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药储存与养护
18516100000045

第45章 部分目标检测参考答案(2)

三、简答题

1.①害虫可由野外飞入库内,如蛾类、玉米象等。这类害虫生命力强,适应环境快,能在不太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发育繁殖。

②鼠类和昆虫也能传播。

③药材入库前未经仔细检查,将害虫或虫卵带入仓库,引起交叉感染。

④包装物料或包装容器以及各种运输工具本身不清洁已感染害虫,消毒杀虫不彻底,在盛装或运输未生虫中药时也能使之感染。

2.①害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腐败的残体,可引起害虫和微生物的共生。

②害虫蛀入药材内部排泄粪便,分泌异物,对中药造成不洁和污染,对人身健康带来危害。

③使药材减量,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使疗效降低或丧失药用价值。

④易导致某些品种泛油(如枸杞子、当归、党参等),花类药材容易散瓣,外形遭到破坏,引起进一步质变,影响药材质量。

⑤破坏包装及库房结构,影响中药的安全储存。

3.环境防治、高温防治、远红外干燥防治、低温冷藏、化学药剂防治、自然降氧和低氧低药量防治、气调养护防治。

四、实例分析

仓库害虫同自然界的生命有机体一样,其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都需要氧。空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氧占空气组成的21%。害虫在低氧环境中呼吸加快,对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低氧程度严重,害虫死亡。气调养护还要求控制低氧环境的时间,只有达到一定的低氧时间要求才能达到杀虫的目的。由于害虫对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在低氧环境中可自行关闭气门,停止取食,最大限度地降低耗氧量,所以只有当密闭环境下氧的浓度在2%以下时才能有效地杀灭害虫。

第10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A 5.D 6.C 7.B 8.E 9.B 10.C

二、配伍选择题

1.E 2.A 3.B 4.C 5.D 6.B 7.D 8.E 9.A 10.C 11.B 12.B 13.C14.A 15.E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BCD 3.CDE

第1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E 3.ACDE 4.ABCE

三、简答题

1.当归因含大量的蔗糖和挥发油,易吸收空气的水分,故最怕潮湿,一旦遇潮即色泽变黑泛油,导致霉蛀败坏,则其储藏须置阴凉干燥处。

当归夏季若受潮后发生发霉、生虫并变黑色,温度稍高也易走油,因此必须保持干燥、凉爽。阴雨天气不宜开箱,以免湿气侵入。在储藏的过程中,要勤检查,梅雨季节应每周检查1~2次。每逢夏、秋季节,可用硫黄熏一次,然后继续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受潮虫蛀,一般不宜储藏过久。在库发现虫蛀可用磷化铝熏蒸,条件允许,可采用气调养护法储存。

2.葛根含多量淀粉、黄酮类物质,在储藏中易吸潮生霉;害虫危害常有发生,害虫蛀蚀多从两端切断面开始,继而逐渐蛀入其中,并在其内发育繁殖。

四、分析题

①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自然因素。中药的水分如不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容易出现霉烂变质。日光容易引起变色、走油等现象。高温也容易引起霉烂变质、酸败等。空气容易使部分药材风化。

②霉菌、虫蛀、鼠害是中药储存中最常见的现象,危害最大。特别是富含脂肪、淀粉、糖类、蛋白质类成分的药材要重点养护,因为比较容易发生虫蛀。

③微生物和虫害等生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防热、防潮、避光、降温、密封包装等方法起到有效防护。

第1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DE 4.AC 5.ABD 6.ABCDE

三、简答题

1.中药材是将植物药用部分采收加工干燥后获得的。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定加工炮制的制成品。其加工过程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

中药饮片是在中药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

2.①中药饮片入库前的验收。包括人员、验收场所、验收设备的配备,计算验收抽样数量、准备验收记录。

②入库验收。药品入库时,验收员根据采购单(采购计划)和随货同行单对品名、规格、数量、件数、外观质量等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员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破损、标志不清的药品有权拒收。

随机抽样,观察药材的性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发现异样,应及时抽样送质管部,进行显微和理化鉴别。在质量验收时,对真伪、优劣难以确定或有质量疑问的药品,验收员应按规定抽样,送质管部进行鉴定和检测。

对验收中查出的伪劣或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及时记录,并单独存放,标志明显。

毒、麻、贵细药材验收,必须两人以上在场,逐件逐包进行验收,如发现原箱短少,验收员应写出报告,查明原因。

3.常用养护技术包括:

