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25

第25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不能长时间站立,大步跨越,不能长时间行走。固执己见,不能辨清是非,自以为是,不能使人信服,自吹自擂,不能建功立业,骄傲自满,不能发展壮大。从大道的角度来说:那些主观的东西,就像多余的食物、累赘的形体一样,会受到别人的厌弃。所以,有道者是不会这样做的。

变化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变化本身就包含‘变’和‘化’两层意思,所有的新生事物都不能脱离原有的事物而独立存在,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有道者需要在古之圣人研究大道、奉行大道的基础上,体悟和遵从大道,同于道,同于道统,同于德,同于德范。

本章主要讲的是:奉行大道,要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循序渐进,不能贪多求快。要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恒心和毅力。

至此可做一小结,从第14章至第24章,主要讲:“执古之道”。

大道是抽象的,所以很难被直接地获取和把握;大道是经验性的,所以可能被曲解和误导;大道是客观的,所以能被人们发现和总结;大道是统一的,所以能够世代传承,为后人所借鉴和运用。大道的抽象性决定了其发展的曲折性,而大道的客观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必然性。

接下来,从第25章到第37章,重点讲“御今之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