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18516600000083

第83章 戏剧文学鉴赏(1)

戏剧文学,是一种供戏剧舞台演出,侧重于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简称剧本。广义是话剧、歌剧、戏曲剧本,狭义专指话剧剧本。戏剧艺术是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剧本是戏剧的基础,但居于中心的是演员的表演。戏剧文学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按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及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第一节 戏剧文学发展概述

一、古代戏剧文学发展概述

在中国古代,戏曲是戏剧的唯一形式,戏曲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戏曲。在现代,戏剧有时专指西方话剧,和古代戏曲形成并列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样式。

“戏曲”名称最早出自于宋代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 1265—1274 ) ,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在其他文献中也出现过“戏曲”的名称,如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有“戏曲”一词。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戏曲藉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撰写了《戏曲考原》《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在先秦时代,出现了巫舞,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巫在祭祀的场合进行歌舞表演,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演员。巫以歌舞表演的形式沟通人神关系,歌舞的目的在于娱神。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傩舞,傩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论语·乡党》:“乡人傩。”《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意思是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已经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

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在江西的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的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史记·乐书》中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东汉角抵戏又称百戏,张衡《西京赋》记长安角抵戏(百戏)演出情况,中有杂技、特技及“总会仙倡”“鱼龙曼延”“东海黄公”等三种化装歌舞表演。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分,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参军戏是隋唐两宋时期流行的一种科白类滑稽优戏,通常有两个角色表演:一个叫参军,是被戏弄的角色;一个叫苍鹘,是执行戏弄的角色。参军一般假扮官员,有“假官”之称,苍鹘或谓意为僮仆。参军、苍鹘是后世戏剧中净、末两个角色的来源。同时,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宋杂剧最初是含有故事内容的各种声乐伎艺综合演出的总称,包括歌舞、扮演、说唱诸般伎艺及汉唐以来传统的散乐、百戏的演出,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戏剧形式。宋杂剧之前的表演皆是单一性而非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所以宋杂剧的出现标志着古典戏曲的正式形成。宋杂剧的演出场所叫瓦舍勾栏。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金代的院本杂剧,据元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共有六百九十种之多,是以短暂演出形式为限,包括述说与代言,或亦装扮人物而作故事的片段表演。院本的发达,却为元代用北曲谱成表演故事的杂剧打好了一些基础。特别是那些具有故事情节的剧本,如《蝴蝶梦》《兰昌宫》《鸳鸯简》《月夜闻筝》《张生煮海》《淹蓝桥》等,到元代都写成了杂剧,由此更可见金院本对元杂剧的直接影响。

元代戏曲包括杂剧和南戏两种样式。元杂剧是指13 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公元1234年)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它是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因此也称为北曲或北杂剧。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到13世纪80年代,即元灭南宋( 1279年)以后,又逐渐在中国南方流行。元代后期,杂剧逐渐衰落,继宋元南戏而发展起来的明代传奇,起而代之。

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性样式,是所谓“元曲”的重要的一部分。唐诗、宋词、元曲历来并称,可见杂剧在元代的地位。元杂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融合了诗歌、音乐、说白、美术、脸谱、舞蹈、表演等多种文艺样式。在多种文艺样式中,歌唱、表演占主要地位(这也是南戏、传奇、京剧及地方戏的特点),所以后人称之为戏曲(戏指表演,曲指歌唱)。它减少了参军戏、宋杂剧中调笑取乐的成分,增加了不少表演的因素,是一种真正的戏剧。如果说宋杂剧标志着古典戏剧的基本形成,那么元杂剧的兴盛表明古典戏剧开始成熟。元杂剧的成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元杂剧的题材非常广泛丰富,所反映的生活面极为深广。如按照题材来分,可分为清官断案剧、忠义豪杰剧、婚姻爱情剧、遭困遇厄剧、伦理道德剧、避世隐逸剧、神仙道化剧等。元杂剧的发展,以元成宗大德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杂剧的鼎盛期,人才荟萃,名作如林。著名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康进之、纪君祥等。此外还有高文秀、石君宝、杨显之、尚仲贤、李好古、武汉臣、郑廷玉、李文蔚以及女真族作家李直夫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蒙古灭金至南北统一前后我国北方的社会现实,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生活气息,风格豪放粗犷,语言质朴自然。同时,剧本适宜于舞台演出。元杂剧中的第一流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李好古的《张生煮海》,高文秀的《双献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纷纷出现在这时期,盛极一时。《赵氏孤儿》于18世纪被译成英、俄、德、法等国文字,风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世界影响。

大德以后,杂剧创作渐趋衰微。元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南方经济发展较快,随着杂剧活动中心逐渐由大都(北京)南移杭州,北方作家纷纷南下。杂剧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剧作家随着社会的安定,科举的恢复而逐渐脱离现实,加之杂剧的一些局限,南方戏文(南戏)渐露其优势,从而促成了杂剧的衰微。这一时期,除了少数作品成就较高外,大部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如前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郑光祖,还有宫天挺、秦简夫等。作品主要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粲登楼》,宫天挺的《范张鸡黍》《七里滩》等。

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但也有少数变例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西厢记》多本多折(五本二十一折)。“折”是音乐上一个完整的套曲,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折,又是戏剧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折里还可包括若干场。楔子是四折之外的一个短小的独立段落。一本杂剧的末尾还有一个“题目正名”,一般是两句或四句的对子,总括全剧的内容。剧本文字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为主,说白为宾,曲白相生,韵散结合。曲词重在抒情,说白重在叙事。曲白相生和联套演唱的体制是继承了宋金诸宫调的说唱方法。科范又叫科泛、科,是剧本中对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演出提示,如叹气为“做叹气科”,思考问题为“做寻思科”,表情示意为“做意科”,提示舞台效果为“做起风科”等。元杂剧的每本戏必须由正末或正旦独唱(楔子可由别的角色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动作,被称为末本戏或旦本戏。这种体制也是受到宋杂剧和说唱诸宫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突破了前代叙述体文学的限制,用代言体方式抒情和叙事。这是戏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南戏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因它起源于浙江温州一代,所以起初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温州晋为永嘉郡治)。它的产生和发展,时贯宋元两朝,因此称之为宋元南戏。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南宋初,产生时间早于北曲杂剧。到宋光宗朝(1190—1194年)已流传到都城临安,盛行于浙、闽一带。元代,南方的南戏、北方的杂剧并列发展,但南戏创作成就不高。元末明初,杂剧衰落,南戏吸取杂剧之长,由粗转精;加之文人的参与创作,逐步成熟,发展成明清传奇,成为剧坛的主流。因此,南戏不仅在宋元之际有其独立存在的历史意义,还对后代戏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南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比较著名的是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为“荆、刘、拜、杀”四大南戏或称“四大传奇”),和高明的《琵琶记》,而成就较高的是《拜月亭记》和《琵琶记》。这些优秀作品的产生,使南戏的形式体制趋于完善和定型,也为明清传奇奠定了基础。

南戏的形式与北杂剧不同,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南戏不称折而称出,没有固定的出数,一般有二三十出,如《白兔记》三十三出,而《荆钗记》有四十八出。南戏没有楔子,开场便有“家门”,“家门”由末或副末介绍剧情概况或说明创作意图,开场用的是词牌,从第二出起才是正戏。南戏和杂剧一样有唱、科白,但南戏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或合唱。杂剧的科,南戏叫介或作科介。南戏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定场白,每出戏例有下场诗。在音乐方面,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而南戏每出可用几种宫调,可以换韵。杂剧的男女主角称末、旦,南戏的男女角色称生、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