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18515500000048

第48章 网上创业项目融资(6)

因此,商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①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②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商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商业计划书将是创业者所写的商业文件中最主要的一个。那么,如何制订商业计划书呢?为了确保商业计划书能“击中目标”,创业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产品

在商业计划书中,应提供所有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细节,包括企业所实施的所有调查。这些问题包括:产品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它的独特性怎样?企业分销产品的方法是什么?谁会使用企业的产品,为什么?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企业发展新的现代化产品的计划是什么?把出资者拉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来,这样出资者就会和创业者一样对产品有兴趣。在商业计划书中,企业家应尽量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每件事——商品及其属性的定义对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明确的,但其他人却不一定清楚它们的含义。制订商业计划书的目的不仅是要出资者相信企业的产品会在世界上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要使他们相信企业有证明它的论据。商业计划书对产品的阐述,要让出资者感到:“噢,这种产品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鼓舞啊!”

2)敢于竞争

在商业计划书中,创业者应细致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都是谁?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本企业的产品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竞争对手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要明确每个竞争者的销售额、毛利润、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然后再讨论本企业相对于每个竞争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要向投资者展示顾客偏爱本企业的原因是: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好,送货迅速,定位适中,价格合适,等等。商业计划书要使它的读者相信,本企业不仅是行业中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将来还会是确定行业标准的领先者。在商业计划书中,企业家还应阐明竞争者给本企业带来的风险以及本企业所采取的对策。

3)了解市场

商业计划书要给投资者提供企业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要细致分析经济、地理、职业以及心理等因素对消费者选择购买本企业产品这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商业计划书中还应包括一个主要的营销计划,计划中应列出本企业打算开展广告、促销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的地区,明确每一项活动的预算和收益。商业计划书中还应简述一下企业的销售战略:企业是使用外面的销售代表还是使用内部职员?企业是使用转卖商、分销商还是特许商?企业将提供何种类型的销售培训?此外,商业计划书还应特别关注一下销售中的细节问题。

4)表明行动的方针

企业的行动计划应该是无懈可击的。商业计划书中应该明确下列问题:企业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如何设计生产线,如何组装产品?企业生产需要哪些原料?企业拥有哪些生产资源,还需要什么生产资源?生产和设备的成本是多少?企业是买设备还是租设备?解释与产品组装、储存以及发送有关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情况。

5)展示你的管理队伍

把一个思想转化为一个成功的风险企业,其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才能和多年工作经验,要给投资者这样一种感觉:“看,这支队伍里都有谁!如果这个公司是一支足球队的话,他们就会一直杀入世界杯决赛!”管理者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指导公司实现目标的行动。在商业计划书中,应首先描述一下整个管理队伍及其职责,然而再分别介绍每位管理人员的特殊才能、特点和造诣,细致描述每个管理者将对公司所做的贡献。商业计划书中还应明确管理目标以及组织机构图。

6)出色的计划摘要

商业计划书中的计划摘要也十分重要。它必须能让读者有兴趣并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它将给读者留下长久的印象。计划摘要将是创业者所写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却是出资者首先要看的内容,它将从计划中摘录出与筹集资金最相干的细节:包括对公司内部的基本情况,公司的能力以及局限性,公司的竞争对手,营销和财务战略,公司的管理队伍等情况的简明而生动的概括。如果公司是一本书,计划摘要就像是这本书的封面,做得好就可以把投资者吸引住。它会给风险投资家有这样的印象:“这个公司将会成为行业中的巨人,我已等不及要去读计划的其余部分了。”

(1)商业计划分析——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七步分析法”是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做过的大量案例,总结出的一套对商业机遇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对新创公司及成熟公司都很重要的思维、工作方法。

