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军魂
1800700000030

第30章

罗洪刚说:"没这么简单,看这样子他要代理下去呢,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他都写好了。其实,要谁上,要谁下,还不都在潘大海一句话?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千好万好,就是一点不好,那就是不愿拍马屁。我这人还挺倔,我总认为拍马屁有辱自己的人格。要我像哈巴狗似的在潘大海跟前摇头摆尾那办不到!可现在问题来了,潘大海还想让我继续休息。靳义不让我干事,这样下去的话,我要成第二个丁红了!"

顾平说:"眼下靳义的确很红,潘大海很看重他。上次潘大海喝醉了酒,对靳义说:'小靳呀,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离不开你了!'靳义立时乐得像条狗,恨不得跪下去舔潘大海的脚,那个样子真叫人恶心!"穆少华也骂靳义不是个东西,可都拿他没辙。三人喝了一会儿闷酒,就散了。

第二天,罗洪刚没去上班。第三第四天都没去,到第四天晚上,潘大海打电话给罗洪刚:"罗科,你身体怎么样了?怎么只见你人影一晃又不见了,你身体可以的话,明天就来上班吧!"

罗洪刚放下电话,高兴地对妻子周萌说:"潘大海叫我明天去上班了,他那点小九九我还不清楚?他想要我去拜年,去拍他马屁,我偏不!我不拍马屁也一样得到属于我的东西。"

第二天,罗洪刚下班回家,告诉妻子说:"靳义这小子完了,他现在真的失宠了!"

周萌忙问:"怎么回事啊?"

罗洪刚说:"潘大海的小情人是办公室的文书黄梅莉,穆少华、顾平他们看不惯靳义的横行霸道。他们偷偷地把他的工作规划复印了一份,模仿他的笔迹写了一封情书悄悄地夹在黄梅莉要送潘大海看的文件里。黄梅莉没发现这份情书,她把夹着情书的文件给潘大海送去。潘大海看到了'靳义'写给黄梅莉的情书。潘大海是条老狐狸,他看到了情书,一定以为黄梅莉看过后忘了放在文件里。他是不会对黄梅莉拆穿这件事的,他也不会对黄梅莉怎么样。因为他很喜欢黄梅莉,对靳义就不一样了,他会给靳义小鞋穿的。今天我一上班,靳义的代理科长就当到头了,连副科长的职务都被潘大海撤了。"

周萌说:"洪刚、穆少华他们不是在玩弄阴谋诡计吗?你跟他们在一起可得要小心了!"

罗洪刚低着头想了一下说:"穆少华他们只想帮我出口气,他们这样做是过份了一点,我不会跟他们胡搞的。可靳义这小子也实在太不像话,让他吃点苦头。这种人真的爬了上去,最后跌下来可能会更惨!"

靳义不知道是穆少华他们在背后做了手脚,他心里十分不服气。他认为是罗洪刚在潘大海跟前尽了孝心,潘大海收了罗洪刚更大的好处。他想这潘大海的心也太黑太贪了。就在半月前,他去潘大海家搓麻将。三圈下来,靳义将特地带去的五千块钱输得一分不剩,他是故意输给潘大海的。他是潘大海的上家,故意打出一些潘大海需要的牌。潘大海吃吃拍拍,十分高兴。每和一把,他一边把桌子上的钞票装进口袋,一边大声说:"哦,剌激!哦,痛快!"有人也和了几把,潘大海把眼一瞪对那人说:"你没见过钞票?"那人便不敢再和了。麻将搓完,已是凌晨一点半。潘大海拍拍靳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靳科呀,你年纪还轻,好好干,前途无量啊!"潘大海的话犹在耳畔,他对靳义说的前途无量却变成了一纸免职书。

靳义咽不下这口恶气。他知道潘大海的习惯,吃饱喝足之后不是去娱乐、桑拿、足浴,就是筑长城。他买了个针孔摄像机,化了装,跟踪了潘大海三个月,拍下了几盘录像带。这几盘录像带后来就出现在江南市纪委书记林清泉的办公桌上。潘大海被"双规"的那天,靳义为庆祝胜利,在一家叫鼎鼎园的酒家独自喝得烂醉如泥。

