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18517800000009

第9章 愤怒的“小天使”——关闭孩子的暴力门(1)

如果

你的孩子常会说一些“狠话”;

谁要挡住他看电视,他就冲上去咬谁;

孩子打人没轻没重,你的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你的孩子看别的小朋友不顺眼,就喜欢实施暴力;

你会动不动给孩子贴上“暴力宝宝”、“坏孩子”的标签;

那么,你需要阅读本章

它将告诉你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理解孩子想要什么;

先有平静、积极的家长,才会有健康、快乐的孩子;

孩子的一些看似“暴力”的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

孩子的“暴力行为”并非生而有之,和父母的教养密切相关;

它将帮助你

怎样及时和孩子谈谈,让他冷静下来;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镇静地把孩子拉开;

如何储蓄父母的温情,关闭孩子的“暴力门”;

如何在平时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而不是犯错了才注意他。

行为14:爱欺负小朋友——纠正孩子的敌意型攻击

周五下午,噜噜爸去幼儿园接5岁的儿子噜噜放学。可是刚进幼儿园,噜噜爸就大老远地看到孩子正被老师罚坐在角落里。

“看来噜噜又惹事了”,噜噜爸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噜噜爸慢慢走近教室,噜噜看到爸爸,小脸绷着,低着头不敢看爸爸的眼睛。

就在这时,班主任谢老师朝噜噜爸走了过来,和气地说:“噜噜爸,今天噜噜又打人了,把班上的喃喃打哭了。最近,噜噜这孩子已经打了好几个小朋友了。就在昨天,噜噜就因为抢玩具把同班的小朋友菲菲打哭了。我想和你聊聊,看看怎么帮助孩子改掉打人的毛病。”

听说儿子又打人了,噜噜爸就气不打一处来,愤愤地说:“这小子,越来越不像话了,看我回家不好好收拾他!”

谢老师一听急了,忙说:“噜噜打别的孩子不对,但是你也不能打他、骂他啊!以暴制暴,可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噜噜爸点了点头,惭愧地说:“谢老师,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我家孩子不听话起来,简直能把我气死,实在没辙了,我就忍不住给他两巴掌。尤其是最近,他很不听话,挨的打就多了。”

谢老师听后,点点头说:“原因就在这儿。噜噜最近在幼儿园的打人行为就是因为在家里挨了打。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听了这番话,噜噜爸若有所思。这一次,他没有不顾孩子的面子就当着小朋友的面训斥他,而是冷静地一直站在门外等儿子的惩罚结束。之后,父子俩就一起回家了。

路上,噜噜爸问噜噜为什么打人,噜噜很干脆地说:“我看他不顺眼,我不喜欢他。”

听了噜噜的解释,噜噜爸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不过,他始终忍着没有发火动手打噜噜,但是,他心里却对孩子的暴力行为非常不解:不喜欢别人就打人?孩子怎么会这么想?这么小就这么暴力,长大了怎么办?

读懂孩子的行为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噜噜愤怒的原因竟然是“我看他不顺眼,我不喜欢他”。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这又是怎样一种行为呢?

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种,即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前者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为了一件玩具或是物品,他们会和小朋友争来抢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不过,也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不是为了争抢玩具或是物品,而是直接对人造成伤害,这种攻击性行为就是敌意性攻击,故事中噜噜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打人的行为就属于敌意性攻击。

与工具性攻击相比,敌意性攻击显然更加恶劣,但是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不管是哪类攻击行为,都不能归为品德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削减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那么,如此年幼的孩子,为何会有攻击性行为呢?

一方面,从儿童心理学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必然。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较强。比方说,当孩子看到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食物,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而年幼的孩子又是如此不擅长分享与合作,于是,争抢玩具与美食的事就在所难免,在争抢的过程中,出现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自然也就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一时期,孩子在其所属的群体中,会不断地探究与人交往、体验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做人。当孩子与小朋友一起交往或是玩耍的时候,难免会发生误解,产生矛盾,出现争吵、打斗等攻击性行为。不过,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积累经验的增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这种行为自然就会逐渐减少。

换种方式爱孩子

孩子3岁以前,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如果3岁以后,孩子还有这种行为,父母就应该加以引导,千万不能对其听之任之。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先要找出原因,再有针对性地帮其纠正。

1.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日常生活中,父母之间或是与亲朋之间有了矛盾,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是大声争论,而是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争执,这样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用爱纠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通过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并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而不是不管不顾地对孩子进行打骂或是体罚。要知道,对于孩子错误行为的改正,打骂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在无形中教孩子使用暴力,而父母的爱才是最有效的良药。

3.引导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

幼儿时期的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从三四岁开始,才渐渐有分享、合作意识。这种时候,父母要适时引导孩子的分享与合作精神,让孩子懂得谦让,体验分享与给予的快乐。比方说,父母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从中学会礼貌待客,并主动把家里好吃的、好玩的拿来招待小朋友。时间长了,孩子便会有分享意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了。

4.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时候,父母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这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比方说,父母用平和温柔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尽量为孩子提供语言表达和申辩的机会,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需求,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体会到用语言表达的效果与乐趣。

5.避免孩子接触暴力环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尽可能为孩子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或是电视节目,如若让孩子从小处于暴力环境,比如说,看有暴力情节的节目、玩暴力血腥的电脑游戏等,只会给孩子未来的发展留下隐患。

