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心理学
18517500000033

第33章 幸福心理学:叩开心门,幸福其实并不难(2)

克罗克一出生,就与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擦肩而过——向西部淘金的运动结束了。而正当他准备上大学时,又迎来了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他不得不顺从囊中羞涩的现实,辍学去搞房地产。可房地产生意刚有起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打起来了。人们都只顾逃命,哪有心思买房?于是房价急转直下,克罗克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以后,他到处求职,曾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但似乎一切都不顺,不幸几乎就没离开过克罗克。

尽管如此,克罗克仍是热情不减,执著追求,毫不气馁。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他空手回到了老家。在卖掉了家里的一份小产业后,克罗克开始做生意。这时,他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十分红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确认这种行业很有发展前途。当时克罗克已经52岁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正是准备退休的年龄,可这位门外汉却决心从头做起,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后来,他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买下了麦氏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快餐公司,在国内外拥有7万多家连锁分店,年销售额高达近200亿美元。克罗克也被誉为“汉堡包王”。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始终热情高涨,那么,即使你身处荒凉的沙漠,也会找到与黄沙共舞的快乐;相反,倘若你缺乏对生活的热情,那么即使身在绿洲,你也无法感到快乐。因此,从此刻开始,请热情地生活吧,热情将带你找到幸福和快乐。

心灵感悟

人的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但如果总能保持热情和积极的心态,那么,人生将无比美好。

酸葡萄效应:可望而不可即时,请学会自我安慰

俗话说:“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意思是挖苦这个吃不着葡萄的人,看着眼馋还不承认,得不到的东西就说人家不好。其实这种心态没什么不好的,既然已经得不到了,拍拍屁股、甩甩头,那才潇洒呢!既然是吃不到的葡萄,说它是酸的又何妨,也好断了自己吃不到想吃到的念想,这种酸葡萄的心理,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一种好心态的表现,起码不会因为得不到而去“羡慕忌妒恨”,没有了这些负面情绪,人当然也就容易幸福了!

酸葡萄心理的理论来自于一只高情商的狐狸,《伊索寓言》对这只狐狸是这样描写的。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走了很远的路已经非常饥饿,于是它到处去寻找可以吃的东西。终于,在经过寻觅之后,它看见了一片果林,果林里种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这些葡萄是那么娇艳可爱,看得狐狸垂涎欲滴。狐狸心想:“这次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

可是显然,狐狸高兴得太早了,因为葡萄的架子实在是太高了,它跳来跳去好多次,却连个葡萄叶都没有够到。这让狐狸非常懊恼,因为它已经筋疲力尽了,眼看到嘴的葡萄却只能放弃,这任谁都会心有不甘的。然而,这只狐狸却非常会安慰自己,它一边悻悻地离开果林一边在嘴里嘟囔着:“那些葡萄酸死了,还是不吃为妙!”

这则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人的内心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倾向。

正如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得不到葡萄就贬损葡萄,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效应”。所谓酸葡萄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接受现实。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中国的另一个著名人物,那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还记得阿Q被打之后是怎么说的吗?他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随后便觉得自己得了便宜,于是又心平气和了。大家也许会觉得阿Q很傻,但他却是最容易快乐的人,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阿Q精神”。

不管是酸葡萄心理还是阿Q精神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心理学中将这种心态称之为“酸葡萄效应”,它是人的一种心理的自我防卫机制,是非常合理化的自我安慰。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遇到不可预知的变故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原本激动难平的心情得以平复,重归一种平衡状态,心理平衡了,心态才会好。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了,丢失了很多贵重的东西,这在普通人看来一定是件大事,而且很难接受。于是罗斯福的朋友写了封信去安慰他,可是这位前总统却表现得云淡风轻,他给朋友回信说:“谢谢你的关心,我现在很平安,请放心!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没有夺走我的生命;他只偷走了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其实,在罗斯福的观点中,就含有酸葡萄心理。这位前总统认为,许多看似不好的事情,换一个角度去看,往往就会不那么让人沮丧了。的确如此,事情既然发生并且无法挽回,我们只能让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不就是丢了东西吗?我还好好活着啊,活着就能挣到更多。不就是丢了升职机会吗?那又有什么,位高权重固然令人羡慕,但是担的责任重啊,生活会更累啊!

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何不自我安慰一下,做一些你能做得很好的事情,证明你是幸运的、有用的、不可替代的。生活可以是一个包袱,也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就看你是怎么看待了!