潘大海被查出问题一大堆,有一百几十万的资产说不出来源,建委所有中层以上的干部都给潘大海进过贡。罗洪刚送给潘大海的一套沙发,根本只是毛毛雨。潘大海因此也没交代,因此罗洪刚成了建委系统最清白的一个干部。

潘大海倒台后,建委的主任的位子一直空着。建委机关的人认为,潘大海下台了,如果上面不派人来,那肯定会在建委内部选一个接班人,群龙岂可无首?而且是在江南市机关中举足轻重的建委?陈至名等几个副主任跃跃欲试,谁都认为非自己莫属。他们都抱着希望,背地里通过各种关系暗暗竞争。

岂料,在潘大海倒台后的第十天,江南市市政府下来一纸任职决定:任命罗洪刚为江南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面主持建委工作。陈至名等几个副主任,白白忙活了一场。这一决定,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靳义对罗洪刚更是羡慕得要死。对罗洪刚的荣升人们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没送礼给潘大海。

罗洪刚一上台就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大动作。他找陈至名等三个年龄满55周岁的副主任谈话,要他们提前回家休养。罗洪刚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原工资、奖金照发。建委的几个领导提出质疑:"这不是违反了《劳动法》吗?《劳动法》规定男的年满60周岁才能退休。"罗洪刚回答:"我这个做法跟以前机关中年龄大的干部退居二线如出一辙,我不过是一步到位罢了,让他们拿了全额工资和奖金在家休养。"陈至名等三个副主任不用上班,不用再劳神费心,在家种种花、养养鸟、搓搓麻将,钞票一分不少,这可说是不是退休的退休。账人人都会算,陈至名三人一听就乐了:"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我们如果不走的话,就要与罗洪刚共事。我们以前是罗洪刚的领导,现在罗洪刚领导我们,我们心里总归不舒畅!"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罗洪刚也达到了他的目的,请走了三个又臭又硬的绊脚石。

罗洪刚的这一招很大胆,也很有创意。罗洪刚向江南市市委解释说:"这是让年纪大的人提前让贤,腾出位置好让年轻人接班。"市委书记胡天成很赞赏:"这样更容易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一些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干劲有活力,对江南市经济建设有利,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利。"

没多久,罗洪刚又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中层以上干部。蔡宝明当上了建委副主任,穆少华与顾平也当上了中层干部。罗洪刚认为靳义还是有工作能力的,业务比较好,他这个正科位置一腾出来,就让给了靳义,靳义对他自然感激涕零。罗洪刚上台后需要有人支持,独木不成林呀!罗洪刚还做了一桩事就是把黄梅莉调到了行政后勤科去当科员。他不喜欢这个花瓶成天在他眼前晃悠,晃得人心烦。

汽车在潘大海家门口停下,里面哭声一片。罗洪刚率先下车,蔡宝明、靳义、穆少华他们跟在他的后面走进潘大海家。尽管是丧事,还是有点冷清。只有十几个亲眷,两个鼓手,一个道士在为潘大海超度亡魂......

潘大海的老婆真没想到罗洪刚会带着局里的干部来送她丈夫最后一程。她看着罗洪刚,真是百感交集,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当初罗洪刚来送沙发时,她丈夫是何等的威风八面,何等的春风得意!可现在呢,掉了个个儿!

罗洪刚握着潘妻的手安慰了几句,便走进灵堂。潘大海静静地躺在纸棺中,脸色蜡黄,还有几分痛苦的表情凝固在脸上,想必是吞下牙刷后让他痛苦不堪。罗洪刚对纸棺中的老领导说:"老潘,你这是何苦呢?你罪不至死啊,你出狱后完全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啊。你这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啊!"罗洪刚说得很真挚,但潘大海永远也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