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18519000000002

第2章 思维理念篇 理财启蒙,工薪族练就自己的“吸金大法”(1)

抛弃旧思想,灌进新思维

思维决定财富

一个人能否快速致富,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在于他的学历高低,也不在于他是否勤奋,而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真正的财富是靠头脑赚来的。

反过来说,很多人之所以仍然贫穷,也许不是因为他工资低,也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

比如,很多工薪族认为,自己现在还不是理财的时候,等以后赚钱多了或准备结婚及至结婚后再考虑。这就是一种很错误的思维。

此外,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一说到理财就会联想到银行理财顾问为投资人汇报每年的资产收益。就像和很多年轻人聊起理财的话题,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我无财可理”。乍一听,似乎觉得年轻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工资不高而开销不低,这就使得年轻人成了“月光族”,甚至出现了透支好几张信用卡的现象。理财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强化自己的理财观念。譬如你身上仅有1万元人民币,但因为理财错误,造成财产损失,你的生活很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而对于那些拥有百万、千万、上亿“身价”的人而言,即使理财失误,损失部分财产也不会对其生活造成质的影响。因此,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生的大事,而且越是收入低的人就越输不起,对理财更应以严肃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

大学毕业后,小欧进了广州一家IT公司,每个月平均5000~6000元的收入,但是怎么花、花销多少,他心里却没谱。用他的话说,“开支多少不一定,进账出账看银行系统就可以了,主要是跟朋友一起玩的开销。”

小欧的情况,正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写照。每个月领薪日是他们最期盼的日子,可能要购置家庭用品,或是购买早就看中的一套服饰,或是与朋友约好……各种生活花费都在等着每个月的薪水进账。

这些上班族可能初入职场,还未来得及享受自己养活自己的快乐,就已经被推到了生存的边界线。很多人认为,自己刚参加工作,薪水低,花销却大,尤其是你来我往,哪一部分都少不了钱的支撑,到月底能够自主支配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

在我们身边不时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固定而常见的收入不多,花起钱来每个都有“大腕”气势,身穿名牌服饰,皮夹里现金不能少,信用卡也有厚厚一叠,随便一张刷个两下子,获得的虚荣满足胜于消费时的快乐。

于是,月头领薪水时,钱就像过节似的大肆花,月尾再节衣缩食,盼望下个月的领薪日快点到,这是许多上班族的写照,尤其是初入社会经济刚独立的年轻人,往往最无法抗拒消费商品的诱惑,也有许多人是以金钱(消费能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或是补偿心理某方面的不足,这就使得自己对金钱的支配力不能完全掌握了。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光叫穷,时而抱怨物价太高,工资收入赶不上物价的涨幅,时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贵之家,或有些愤世嫉俗者更轻蔑投资理财的行为。殊不知,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思维当中——一方面深切体会金钱对生活影响之巨大,另一方面却不屑于追求财富。

可见,对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而言,既知每日生活与金钱脱不了关系,就应该正视其实际的价值。当然,若过分看重金钱亦会扭曲个人的价值观,成为金钱的奴隶。

作为上班一族,在花钱时能省则省,该用再用,忌讳装大款,争取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当然了,面对这个消费的社会,要拒绝诱惑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要对自己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具有完全的掌控权就要先从改变理财习惯下手。

一千万有一千万的投资方法,一千元也有一千元的理财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而言,你们的理财之路可以从储蓄开始累积资金。可以先按照这样的计划,无论你的收入多少,每月都将收入的10%存入银行,而且保持“不动用”、“只进不出”的情况,如此才能为聚敛财富打下一个初级的基础。假如你每月薪水中有500元的闲散资金,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利息不计算在内,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了12万元。由此可见,“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显示出惊人的效果。因此,工薪族在理财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好高骛远,总在幻想自己能一夜暴富,而理财是以后的事情。其实不然,只有在脚踏实地慢慢地积累和投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才是正确的观念。从现在开始理财,别拿没钱当借口,其实你可以理财,这是你人生中最不该逃的一课。

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有钱人。

工薪族靠涨薪,不如靠自己理财

现实生活里,多数工薪族依靠勤勤恳恳地工作,想换取更多的薪资报酬,从来不敢过度享受,然而生活依然紧巴巴的。其实,工薪阶层如果有了理财的观念,生活就不会如此窘迫。

一般来说,创造财富的途径有两种主要模式。第一种是打工,目前靠打工获取工薪的人占90%左右;第二种是投资,目前这类群体占总人数的10%左右。

一些专业人士对创造财富的两种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结果:如果靠投资致富,财富目标则比打工的要高得多。例如具有“投资第一人”之称的亿万富豪沃伦·巴菲特就是通过一辈子的投资致富,财富达到440亿美元。还有沙特阿拉伯的阿尔萨德王储也通过投资致富,他才50岁,但早在2005年,他的财富就已达到237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榜前5名。

通常来说,在个人创造财富方面,比起投资,打工能够达到的财富级别十分有限。但打工所要求的条件和“技术含量”较低,而投资创业需要有一定的特质和条件,因此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打工并获取有限的回报。但事实上,投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为、都要为的事。从世界财富积累与创造的现象分析来看,真正决定我们财富水平的关键,不是你选择打工还是创业,而是你选择了投资致富,并进行了有效的投资。