第一步:确定新创公司的市场在哪里。

对于多数商业计划来讲没有可遵循的东西,尤其是新创行业的商业计划,一般都是外延式的,而不是传统的、有模式可寻的市场。比方说自行车市场、汽车市场,这些传统行业的市场,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但对于一些新创的服务性市场而言,市场到底是什么?大家都还搞不清楚。如许多高科技公司在做软件,是套装软件还是服务性软件?要界定出你是做的哪一块。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市场是什么。再就是在市场中价值链的哪一端?如要给企业提供一个管理软件(叫管理方案),是软件的集成商,还是套装软件商,或是平台提供商?确定自己的市场在哪里后才能比较谁和你竞争,你的机遇在哪里?如用友是一家软件提供商,它的市场是中国的企业,它先是企业软件的集成商,现在又做到了套装软件商。

第二步:分析影响市场的每一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市场定位后,就要分析该市场的抑制、驱动因素。对一般新创公司来讲,它寻找的多是新兴的市场,这就不如一些传统的市场如汽车市场那样成熟,大家可以用一些成型的模式或数据来进行分析,如平均每年增长多少。当然一些老的模式今天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WTO就是一个有可能是驱动、有可能是抑制的因素,目前大家谁都不知道,而且它对每个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要意识到影响这个市场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哪些因素是抑制的,哪些因素是驱动的。

此外还要找出哪些因素是长期的,哪些因素是短期的。如果这个抑制因素是长期的,那就要考虑这个市场还要不要做,还要考虑这个抑制因素是强还是弱。如一家外国银行想在中国开公司,但中国的规管制度对它是一个抑制因素,不让它做。但随着WTO的实施,这项制度就成为一个短期的抑制因素,有可能短到7年。所以从长期来看,外国银行最后可能还是要进入这个市场,虽然现在还存在一个很强的抑制因素。

第三步:找出市场的需求点。

在对市场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就很容易找出该市场的需求点在哪里,这就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要对市场客户进行分类,了解每一类客户的增长趋势。如中国的房屋消费市场增长很快,但有些房屋消费市场却增长很慢。这就要对哪段价位的房屋市场增长快,哪段价位的房屋市场增长慢做出分析,哪个阶层的人是在买这一价位的,它的驱动因素在哪里?要在需求分析中把它弄清楚,要了解客户的关键购买因素,即客户来买这件东西时,最关心的头三件事情、头五件事情是什么?如ERP对于大企业的客户来讲,他最关心的是质量要好、功能要齐全,他不太在意价位是多少。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价位第一,然后才是安装、使用简便,功能不需要齐全。这就说明,要进行公司市场的细分。

第四步:做市场供应分析。

即多少人在为这一市场提供服务,如服务类市场中的软件市场,有套装软件提供商,有系统软件集成商,有方案提供商,最后还有运营商。在这一整个的价值链中,所有的人都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因职位角色不同,很多人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如奶制品市场中,有养奶牛的,有做奶产品的,有做奶制品分销的。如公司要做奶制品分销,那前两个上游企业都是合作伙伴。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找出供应伙伴在供应市场中的优势劣势。

第五步:找出新创空间机遇。

供应商如何去覆盖市场中的每一块?从这里能找出一个商机,这就是新创公司必须要做的这一块。这样分析最大的好处是,在关键购买因素增长极快的情况下,供应商却不能满足它,而新的创业模式正好能补充它。填补这一空白,这也就是创业机会。这一点对创业公司和大公司是同样适用的,对一些大公司的成功退出也是适用的。对新创公司来讲,这一点就是要集中火力攻克的一点,这也是能吸引风险投资商的一点。

第六步;创业模式的细分。

知道了市场中需要什么,关键购买因素是什么以及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就能找出新创公司竞争需要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可以根据要做成这一优势所需条件来设计商业模式。但当新创公司发现了这个市场很有利,很多人又无法满足这一市场时。新创公司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在创业模式里“想吃的东西太多”,价值链从头到尾都想要自己做。软件要自己做,集成要自己做,营销也要自己做。创业模式的战线拉得太长,不能集中优势兵力。这就要在价值链上精心挑选出新创公司最有竞争力的一段模式,而后在外围了解跟谁联合,跟谁竞争;是短期的联合还是长期的联合;是外部的营销联合还是内部的研发联合以及如何去征服这块市场。这就要在新创公司的商业模式中体现出来。如果做软件,这时就要能回答出来用友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 IBM、微软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