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风霜雨雪,途程万里;一任寒暑过往,四时变易。52个年头从身边流去了,多梅尔在这些年里查阅了十几米高的文件档案,打了30多万次电话,走遍了四大洲,行程达到80多万公里。意气风发的昂扬青年已经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衰年暮翁,但他仍然在执著地干着一件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2年的漫长追捕,多梅尔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当他把手铐铐在那名同样年老的罪犯手上时,他兴奋地大叫道:“受害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
此时,多梅尔已经是73岁高龄了。当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时,一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这样做值得吗?”
多梅尔笑着回答道:“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白过。”
一个人一生中只要能够干好一件事,那么当他年老回忆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他就可以像多梅尔那样自豪地说上一句:“我这辈子没有白过!”
一生只追求做好一件事情,这是做人的一种方式、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活法。从现在起,我们就努力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坚持不懈地干好自己能够干好的一件事。这样,我们这辈子就没有白活了。
人生哲理诤言
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集在一起来做一件应当做、可能做好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确定好做什么事以后,我们就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心力、体力凝聚起来,心无旁骛,坚守初衷,直到成功。这样,我们的人生过得十分有意义。
6.尽人事再听天命
中国古语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绝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羡林
“尽人事,听天命”是指做某件事情尽人力所为,至于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的旨意了。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尽人事,听天命”似乎带有一种消极色彩,至少暗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但这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开始做某件事情时,就抱着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去做。他们为了成功完成某件事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千般盘算,万般设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亲人或者爱人的性命……上天似乎故意捉弄他一样,眼看就能唾手可得,功德圆满,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意外或小插曲,导致前功尽弃,前程尽毁。真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不过,有些人似乎也不服气,总觉得“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要素,首先是天,其次是环境,最后才是人。由此可知,人最大的本领也只能摸天的脾气,顺从大自然的法则来做事。如果违反了大自然的法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我们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连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最后也不得不向命运屈服,我们一起来看看:
诸葛亮与刘备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以“兴复汉室”为宗旨。
因此,他甘愿成为刘备的手下,一展所长,一步步地向着那个终极目标前进。功夫不负有心人,诸葛亮统率三军,运筹帷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终于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完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这时已经到了兴复汉室的关键时刻。为了实现自己的最终梦想,为了增强蜀国的力量,诸葛亮殚精竭虑,不顾一切地为讨伐曹魏做准备。
然而,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刘备却轻易与孙权开战,最终失败,使蜀国的元气大伤。诸葛亮无奈,只好推迟攻伐蜀国。
可是,岁月不饶人,诸葛亮年纪渐高。他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出兵,那么“兴复汉室”就永无希望了。当时,诸葛亮虽然很清楚蜀国的国力并不足以战胜曹魏,但是还是毅然出兵。
有一次,诸葛亮想尽千方百计火烧司马懿父子,眼看司马大军就要全军覆灭,一场大雨却忽然冲刷下来,救了司马父子。
望着这场及时雨,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来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志愿,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每一次都计划周详,可是最终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结果导致每一次都无功而返,最终死于军中。
诸葛亮为“兴复汉室”虽然失败了,但他依然为后人所敬仰,所推崇,因为他为了达成自己的志愿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诸葛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众多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因素推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那些可预知的因素调整到最有利于事情的成功状态,这就是“尽人事”,而那些不可预知的因素,并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布置的,只能尽付于“天命”。
当然。“尽人事,听天命”并不是说我们要屈服于命运,相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命运进行抗争。因为我们谁都不能预知命运,也许在我们抗争以后,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命运就会出现新的曙光,而新的命运才是上天为我们安排好的命运。
纵然,我们的抗争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辉煌。季羡林老先生曾说:“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绝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
由此可知,“尽人事,听天命”是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斗志寄托。当我们的努力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应该保持冷静,以平淡之心看待这一切。
人生哲理诤言
人生在世,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心尽力、尽本分尽良心去做,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奋斗不息,而又安时顺世、乐知天命的人生。
Lesson8
人际关系是过程,人脉资源是结果
人脉能够带给你全新的经验及知识,能够帮你了解世界,进而丰富你的人生……没有人脉,你将寸步难行,更不可能取得成功。建立人际关系是获取成功的过程,积累人脉资源就是你获取成功的结果。
1.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团队
离开群体,个人在历史的大趋势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任继愈
任继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有这样一则经典的故事:
有一天,人们茶余饭后,便坐在一起讨论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在大家争论不休时,上帝来到他们面前,招招手说:“来吧!我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地狱。”
