心理效果。它不仅可以使你获得你的谈话对象的注意力,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看法,可也以更快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另外,它本身是一种力量,如果你懂得运用这种力量,你就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身边的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比如,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目光,便于对策;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注视对方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

眼神的感召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能被你眼神暗示中散发的气场所折服。在这一堂课中,我会列举一些心灵大师的建议和练习,让你学会怎样获得个人的强大气场。

◎练习一:

找一张大概6英寸宽的白纸,在纸的正中间画一个一枚硬币般大小的圆圈,然后在圆圈内涂上黑色,使这个黑点与白纸截然区分开。把纸粘到墙上,高度与你坐着时视线的水平高度一致。把你的座椅放在屋子的正中央,正对着这张纸坐着。盯着纸上的黑点看,保持视线的稳定,尽量不眨眼睛,凝视1分钟。休息一下眼睛,然后再做1次;再休息一下,再做1次。一共做5次。保持座椅不动,把这张纸朝右边移3英尺。你还是身体朝向正前方,头不偏转,视线看向那个黑点,看1分钟。将这一步骤重复4次。

然后,把那张纸拿回到正中央,再朝左边移3英寸,还是向刚才一样凝视黑点1分钟,重复5次。接连三天都这样练习,然后把凝视的时间延长为两分钟,再过三天延长到3分钟,一直这样练习下去,每过三天都把时间增加1分钟。有的人能够一直练到保持凝视20到30分钟,既不眨眼,也不会分泌泪液,但是我认为能够做到15分钟就已经足够了,因为15分钟的凝视就和30分钟的凝视力量相当了。

这个练习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照要求做了,你就可以在与别人谈话的时候毫不畏惧地、坚定不移地凝视着别人的眼睛。这会传达一种强烈的有控制力的信号给对方,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忍受这种凝视。这个练习的过程可能非常枯燥乏味,但是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人会收到应有的回报。

◎练习二:

笔直地站立,距离墙3英尺的距离。把你的那张纸放在正前方,黑点正对着你的眼睛。把你的视线固定在黑点上,然后向旁边转头,视线不要移开。这个练习就是让你的头部偏转,但视线却不偏转,这样就使你眼睛周围的神经和肌肉得到了适当的锻炼。做这个练习刚开始要比较温和,以防止眼睛疲劳。你也可以背靠着墙站立,面对着对面的墙,视线快速地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左、右、上、下、之字形、环形,等等。如果眼睛感到了疲劳就停止,最好的结束方法是盯着一个点看,可以使眼睛在做过上面的练习之后得到放松。

◎练习三:

当你在教堂、剧院、音乐会或坐公交车时,选择一个坐在你斜对面的人作为目标。眼睛直视前方,你装作若无其事地用眼睛的余光盯着他,在心里向他发送命令,想象他会扭过头来看你。如果你掌握要领的话,你将看到:他开始坐立不安,然后稍微转过头来,迅速朝你的方向扫视了一眼。这一眼看似无意,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内心感受到了你投射的目光,召唤着他去寻找目光的来源。

◎练习四:

在获得了一种坚定的眼神之后,为了有信心,你最好说服一位朋友陪你练习。让你的朋友坐在你的对面,你用平静、坚定、持久的目光盯着他/她的眼睛,并且要求他/她与你对视,时间越长越好。你会发现他/她很容易就放弃了,当他/她说“我不行了”的时候,他/她已经几乎被你眼神封杀了。如果你学习过催眠术的话,他/她可能放弃得更早。你还可以在你的宠物身上来练习,要保证它们待着不动,然后你就凝视它们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们肯定会走开,或者转过头去,避开你的凝视。

◎练习五:

坐在公园的长廊上,把目光投到迎面走过来的人,同时用你的暗示力命令他——在他走过你身旁时要他朝你的方向看。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他遵从了你的命令,只要你的暗示足够强烈。即使没有专门做这个练习,你也能够影响过路人,使你相信自己具有这种能力。

当然,你应该明白坚定、平静的凝视和放肆无礼的凝视之间的不同。前者表明一个人精神力量的强大,而后者表明一个人的不良的品德。

刚开始,你会发现你的凝视让与你接触的人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在你的注视下会感到非常尴尬:紧张和慌乱。但你很快就会习惯自己这一新的武器,慢慢学会适当地运用它,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再让别人感到尴尬。

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人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心理学家马里亚阿纳·林德曼教授曾经说过:“要想让别人对你信服,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别人的心里感到慰藉,这样一来便能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为你效力。”“让别人的心里感到慰藉”就是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让别人的思想跟着你的思维方式前进。当为他人着想成为一种习惯后,你就会发现,改变对方思想,甚至是操控对方心理已经指日可待了。

