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27

第27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辎重:《说文》輧车前,衣车后,所谓库车也。《释名》辎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辎,厠也。所载衣物杂厠其中也。辎、輧之形同,有邸曰辎,无邸曰輧。《前汉·韩安国传》击辎重。《注》辎谓衣车,重谓载重,故行者之资总曰辎重。

重的东西总是沉淀在下面,躁动的东西终究会安静下来。事物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它的本质,此即所谓“不离其宗”,也就是“归根”,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那么,人们该怎样理解并遵循这条法则呢?

君子应当坚守根本,就像对待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资一样须臾不离。即使面对大千世界的繁华景象,也不为所动,始终处于超然的地位,冷静地审视着虚荣背后的真理实相。行为一旦轻忽就会忘记根本,举止一旦浮躁就会迷失自我。君子不可不慎察。以万乘之尊的运命法则和鸿毛之微的物欲享受相比,孰为轻?孰为重?以天下苍生的繁衍生息和皮囊肉身的荣辱得失相比,取哪个?舍哪个?君子应当时刻保持警醒。

本章提到的“万乘之尊”主要是指身在高位的统治者,而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国事,则是大道所谓的“御今之有”的重要体现。

本章告诫上位者的是:不要偏离大道而失去根本,不要把自我的主观观念强加到国家的统治上,要把管理国家的责任交给大道,也就是社会的治理结构去完成。以下章节即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