心灵感悟

酸葡萄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卫功能,它的确能帮我们更好地接受现实、适应生活,让我们更好地摆脱烦恼,过得更快乐一些。因此,当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时,要学会聪明地安慰自己,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固执地认为自己不行,而要及时找到值得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使自己快点摆脱不良的心理。

史华兹论断:“幸”与“不幸”,全在于你

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的事情,这就是史华兹论断,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史华兹提出。面对挫败,是自暴自弃,让它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还是让它变成促使重新奋发的动力,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努力。

两只小鸟在天空中飞行,其中一只不小心折断了翅膀。无奈,它只好就地栖息疗伤,让另一只小鸟独自前行。另一小鸟觉得伙伴受了伤,太不幸了,可谁料,本以为很幸运的自己,没飞多远就惨死在猎人的枪口下。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幸福总喜欢披着一件不幸的外套走进我们的生活。

战国时期,一位叫塞翁的老人养了许多马。

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说后,便跑来安慰老人,可老人却笑道:“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大家觉得老人的话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却说也许是好事。

几天后,老人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邻居听说后,对老人的预见非常佩服,前来向老人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有福气呀。”出人意料的是,老人听了反而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大家觉得老人是故作姿态,白捡一匹马心里明明应该高兴,却偏要说反话。

突然有一天,老人的儿子从那匹骏马的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后,又纷纷来慰问。老人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呢。”这次,大家都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都应征入伍,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告诉我们,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很多时候,幸福也是一样,总是蕴藏在不幸的外表下面。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所以,我们能不能获得幸福?现在是在不幸中挣扎,还是在幸福中陶醉?将来是步入幸福,还是陷入不幸?答案往往只有我们自己能回答。

虽然世界是现实的,但看不见、摸不到的命运却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若能懂得从不幸中看幸福,那么,就会发现,原来结局别有洞天。

正如心理学家哈利·爱默生·佛斯迪克博士所指出的:“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足以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以想象中的图画——你希望成就什么事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开端。”很多伟大人物的成功,就是凭借这样一种智慧的心态取得的。

瑞典发明家奥莱夫,出生在伐姆兰省的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是最贫苦的佃农。

奥莱夫出生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最值钱的财产就是1支鸟枪和3只鹅。当时,一位身着华丽衣服的亲戚抱着自己的儿子,讥笑奥菜夫的父母说:“你们那儿子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看鹅的穷鬼!”

奥莱夫的父母听后,气愤地说:“只需要20年时间,我们的奥莱夫肯定会成为富翁,到时候他会雇你的儿子帕尔丁当马夫。”

要知道,20年只是正常人生的1/4。从奥莱夫6岁起,父亲就让他读路德的《训言集》,教育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定位,使每个小时都服务于这个目标。

奥莱夫没有让父母失望,上中学后他就懂得把时间分配得细致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具体任务。在一篇作文里,奥莱夫自信地写下:“奥莱夫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谁盗窃奥莱夫1分钟的时间,谁就是盗窃瑞典!”

言如其实,20岁的时候,奥莱夫果然创造了一项重大发明,并且很快成了瑞典数一数二的发明家和富翁。

奥莱夫的成功,深刻地告诉我们:遇到所谓的“不幸”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对待它。

事实上,时间是永不停息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没有什么“幸”与“不幸”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只有学会从不幸中看到幸福,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大家所谓的“不幸”的趋势,自信地找准一个方向,并耐心地、努力地坚持下去,幸福与成功便会水到渠成。

任何时代、任何事件,都是无所谓好坏的,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学会放眼前方,用心去寻找、去捕捉那蕴于不幸中的幸福,我们最终会发现,在这个无限延伸、充满变数的轴线上,自己真的得到了幸福。

心灵感悟

面对挫败,是自暴自弃,让它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还是让它变成促使重新奋发的动力,取决人们的主观努力。能从坏中看好,把坏事变成好事,就会别有洞天。

平常心定律: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

平常心,是一种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洞悉事物本质,完全实事求是的心理状态。拥有平常心的人不仰视、不俯视,而是平淡平静地看待问题。平常心虽然是简单的三个字,但在生活中,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为善不执是平常心,老死不惧是平常心,吃亏不计是平常心,逆境不烦是平常心。拥有平常心,就拥有平静的生活。

炎热的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对师傅说:“师傅,我们撒点种子吧!”师傅说:“等天凉了吧,不着急,随时。”秋天,师傅买来了种子,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秋风起,吹散了种子。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走了!”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刚撒完种子,几只小鸟就过来啄食。小和尚急忙将小鸟轰走,然后慌忙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糟了,种子都被鸟吃光了!”师傅说:“不必着急,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种子撒下的当天晚上,狂风暴雨大作。第二天早上,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哭丧着脸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全都被雨水冲走了,白费力气了!”师傅回答说:“冲走就冲走吧,冲到哪儿就在哪生根发芽,随缘。”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地直拍手,喊道:“师傅,快来看啊,草都长出来了!”师傅平静如昔地说:“就是这样的吧,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