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
183500000059

第59章 鸿门宴(7)

刘邦取出一双白璧,一双玉斗,交给张良后,骑上一匹快马,带着樊哙及三个随员,从小道奔向灞上。

张良又磨蹭了一段时间,才缓缓步入帐中。项羽此时也醉眼朦胧,似寐非寐,好大一会才硬着舌头问道:

“沛公,沛公去哪里了?为何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

张良故意默然不应。

项羽有些急了,便命都尉陈平出帐寻找刘邦。陈平不久进来回报,说刘邦的座车及随员还在,只是不见刘邦。

项羽便问张良:“为什么不见沛公?”

张良平静地回答:

“沛公这几日身体不适,所以不胜酒力,很遗憾不能再陪将军豪饮了。沛公托良带给大将军和范先生一些礼物。”说着,张良拿出一双白璧,献给项羽,一双玉斗则献给了范增。

项羽强睁开迷茫的醉眼打量着一双玉璧。这双玉璧是刘邦手下从秦朝府库中取出后献给刘邦的,光莹夺目,毫无瑕点,是上等的珍品,刘邦极其喜爱,但为了讨好取悦项羽,也只好忍痛割爱。项羽果然十分喜欢,捧在手里赞不绝口。

“沛公现在何处?”

项羽边玩赏着玉璧边问张良。

“沛公担心遭将军责备,已经脱身离去,恐怕此时已回到灞上军营了。”张良直言相告。

项羽有些惊愕,问道:“为何不辞而别?”

“将军与沛公情同兄弟,良知道将军不致加害沛公;只是将军的属下,也许与沛公存有芥蒂,欲加害沛公,嫁祸将军。将军初入咸阳,正应以诚待人,布信于众,不该疑忌沛公,暗杀沛公。沛公若是死去,天下必讥讽将军,将军岂不坐受恶名,这恰如卞庄刺虎,一计两伤。有鉴于此,沛公又不便明言,只好脱身避祸,静待将军自悟。将军天赋聪颖,一经反省,自然会理解沛公难处。”

谋高人胆大。张良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高人。他敢于陪同刘邦前来会见项羽,又敢于单独留下为刘邦善后,这除了有项伯的保护做为依靠之外,恐怕还是才智过人,谋略得当有着充分的信心。特别是刚才这番话,都在为刘邦不辞而别做辩护,却披上了为项羽出谋划策的外衣。

项羽急躁多疑,听了张良的话,反而怀疑起范增的用心,便扭头看了范增几眼。

范增计未得逞,本来已十分恼火。见项羽注意自己,便料到项羽对他起了疑心。范增对项羽可谓忠心耿耿,项羽的怀疑更令他怒上加怒,气上加气,当即取过玉斗,置于地上,拔剑用力砍破。

“竖子!真不该与你共事。将来夺将军天下的人,必是刘邦无疑,我等将都会成为他的俘虏啊!”

范增狠狠地讲这句气话的时候,眼睛盯着项庄。“竖子”是“小子”的意思,是对人的一种蔑称,范增表面像在骂项庄。其实是在骂项羽。

项羽也许是确实喝醉了,他并不理会范增的恶言,起身拂袖走入内室,很快发出了鼾声。

刘邦这时已经回到自己营中,唤出曹无伤,怒斥他卖主求荣之后,当即推出枭首正法。

过了不久,张良也怀着胜利的喜悦带着随从回到灞上。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剧——鸿门宴,就这样结束了,这是刘邦、项羽由于冲突表面化而进行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在这场惊险时现、刀光剑影、斗智斗勇的较量中,刘邦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在险境中获安,毫无疑问,他是此战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