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18514900000007

第7章

【观赏特征】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花文化十分丰富,被赋予高洁品性,为世人称颂。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枟离骚枠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晋代诗人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花形各异,每年深秋,很多地方都要举办菊花展览会,供人观摩。盆栽菊可供人们欣赏品评,进行室内布置。菊花造型多种多样,可制作成大立菊、悬崖菊、塔菊、盆景等。切花可瓶插或制成花束、花篮等。菊花还可食用及药用。

【生态习性】菊花原产我国,至今已有2 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 ~21 ℃,最高温度32 ℃,最低温度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忌连作。菊花为短日照花卉。

【盆栽关键技术】

(1)养分 适期控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的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2)水分 要让菊花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控水是唯一的有效措施。盆菊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片喷1次叶面水。

(3)换盆 在菊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 ~3 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径约12 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直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花蕾分化前再换入直径约20厘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适时加施肥料。只有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才有利于供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切忌大盆养小苗或小盆养大苗。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须根。

(4)摘心 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 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 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

(5)疏蕾 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用手指掐掉,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能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需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掉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常见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为叶斑病和白粉病。菊花叶斑病防治可在夏末开始每隔7~10天喷洒1次0 .5%的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菊花白粉病防治,初病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 倍液,严重时用25%敌力脱乳油4 000 倍液防治。

9)兰花

【观赏特征】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有2 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民常用兰花象征不畏强暴、矢志不屈的民族性格。兰花之美,美在神韵。古人对兰花推崇备至,如郑板桥赞美兰花的诗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继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香知去不留。”兰花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阵阵幽香,被誉为“国香”“天下第一香”,尊为“香祖”。与梅、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和水仙、菖蒲、菊花同称为“花草四雅”。在中国兰花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并将其当成艺术品收藏。

中国兰又称国兰,是指兰科兰属的少数地生兰,主要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主要原产于亚洲的亚热带,尤其是中国的亚热带雨林地区。中国兰与洋兰相比,一般花较少,但芳香,花叶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春兰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 春兰散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2—3月,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重。珍稀种类有各种色彩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

(2)蕙兰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地粗拙,苍绿色,叶缘锯齿分明,中脉明显。花朵浓香而持久,花为多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3)建兰 建兰也叫四季兰,生长健壮,叶绿花繁,花朵浓香,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种类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4)寒兰 寒兰散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东北和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建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优雅潇洒,碧绿秀气,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种类。花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也有洁白无瑕的素花,香气袭人。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叶丛生于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具光泽。花茎通常高出叶面,有花7~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褐色的脉,花瓣短宽,唇瓣三裂不明显,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3月。

【生态习性】兰花喜荫,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温度在15~30 ℃最宜生长,35 ℃以上生长不良。5 ℃以下的温度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形态。阳光直射则一两天内即显露叶子灼伤或枯焦,因此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的养兰要诀。

【盆栽关键技术】

(1)选择兰盆 一般选择专用兰盆,盆以小、高而窄、通气好、美观大方为首选。

(2)选择盆土 中国兰属地生兰类,在野外生长在森林下面的腐殖土上。但由于其根系为粗大的肉质根,喜肥沃、疏松、透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忌土壤积水,积水可引起根系腐烂。因此,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的腐殖土,在浙江、江苏称为兰花泥。但因资源少、价格高,不能满足栽培兰花的需要。北方多年使用泥炭土和自己堆制的(阔叶树)腐叶土,添加少量的河沙及基肥,栽培兰花也比较成功。中国兰可以单独用苔藓或添加部分陶土颗粒盆栽。

(3)浇水 古人有“干兰湿菊”的说法,主要是指兰盆内土壤不宜过湿,同时也说明兰花有一定的耐旱能力,盆土在数日内稍干对兰花影响不大。一般在冬季兰花停止生长,进入相对休眠期,浇水量要适当减少。以盆土微潮为好,千万不可太湿,低温潮湿最易引起兰花烂根。从春季开始,随温度的上升,兰花转入旺盛生长期,应逐渐增加灌水量,以保持盆土较高的含水量。夏季兰花要根据盆土的潮湿程度浇水。秋末,气温开始下降,可以逐步减少灌水量,使兰花生长坚实,有利于安全越冬。兰花用水以水质清洁、无污染为好。井水和城市的自来水多数经漂白粉或氯消毒处理,须在浇水前在水盆或水缸中贮存1~2天,使氯散失后再用比较好。

