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青少年全程营养百科
18205800000022

第22章 青少年常见饮食(4)

饮食禁忌

忌饭前、饭后饮水有的孩子喜欢在饭前喝水,有的喜欢在饭后喝水,有的喜欢吃水泡饭,有的则喜欢边吃饭边喝水,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希望大家及时改正。

1.当吃饭时,人体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在咀嚼食物时,坚硬的牙齿将大块食物切磨成细小的粉末和小的颗粒,唾液腺就不断分泌唾液,同时胃分泌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与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这样,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就会被消化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2.如果在饭前、饭时或饭后喝茶饮水,势必冲淡、稀释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消化吸收,时问一长,就有可能引起胃病。

3.如果在饭前实在太渴,可以适量喝点开水或热汤,这样不但能湿润口腔和肠道,还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胃液,有助于消化。但如果喝得太多也会冲淡消化液,对消化不利。

忌用水果代替蔬菜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但是,青少年对于它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1.由于水果具有生食方便、香甜可口等特点,所以受到特别宠爱,而对蔬菜却很淡薄。有些家长也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蔬菜和水果是—样的,吃水果可以代替吃蔬菜。着重说明一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蔬菜、水果的营养结构特点是不同的。蔬菜的膳食纤维含量高于水果,因为目前食物过于精细,孩子们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比较少,而膳食纤维可以清除肠道“垃圾”,起到通便的作用,这是其他营养物质所无法替代的;水果的含糖量较高,比如普通的梨、葡萄、苹果、桃等含糖量都在10%左右,而蔬菜中糖的含量则一般在2%左右。吃太多的糖对健康是有害的。

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都高于水果。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果胶、芳香物质等,对人体有特异功效。因此它们二者各有各的营养特点,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体多方面的需要,只有同时吃多种食物才能摄取到各种营养素。因此,若想健康成长,既要吃水果,又要吃蔬菜。

忌食腐烂的水果

在吃橘子、梨、苹果等水果的时候,也许你经常会遇到水果腐烂的问题。此时,你是把水果腐烂的部分挖掉,津津有味地食用剩下好的部分呢?还是不客气地把它扔掉呢?

如果你选择前者是不忍心浪费,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水果含水量比较高,酸碱度(PH值)在45以下,偏酸性,适合多种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的生长,而某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也可由破损或溃烂的果皮处侵入果质内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1.霉菌侵入水果后,不仅可使果皮软化,形成病斑,出现下陷、果肉腐软等现象,有的还可利用鲜果肉质的营养进行繁殖,产生毒素,而这种毒素不仅存在于水果的腐烂部位,而且还存在于其触正常的果肉中。

2.毒素可从腐烂部分通过水果汁液向未腐烂部分渗透、扩散。据检验,在距离腐烂处1厘米的好果肉部分,可以检查到和腐烂部位含有同样微生物的代谢物。如果人吃了这样腐烂的水果,轻者会头晕、头痛、恶心等,重者还会抽风、昏迷等。

3.新鲜水果中亚硝酸盐含量一般较少。但当其腐烂变质时,可因细菌和水果自身酶的作用,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其含量随水果腐烂程度而上升。人若食用过量,可引起皮肤、黏膜等呈紫蓝色和其他一些缺氧症状,即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症。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食用腐烂水果的危害,已经腐烂的水果千万不要吃。

忌暴饮暴食

吃饭的时候,有的孩子喜欢暴饮暴食,这样做对身体是不利的。因为胃肠的蠕动有严格的时间规律,劳逸结合。而消化液的分泌则是定量的,搭配均匀。

1.如果我们暴饮暴食,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被打乱,胃肠负担过重,蠕动受到限制。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发酵,产生难闻的气体,同时感到腹胀、腹痛。

2.胃液中的盐酸被稀释后,抵抗不住病菌的侵袭,容易引起胃肠炎。未被消化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产生的有毒物刺激肠壁,引起慢性肠血管扩张,使结肠癌发病率增高。

此外,还可能造成急性胃扩张或急性胰腺炎发作,危及生命。

因此,爸爸妈妈们—定要控制孩子的饮食,千万不可让他们暴饮暴食,吃饭—定要定时定量、有节制。

忌饮酒

青少年正处于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阶段,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还未发育成熟,饮酒对他们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1.酒是纯热能食物,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过量饮酒,一则,减少了其他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人;二则,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