行为15:不让看就砸电视——提高爱的质量,疏导孩子的焦躁

肖女士的女儿悦悦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别看是个女孩,却让肖女士头痛不已。因为这孩子脾气特大,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喊大叫,暴躁的时候,甚至还会抓起什么就往地上摔。

上个周六,悦悦爸妈单位都要加班,两个人早早就出门了,只留下悦悦和爷爷奶奶在家。

平时只要爸妈不在家,悦悦就跟放了羊一样,这一次也不例外。大人前脚刚走,她就催促奶奶赶快打开电视,因为她要看动画片。谁知道,一看就是一个上午。该吃午饭了,奶奶喊了好几声她才肯过来。

就在这时,妈妈突然回来了,悦悦依旧不肯吃饭非要看动画片。

肖女士好言对悦悦说:“不吃饭,不许看电视。”说着就一把拿起遥控器,摆出一副正要关电视的架势。结果却招来悦悦的大喊大叫。

“不行,不行!我就看!现在就看!不让我看就砸电视机!”

见悦悦这样大喊大叫,肖女士一气之下关掉了电视。

“我就要看电视!不看电视,我就不吃饭!”悦悦一边大喊,一边抓起沙发上的玩具朝着电视砸去。

听到母女俩的争执,悦悦奶奶赶紧来调停。奶奶一来,肖女士就没辙了。因为悦悦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们对悦悦是要多宠爱有多宠爱,简直就是什么事都顺着她。

果不其然,看到哭得泪人一样的孙女,奶奶一面心疼地哄她,一面又埋怨起媳妇来:“孩子不就是想看看电视吗,这有什么错,有话好好和孩子说,看你把孩子给吓的。”

肖女士听了,无语地站在一旁,她知道,在孩子奶奶面前她就是百口莫辩啊。但是,一想到悦悦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甚至摔打东西的行为就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

读懂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哭闹原本是宣泄不良情绪的一种形式,不过如果出现故事中悦悦摔打东西的行为的话,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要知道,孩子摔东西与打人一样都属于攻击性行为,而攻击性又具有稳定、持续的特性。比如,孩子3岁时喜欢摔东西,5岁时还喜欢摔东西,6~10岁还如此,那么,在孩子10~14岁这个年龄段,很可能会有与同伴争斗、打架等暴力倾向。

这么说来,对于孩子的这一行为,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也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要知道,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出现摔打东西的暴力行为时,并没有示威的意愿,只是因为心中的怒气已经到达顶点,必须要找一个发泄的对象来发泄而已。

这种情况下,家长先要找到孩子盛怒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盛怒的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那么,又有哪些原因会促成孩子的盛怒行为呢?

1.娇生惯养

孩子之所以会盛怒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表现出极端行为。特别是祖辈带大的孩子在面对拒绝时就更容易表现出哭闹,甚至是摔打东西的行为。

现如今,不少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会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虽说这种“隔代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爱就如一把双刃剑,在滋养孩子心扉的同时,也会成为骄纵孩子的温床。尤其是对于隔代家长来说,对孙辈的“爱”稍不留心就会成了“碍”。一旦孩子的需求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家人的回应,他们就会表现出愤怒、焦躁的一面。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做到换位思考,也无法做到体谅、理解他人。但是,如果3岁以后,孩子还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别人不能满足或是配合自己,他们就会哭闹、生气甚至摔打东西,这时,父母就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太娇惯了。

2.情感“饥饿”

从儿童的成长特点来看,在其一两岁时,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形成。此时,孩子是如此需要家人尤其是妈妈的关注,而一旦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很有可能就会变得焦躁、郁郁寡欢,于是他们就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3.自控能力差

孩子从出生起就成为家中所有大人关注的焦点,于是他们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意识,不能接受打击、拒绝,而且控制、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也很差,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变得焦躁、紧张,甚至是大喊大叫、大哭大闹。

除此之外,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父母为了让孩子实现上大学及上名牌大学的梦想,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格外严格,孩子如果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父母甚至不惜对孩子动粗。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会压抑孩子的情感,使其心理失衡,造成情绪的紧张与焦躁。而这样的孩子遇事往往不能冷静思考,而是采取过激行为,比如,以大哭大闹、砸东西等形式来发泄。

换种方式爱孩子

如果孩子的盛怒只是在宣泄负面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孩子动不动就发火,甚至有暴力倾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则不利。这时,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找一个更健康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引导他们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远离发怒环境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不要急于和孩子辩论谁对谁错,也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殊不知,孩子在气头上时,是听不进去任何建议的。而是应该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对此情绪给予足够的理解,然后,再一点点地把孩子带离这个环境,或是远离“惹”孩子发怒的人,让孩子一点点地平静下来。当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了机会疏解时,就不会有暴力爆发的行为了。

2.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孩子同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绪系统,会焦躁、沮丧,也会愤怒、难过。然而,面对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家长一定要学会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比如,家长可以通过亲切对话、充分接纳以及拥抱等身体接触来帮助孩子缓解负面情绪。再比如,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你可以告诉孩子,情绪沮丧的时候,不妨哭出来,一旦负面情绪抒发出来了,感觉就会好很多;你还可以告诉孩子,急躁、莫名其妙想发火时,不妨告诉家长自己感觉不开心,并且告诉家长自己需要单独待一会儿,有的时候,独处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感到生气、难过时,家长可以教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摔东西。比如说,你可以告诉孩子,在别人的某些话或是某些做法让你感到生气时,不要再和对方辩论,而是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生气了”。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