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剑舞啸苍穹
1831000000012

第12章 :严格的检查

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

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

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我站在大门入口处候着点了名,随着众人鱼贯往里走,来到头道搜检的所在。原来这处搜检不过虚应公事,那监视搜检的只有几位师爷,还有几位大门行走的衙役。现在他们大都是聚集在一起吹牛扯淡,只有偶尔回过头看到有些不顺眼的叫来随便吓唬几声。

到了第二处搜检的地方就没那么客气了,一大堆各个衙门的衙役都揎拳掳袖的在那里搜检。被搜检的那些考生也有解开衣裳脱掉衣服的,也有被那些人伸手满身上乱掏,到搜查完毕,就高喊一声“搜过”,便催快走。

在这里再高再厉害的武功看来都是没有什么用途啊,果然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福州总捕罗阳轻轻的碰了碰站在我面前龇牙咧嘴的衙役,衙役高喊了一声“搜过”我用感谢的目光看了看罗阳,他也轻轻的对我点了点头。眼角示意我有话对我说。

“你们三个小蝴蝶这几天躲哪去了?我以为你们让长乐会的人宰了,尸体都不知道扔哪去了。出了件大事,你们知道吗?”

“你这老头真是不安好心,一见面就咒我们。”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几天都在客栈里准备科举,怎么了?天好像没塌下来啊。”说着说着我故意的抬头看了看。

“你们的大仇人,恶人版排名第四十一位的鬼索蓝锦三天前的晚上在海边让人宰了,同时被杀的还有长乐会的副会首孔立和一些小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