①清洁养护法,主要包括饮片加工各个环节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等。

②除湿养护法,是利用通风、吸湿等方法来改变库房的湿度起到抑制真菌和害虫活动的作用。

③干燥养护法,除去中药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真菌、害虫及虫卵,达到防虫、防霉、久储不变质的效果。

④密封(包括密闭)养护法。

⑤对抗同储养护法。

⑥冷藏养护法,采用低温方法储存中药饮片。

⑦化学药剂养护法,利用无机或有机的防霉、杀虫剂与仓虫接触,从而杀灭真菌和害虫。

⑧气调养护法,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饮片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留中药品质。

⑨无菌包装技术。

⑩其他技术包括气幕防潮养护法、气体灭菌养护法、蒸气加热养护法以及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法等。

4.可从中成药剂型特点、所含辅料、化学成分方面回答。

四、分析题

红花:易吸潮发霉、变色。受潮堆压易发热,甚至毁损变质。仓虫吐丝易使花被相互粘连结串。烈日暴晒也易变色。

贝母:因淀粉含量高易受虫蛀,易吸湿霉变。

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 3.BCD 4.BCE 5.ABCDE 6.ABCD 7.ABDE

三、简答题

①散剂。储存时注意防潮、防结块、防霉蛀,避免重压、撞击。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漏、湿润的痕迹;同时要检查是否有结块、生霉、虫蛀现象,检查库房温湿度。对含挥发性药物或吸潮性较强的散剂,要注意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

②丸剂。蜜丸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注意包装完好。水丸以纸袋、塑料袋或玻璃瓶包装,宜置于干燥密封处。糊丸、浓缩丸、蜡丸应注意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密闭储存。

③胶囊剂。注意密封,防潮、防冻、防热。

④注射剂。储存时,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置库房内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沉淀,防冻结,防吸潮、结块,防高热等。

⑤糖浆剂、煎膏剂。糖浆剂应制成接近饱和溶液。盛装容器宜用清洁、干燥的棕色瓶,灌装后密封。储存于库内阴凉干燥处,应避光、防潮、防热。堆码时,注意不要倒置、重压。经常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煎膏剂储存时,应保证容器洁净符合卫生标准。密封置阴凉处储存,防日光直射和库房温湿度过高。

⑥栓剂。在30 ℃以下密闭保存,避免挤压。

⑦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和眼用半固体制剂。应储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处,注意防潮、防热、避风。

四、分析题

1.①胶囊剂的储存养护。储存时注意密封,防潮、防冻、防热。储存温度应控制为10~20 ℃,相对湿度控制为35%~75%。密封储存于库内阴凉干燥处。

②栓剂的储存养护。故应以蜡纸、锡纸包裹,放于纸盒内或装于塑料或玻璃瓶中,在30℃以下密闭保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储存中还要避免挤压,以免相互接触发生粘连或变形。

2.乳膏在储存中过热或过冷会引起基质分层,而温度过高也会引起酸败。因此,该批次产品应是储存不当,温度过高引起酸败变质。软膏剂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储存,置于阴凉(一般不超过30 ℃)、干燥处。

第14章

简答题

1.可采用密封法、吸潮法、气调法、低温法等养护,用塑料薄膜罩帐、密闭库、冷冻库等密封。若药材水分含量较高,应暴晒或烘干,或者加强吸潮措施。密封性能好的库房,可用空气去湿机吸潮;只具一般密封性能的,可用吸湿剂吸潮。

2.应放在危险品仓库内储存,数量较小时,也应选择与其他仓库有适当距离的仓库单独存放,并应远离电源、火源,同时有专人保管。这类药材最好用油篓或缸罐等盛装后整件密封。尤其是火硝易爆燃和风化,更应用缸罐等进行密封储存。在库房附近,还应放置适量的灭火器、沙箱等消防设备,以保安全。库内堆码不宜过高,一般以不超过3m为宜。火硝、干漆均不能重压,干漆更不宜受阳光直射,否则极易引起燃烧。库内以温度不超过31 ℃、相对湿度不低于60%为宜。但湿度也不能太大,否则又易引起火硝潮解甚至沤烂包装。在不同品种垛与垛之间,最好能保持1m以上距离,以免在搬取时相互碰撞摩擦而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