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的艺术
1846700000008

第8章 魅力无穷的幽默技法 (3)

小汤姆不善于说话。一天,邻居家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去祝贺,他也去了。父亲特意叮嘱他,千万千万不要在席间说出不吉利的话,他高兴地答应了。

席间,小汤姆一言不发,只管吃牛排。直到吃完了,有人问小汤姆为何不说话,他说:“你们见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没说,这个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关我什么事!”

小汤姆虽然席上什么也没说,可结尾处的假设还是没有顾及到“此时不该说的话”,叫人哭笑不得。

孩子们的思维一般属于简单、直线型,表现出一贯性,也常常因此而闹出笑话来。

下面再举二例:

汤姆:“我看这位新来的数学教师不怎么样。”

比尔:“为什么?”

汤姆:“昨天他对我们说5+1=6。”

比尔:“错在哪儿呀?”

汤姆:“可他今天又说4+2=6。”

威利的儿子到姑姑房间里玩,回到爸爸身边时拿着一小袋糖,说是姑姑给的。

爸爸问:“你说了‘谢谢’没有?”

“啊,忘了。”儿子马上又跑到姑姑房里去道谢,回来以后对爸爸说:

“其实我不用去谢姑姑。”

“为什么呢?”爸爸问。

“姑姑说,‘好孩子,不用谢。’”

从困境中寻找快乐

从困境中寻找快乐是一种愿望,但如果没有相当勇敢的、超乎常人的荒谬的想象,那也只是愿望而已。有了这样的想象而不善于在想象中借助偶然的因素来构成某种歪曲的推理,也是很难成功地运用幽默的艺术的。荒谬之妙,就在于荒诞的逻辑性。

荒谬性的逻辑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无理而妙”,越是幽默,同时也就越带纯调笑性;纯调笑性越强,与某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和道理的距离就越远。反过来说,越是一本正经地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就越不幽默,越不幽默也就越可能带上某种现实推理的特点;越是带上现实的推理性,幽默就越是让位于机智。例如:

父亲:“爱丽丝,你上课时都做了些什么?你不说?你的老师把什么都告诉我了。你老实说,你们班上谁最懒?”

爱丽丝:“这我哪知道啊!”

父亲:“我问你,当别的同学都在看书写字的时候,瞪着眼睛东张西望的是谁?”

爱丽丝:“那是我们的老师啊!”

这个故事的荒诞色彩并不浓,看起来很合乎通常的规律,因而也具有保护自己的实际效用,所以,在这里的机智超过了幽默感。

在通常情境中,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任何威胁,心理并未失衡,纯调笑性的幽默往往比机智给人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精神享受常常是以在场人物的共享为特点的。而在人的安全威胁或尊严遭受损害的严峻关头,纯调笑性的幽默就不能应付现实的危机了,切实可行的机智自然就更为迫切地需要了。

在谐音、语义、行为等方面故意误会对方的本来含义,使理解出现偏差,从而触动我们的神经,也是运用幽默的技法之一。

先看生活中的一则笑话: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们:“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们回答:“老师,这是屁股。”

老师见学生们说下流话,很气愤,跑到校长办公室,说学生们骂她。

校长来了:“同学们,谁叫你们侮辱老师?你们看,谁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屁股,这是谁干的?”

老师的画技不高,致使学生们与校长的理解错位,从而触动了我们的笑神经——趣味盎然。

语义方面引起的误会见下例:

一个年轻人常在街上行乞。一天,一位贵妇人对说:“你这么年轻,实在应该到工厂去。”

“我去过很多工厂,夫人。”乞丐说,“可他们什么也没给我。”

“到工厂去”有两种含义,两种含义分别被两种人理解,造成语义误会。

一位老人对街上一些年轻人的穿着很反感。他对身边站着的人大声说:“看那位,不知是男是女?”

“女的,那是我女儿。”

老人抱歉地说:“啊,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她母亲。”

这人厉声喊道:“我是她的父亲!”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利用误会技法来假装糊涂,调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幽默效果。以下便是两例:

经理见一个烟鬼总是在工作时抽烟,便想了个办法,在墙上写了几个大字:

“工作时不准抽烟!”

谁知这烟鬼依然如故。经理只好当面指指墙上对他说:“先生,呶。”

“看见了,经理。”烟鬼说,“您瞧,我从来都是在抽烟的时候放下工作的。”

法官:“为什么你拾到这个贵重的戒指不交给警察或是失物招领处呢?”

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大人。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刻得非常清楚的那句话时,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法官:“那是句什么话。”

被告:“永远属于你。”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真则假之,假则真之。先是迷惑对方,然后使自己体面地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也是运用幽默的又一种技巧。

在一些意外的场合,常常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着实使人尴尬万分。此时要化解难堪的局面,不妨假装糊涂一些。

莎士比亚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让主人公薇奥拉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彻底成为糊涂人,要有足够的智慧。”特殊场境中的假装糊涂,其实是一种机智的应变。

一次,排完歌剧,有人给女主角打来紧急电话,导演慌忙去叫。这时,女主角已去浴室洗澡。导演跑去找她。A室、B室、C室外边都放着拖鞋。这三间浴室属于明星专用,一进门是更衣室,对面玻璃门内是浴室。

导演不知道女主角在哪个浴室,一急没敲门就推开了A室的门。这也难怪他,因为他只想女主角在浴室,哪知道她已回到更衣室,蒙着头巾在擦头,当然,丰满的胸部以下,完全裸露。

女主角“啊”的一声,急忙转身隐蔽。同时,导演也叫了一声,赶紧把门关上。

“啊,对不起,亨特先生!”

