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18515900000005

第5章 序

贺永立是我大学同学。同窗四载中,我和同学们都有一个感受,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贺同学思维十分敏捷,语言流畅而犀利。无论是在课堂上分析评论文学作品,还是班上组织的各种活动,抑或是茶余饭后的闲聊中,该同学捕捉话题内核的精准和语言表达的犀利,都令我们叹服。当时我们就开玩笑,贺同学一定要写一部思维与语言方面的书让我们读读,让我们的儿女辈受益。大约10年前,我果然读到了(很可能是最先拜读)他的《大语文与创新思维》一书;大约10年后,我(可能又是最先拜读)读到了他和夫人联袂编著的《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一书。从“大语文”到“语言表达”,他始终没有离开语言表达这个轨迹,始终紧紧扣住“思维创新”这条主线,探讨思维创新与语文教学和语言表达的关系、方式和效果,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主题终身不懈的追求——这种精神本身就令人肃然起敬!

我以为本书的价值有三:

一是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思维和语言的问题,是人类的基本问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思维和语言。追求发展与创新,是人类的本性;而人类的发展与创新,是断然离不开思维与语言的——没有思维的敏捷与语言的流畅表达,就难有人类的发展和创新。

思维和语言的问题,也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没有思维和语言,就没有教育活动的存在。考量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敏捷的思维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语言表达的准确和流畅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发展。作者在书中针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能引发人们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更好地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编著方式新颖活泼。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作者不是从学理的角度在理论上进行枯燥地推论,而是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按照思维科学本身的逻辑构架,从创新的角度来铺设本书的框架,精心梳理出创新思维的一些核心观点,用大量的实例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读一些能“升天”的系统的理论书籍确有必要;但中小学教师更喜欢读贴近他们实际,能“入地”、可借鉴、能操作的书籍。本书观点鲜明,例证丰富,语言流畅,能给人涵养创新思维很深的启迪。

三是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两位作者都是终身从事教师工作,本书是他们一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晶。作者以此为讲稿,为中学生开设思维创新和语言表达的选修课多年,效果很好;又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筛选书中的观点和例证。所以本书既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也是作者长期教学的结晶,还是作者在课程改革浪潮中创造出的校本教材,从而丰富了中学选修课的课程资源。

说了这么多价值,其实我最为欣赏的还是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有了这点精神,一个人一生就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如果从事实际教学的教师们都有这么一点精神,教育文献的资源库就会更加丰富起来,教育教学的效果就会更上一层楼,优质教育的春天就会早一天到来。

是为序。

万明春

201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