2.经常饮酒的人,往往不注意食物的营养,加上酒精能消耗体内的硫胺素(维生素B1)和烟酸(抗皮病维生素),从而促成精神和器官上产生障碍。长期酗酒的酒徒因为维生素B1不足,产生口腔炎、口腔溃疡,甚至引起贫血和精神失常。

3.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神经系统对其非常敏感。酒精能降低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使其失去了对皮层下低级中枢的控制。饮酒者的判断力、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均减弱。长期饮酒会严重损害脑的功能,酒中的有害物质可损害神经系统,产生头痛及视力减退,影响学习。

4.青少年正处于体格和智力的发育阶段,饮酒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对社会和身心带来危害,因此青少年应严格禁止饮酒。

忌食“彩色”食品

糖果、果冻、饮料等五颜六色的食品,吸引了无数孩子。殊不知,这些“彩色”食品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食品生产者为了提高食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利用食用天然色素、食用合成色素使得食品变得色彩夺目。食用天然色素一般没有毒性,较为安全,有些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制作成本高、产量小、价格高,而且着色力不强,色泽不够鲜艳,一般食品厂不使用。而使用最多的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后经化学方法合成的、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具有一定毒性的食用合成色素。如果长期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

1.食用色素能消耗体内的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的代谢反应。主要表现为干扰多种活性酶的正常功能,从而使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激素等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症状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

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各器官发育仍未完善,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均较差。孩子们如果长期大量摄人含合成色素高的食品,较易在体内蓄积,不但加重肝、肾等器官的负担,更可引起陧性中毒。当合成色素附着胃肠壁时,可引起病变;附着泌尿器官时,容易诱发结石。

3.儿童体内各器官组织比较脆弱,对化学物质较为敏感,如过多食用合成色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容易引起孩子好动或多动症。

由于巨大的市场诱惑,市面上五光十色的食品依然存在。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在选购食品时,应以天然食品为最佳选择。

忌素食

目前,城市居民兴起了素食风潮。不少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女孩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也加入了素食者的队伍。诚然,吃素有一定的好处。

比如:在预防慢性病方面就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不提倡这样的饮食。

1.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是铁、锌和维生素B12。这是因为,肉类、动物内脏和动物血是铁的最佳来源,而一般素食中的铁较难被人体吸收;锌在动物性食物当中比较丰富,而且吸收率高;维生素B12则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包括蛋和奶)、菌类食品和发酵食品中,一般素食不含这种维生素。如果膳食中缺乏锌,将会降低人体抵抗力和伤病的恢复能力,还会影响到身高。

2.由于素食所含的蛋白质及热量都不足,尤其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会造成孩子发育迟缓,体重下降,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而且肌肉发育也不好,平时易掉头发。

3.素食中还含有大量的草酸、植酸、鞣酸等成分,会降低人体对钙、铁、锌、铜等的吸收。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素食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是不利的,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全面的,只有荤素搭配,均衡膳食,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忌辛辣厚味的调味品

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辛辣厚味的饮食,这样的习惯很不好。尤其是家中有孩子的家庭更应注意,因为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如果常常按照成人口味习惯饮食,那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应该给孩子分餐。

其实,人类食用调味品的历史并不长,它是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而制造出来的。它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能促进人们的食欲;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过食食盐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所以,青少年务必要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忌多吃“糖”

“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平常吃的白米饭、馒头等主食里就有该成分。越咀嚼越发觉它的甜。

孩子们几乎个个都爱这个甜味,不仅不满足于一日三餐中淀粉的甜味,还额外吃一些诸如巧克力、甜点心、甜饮料等此类的糖果,天天都在吃,总也吃不够。可是对吃“糖”的量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吃多了是有危害的。

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小儿肥胖的发生、造成龋齿(俗称虫牙)等,还可能导致近视眼的发生。

青少年眼睛内的结构体可塑性较大,一旦变异,就难于矫正,爸爸妈妈们应注意平时不要过多地给孩子吃糖果和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