在上帝的带领下,人们走进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一大群瘦骨伶仃的人,他们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一个人都露出一副饥饿相。在这群人面前,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却比他们的手臂还长,如果没有人帮忙,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肉汤就在眼前,却喝不到肚子里去。他们也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就在人们思绪万千时,上帝又说道:“来吧!我再让你们看看天堂。”
于是,人们跟着上帝来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的摆设跟刚才那个房间大体一致: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都心宽体胖,正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幕,不解地问上帝:“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回答道:“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天堂与地狱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天堂的人懂得合作、团结友爱,共同克服困难。所以,他们吃到了美味。而地狱的人却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不愿伸出援助的双手,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更不懂得相互合作的道理。结果,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味的食物却又吃不到嘴里。
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就需要练就与人合作的能力。只有与他人友好地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大家共同的目标。“能与人合作”不仅是一种意愿,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所以,便简称为“合作力”。
“合作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关键能力。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那么就要加强合作力。因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如果你单枪匹马、无人相助,或者无法与人进行合作,即使你有西楚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本领,那么也可能会落到“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田地。所以,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如果想要生存、发展、壮大,都必须掌握最重要的功夫——合作力。
然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合作力为何物。他们在工作中,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努力的成果,就看不起同事,也不积极参与公司的集体活动,甚至还总是指责同事的不是,互相拆台,结果弄得鸡犬不宁。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在一个国家的森林里,住着一只两头鸟,名叫“共命”鸟。这只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到什么事时,那两个“头”都会仔细地讨论一番,然后才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去哪里找食物,去哪儿筑巢栖息等。
有一天,其中一个“头”不知什么原因对另一个“头”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两个“头”因此大吵了一架,结果导致谁也不理谁的仇视局面。
那个崇尚善意的“头”,想尽一切办法与另一个“头”和好,希望还能像从前那样快乐相处。可是,另一个“头”却不理不睬,根本没有想和好的意思。因此,不管遇到什么事,它们都开始争执。
这天,这两个“头”为了食物又开始争执了起来。那个善良的“头”为了增进体力,便建议多吃健康的食物,而另一个“头”不仅不听从那个善良的“头”的意见,还坚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对方来消除心中怒气!和谈无法继续,它们只好各吃各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那只两头鸟因为吃了过多的有毒的食物而死去了。
当大家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聚集在一起时,应该互相关爱,团结互助。争斗是双方共同的葬礼,如果产生了分歧,相互争斗,那么损害的就不只是自己的利益,还会损伤大家的利益,最终无法实现梦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一个人拥有多么出众的才华,也不可能事事都会,样样皆通,就算真有这样的能力,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与人合作的能力,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而这种能力则需要在不断的合作过程中磨炼。
人生哲理诤言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立人格、尊严、利益和价值的客观存在。与此同时,我们又是家庭、单位、民族、人类、国家和世界群体生活的一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群体,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集体是最大的生产力
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
——翟鸿燊
人脉是由人际关系而形成的人际脉络,即人际关系、人际网络,它体现出人的人缘、社会关系。人脉经常被用于政治或商业的领域。事实上,不管进入哪一个行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积累并使用人脉。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那么就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一句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句话就道出了人脉的重要性。
斯坦福研究中心也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都觉得很震惊。事实就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说专业知识就不重要了,而是说人脉对一个人的事业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所谓“人多力量大”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吐谷浑国国王阿柴有20个儿子。这20个儿子都很有本领,并且不分上下。他们因此都自以为自己最有才能,并不把其他兄弟放在眼里。除此以外,他们还常常明争暗斗,一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是说对方的坏话。
阿柴国王见儿子们互不相容,十分担心。他知道敌人一旦利用这种不和睦的局面来攻打吐谷浑国,那么他们就会不攻自破。因此,阿柴国王便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要团结互助,停止互相攻击、倾轧。可是,儿子们只是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有听他的话,依然我行我素。
随着时间的流逝,阿柴国王越来越老了,身体日益衰老,他知道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可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呢?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明争暗斗下去,那么国家早晚会四分五裂。因此,阿柴国王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柴国王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经过这些天的思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把儿子们团结起来的好办法。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道:“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
儿子们不知道父王何意,但还是照办了。过了一会儿,阿柴国王气喘吁吁地对大家说:“你们把地上的箭拾起来折断它。”
儿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但还是遵从父王的意愿将地上的箭拾了起来,很轻易地折断了。
过了一会儿,阿柴国王又叫人拿来一捆20支的箭。他看着这一捆箭,神色忧郁地对儿子们说:“你们再一一过来将这捆20支的箭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