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18515800000021

第21章 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3)

五、校园建设规划

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分别自上述总体、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这四个方面予以了详细的分门别类的阐述,而对于这些组成要素而言,在单一战略选择的基础上还需要各个方面的灵活协作,完整配合,而这些配合就构成了校园建设规划的软件方面。

软件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才能良好运作。但现今校中校的独立学院情形依然广泛存在,也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独立”进行了深刻的辨析,2003 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0]为此,在独立学院的校园建设上,除了要通过学生、教师的交互活动塑造勤于实践、扎实基础的学习氛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实践氛围之外,还要加强学校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特别是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选择。在现今资金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校园的选址上不要盲目追求奢华、“幅员辽阔”的外显特征,只需根据实际招生状况弹性规划校园基本设施,达到舒适、宁静、齐全的校园环境,重点加强实验场所建设,同时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譬如合作办学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其已有的实验场所,让学生深入实验,既节省部分资金,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适应职业,适应社会,更好地掌握基本技术,从做中学。

第三节 独立学院战略领导与决策

一、独立学院的领导体制

独立学院由于其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其办学性质的特殊化决定了其领导体制必须实行董事会制度。按传统的法律观念,董事会是指管理公司、企业事务的领导机构,董事会制度则是领导体制中的一种管理形式,针对独立学院而言,就是由各个产权主体的代表共同组成的办学决策机构,负责为学校制订规章,筹措资金,统筹管理,谋求发展并承担相关责任的行政制度。《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应在试办独立学院时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办学协议。经双方协商,可以成立校董会。”[11]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由于投资渠道、合作方式等办学模式的不同,学校的领导制度也有所差异,其中公办高校与民间资本合作,公立高校、政府和民间资本三方合作的独立学院的领导制度一般是实行董事会制度,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而一些公办高校与政府合作以及公办高校独家举办的独立学院,则采用由母体公立高校直接管理的体制,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由母体公办高校派出管理人员担任独立学院的院长。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采用董事会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投资者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领导机构,对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学院院长由母体公办高校推荐,董事会聘任,具体负责学院日常的办学工作。

二、独立学院领导体制的特点及优势

周济于2003 年在“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独立学院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其中一个就是‘优’字。优质资源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的公办高校,他们有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也有好的管理模式,而且教师队伍也确有余力;另一个就是社会力量,他们有好的资金、资源和办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带来民营的机制与活力;这两个资源的有机组合,是民办教育发展得很好的结合点。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优’字是独立学院的一个很好的特征,也是独立学院的优势所在”。“规范的关键在于独立学院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即突出一个‘独’字。也就是说,在办学和管理上必须与校本部相对独立。独立学院,要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要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强调一个‘独’字,既有利于防止出现‘校中校’,影响教育公平,消除由于办学机制不统一可能引发学生不稳定事件的隐患;也有利于避免校本部对独立学院今后发展可能出现的民事纠纷,特别是债务纠纷中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校本部的风险;从法律和制度上也保持了独立学院的独立地位和相应的权力,防止校本部对其过度干涉,有利于独立学院在办学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大胆的、独立的改革和探索。可见,坚持一个‘独’字,是实现校本部和独立学院双赢的制度保证。”“在制度创新上,独立学院要突出一个‘民’字。这是独立学院的第三个重要特征。独立学院应该是一个民办机制的学校,由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公办学校;独立学院不靠政府投入,其投入主要是合作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收费也是按照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独立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经费投入,不是靠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支出来实现。这就保证了独立学院成为在现有体制之外,依靠民办机制新增的高等教育资源。如果偏离了这个重要的大方向,利用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现有公办高等教育的资源去举办,就失去了独立学院试办的意义。”[12]谈话内容从宏观上概括出了独立学院“优、独、民”三个重要特征,以期引导政策执行者领会精神,促进独立学院的规范运行。

