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注释
18344100000007

第7章

(河上公注本作虚用章,彭本作守中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无心于为仁,以适万物之需用。而万物各为其所需,自为其所用。不仁实仁之至也,若待仁以生育之,将物物要天地施惠而生育乃通,此必难周之势也。惟不与兽生其刍,而兽自食刍。不与人饲其狗,而人自饲狗。则仁量愈广大焉。言刍狗,而果、菜、鸡、豚之类可推矣。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德,亦使百姓之各为其生育、自为其生育而已,所谓无为而成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圣人,不与万物百姓造食用,而万物百姓自得其食用者,以虚中之体,普涵育之量也。天与地分为两间,两间之中,则空空洞洞,犹橐之无底、龠之相通。一气往来,无为自然,是故虚而能涵,不穷屈于万物。其中能容,动而默运,益推出其全量,其中无尽。天地不言也,圣人亦不言也。若使多言,将言有数,而数即可以穷之,故不如守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