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情谊·名人·美文
18023200000048

第48章 臧克家(1)

致徐迟

欣闻徐迟同志问题得到解决,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息,和泪草成八句。

(一)

函简拆开喜欲狂,

急展彩笺道情长,

提笔不能书一字,

只任眼下泪成行。

(二)

心如大海浪掀天,

顿觉江皋在身边,

会晤有期心先乐,

二三好友话灯前。

【评析】

和许多平遭不白之冤的人一样,徐迟也因所谓历史问题遭受冤屈。一旦被冤屈之枷紧紧锁住的好友的手足被释放,至亲好友们怎能不“只任眼下泪成行”?“如果你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那么你就不配称为人!”臧克家对徐迟的苦难牵心惹肺之情,不亚于徐迟的亲人。人说:真正的诗人是人类之精灵,是最富于感情的。读了臧克家的这封诗化信,我们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果然如此!

臧克家小传

臧克家(1905—2004),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著名诗人。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1932年后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罪恶的黑手》等诗篇,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3年夏,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1949年3月,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1956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被家人安葬在诸城,长眠于故乡地下。

一生喜爱孩子

2005年10月号《新读写》杂志,发表了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深植心间的爱——记父亲臧克家和他的青少年朋友》和曾得到臧老关心的湖北省黄石市十五中学学生杨雪颖等的文章,同时还刊出臧老的作品及赏析,以此纪念诗翁臧克家。臧克家爱孩子,是出了名的,这广义上的“孩子”,包括了多少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相识或不相识的幼童和青少年。在臧老一生中,他为孩子们倾注了心中那份无尽的深切的爱,有多少故事讲来让人动容。臧老在晚年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我很喜欢青少年。我有不少青少年朋友,有的近在身边天天接触;有的远在四面八方,虽没见过面,但心灵交融,主要是诗为媒。我喜欢青少年,喜欢他们像太阳刚出山,像春水涓涓;喜欢他们像暴风雨中的海燕,像雏鹰初展翅膀冲上蓝天。”

臧小平说:“父亲一生为青少年作品集、有关少儿和青年读物写的序言,有近二十篇之多。到了晚年,父亲不仅自己更具一份童心,而且对于许多初露才华的孩子,给予了格外的喜欢和关注。田晓菲、任寰、吴双、吴娴、荷洁、焦炬、杨雪颖……一连串的名字,带着一连串感人的故事。”臧克家为人谦恭随和,非常喜欢孩子,这在他住的胡同里是出了名的。他的衣兜里总是放着糖果,散步时见到孩子就分发给他们。有许多孩子是吃着臧老送的糖果长大的。每天中午是臧老出户散步的老辰光,正好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满街都是“臧爷爷”“臧爷爷”的叫声。臧老满面笑容地向孩子们招招手。有几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从老远的地方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亲热地撒一会儿娇。能得到孩子们如此尊敬和爱戴,臧老感到无比幸福。

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在一旁插话道:父亲太关心孩子了,有一次,一个刚进幼儿园的男孩哭闹着不肯去,父亲见了心中不忍,百般劝慰后又给了一大把糖果。孩子送去以后,父亲几次走到幼儿园门口,听听没有再哭闹,才放下心来。

10年前,一位叫常清玉的女孩,父亲是建材总厂工人,她以高分考入高中,后母也有小孩,家境比较困难,她很苦闷,在《甘肃日报》看到访臧老的文章,感到他可以信赖,就请报社转信给臧克家。臧克家看了信后,叫夫人回信,让她不要气馁,并举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的例子鼓励她奋进。又通过《少年文史报》总编辑吴辰旭,请他帮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这件事引起了甘肃省的重视,希望工程给她拨款四百元补助,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臧克家夫妇每学期资助三四百元。甘肃省委书记为此专门在省报上撰文,指出一个老作家如此关心失学儿童,要求全社会重视“希望工程”。

臧老的助人为乐精神源于他对人生的真切感悟,他的乐观旷达、发奋进取来自他那顽强的生命。臧老丰富而坎坷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苦难、挫折,无论是政治的迫害、生存的压力,还是疾病的折磨,他从来就没有屈服过,总是以顽强的意志与之抗争。面对苦难他会心生悲愤,但不会悲观,更不会绝望,悲愤会更激发起他抗争的决心。他那些脍炙人口、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诗篇将跨越时空,永远流传。

臧克家与闻一多

臧克家与闻一多的相识是在青岛,那是1930年的夏天。臧克家是青岛大学英文系的新生。开学之后,臧想转到中文系,就去国文系主任办公室找闻先生。当时有几个学生都想转,问到臧时,先生问:“你叫什么名字?”“臧瑗望”(臧是借臧瑗望的文凭考入青大的)。“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就这样,臧以《杂感》中“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诗句见之于闻一多先生了。

此后,臧克家读了闻一多的《死水》,便放弃了以前对诗的看法,觉得找到了适合了自己创作诗歌的途径。

对臧的诗,闻是第一个读者。一次暑假,臧克家把自己的《神女》寄给老师,寄回来时,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上有了红的双圈,让臧克家高兴得跳了起来!

1932年暑假之后,闻一多因学潮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在给臧的信中说:“学校要我做国文系主任,我不就,以后决不再做这一类的事了,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