独立学院的领导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的关键词,一是董事会群体为领导者,而非某一方或某个人,体现了集体领导;二是院长负责制,院长是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实行对学校运行的全面管理。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领导体制作出如此规定,一是因为领导体制对学院发展方向起着引领作用。二是因为独立学院的特点是申请者、合作者、办学者多方共同办学,必须要有一个具备权威的领导机构,而这一领导机构则由各方代表组成,而不是以某一方单独组成,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共同认可的董事会的章程,通过董事会制度集体合作,实现对学院发展的领导。三是要实践真正意义上的民办性,合作各方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培育自主办学的竞争力、创新力。四是为了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与管理,确保独立学院跨越而有序的发展,规模、质量、机构、效益得以统一地全面发展。”[13]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和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作为独立学院领导体制有其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集体领导、院长直接负责行政管理等方面。集体领导方式下,组织内的所有重大决策问题不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而是由董事会成员集体商议、探讨来决定。集体领导就是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体现,可以在领导决策活动中起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独立学院的领导体制要求董事会领导,充分说明了集体领导这一重要特色。领导体制中的决策和执行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高校管理是行政行为,必须实行行政负责制,否则就无法保证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在独立学院领导体制中,董事会就是领导,首长就是院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分离,是董事会领导和院长负责的关系的关键点。独立学院领导体制秉承我国公办院校领导体制中“校长负责”的合理部分,充分发挥了院长在学院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学院管理的正常运行。[14]

三、独立学院的决策模式

决策行为是人类所固有的行为之一。从决策的角度看,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看成是一部决策史,人类就是在不断制订正确决策的过程中前进的。决策的含义是广泛的,人们对其有广义的、狭义的和最狭义的等各种不同解释。一般来说,凡是根据预定目标作出行动的决定,都称为决策。它既是从对未来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两种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方案的过程,也是人们为实现既定目标制订最满意的行动方案并组织贯彻实施的活动过程,还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组织、制度、程序、方法等)解决问题的过程。[15]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决策模式以个体决策、领导—顾问决策和参与式领导决策模式为主。

1.个体决策模型

在组织学中,个体决策模型也叫作 CEO ( Chief Executive Of唱ficer)决策模型。在这种决策模型中,决策者处于组织中的首席位置。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通过个体的思考权衡设计策略并作出决策,从整个组织范围对决策执行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独立学院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在个体决策模型中,董事长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者,其他人在决策过程中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领导亲力亲为的决策行为,是由上至下的一种形式,即使制订出来的决策存在缺陷,但是只要董事长承认并接受缺陷的存在,下面的人员也会遵从和执行决定。一般来说,这种决策模式要求决策者具有非常高的素质,决策者的个人文化背景特征,包括其学历、经历、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教育理念、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及其执行有效性。

2.领导—顾问决策模型

这一模型是团队决策模型的一种,这里的顾问主要是指专家、学者,他们以智囊团或者专家委员会的形式参与决策,专家、学者所拥有的知识能帮助学校领导者区分出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应该忽略的,可以提供相关知识,并形成推论。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往往采取跳跃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确认相关信息,并提出假设、建构问题。当前的学校领导也越来越重视来自专家、学者以及教师等掌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的意见,因为他们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出决策的方案供决策者使用。

3.参与式领导决策模型

参与式领导决策模型也可以称为联合决策模型,即大家共同决策,董事长保留最终决策权,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通常将团队作出的决策作为自己的决策。参与式领导决策模型与学校的群体特征如学校组织文化、凝聚力、形成经历、成员目标的一致性等密切相关。在学校文化氛围比较积极的学校,教师一般能摸索发现问题,提出创新点,经由专家评估并通过宣传达成共识,学校支持推行,这是一个由下而上的改革过程。一般来说,这种决策模式下制订出来的决策,其执行效率比较高,效果也更好。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在提高本科教育资源增量,特别是在发展优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兴起和发展,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且在扩大教育资源和办学规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在领导体制与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内部与外部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直接制约独立学院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成长过程中,在依法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独立学院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吸取国内外私立大学成功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完善的内部领导决策制度,也要面对现实,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充满信心,创新机制,与时俱进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打造品牌特色,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第四节 独立学院战略决策与实施

在了解独立学院内、外部要素的方方面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优劣势之后,就是要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寻求选择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式,制订规划,为下一步的实施反馈奠定基础。在了解了独立学院的基本状况后,我们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使命、愿景来进行战略规划和选择。无疑,独立学院的使命在于它能够为现今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国家做些什么?而愿景则是其想对我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生活做些什么?使命在于其举办能力的获许和初衷,而愿景在于其未来的规划和展望。众所周知,独立学院是适应民间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并成为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力量。当然,独立学院也不想仅仅作为高等教育中公办教育系统的补充而存在,其公办的帽子只是为了前期站稳市场和稳定形势而作出的联合抉择。依靠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投入资金的更广泛吸纳,前期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加之国家政策法规中将其划归民办教育的想法思路,更加说明其今后适合于以私姓的帽子来举办公性的教育,成为打开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