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愿我们都能在青春里安好
18144700000045

第45章 我们最终都要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

前几天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标题为:“只有成人才能看懂的20张图,看完瞬间清醒”。的消息,看完以后也的确如标题所说的那样“瞬间清醒”。

不知道是今年还是去年的事情了。我们学校有个叫许克军的同学得了陈旧性肺结核加颗粒性白血病,他的同学在学校的第二食堂前面帮他筹款治疗。当我们走到第二食堂看到一张关于许克军同学的病情介绍的时候,我便不假思索的对我的同学说:“可不可以借我50块钱?”同学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在场为许克军同学组织筹款的几位同学,说:“我说作者君,你是不是搞错了,你现在连吃饭都是刷我的卡,还要去捐款?呵呵呵呵。你真是大好人。”我很是无力地说:“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毕竟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同学不以为意地说:“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又怎么样?你现在连吃饭都刷我的卡,还有心情去管别人?我劝你还是别做烂好人了,这个学校是什么德行你有不是不知道?”我说:“学校是什么德行与我无关,我只是不能见死不救,毕竟我曾经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同学摇摇头说:“不不不,话不是这样说的,谁帮助了你,你帮助谁就好了,不能因为有个人帮助了你,你就要把这份感恩扩散出去,没必要。”我说:“借钱还是不借?”同学突然大吼道:“你是傻逼啊,不借。”说完怒气冲冲的走了。瞬间,我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呆呆的站在原地,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的人。

料定这个同学是不会把钱借给我了,于是回过头我又找到另一位同学。因为刚才我们的对话都被他听见了,所以我过去的时候,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要借50块钱?”我点点头说:“是的。”他犹豫着说:“什么时候还我?”我说:“下个周给你吧。”然后他没有多余的表情,从口袋里掏了50块钱给我。之后,我说了一句“谢谢”的话,便快步走到捐款箱前,把50块钱轻轻的投了进去。帮助许克军筹款的同学笑着对我说了一声谢谢,可是我却什么都回答不上来。

晚上回到寝室,室友们专门针对这件事情对我做了一场批斗大会。言辞各种泼辣各种讽刺。有那么一瞬间,我眼泪差点酸出来。

2016年,承蒙王永生老师的关照,我阴差阳错的做了文学社的主编。但为了不让老师和那些怀着期待的人对我失望,我放弃了自己的小说写作和编辑的工作。当负责人的问我为什么要把一本本好书写烂的时候,我很干脆的说,不想干了,写不出来,不想给读者太多期待。实际上这是一句最违背良心的话。不过好在这一年,我如期的把的期刊做成了。

2017年,对于文学社期刊的事情我已经轻车熟路,也习惯了一个人去做这种挑大粪的工作。可是某天在我进行审稿的时候,我的同学却突然对我说:“你每天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有什么意义?明明这个期刊是你一个人做出来的,为什么要挂这么多人的名字?这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还有你做这些他们给你钱吗?”我说:“没有。”然后同学就笑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心酸的。进入文学社这几年,我没少熬夜,没少吃苦,更没少花钱。比如有时候找不到人帮忙,我就得自己掏钱找人帮忙,有时候要去印刷厂进行核对,车费一般自理。做海报,横幅,自己想,自己理。原本是一个团体的事情,最后却变成了一个人的事情,原本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最后却变成了一件让人耿耿于怀的事情。原本是一件可以有所收获的事情,最后却变成了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谁还有多余的热情和信心去投资,去贡献?

生活很现实,现实很骨感。我们最终都要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毕竟每个人都要自己的日子要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还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远方要去追寻。不能一直因为自己泛滥的同情心而过分的奉献,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慈善心而一味的选择默默承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权利和义务去为谁服务,所以有些人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有些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没有必要因为泛滥的同情心为难自己,也没有必要因为某些对自己无关紧要的事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