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515400000056

第56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4)

(一)理论的高度与评论的价值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角》2010年9月9日播出的广播新闻评论《新农村建设岂能让贫困农民失房又失地》,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评选中,被评为广播评论三等奖。

反映及时是这篇评论的突出优点。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鹄山乡前山村的村干部们,为了推动该村的新农村建设,采取了拆旧房、建新房的措施。村民在旧房改建项目中,被迫拆了了旧房,又陷入没钱改建新房的困境中,只能借住在亲友家里。对此,村干部的解释是政府给予新农村建设的经费是有限的,其余部分只能由村民自行承担。基层干部还认定,只有拆了旧房屋,改建新房屋,才能更好地推进前山村的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记者接到新闻爆料,及时地判断出该新闻事件存在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理解和操作不当的问题,立即展开相应的采访。对村民的采访表明,村干部在“拆旧房建新房”的过程中,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单方面制订村屋改造计划,强制村民签订了改造协议,导致部分村民出现拆了旧房,建不起新房,而失去住房的生活困难现象。

明确地表明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和态度是该评论的另一优点。在调查并了解了群众的现实困难后,记者将村干部的做法和村民的反对意见等相关问题,反映给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部门和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学者。通过专家学者的讨论,提出论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拆旧房、建新房仅仅是整个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前山村的做法不仅带有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偏差,而且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尊重村民权益、单方面制订建设方案等问题。从而呼吁存在类似问题的基层政府停止相关建设活动,认真研究适合村落现实发展条件的新农村建设方案。

评论播出之后,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好评,并被多家媒体单位转播,及时地纠正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错误理解,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

从节目结构来看,递进式结构清晰明了:①广播主持人导语;②农民同期声对事件经过的呈现;③专家同期声对事件的点评;④广播主持人“编后按”的总结评论。

(二)问题的设计与话语的交锋

电视新闻评论在画面表达上有着传播的优势,画面提供了观众“我在现场”的新闻参与感,与此同时,画面也在表达着传播者对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看法和观点,画面中的拍摄角度是较为明显的。在西方报道,尤其是美国报道中,如对于驻伊拉克美国士兵的报道,电视的拍摄视角大多是仰视的,士兵的形象显得比较高大,这样的画面信息传达着美国新闻界对美国参与到伊拉克社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的立场和观点。和拍摄视角一样,提问的方式,也是一种评论视角和观点的呈现。白岩松采访过一个在深圳拍卖文稿的从业者,他提了三个问题:①请问你这次文稿拍卖,作为组织方是否想从中获利?②是否你身边组委会都同意你的意见?③让这样的组委会做这样一个仿佛圣人的事情,是否跟市场经济有违背的地方?[22]通过三个问题,白岩松对于拍卖活动的公益成分的质疑一目了然,提问本身就是态度的表达。

下面,我们通过水均益采访克林顿的案例来说明,提问如何呈现评论的观点,为了更好地通过提问来表达记者对于时政新闻中的国际政治的观点,如何进行周密的准备和精致的设计等问题。

1998年7月1日,水均益作为《焦点访谈》的记者,在上海采访了到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采访之前,节目组邀请中美问题专家,针对提问进行了专门的研讨。

问题设计的原则———①基于中美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请克林顿谈谈对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两国领导人通过热线电话是否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中美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合作将如何开展;②针对中美之间的分歧,重点关注譬如台湾问题、对中国的制裁、最惠国待遇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③克林顿此次访问中国,是对江泽民主席1997年访美的“回访”,属于友好访问的性质。因此,应该更多地强调中美友好,问题可以设计得比较轻松、活泼。可以利用克林顿第一站访问西安做一下两国文化传统方面的文章,也请克林顿谈谈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对未来的展望之类的话题,从而呈现出一种友好的交谈氛围。

问题的设计原则说明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对于美国总统的提问,体现了时政新闻的政治立场,即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所谓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就是指国际新闻评论要时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体就是,要熟悉我国政府的立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国情要有所了解,并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中外关系的发展历史等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23]水均益在采访克林顿之前,与专家学者的研讨,明确的是我国政府在中美关系中的立场,分析中美两国的政治关系,寻找提问设计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问题———①“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实际上,多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集中体现在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上。许多中国人认为,只要按照这些原则,就应该很好地处理台湾问题。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近年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还需要制定更为明确的原则来处理台湾问题?”②我们注意到您到达中国的第一站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城市西安,您为什么要在平生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首先访问这个城市?③很多人了解中国是从中国的文明和历史开始的,总统先生,在您的记忆中,您最初了解中国是通过什么?比如说,是通过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是一件什么事?④看来,您所说的也证实了许多人的一种观点,就是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大国和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来说,相互了解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而且不断保持这种沟通和了解就会使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不断地增多。这是否就是您来华前向美国公众所强调的要和中国保持接触的理由的基本出发点呢?问题设计好以后,水均益和他的同事还请来美国问题的专家,模拟了整个采访的过程,再根据情况,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回到问题本身,在台湾问题中,隐藏着中国政府的立场,那就是中国历来对于台湾问题是重视且态度明确的,希望美国按照联合公报的相关原则对待和处理台湾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柔性的文化问题的提出,是希望克林顿从政治以外的其他角度,譬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等来对中国进行关注和思考,表达的是提问者的一种开放的国际交往的视野和态度。

