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18022200000002

第2章 70后光鲜?都素装哒!

@绿果

「在外吃饭习惯性点最便宜的套餐,进超市忍不住比价,衣服够替换就觉得不该再买,出门带个杯子少买饮料,剃个10块钱的头或从不换发型,种种悭吝都是骨子里的。」

话说看完她理财网站分享的女屌丝图图,发现自己100%命中——从没买过比基尼,不会穿成套内衣、五个月以上都在减肥、超半年没换过新发型、喜欢走在男人后面……

作为70后我和老公木头各守年代两头,组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70后家庭,在80后甚至90后的小盆友看来,70这代人赶上了市场时机、避开了房奴压力、得到了升迁路径,是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者and社会中“坚”。而我现在的工作,非典型性地混迹在小盆友群中,自我感觉适应良好、无缝接入。但是,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假象……

今天早晨8:30,00后小兽狗子童鞋(我们家小朋友,名号“小狗子”)还在撅着屁股呼呼大睡,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虽然还在暑假期间,而我决定让他放松休息直到9月1日开学,但这么毫无节制地睡懒觉仍然引起了我这个70后妈妈的不满,暗暗计划明早开始把他揪起来晨练晒太阳。

虽然并没有泰山压顶的生活压力,也早就放弃了少年时代的科学家梦想——我那时候的偶像可是无欲无求一心向着科学的居里夫人啊——可是作息有时、起居有度难道不是生活的基本要求吗?我知道,自己的老年人心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而且多年后就会演变成讨厌多事的婆婆,可是自我压抑和自我要求已经成为这代人摆不脱的精神烙印,常常不自觉地活在别人眼里和社会评判中。

记得上小学时,女孩子开始流行用凤仙花儿染指甲,我跟了一阵风后果断认为这件事太耗费心神分散学习精力,而且我崇拜的居里夫人肯定也不会做这种事啊,于是暗暗发誓高考结束前绝不留长指甲和染指甲。我像修行者一样度过了童年及少年,进入大学前没吃过零食、没梳妆打扮、几乎没看过电视(木头表示他不是几乎,而是根本没看过),捧着居里夫人传记激励自己刻苦,似乎享受就是一种罪过,森森认为人生应该把吃苦努力放前面,享受娱乐往后靠。

结果就是当我刚结婚的时候,两人的电影碟片凑了一大盒子,琢磨着买个DVD一起看片儿,DVD价格在1000出头,我们判断VCD虽然便宜但是将被淘汰,不如等等DVD降价再买,于是这项消费就被一拖再拖,然后买房子了,然后要收房子装修了,然后又要孩子了,各种更重要的事情总能排在享受前面,一晃十几年过去,所谓DVD早就不知所终,那些没法看的碟片也被清理卖了废品。

同样胎死腹中的计划还有我们的西藏之旅。青藏铁路通车的那年,抱着坐火车去西藏的憧憬开始准备这趟旅行,看了N篇攻略,准备了红景天和冲锋衣等等大批装备,突然冒出来一个投资机会,我们就把钱全砸了进去。虽然收入在后来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再找到机会和心情去西藏。

我把她理财网站关于70、80、90的调查问卷拿回去让木头填,他感慨这些年最成功的就是没让钱闲着,挣回来就都投出去了。但是说实话,我们岂止是没让钱闲着,也没有让自己闲着,甚至没有什么消费。在外吃饭习惯性点最便宜的套餐,进超市忍不住比价,衣服够替换就觉得不该再买……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看到的70后都挺光鲜哪!告诉你,70后的光鲜都是给人看的。开不低于20万的车,住不远于四环的房子,有两个好包儿换着背(高仿也可以)。至于跑4S店省瓶润滑油钱,出门带个杯子少买饮料,剃个10块钱的头或从不换发型,种种悭吝都是骨子里的。我有个80后的同事喜欢在咖啡馆里赶稿子,每次都文思泉涌效率极高,我也在家附近咖啡馆办了消费卡,但那是方便和人谈事情用的,并非自己找灵感的地方。何必花那个钱呢?写个稿子坐家里饭桌前憋也一样。

说到这里,我仍然不留指甲、不染指甲油,凤仙花儿也不用,因为早年的习惯已经养成,化妆都是为了适应场合,细节能不讲究的,就不讲究了……

【财蜜点评】

@Vilian:我是个90后,可是看得好有感触哈哈,可能因为我经常跟70后玩儿吧。

作为一个经常跑咖啡馆憋稿子憋论文的90后,主要是现在租房子,家里待一天好闷的,不利于发挥吧!总之,羡慕各种已经有积累的70后80初啊!

@子期:作为70后,我骨子里也这么抠嗒。

@luoluoatbj:写得很好玩啊。那我挺不算典型的70后的(不过基本上我觉得无论什么年代,都没有千人一面的)。

表现在:

没有房产积累;

去过某些地方(但也不算很多);

花钱还是小浪费。直到有小朋友后才节俭。

@绿果:找到了一个姐妹耶。其实我写的就素自己,觉得和80的朋友没啥两样,细交往发现是悭吝婆婆。

@碧水白露:同为70后,无论经济条件有多大改善,骨子里的节俭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