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号称“打工皇帝”,他年薪超过千万美元。巴菲特是世界“投资第一人”。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典型人物的财富对比,来揭示打工致富与投资致富的区别。巴菲特40多年前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时候,仅投入1500万美元,后来通过全球性多样性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韦尔奇拥有超过4亿美元的身价,与巴菲特的440亿美元财富相比,就显得太少了。可见致富方式选择的差别,最终决定了韦尔奇与巴菲特之间那么遥远的财富距离。

贫富的关键在于如何投资理财。巴菲特说过: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亚洲首富李嘉诚也主张: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岁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李嘉诚有一句名言:“30岁以前人要靠体力、智力赚钱,30岁之后要靠钱赚钱(即投资)。”钱找钱胜过人找钱,要懂得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为了证明“钱追钱快过人追钱”,一些人研究起了和信企业集团(中国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前董事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濂松的财富情况。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辜振甫的长子——中国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我父亲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作更有效的投资。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叔辜振甫。因此,人的一生能拥有多少财富,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决定于你是否投资、如何投资。

当然,投资有风险,投资未必能致富,但是如果你不投资,则致富的机会为零。投资理财最重要的观念、最有价值的认识是告诉你:“投资理财可以致富。”

有了这种观念和认识至少可以让你有信心、有决心、充满希望。不管你现在拥有多少财富,也不管你一年能省下多少钱、投资理财的能力如何,只要你愿意,你都能利用投资理财来致富。

有钱没钱都要理财

理财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工薪族也不例外,而且越是钱少越需要理财。

正是因为金钱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才应该仔细清点钱财,仔细计算收支,合理投资赚钱,也就是理财。这样才能满足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确保我们生活得舒适。

有一个非常有才气的年轻人,他挣了很多钱,对未来很有信心,所以他总是把钱花得精光。突然有一天,他年轻的妻子得了重病,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他不得已请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为妻子做一个性命攸关的手术,但是,医生要等他交足费用以后才能动手术。年轻人只好去借钱,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妻子的命终于保住了,但是妻子随之而来的疗养和孩子们接二连三地生病,加上饱受焦虑的折磨,终于使他积劳成疾,赚的钱一年比一年少。最后,这个人职业受挫,全家穷困潦倒,没有钱渡过难关。在妻子害病之前,他本可以在一年之中就轻而易举地存上许多钱,但他当时认为没这个必要,相信以后挣钱也这么容易。

我们不可能预见什么时候会生病或发生变故,弄得我们无依无靠,或者某个突发事件突然会搞得我们措手不及。由于不作长远打算,致使自己在未来生活中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银行里却没有一分钱,这是一种怎样的窘迫啊!

有钱人理财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来说,理财就更加重要了。试想,有钱人一定有他们成为有钱人的道理,同样的钱,放到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人用它来致富,有人用它来挥霍,不同的想法成就不同的人生。

一般来说,对工薪族而言理财存在下面几种误区。

1.面面俱到型,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

这类人秉持这样一种投资理念,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才能分散投资风险。他们信奉,“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投资成绩大多不尽如人意,股市亏了、美金下跌、钱币没得动静,只有开放式基金挣了钱,可惜又买少了。

2.守株待兔型,大势判断不准

这类人秉持这样一种投资理念,每一个基金都不多买,每一个基金也不错过,不同类型的基金可以分散不同程度的风险。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其平均收益率为10%。10%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考虑到整体成绩,投资仍不算成功。

3.短线投机型,不注重长期趋势

这类人大多急于获取丰厚回报,而太注重短线投机,听人风传某只股有异动就投进去,不见动静又快速撤出,结果往往收益不理想。

4.盲目跟风型,理财随大流

有的人见市场上某种理财产品收益状况比较吸引人,甚至把房屋抵押出去用于投资,这个方法是大错特错的,虽然有的投资品种年收益超过20%,但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未来基金的收益谁来保证?何况,拿房子作抵押贷款买基金又是短线持有,一旦出现基金形势不好被套牢的现象,必然血本无归。

5.过分保守型,家财求稳不看收益

这类人可以说是对理财毫无概念,在他们的眼里现在的生活,除去孩子上学用的钱相对多一些,其他的东西家里都不缺,没太大的开销,这样每月省吃俭用还能另外存一点钱给夫妻俩养老。

“月光族”都拿着高薪

许多工薪族一发薪水就很潇洒,吃穿用全不计较,可是到了月底,就勒紧腰带度日了,等着下个月的薪水。“月光族”这个词就十分贴切地表达出了此类工薪族的窘况。

薪水到手,就只想着该怎么花,而不是怎么积累,挣多少就花多少,到了急需用钱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悔之晚矣。

对于工薪族而言,如果每年收入20镑,却花掉20镑6便士,那将是一件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反之,如果他每年收入20镑,却只花掉19镑6便士,那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你或许会说:“这个道理我懂,这叫节约。就像吃蛋糕,蛋糕吃完了就没有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身体力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多人就是在明知道这个道理的情况下破产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的收入高,理财对于我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有足够高的收入,而且你的花销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你确实不用担心没钱买房、结婚、买车,因为你有足够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样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了吗?要知道理财能力跟挣钱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着高收入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财方法来打理自己的财产,为进一步提高你的生活水平,或者说为了你的下一个“挑战目标”而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