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四国演义
183100000091

第91章 纸老虎(5)

我坚定地相信工会组织的先进性,以及工会组织总体的先进性,相信他们是可以获得的最具教育性的机构。

对于那些据称消息更灵通的、代表资本的组织,我们对他们的期望要比对劳工的期望多得多……他们应当拿出一部分注意力来找出他们的雇员中存在不满的原因。

想让一个人依靠他每天的工资……平和地站在那里看着一个新来的雇员取代他的位置,这是期望得太高了……劳工的雇主应当允许工人的工作保持悠闲……而不是雇佣一批人来取代别人的位置……在那些最好的工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条不成文法:“你不应当抢走邻居的工作。”

“宅地钢厂”悲剧中最可悲的手段——在高利润的情况下坚决地降低工资,坚持要打破工会组织,雇用私人侦探和保镖保护那些破坏罢工的人——通常都是由炼钢公司的主管亨利?弗里克支配使用的。卡内基在公开场合是支持弗里克的,但在私下里,他却很恳切地责备他的“年轻而且相当轻率的”合伙人。但是,“宅地钢厂”事件的每一个方面与卡内基先前的政策都是连贯一致的。他一直注重降低工资,但只有琼斯上尉在反对他:“我不喜欢降低工资。”1878年,琼斯又给卡内基写信说:“我们的工人工作都很努力,而且很忠诚……现在,记住我说的话:我们的工人在美国是最便宜的。”1884年,他又写信说,“技师的降薪幅度不能超过10%。我们现在付给我们的技师的工资一点都不多。”

琼斯的一个重大胜利是让工厂实行了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的制度。他为实行这个制度而给出的理由是,“人的肉体是绝对不能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他还争辩说,获得的额外生产率用来补偿任何额外的成本都是绰绰有余的。在琼斯的管理下,埃德加?汤姆森工厂是美国唯一实行三班倒的钢厂[5];同时,也正如他所许诺的那样,这个钢厂也是最有效率和最能盈利的钢厂。但是,一想到其他公司的劳工成本可能更低一些,卡内基就非常恼怒。1883年收购的“宅地钢厂”原来实行两班倒,工厂的工人们纪律散漫而且难以驾驭,从而在卡内基的王国内造成了人员配备原则方面的冲突。1888年,大致在他发表最著名的支持工会的宣言前后,卡内基决定在埃德加?汤姆森钢厂实行12小时工作制。埃德加?汤姆森钢厂的工人举行了罢工,卡内基关闭了这个工厂。他并没有亲自会见罢工工人的领袖,还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当他的办法失败后,琼斯受命雇佣了一些破坏罢工的私人侦探,并且组织那些破坏罢工的工人使工厂重新开工,而卡内基则退到了亚特兰大市。虽然这次罢工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但冲突却延续了五个月,并且只有“通常的秩序混乱”和“很少的人员伤亡”。1891年,埃德加?汤姆森钢厂又发生了更严重的暴力活动(琼斯已经在一次熔炉爆炸事故中遇难);但是,这次公司没有使用私家侦探来平息罢工,而是使用了由当地的治安官率领的、自己组织的武装人员。至少有一名工人在骚乱中被打死,而且明显是被其他工人打死的。

弗里克成了“宅地钢厂”事件的一个很方便的替罪羊。他比卡内基小14岁;20岁出头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H.C.弗里克公司发展成了炼铁用焦炭业内一个拥有支配优势的企业;30岁时,他已经是一个百万富翁了。虽然他可能很有魅力,但是没有人说他招人喜爱。他是一个公认的优秀的管理人员,沉默寡言,但是却感情强烈,容易暴怒——而且,他毫不讳言自己反对劳工组织。卡内基对弗里克的焦炭公司垂涎已久,而弗里克当时也急需资金以扩大生产,便鼓励卡内基投资;于是,卡内基和他的公司便在焦炭公司中占据了主要地位。1886年,卡内基的兄弟汤姆去世,而他自己也得了重病,于是便把弗里克引入了钢铁业。1889年,弗里克成为了埃德加?汤姆森钢厂的总裁。在弗里克的敦促下,1892年,卡内基把他所有的资产合并成了一个新的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这个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组织,而弗里克也担任了公司的主席和主管。但是,他们俩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众所周知,除了琼斯以外,卡内基无法容忍任何有独立倾向的管理人员;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股东和“顾问”,但他坚持所有的事都要向他汇报,还随意支配所有推定受他管辖的人;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他的态度还非常傲慢“[6]。正如另外一位钢厂管理人员约翰?W.盖茨[7]所说的那样:“在卡内基的组织中,没有人能够控制卡内基先生;但是,他却能够控制其他所有人。”

关于“宅地钢厂”罢工的事实,一直很少存在争议。罢工发生的时候,这个工厂是卡内基旗下唯一有工会组织的工厂。让卡内基非常恼怒的是,1889年,工会组织“合并钢铁工人”已经成为了唯一代表将近800名熟练技术工人进行讨价还价的一个代理组织。然而,这个组织对待技术进步的态度却非常开明,明确地表示接受现实,即以吨位量为基础的工资水平将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而机械化也将逐渐地淘汰一些传统的工作岗位。(在英国的钢厂管理者看来,这种适应能力是非同寻常的。)但是,卡内基的主管们却讨厌与工会讨论工作岗位分类这样的事,因为达成的协议容易让先例和实际规则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