在北方栽培兰花,经常保持栽培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冬春秋三季,北方气候十分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常在30%左右,不利于兰花的生长。兰花与一般的花卉相比,其根系的吸水能力较差,在北方干旱季节,由于空气湿度太低,叶面的蒸发量甚大,为了减少叶面的蒸发,需每日数次向叶面、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4)施肥 施肥是中国兰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生长的好坏与施肥有很大关系。基肥多与培养土混在一起施用。通常按1∶10的比例将腐熟的干牛粪加到培养土中,并加入少量磷肥。也可以在培养土中加入少量经过发酵的各种饼粕、马蹄、牛羊角屑做基肥,或在春季将上述有机肥埋在盆边的土中,但不可与根直接接触。除基肥以外,在兰花的生长时期还可以施行液体追肥。各种饼粕、马蹄片等经加水发酵后,取出冲淡5~10 倍,结合灌水时施用。每次少施,约2周施用1次。也可以施用复合肥,其浓度应在0 .025%~0 .1%。兰花最忌施肥过量,以施用极稀薄的有机肥为好,以免因浓肥而使兰花受害。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炭疽病:该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南方地区一般在7—8月,湿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水湿,随即用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施。每10~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②软腐病:该病多在4—5月发生。在幼芽心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而至发臭死亡。发生后要及时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施,每隔10~15天1次,连喷3次。

③根腐病:该病多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当盆土积水、土壤板结、酸性较大、施肥过浓时,镰刀菌趁机侵入根部,使根逐渐腐烂,植株吸收不到养分而死亡。如在早期发现,应迅即换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烂根败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整株兰花浸入1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1∶3 000倍,浸30分钟后晾干,重新种在更新的基质内,放置在通风之处。

④白绢病:该病大多危害墨兰和建兰。当高温多湿时节,其病菌的菌丝体先从假鳞茎或叶片基部入侵,接着危害根部。发生后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干枯,表面缠绕白色绢丝状的菌束,慢慢扩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兰根,都会中间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鳞茎亦只剩下纤维组织,呈现出叶断根断的干死现象。要防止白绢病的发生,首先要在种植前选用干净和消过毒的盆土,不宜施用过浓的有机质肥料。当初发病时,立即进行换盆,改用新的盆土,并用五氯硝基苯500 倍液喷施,或用灭菌丹或多菌灵600 倍液将病株浸上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

⑤病毒病:该病各地都有发生,约有10多种。现常见的有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两种。使叶上出现多种花纹的斑点,叶正面色浅,背面色深,继而扩大至整叶枯黑而死。人们称之为“拉丝病”,被视为兰花的“癌症”,对家庭养兰威胁很大。有些海外兰商把染上此病的名兰品种带来内地以廉价出售。购买时要特别警惕,以免受骗。这种病毒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什么特效药可以防治。如发生此病,应立即清理烧毁,对用过的兰盆、兰具等均要彻底消毒。

(2)虫害

①介壳虫病:该病俗称“兰虱”,为常见的主要害虫。一般危害较重的有盾蚧、条斑粉蚧、褐圆蚧、红蚧等。多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发生。常黏附在兰叶的叶脉和叶面上,即使该虫被杀死后,其介壳仍附着不脱。发现后可用40%的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马拉硫磷800倍液,或50%的敌百虫250倍液喷射2~3次即可将其杀死。必要时再用人工将介壳虫抹除。

②蚜虫:蚜虫常见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兰花植株。它白色肉质、数量较大。在天气干燥时容易发生,其分泌物常诱致煤烟病等发生,转移危害其他花草。用20%的乐果乳油加水500 倍,或50%的辛硫磷乳油加水2 000倍喷射2~3次便可将其杀灭。

10 )水仙

【别名】水仙花、金盏银台、天蒜、雅蒜,石蒜科、水仙属。

【观赏特征】水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叶丛生如带”,白花黄心,“花开雪中,香清而微”,“其花莹韵,其香清幽”。花时正值春节期间,以水盘盛之,置于案头窗台,格外高雅,更增添了节日气氛。素有“凌波仙子”之称。植株低矮,花姿雅致,芳香,叶清秀,是早春重要的园林植物。水仙花散植于庭院一角,或布置于花台、草地,清雅宜人。水仙也可以水养,将其摆放在书房或几案上,严冬中散发淡淡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水仙也可做切花供应。鳞茎可入药,捣烂敷治痈肿。其花可提取香精,为高级香精原料。

【生态习性】水仙原产北非、中欧及地中海沿岸,其中法国水仙分布最广,自地中海沿岸一直延伸至亚洲,有许多变种和亚种。中国水仙是法国水仙的主要变种之一,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水仙是秋植球根植物,秋冬为生长期,夏季为休眠期,鳞茎球在春天膨大,其内花芽分化在高温中( 26 ℃以上)进行,温度高时可以长根,随温度下降才发叶,至6~10 ℃时抽花。适于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在生长期有充足阳光的气候环境。但多数种类也耐寒,在我国华北地区不需保护即可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黏质土壤最好。水仙耐湿,生长期需水量大,耐肥,需充足的畜禽厩肥作底肥。

【盆栽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