经过周密的提问设计,尤其是明确了提问原则之后,水均益在采访克林顿的过程中,掌握了采访的主动权,清晰地抓住克林顿的思维方向,控制了采访的节奏和动向,恰当地表达了中国媒体对于美国总统访华的立场和态度,而且还制造了一个访谈的亮点。

采访开始后,水均益按照当初设计,先问克林顿:“为什么选择西安作为此次访华的第一站。”克林顿回答:“我希望能从一个能够体现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地方开始我的访问。这个地方可以体现出中国人民那种永恒的性格,当然我选择西安也是有个人的考虑。因为我认为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现在和她的未来,最好的办法是首先了解她的过去……”

水均益接着提问:“您最初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的。”

克林顿回答:“噢,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父母给我买的一套百科全书。书里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情况,像是索引一样从A到Z,由浅入深。你知道当时没有电脑。我记得那时我一边看着世界地图,一边阅读有关中国的内容。我那时大概八九岁。我被书中的内容迷住了。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到中国来。”

接下来,克林顿谈到了他这次来中国的感受,谈到了中国戏剧性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也谈到中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变化,并关注到了在基层领导人的任用及其政策的制定方面,中国老百姓的发言权在增大。这时,水均益意识到克林顿开始发散思维,并有可能会进入对中国事务的“美国评价”中去,他即兴插入一个问题:“除了这些以外,你有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克林顿被打断了思路,稍有些迟疑地回答道:“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惊喜……让我想想,啊。我想我是有一点吃惊。是的,我有两点。首先,在我来之前,我没有想到我与江主席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会被现场直播。随后,我在北京大学的讲演,我昨天在上海电台热线对话都被直播了。我没有预期到能够和中国人民有如此公开和广泛的交流……”[24]

“我没有预期到能够和中国人民有如此公开和广泛的交流”,成为采访中的亮点,这一句话也成为了西方媒体在报道克林顿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广泛引用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就代表着中央电视台的观点:中国正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应对世界的发展。所以说,评论并非是通过明确的观点性的语言的传达来进行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相比,其现场采访的声音和画面,采访记者的提问方式都成为表达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在时政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表达更多是通过新闻事实画面的提供和采访记者与被访对象之间的“话语交锋”来完成观点的呈现,是一种具象与思辨统一的传播效果。

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交锋往往体现出采访记者良好的新闻素养、丰富的知识背景、敏锐的心理素质和睿智的现场反应。水均益对于普京和基辛格的采访就表现了较为精彩的中国时政新闻评论记者的综合素质。

1994年5月,美国国会对是否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争执不休,同一时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到北京参加“九十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际研讨会”,《焦点访谈》节目组认为,就最惠国问题采访基辛格博士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于是,水均益和他的同事就来到基辛格下榻的宾馆,通过沟通和努力,争取到五分钟的采访时间。约定采访时间之后,水均益就到新华社国际部的资料室,查阅了有关基辛格的资料,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基辛格的生日是5月27日,也就是采访两周以后。为了应对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广博知识背景的基辛格博士,水均益和同事在设计问题时,明确了一个原则,问题一定要有难度,才能提起基辛格的兴趣。他们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基辛格博士,在冷战结束前后的这些年,国际关系显然发生了很多变化,您认为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是朋友呢还是敌人?”第二个问题是:“博士先生,既然您认为冷战前后,中美两国都是政治上的朋友,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两国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论,特别是在像最惠国待遇这样的问题上?”在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上,基辛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因此,让他来回答中美两国的关系是非常恰当的,他也会给出意料之中的答案,从而为第二个问题埋下伏笔。第二个问题直面中美两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美国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存在争论,基辛格作为中美问题的专家对此的发言极具价值。接下来的采访更是精彩迭出,节目的最后,水均益提起采访前一晚知道基辛格两周之后过生日,并祝他生日快乐,现场气氛很好,水均益顺势说道:“许多中国人在电视上看见您,感觉您十分严肃,不过我看您现在呢(此时,水均益有意顿了一下,只见基辛格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却是笑容可掬。那么,是否请您对将要看到您的众多中国观众说几句话?”基辛格很配合地说道:“我想告诉我的中国朋友,我对你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我也对你们对朋友的忠诚感到钦佩,我祝你们万事如意!”[25]这一期节目获得《东方时空》的季度金奖,节目的成功不仅在于提问的设计,还在于水均益在采访现场的机智应对以及他对采访现场节奏的掌控。

同样的,他对普京的访谈也说明了国际时政新闻评论的高难度和高要求。采访普京之前,水均益同样对普京的个人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发现普京对俄罗斯历史上的彼得大帝时代是比较推崇的,就在提问中设计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的局面,吸引了普金的注意和思考,采访画面上观众看到了严肃的普京展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水均益也一改往日冷峻的表情,访谈呈现出“轻松问答,巧妙回答”的传播效果,这同样是一期出彩的国际时政新闻评论节目。

案例

水均益采访普京

(记者)观众朋友,我现在站在著名的莫斯科红场上,而我背后是俄罗斯的心脏克里姆林宫。2个月以前,一位新主人进驻这克宫,他似乎无太多领袖风采,但他语言铿锵,行事果断。他似乎面容冷峻,难得一笑,但他深孚众望,成为俄罗斯政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就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 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