比如,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如果用严厉的批评与其进行沟通的话,受到批评的人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但如果在批评前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取得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再比如一个原本讲究效率的人因为工作失误造成产量的降低后,如果用指责的方式与其沟通的话,也许不能找出导致这个人工作失误的原因,但如果对其展开心理攻势这样说道:“你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好,这次出现了失误也没什么。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你一定是遇到麻烦了,能告诉我吗?”听完这些话后,这个人心怀感激的同时,也一定会敞开心扉,并臣服于你。此时他会感受到一种温暖,而这种温暖就是让其道出工作失误原委的关键因素。

著名漫画家纳斯特给威廉·赫斯特画了一张漫画,当时威廉·赫斯特只不过是一家报社的编辑,他对这张画并不满意。那张失败的漫画肯定是不能用的,他必须让这位著名的漫画家重新画一张。可是,如何才能让纳斯特心甘情愿地为他重画一幅漫画呢?

赫斯特苦思冥想之后,决定邀请纳斯特共进晚餐,在进餐时赫斯特对那幅漫画赞不绝口。看到纳斯特露出自豪的微笑时,赫斯特又说:“这儿的电车造成了许多孩子伤残。有时候,我觉得那些开车的司机就像恶魔一样,掠走孩子可怜的小生命。他们好像从来不会思考,总是对着那些在街上玩耍的孩子直冲过去。”纳斯特惊讶地跳了起来,愤怒地说道:“上帝,先生,我必须要画出一张出色的漫画,请撕掉原来的那张吧。”

于是,纳斯特兴致勃勃地在宾馆挥舞着画笔,一直到深夜。第二天,他送来了一幅新的漫画,这幅漫画扭转了电车公司的态度。

实际上,纳斯特是在赫斯特的暗示下主动请求重画的,还按照赫斯特的想法辛苦了大半夜,重新画了一幅画。在纳斯特看来,他还以为自己在无意中有了一个绝妙的构思呢!赫斯特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地用这种暗示的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纳斯特的头脑中去的。因此,如果你想让他人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最好能满足他人的“自尊心”,让他们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而不是让他遵照别人的意见。无论是对付我们的上司还是下属,这一策略都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这种巧妙的暗示方法简直不可胜数。

林肯主持白宫时,也是用这种策略,才使一位很有能力的政治家查尔·撒姆纳听他的话,内阁早有定论的议案才得以执行的。

很多人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提建议,哪怕他知道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因此,在说服别人时,如果其他方法都不奏效时,你可以运用一下这个策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就会被我们的思想所引导。

懂得说服的逻辑

让对方接受你的暗示,其实就是改变对方的信念,让对方接受你的逻辑的过程。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由一个个信念支撑起来的,如果信念被摧毁或者改变,精神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改变别人的想法,从根本上讲,必须让他对自己原有的信念产生怀疑。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而言,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反问,直到他产生怀疑,你再给他一个新的概念和观点,并不断地加强,最后就会促使他接受新的信念。

比如,有一位离婚的妈妈告诉女儿男人没有好东西。女儿没谈过恋爱,没有体验,肯定是不相信的。后来女儿谈了两次失败的恋爱就信了妈妈的这一论点。如果在这个时候,你想改变女孩的这个信念,该怎么做呢?那就是不断地问。

问:“你为什么会认为男人没有好东西呢?”

女儿:“妈妈告诉我的,也是我自己谈了两个男朋友的经验得来的。”

问:“你认为的坏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女儿:“不知道。”

问:“你妈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女儿:“不一定。”

问:“你才谈了两个男朋友就一定认为男人没有好东西吗?”

女儿:“这……”

问:“全世界那么多人,符合你的年龄段的男孩子就算一万个有没有?”

女儿:“有。”

问:“两个更多,还是一万个更多?”

女儿:“当然一万个更多。”

问:“有没有可能你谈的两个是坏男人,其余的9998个都是好男人?”

女儿:“有可能。”

问:“既然有可能,那男人都没有好东西吗?”

女儿:“……”

建立新信念:“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男人,只不过你还没有碰见好男人。确立好男人的标准,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男人,坚持不懈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不是吗?”

女儿:“是的。”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不断地反问中,她的信念逐渐向你靠拢了,你的逻辑她接受了,因此,你的暗示才能走进对方的心里。这个案例有些偏激,不过方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如果你想操控别人的心理,反复发问就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