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18218800000002

第2章

五台山真容院沙门承迁注

金师子章 金师子者。能喻法也。究其本元即有。唐贤首法师对则天圣帝。以示大经厥旨。所谓华严理深事广文博义玄。非入理圣人无以达其奥。是以立见边之喻。晓无涯之法。金况法界体也。师子喻法界用也。今则从法就喻。略启十门分别故。得理事镕融一多无碍矣。

唐崇福寺贤首法师法藏述

初明缘起 万像本空。假缘方有。

二辨色空 幻法纷然。真空不动。

三约三性 迷之名相。悟之即真。

四显无相 相即无相。非相即相。

五说无生 无生之生。生即无生。

六论五教 根器不同。设教有异。

七勒十玄 缘起交映。法法重重。

八括六相 法无定相。举一即多。

九成菩提 万行既圆。本觉露现。

十入涅槃 智体即如。名大涅槃。

第一明缘起者 谓万法无体。假缘成立。若无因缘。法即不生。故经云。诸法从缘起。无缘即不起。

谓以金无自性 喻真理不变也。

随巧匠之缘遂有师子相起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也。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结真理不动动即事也。金喻一真之性。师子喻缘起事法。理本无生。随诸缘法成差别相。相起繁兴理即无生。故清凉云。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

第二辨色空者 色者悲也。空者智也。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滞涅槃。能辩之智焕然明了。

谓以师子相虚 喻色空也。

唯是真金 喻性实也。

师子不有 喻缘起幻色不是实有。

金体不无 喻真空常存。

故云色空。又复空无自性。约色以明不碍幻存故名色空 真空无形。假色相以明。法本亡言。就言诠而显道。故清凉云。虽空空绝迹。而义天星像璨然。

第三约三性者 迷心所执计有相生以为实者。谓之偏计性也。不了缘生依他性也。依他无性即是圆成。随举一法三性具矣。

谓以师子情有名为遍计 谓一切众生无始已来烦恼业习痴迷不了。周遍计度心外有法。颠倒取舍。随情起惑。自缠自缚。枉受轮回。

师子似有名为依他 谓一切众生依真起妄。似有之法妄执依他内外不实。故论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圆而不减。成而不增。师子虽则相殊。金且不随殊变。释曰。法与自心为缘。心法方起。今了缘无体。依心方现。无自体性。是为依他无自生性。由二义现前。乃为圆成胜义性也。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第四显无相者 不了诸法而无相迷心为有者生死也。观察即虚相即无相出世法也。

谓以金收师子尽 喻理夺事。

金外更无师子可得 喻缘起事法当体本虚。

故名无相 释曰。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故。此则水存以坏波令尽。故经云。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了知诸世间。是名为无相。

第五说无生者 法本无生。从缘有故。既无自体。生而无生。

谓以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

金外更无一物 离真理之外无别事相。染净之法因缘有。故体性本虚无生生也。

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 无生之理本无生灭。缘起集成生本无生。

故曰无生 释曰。今由缘生。非生方得名生。了生死性乃是无生。论云。因不自生。缘生故。缘不自生。因生故。然生与无生互成互夺。夺则无生。成乃缘生。由即成即夺。是故生时无生。如是了者名达无生。

第六论五教一声闻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大乘顿教五一乘图教第一声闻教谓此师子虽是缘生之法念念生灭 喻一切事法从缘有。故各无自性。无有停息。

实无师子可得故名声闻教 横计一切境界实有自体。但证人空不了法空。

第二大乘始教者谓此师子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故名大乘始教 喻师子无体。全假真金成工匠缘师子相显。

第三大乘终教者谓此师子虽然彻底唯空不碍幻法宛然 虽则真金纯一。不碍师子相存。

缘生假有二相双存 真俗二谛历然可观。师子与金两法齐现。

故名大乘终教。

第四大乘顿教者谓即此二相互夺两亡 以理夺事。事隐理显。

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 直辩真性本空。无一法可当情者。喻金与师子二相俱泯。内外无寄。

