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1848600000007

第7章 带着梦想去冒险 (2)

那天,吃罢晚饭,父亲把他们召到病榻前。他一阵接一阵地咳嗽,脸色苍白。他艰难地扫了每个人一眼,缓缓地说:“那是在一次全州冠军对抗赛上,对手是个人高马大的黑人拳击手,而我个子矮小,一次次被对方击倒,牙齿也出血了。休息时,教练鼓励我说:‘辛,你不痛,你能挺到第12局!’我也说:‘不痛。我能应付过去!’我感到自己的身子像一块石头、像一块钢板,对手的拳头击打在我身上发出空洞的声音。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被击倒了,但我终于熬到了第十二局。对手战栗了,我开始了反攻,我是用我的意志在击打,长拳、勾拳,又一记重拳,我的血同他的血混在一起。眼前有无数个影子在晃,我对准中间的那一个狠命地打去……他倒下了,而我终于挺过来了。哦,那是我唯一的一枚金牌。”

说话间,他又咳嗽起来,额上汗珠晶晶而下。他紧握着吉尼普的手,苦涩地一笑:“不要紧,才一点点痛,我能应付过去。”

第二天,父亲就咯血而亡了。那段日子,正碰上全美经济危机,吉尼普和妻子都先后失业了,经济拮据。父亲又患上了肺结核,因为没有钱,请不来大夫医治,只好一直拖到死。

父亲死后,家里境况更加艰难。吉尼普和妻子天天跑出去找工作,晚上回来,总是面对面地摇头,但他们不气馁,互相鼓励说:“不要紧,我们会应付过去的。”

如今,当吉尼普和妻子都重新找到了工作,坐在餐桌旁静静地吃着晚餐的时候,他们总要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那句话。

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弯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在。

学会勇敢面对

勇敢是人类美德的高峰。

——普希金

杰克逊是一位非常博学聪慧的老作家,现在和夫人住在佛蒙特州科斯林附近的农场里过着隐居的生活。在一个晴朗的晚冬日子,整个农场为覆盖着白雪的田野和树林所环绕,戴维专程去那拜访了他。

埃德加·N·杰克逊这位“心灵的医生”,他多年的写作和教学曾帮助过许许多多身处逆境的人们,现在正不得不用自己的智慧滋养着自己——前些日子,老人因意外地受到了重物的撞击,身体的右半侧失去了知觉,甚至丧失了说话能力。医生的预测是很不乐观的,他们告诉他的夫人:看来想恢复说话能力是不可能的了。可是几个星期后,老人不仅又能进行交谈了,而且还决心要获得更多的才能。

埃德加拄着手杖,步履缓慢地起身迎接戴维,但眼神中流露着清晰可辨的朝气和活力。他们一起走进书房,只见一大堆新的、旧的书籍排列在书桌周围,桌上除了大量的资料、杂志,还端放着一台文字信息处理机。

得知他的书能对戴维有所帮助,他显得有些兴奋。戴维告诉他,失败的漩涡实际上仍然使自己感到悔恨和悲痛,甚至无力自拔。

“现在你需要的就是痛心疾首地反省自己的失败,学会从悔恨和悲伤中寻找安慰。”他接着劝诫戴维,“一些人不因悔恨的震惊而醒悟,因此无法得到安慰;但是那些真正懂得悲痛的人,就能获得新的灵感和更加充实的信念。”

“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指向窗外远处的光秃秃的糖槭树,那些糖槭树是环绕着那片三英亩的牧场栽种的。他们从边门走出去,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积雪,慢慢走向牧场。

戴维注意到,在每一棵大树之间都有绞扎在一起、锈迹斑斑的、带着铁刺的铁刺网串接着。埃德加告诉戴维:“60年前,这家主人种下了这些树,用来拉铁丝网当作圈围牧场的栅栏,这样就省得挖坑埋桩了。可是,把铁丝网钉进幼嫩的树皮里,确是对那些小树的极大不幸。一些树进行反抗,一些树也就接受了:你看这,铁丝网已经长进树里去了。”

他又指向一棵因铁丝的伤害已严重畸形的老树,“为什么那棵树用损伤自己来反抗,这棵树却接受了铁丝网而不是牺牲自己?”近旁的这棵树丝毫没有那种长长的,看了令人作痛的疤痕;相反,铁丝网就像铁钻一样从树干的一头嵌入,又从另一端出现。

“这片老树使我想得很多,”回来的路上埃德加对戴维说,“是内在的力量使老树能够克服铁丝网的损伤,它们不愿让铁丝网葬送掉自己的余生!那么一个人又怎样变不幸悲痛为再生的力量,而不是让它成为自己生活的障碍呢?”

