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四国演义
183100000117

第117章 摩根时代(12)

比缺乏考虑更糟糕的是,卡内基面对的挑战简直不堪一击。世纪之交,当英国专家斯蒂芬?金斯到美国来参观钢铁厂的时候,他参观过的大多数工厂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摩根的国家钢管公司却是一个例外——虽然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钢管厂,但金斯认为它缺乏他所期待的现代工厂应具备的“方法和秩序”。与此类似,摩尔的国家钢铁公司也远不如联邦钢铁公司或者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效率高;相应地,在美国钢铁公司的并购中,这个公司也被支付了较低的价格。这就像是几只软弱的小羊拿棍子去刺一只狮子,如果它们被吃掉,那也只能怪它们自己。

钢铁业的迅猛增长延续到了1900年,卡内基钢铁公司的订单排得满满的,卡内基只能报怨摩根和摩尔的举动了。但是,春季发生的市场衰退却把他放在了一条战争之路上。让他分散精力的开除弗里克事件已经结束,公司也交由施瓦布掌管,铁路的迅猛增长已接近尾声,该是他给世界再上一堂竞争课的时候了。6月初,施瓦布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新工厂的悲观的报告,但卡内基却敦促他立即开工建设一个钢管厂:“你2日发给我的电报并没有让我感到吃惊。我认为……必须在生产商之间发动一场争夺订单的斗争……占领市场越快越好。”接下来的那个月,施瓦布已经准备好了,正如他向董事会汇报的那样:

我认为,我们只能建立一个钢箍和钢丝厂。美国钢和钢丝公司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将取消他们与我们签署的合同。美国钢箍公司虽然还在购买我们的产品,但是数量非常小。随着客户的流失,我们最后可能连四英寸的钢坯也没得可做了。现在看来,我们生产的钢材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以前,我们把钢卖给美国钢和钢丝公司的子公司,以及美国钢箍公司,每月的数量为3-3.5万吨钢坯。

卡内基想在每条战线上都向前推进,即使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债券利息也在所不惜。真正让他感到兴奋的是钢管厂;它拟建于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州的交界处的康尼奥特,位于卡内基钢铁公司伊利湖上的铁矿港口附近。这个工厂是由施瓦布设计的,从铁矿港口到最后的制成品,全部采用连续加工的流水线,并承诺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制成品工厂。它不仅要在铁矿和焦炭的利用方面实现最高的效率,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钢管制造技术,而且还能充分利用他在匹兹堡和五大湖区的铁路上的大量投资。更美好的前景是,在15年之后,卡内基还能报一箭之仇——摩根当初在“海盗号”游艇上的交易让他遭受了耻辱——他已经和杰伊?古尔德的儿子乔治?古尔德达成协议,要修建一条从卡内基的大湖区铁路直到东海岸的竞争性的铁路。这样,他就能粉碎摩根的钢铁企业联合,并同时给他憎恨的宾夕法尼亚铁路以沉重一击!

十年之后,卡内基在面对一个钢铁业调查委员会时是这样描述康尼奥特钢管厂的(他站在证人席上,尽情享受这一刻,说话非常幽默):

卡内基先生:如果我们把一个现代化的钢厂建在那里,我们就不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照看它;铁矿石运到那里后可以直接从船上卸到熔炉所在的场院里。施瓦布先生将拿出一个设计方案。这个工厂的长度将达1100英尺……所有机器都是最新、最现代化的,没有繁重的人工劳动,所有产品都用传送带来运送,而不用人工……我问:“施瓦布,你这个工厂与别的工厂有什么区别?”他说,“卡内基先生,这个工厂生产的钢管的成本每吨最多10美元……[15]”

委员会主席:关于这个大钢管厂,以及你拥有的巨大优势,你有没有说过什么?

卡内基先生:地是我们买来的,这大家都知道。

委员会主席:你知道你将要干什么?

卡内基先生:是的,我们确实知道。(大笑)

委员会主席:有一些这样的忠告:虽然你很有干劲,也很有经验,但是卡内基的工厂还是会像拿破仑遭遇滑铁卢一样不得不面临大规模的合并。发起这一并购的人非常有经验,而且有巨大的资源作支持……也许你可以从这个行业退休,从而可以避免破坏性的竞争。卡内基公司能够经得起这些合力吗?

卡内基先生:废话。(大笑)摩根为什么给我带话说,他愿意出钱让我出局?

委员会主席:我想他是担心你的健康状况,那么说只是给你找个理由。

卡内基先生:我还能撑得住。(大笑)

1900年11月12日,卡内基公司的董事会召开了会议,投票决定继续建设康尼奥特钢管厂。卡内基亲自出席了会议——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事——可能是为了支持任何态度摇摆不定的人。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摇摆不定的人,特别是一些老资格的董事。他们是这样想的:刚刚重组成为卡内基公司还不到八个月,他们也刚刚尝到有长期保证的股息的甜头;现在,那个喜欢竞争的老人又出来了,又准备把他们带入一个既花钱又充满竞争和冲突的世界。施瓦布倒是一个积极分子——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正如他在1901年1月24日写给卡内基的信中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