导演顿时喊出了男主角的名字!室内的女主角一定在惊恐之余,长嘘了一口气。这位导演故意以干脆疏忽到底的做法,不使女主角羞怯而了结此事,真是高明。

下面我们再看看普希金的一次“糊涂”:

普希金年轻的时候并不出名。有一次,他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家的舞会,他邀请一位年轻而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

这位小姐十分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微笑地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怀着孩子。”说完,很礼貌地鞠躬离开了。

普希金的“糊涂”很巧妙地回击了无礼的贵族小姐,使自己很体面地下了台。

以上两位如果直接道歉或反驳,充其量只是使自己难堪而已。难得糊涂法的妙处在于真则假之,假则真之,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先是迷惑对方,然后大家都能体面地从困窘中“拔”出来。

有时,假装糊涂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出奇制胜,这就要求在一些场合,要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

保罗正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个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你最好还是要我的命吧!”保罗说道,“因为我比你更需要钱!”

这里,保罗的上半句回答显得很糊涂,遇上歹徒,恐怕谁也会保命的;可是,其实后一句才点出真意。

幽默的意境要求矛盾冲突具有新奇性和独创性,以“新”为灵魂,以“熟”为大忌。所以,幽默要忌熟路,立新意。

这不禁使人想起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的一则幽默故事:

一次,罗西尼被请去为一位作曲家的新作提意见。

在这首曲子演奏过程中,他不住地脱帽。主人询问究竟,罗西尼回答说:

“我有个习惯,凡遇到老相识,我都要脱帽打招呼。在阁下的曲子里,我遇到的‘老相识’太多了,所以只好频频脱帽向它们致意。”

如果按照罗西尼的礼仪行事,欣赏那些“随人脚后行”的作品时,最好的办法是“把帽子拿在听众手里”,以免把轻松的艺术享受变成吃力的如牛负重。

让矛盾活起来

体现幽默艺术的方式很多,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都洋溢着幽默的气息。

一个赌徒嗜赌如命,他为了从赌场上赢回输掉的钱财,熬更守夜,孤注一掷,最后连衣服也输光了。此刻他醒悟过来,发誓戒赌。

他用笔写上“坚决戒赌”四个字贴在床头。一天,一位好朋友看到了床头这条诫示后,嘲讽地问:“你真的戒赌了?”

“真的!”

“我不信。”

“不信?”赌徒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大声说:“咱们赌三瓶威士忌酒!”

这里,用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了幽默的艺术,取得了鲜明、强烈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人们为了表达意思的完整,做到无懈可击,说话往往避免自相矛盾。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有时却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和艺术,因为幽默的艺术化恰恰是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的,这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人们的震惊,推动人们去想象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的。例如:

夜校正在上课,突然停电了。

黑暗中,老师对同学说:“停电了,我们无法继续上课,请同学们稍候,电铃一响就放学。”

明明停电,可还要等电铃响,艺术的效果油然而生。

自相矛盾的幽默法在自我解嘲时也可以发挥作用:

一个被判死刑的罪犯,在行刑前问刑警:“请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刑警喝斥道:“死到临头,问时间干什么?”

犯人答道:“这可是我的终身大事,记住这个最有意义的时间,对我来说十分必要。”

这位犯人似愚却智、令刑警啼笑皆非的回答使得幽默的艺术性为观众一览无余。

当然,自相矛盾也有纯攻击型的,其特点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张的形式突出出来,以显示其荒谬性,来批评某对象。

比尔:“昨天的画展我只看了你画的那幅。”

威廉:“谢谢。”

比尔:“别客气,因为别人的画前都挤满了人。”

比尔的话前后矛盾,幽默从中而生。但这攻击性不是很强,对方如果宽容大度,不过一笑了之。

幽默是门真诚的艺术,是受内心情感的驱使,不可控制地表现出来的。情感的特点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一对新婚夫妇争吵,妻子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

妻子说:“我要跟你吹了。我要去收拾东西,离开这里去母亲那里。”

“很好,亲爱的,车费在这里。”

她接过钱灵敏起来,突然说:“我回来的路费怎么办?”

既然是宣布告吹,不言而喻就是不回来了,可是又问回来的路费怎么办,说明还想回来,二者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对于表达一个理性的决定来说是失败的,但对于表达夫妻间的微妙的情感来说却是十分成功的。

不管口头上说得多么坚决,可是在内心深处,她还是不由自主要回来。妙就妙在她虽不愿讲出来,但仍然自相矛盾地泄露了出来,而且这并不是虚假,而是很真诚的。如果只有矛盾而不真诚就毫无趣味和艺术可言了。

因此,家庭生活中就应多多运用这种艺术来融洽夫妻关系。

一对夫妇发生口角,很不愉快,丈夫心软,在吃晚餐的时候,见妻子怄气不吃,于是拿了一个面包给妻子,并轻松地说:“亲爱的,你吃下这个面包,才有力气和我吵架啊!”

妻子立即答道:“我吃了这个面包,我们就吵不起来了。”

这里他们言行的自相矛盾,均是真诚的,因此争吵终止,和好如初,彼此原谅对方。这里的妙处在于丈夫明明要和解,却要妻子吃饭后继续吵;妻子明知道吃了饭就吵不起来,却把这意思用言行表达出来。可见,幽默是家庭和睦的良药。

餐馆里一位顾客叫住老板:“老板,这盘牛肉简直没法吃!”

老板:“这关我什么事?你应该到公牛那里去抱怨。”

顾客:“是呀,所以我才叫住你。”

顾客按照老板的荒谬逻辑,推论出老板即是“公牛”,让对方哭笑不得,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