埃德加也无法理解发生在糖槭树身上的奇迹,“但对于人来说,我们有勇敢地面对逆境和超越痛苦的途径:为自己保持一幅富于朝气和活力的前景,不要害怕别人的怨恨和嘲笑,尽量对自己宽容——这是最重要也是最费力气的了,应该在自己身上花大功夫。我们许多人总是对自己过于苛刻,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自己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忘掉自己那些已经造成了的愚蠢错误吧!”。

进屋时,他望着那片糖槭树深沉地说:“如果我们能理智地驾驭不幸,如果我们能彻底地反省自己的过失,‘铁丝网’就不会得胜,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不幸,我们就能够成功地生活下去。”

喝着夫人端来的咖啡,埃德加欣慰地告诉戴维:“我不断地给我的生活划出一条新的起跑线,获取新的知识、新的友谊、新的体验。”他兴奋地注视着那台新的文字信息处理机和许多新书:他自己也正在奋斗!虽然半身不遂还时常困扰着他,但他没有让步。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相信自己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英格丽·褒曼18岁的时候,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监护人——奥图叔叔却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但他知道褒曼非常固执,于是答应给她一次机会,去参加皇家戏剧学院的考试,考不上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

考试的前几个星期,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的信封就退回来;如果通过了,就给她寄来一个白色信封,告诉她下次考试的日期。

英格丽·褒曼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比他还大胆,她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

考试那天,英格丽·褒曼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紧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褒曼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奇的是评判员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英格丽·褒曼见此情景,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掉了。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

“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英格丽·褒曼仅在舞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

她来到河边,看着河面,水是暗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吞下那些脏水。“唔!这不行。”她把自杀的念头打消了。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到办公室去取白信封。

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

她真的拿到了白信封。她考取了。

若干年以后,英格丽·褒曼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

“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

“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谈着:‘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呢!叫下一个吧!’”

英格丽·褒曼差点让一时的消极念头毁了自己的前程!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没有绝望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金斯莱

维克托·弗兰克什么也没有,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投入了纳粹德国某集中营。

他被转送到各个集中营,甚至被囚在奥斯威辛数月之久。弗兰克博士说他学会了生存之道,那就是每天刮胡子。不管你身体多衰弱,就算必须用一片破玻璃当作剃刀,也得保持这项习惯。因为每早晨当囚犯列队接受检查时,那些生病不能工作的人就会被挑出来,送入毒气房。

假如你刮了胡子,看来脸色红润,你逃过一劫的机会便大为增加。

他们的身体在每天两片面包和三碗稀麦片粥供应之下日趋衰弱。9个男人挤睡在宽3米的旧木板上,两条毡子覆盖。半夜三时,尖锐的哨声便会叫醒他们起来工作。

一天早上,他们列队出去在结冰的地上铺设铁路枕木,同行的卫兵不停叱喝,更用枪托驱赶他们。脚痛的人就靠在同伴的手臂上。弗兰克身旁的男人在竖起的衣领后低声说:“妻子若是看见我们的模样不晓得有何感想!我真希望她们在她们的营中过得好些,完全不知道我们的光景。”

后来,弗兰克写着:“这使我想起自己的妻子。我们颠簸着前行,路程有数公里之遥,我们跌倒在冰上,彼此搀扶,手拉手往前。我们没有交谈,但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惦记着自己的妻子。

“我偶尔抬头看天上,星光已逐渐稀微,淡红色的晨光开始从一片黑暗的云后乍现。我心中始终记挂着妻子的形影,刻骨铭心地想着她。我几乎听到她的回答,看见她的微笑,那爽朗和鼓励的表情。忽然有一个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生中首次领会到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也是许多思想家最终所陈述的真理,就是——爱是人类所能热望的最终极目标。我抓住了人类诗歌、思想与信仰所传递的最大奥秘,人类的救星乃在爱中,借着爱得以实现。”

每天他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能逃出去。他请教同室的伙伴,伙伴嘲笑他:来到这个地方,从来就没人想过能活着出去。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也许能多活几天。可维克托不是这样的想法,他想到的是家有老母妻儿,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

积极的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在野外干活,趁着黄昏收工时刻,他钻进了大卡车底下,把衣服脱光,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堆赤裸死尸上。刺鼻难闻的气味,蚊虫叮咬他,他全然不顾,一动不动地装死。直到深夜,他确信无人,才爬起来光着身子一口气跑了70公里。这正是,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这位幸存者后来对人们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就像每一处困境都有新的希望。

多疑的布兰克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那天下午,布兰克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上前一问,才知道马上有公审。布兰克也挤了进去,在后排的一个旁听席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