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雪球专刊第088期:散户不亏战法
18022500000005

第5章 避开投资路上的沼泽地

作者:宁远之尚,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5-10-19;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7747231609/57990460

在投资路上,一些看不见的困难,一些或许平常没有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成了一片不容易通过的沼泽地,多少人会困在这里,无法走向成功。这个沼泽地就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如何在同一个市场上买卖股票并获得盈利?

我们平时理解中的做生意,总有一个低的进货价,一个高的卖出价,进货在批发市场,卖出在零售市场,或者进货在产地,通过长途运输,销在外地,或者进的是出厂价,出的是零售价,这样入货和卖出货物差价成了做生意利润的来源,这样周转循环越快,盈利也越多。

但是在股票市场,我们在这里买入股票,也是在这里卖出股票,为什么要买入股票,为什么要卖出股票,是你买得对还是他卖得对?道理上我们的利润来自哪里?

第一个可能把人陷住的泥潭:可以通过高抛低吸获利。

有人说利润来源于价格的波动,那么,亏损是否也是来源于价格的波动呢?买入一个股票后,你如何得知它会向上波动而不是向下波动呢?

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在最初都会尝试着选一只股票,买入,等它升了,再卖出,获得盈利,这也是最基本的人们常说的高抛低吸交易方法,这个方法也符合做生意思维模式,不同的是卖出的股票已经不能再以以前的低价买回来。当然,股市的股票很多,可以另选一只买入,但股市往往是同升同跌的,另选一只可能也处于相对高价之中,而且另选一只未必比原来卖出的好。

如果是处于好的行情中,也许总是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但如果市道不好,买入一只股票后价格不走高了,而是不断走低,怎么办呢?如果说,股价走低你可以潜伏,直等到有利润的时候才考虑卖出,这只是一个应对的办法,但这个办法有新的问题,如果股价一直向下走,时间越长离你买入的价位越远,你打算潜伏多长时间呢,等到什么时候呢?这时你就会处于人们常说的套牢状态,你会很被动,也会很难受。

第二个可能把人陷住的泥潭:趋势投资

时间长一些,你可能从别人的介绍或书本的学习中,找到另一种流行的交易方式,那就是趋势投资。趋势投资要你买股要买强势股,要顺势而为,相反,如果趋势反转,明显向下,就要马上卖出。有人会定出一个止损位,到位严格止损出场。趋势投资有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根据股价的均线(比如20天的股价平均线,有的是60天平均线),股票每天收市价在均线之上压着均线走,就是强势,可以买入及持有,股价向下穿过均钱,并被均线压着走,就是弱势,就要卖出了结,等待股价再次上穿的机会。

我一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易方法,好像不论牛熊它都能使你获利。而且我找到一个尝试的合适场所,就是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好像比股票市场的趋势更明显,可从上升或下跌中双向获利,保证金交易,小小的成功也会使你获利可观。对于不同的商品,用多少天的均线好呢?

为了找到答案,我下载了所有的历史数据,每个品种都用从5天到60天的均线进行试算,找出每种商品最佳天数的均线为参考线,为了分散风险,控制好回调幅度,我将最有利(试算收益好)6种商品合在一起,参照它们各自的最佳均线同时进行趋势投资,发现6种商品同时进行趋势投资的话,盈利是不断上升的,而且间中有回调,但最大回调幅度不超过6%,我对这个发现感到鼓舞,马上进行真实的操作,开始的一个多月真的不断获利,但不久发现回调越来越大,当回调超过6%的时候,不得不停止这个试验(开始的盈利还是多于后来回调的亏损),交易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看来市场不会总在重复历史。

趋势投资并无获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有人能从中获利只是凡事总有其偶然性的一面。

第三个可能把人陷住的泥潭:在高抛低吸与趋势投资两种方法间切换

有些人可能认为,股票交易不能那么死板,只会用一种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市况再做相应的选择。

其实,高抛低吸和趋势投资是追求价格波动获利的两个好方法,在股市大起或者大落的时候,你要采用趋势投资,而在不活跃的震荡时期,最好是高抛低吸,直接获利或者降低持股成本。可是谁能知道将来的市况是大起大落还是震荡市呢?

更让人难以确定的是,当股价较大幅度向上走高的时候,按趋势投资的指导思想就应该买入,因为强势股要买入,但是按高抛低吸的基本做法是要卖出,也就是说这两种最常见的炒股方法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你预判有失,在将是单边向上的市道里高抛低吸,你很快就卖光手上的股票,看着行情不断上涨干着急,或者在单边向下的市道里高抛低吸,很快手上就全是套牢的股票,看着手上的资产一天天地损亏下去。

反过来,在震荡市里你总是追高买入,大幅下跌你止损卖出,就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总是挨打。到底哪种方法是对的,就会像博彩一样,看你的运气了。

我们怎么能拿着家庭多年积累的财产到股市来碰运气呢?

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可能是犯了大错,难以接受巨大财产损失的事实,但大错是小错不改造成的,由小损失变成了大损失。小错不改,是因为当时认为问题不大,股市波动,小亏很容易就变成小盈,而小盈的时候,我们会想,大盈就是由小盈开始的。股市波动就这样容易引诱我们深陷其中的。

第四个也许是很多人意外的泥沼:“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它的价值在波动”。

股市还有一句名言似乎给我们指出另一条探索的方向,“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它的价值在波动”。可是一个股票的价值是看不见的,怎么样来评估,也是各说各样,没有统一标准。

现在社会资信发达,你轻易就能查到一个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查到或者算到股票的净资产、市盈率、年收益、年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股息分红等等,可是有这些就能知道股票的价值吗?

你从净资产高、市盈率低、年收益增长率也高、股息分红高等指标筛选出一些股票,可是大家下跌的时候它们同样会下跌,股票都涨的时候它们反而涨得很慢,人们说这些是传统股票,那些指标只代表过去,炒股或投资股票是看它的未来或者是它的未来预期。

也有人引用巴菲特的话,一个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它未来每年所获得现金流的折现的总和。可是一个上市公司今后每年所获得的现金流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根据现有资料?别说是能不能算,会不会算,难道未来的市场情况不会改变的吗?你就是算出个现金流又如何折现?以什么利率折现呢?如果为了计算做一系列的假设,还有现实意义吗?

本来要搞清楚一个上市公司的价值已经很难很难,争议也多,更何况,股票的价格真的围绕着价值波动吗?也许比较接近理想状态的投资市场是那样的,但我们的A股市场的价格,与价值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者以一个公司的定价的关联度来说,股票定价的高低,与其市值的大小,是否有时髦的题材的关联度远高于与其本身价值的关联度。像一些银行股,2006年上市,2007年市盈率达到30~40倍的峰值,虽然以后盈利不断增长,收益增加了,分红增长了,按理说价值也在不断增长的,但它们的价格、估值就不断走低,它们的价格在围绕价值波动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