故名大乘顿教。

第五一乘圆教者谓即此师子情尽体露之法浑成一块 喻师子相尽真金现前。

繁兴大用起必全真 喻师子功用事事皆金。

万像纷纭参而不杂 虽四像迁移。各住自位。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 摄末归本。不碍末也。

一即一切因果历然 依本起末。不碍本也。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 力显性起圆融法门无碍。

故名一乘圆教。

第七勒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因陀罗网境界门五诸藏纯杂具德门六诸法相即自在门七微细相容安立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九由心[廷-壬+(同-(一/口)+己)]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

第一同时具足门谓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 喻依法界体起诸事法。随举一法具一切法。别有差别。非造玄也。

故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第二一多相容不同门者谓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多各住自位 如称理之行一一各容一切诸法。亦一一各具一切诸行。虽相容本不动也。

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第三秘密隐显俱成门者谓若看师子唯见师子无金则师子显金隐 喻事能隐理。

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则金显师子隐 喻理能隐事也。

若两处看俱显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故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第四因陀罗网境界门者谓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 小法中含大法。

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茎毛中各各显露皆有无边师子 一事中含多事。一多顿现。

一一毛头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茎毛中如是重重无尽 多入一无碍。

若帝网之天珠故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第五诸藏纯杂具德门者谓若以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 如以布施一行收尽一切行总名布施故。号曰纯也。

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若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一一皆纯一一皆杂是圆满藏 万行同时。更互庄严。纯杂无碍。

故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第六诸法相即自在门者谓即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各以金收师子尽 喻法界缘起一切诸法皆互相即相遍也。

一一皆彻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无碍无障 喻布施即九度。多行即一行也。

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第七微细相容安立门者谓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散同时 经云。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俱时历然。

即此即彼有力无力主伴交辉理事齐现 所现万法海印炳然。

悉皆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 以理成事。事法不定互相容摄安立同时。

故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第八十世隔法异成门者谓此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各各不实也。

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有过去未来现在三际 总相之中分限不同。

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 一即多多不坏则束为一段法门 一法门中无量门种种修短各各不同。

虽则九世有隔不同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 摄末归本。

故号十世隔法异成门。

第九由心回转善成门者谓金与师子或显或隐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 法无定法。随心转变。

说理说事有成立 法本具足。随机隐显。

故名由心回转善成门。

第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者谓说师子用表无明论此金体具彰真性 睹万法相用显真理。

若理事合论况阿赖耶识令生正解 即染而净。动净俱泯方为正解。

故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第八括六相者 谓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一缘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到是为异相诸根合会是成相诸缘各住自位是坏相 显法界中无孤单法。随举一相。具此六相缘起。集成各无自性。一一相中含无尽相。一一法中具无尽法。

第九成菩提者此云道也觉也 略说唐言。有此二义。

眼见师子之时一切有为诸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 喻师子相不实。当体是金不可坏也。

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也 诸法无生。毕竟空寂。包含无外。不拒众流。大道无边。悟则斯在。是故睹此师子相。便入一切智海。更无异路。萨婆若者此云无生智也。

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实有名之为觉 妄起诸颠倒。都无有实体。正觉若现前。如空皆寂灭。即外无纤尘。内无识念也。

毕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 一悟永悟。一成永成。大智现前更无余物即成菩提也。

第十入涅槃者谓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 喻也。

烦恼不生好丑现前 身心相尽烦恼不生。即大涅槃究竟玄寂。

心安如海 经云。若能安心如海。中好丑皆空无所住。

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离苦源名为入涅槃也 妄尽全真。无诸逼迫。任逍遥出缠。魔恼不相侵夺。离障法门无无滞碍湛然寂静常安乐。利益群生出苦源。我今稽首获无余。一切有情同解脱。肇公云。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箦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杇故也。然三乘之教有次第故。圆顿之理浑融无碍。一法之上了一切法。一行之中具一切行。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果是即因之果。因是即果之因。平等无二相也。经云。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