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63个结点
17975500000063

第63章 中国东北:苏军歼灭关东军

俄国与日本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俄日矛盾是围绕着对中国东北的争夺而产生并日趋剧烈的。20世纪初期,围绕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俄国与日本打了场日俄战争。日本距离中国东北不远,俄国与中国东北虽然在地理上相邻,但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完工前,俄国向中国东北运兵相当困难。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军夺取了沙俄海军经营既久的旅顺口,全世界最大的国家被小小的东洋岛国打败,在俄国人心里留下了无以消除的疤痕。

一战中,俄国是协约国骨干国家,十月革命后,列宁宣布俄国退出战争,与协约国彻底闹翻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的1918年春,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事件”,十几个协约国联合武装干涉苏俄。日本政府趁火打劫,参加了1919年秋冬反对苏维埃俄国的“十四国远征”,出兵海参崴,强占俄远东沿海地区。十四国远征中,其他国家仅出兵几百人到千把人,表明本国对苏俄政权的立场,而日本居然出兵上万人。

十四国远征中的十三国,俄国人很快就忘了,但是却没有忘记日本,一直想找个机会报复。二战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攻击的主要目标。苏联力图在帝国主义的夹缝中生存,有时不得不采取相当现实的做法,甚至不惜伤害到中国的利益。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致函日本驻苏大使广田,声明苏联对中日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后,苏联走得更远了,承认“满洲国”对中东铁路的主权,而且与伪满洲国建立领事级关系,事实上承认日本人制造的傀儡政权。

另一方面,为拖住日本军事力量,苏联一直在秘密支持中国抗日。1932年12月,中苏两国恢复中断达3年之久的大使级外交关系。1935年下半年起,苏联开始同国民政府就联合抗日的问题举行实质性谈判。1936年春,苏联政府要求与中国政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西安事变后,苏联政府抛弃暗中对张学良、杨虎城的支持,转而斥责张学良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的做法,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展开积极外交,寻求各国援助。西方国家不愿意引火烧身。美英等国举棋不定时,苏联向中国伸出了援手。

1937年4月,苏联驻华大使波戈莫洛夫通知国民政府,苏联已决定向中国出售飞机和坦克,并且提供5000万美元的贷款。中国方面没有回音,“七七”事变后,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并且派遣军事专家和志愿航空队参加抗日战争。1937年10月,从阿拉木图经兰州到汉口的国际航线通航。当月的下旬,第一批苏联志愿航空队到华,共有空、地勤人员254名,组成以基达林斯基领导的轰炸机联队和库尔丘莫夫为首的战斗机联队。战斗机联队途经凉州时,库尔丘莫夫不幸因飞机失事殉职,普罗科菲耶夫接替指挥战斗机联队。

此后,苏联志愿航空队的兵力不断扩充,最高峰时,达到战斗机、轰炸机各4个联队。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成员采取轮换形式,先后在华参战的有2000多人,像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波雷宁、特霍尔、赫留金、布拉戈维申斯基等著名空军将领都曾来华与日军作战。

中国空军势单力薄,仅有的少量飞机在淞沪会战中几乎拼光了,急需得到补充。中国向欧美国家订购了363架作战飞机。但到1938年4月,仅得到85架,其中有13架尚未完成装配。在关键时刻,苏联的大批作战飞机源源不断运进中国,可谓雪中送炭。到了1938年2月,苏联共出售中国作战飞机232架,折合2254万美元。其中战斗机156架,轻轰炸机62架,重轰炸机6架,教练机8架。在同一个月,由于苏联的援助,中国空军总共有作战飞机390架。其中驱逐机230架,轰炸机160架。

在1938年至1940年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中国利用苏联信用借款购卖的主要军火物资为:各类飞机904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24辆,各类大炮1190门,轻重机关枪9720挺,步枪50000支,步枪子弹16700多万发,机枪子弹1700多万发,炸弹31100颗,炮弹187万多发及飞机发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汽油等军火物资。苏联还帮助中国建立了航空物资供应站、飞机修配厂和航校、训练基地,以轮换方式分批派遣军事顾问,连同各种空、地勤技术人员,计5000余人。他们积极训练中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雪中送炭,使得淞沪会战中拼光的中国空军起死回生。

抗战期间,苏联派出军事顾问300余人,在国民政府的各级军事机关工作,派遣空军志愿队员2000余人来华参战,先后进驻南昌、武汉、重庆、梁山(今梁平)、成都等地。根据苏联公布的资料,从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参战,到1939年底基本从各地的机场撤出,共有700多名苏联志愿队员直接参加保卫南京、武汉、南昌、成都、重庆、兰州等地的25次战役,出动飞机千余架次,击落日机数百架,炸沉日军各类船舰70余艘。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沦陷后,中苏空军的中心基地从南昌、武汉西移成都、重庆等地。苏联空军志愿队的数十架飞机和相应的飞行、地勤人员进驻四川梁山机场,帮助培训空军人员,创办空军学校,阻击日机入侵西南领空,并派飞机轰炸敌占区的军事设施。与此同时,苏联志愿空军有4个联队在中国对日作战,200多名官兵献出生命。至1940年,日本损失飞机986架,这与苏联志愿飞行员的作用密不可分。

国军空军装备的驱逐机大部分是苏联援助的伊-15和伊-16。伊-15为双翼驱逐机,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航速较慢。伊-16是单翼驱逐机,航速达到每小时480千米,但机动性差。两种驱逐机都装有4挺司卡斯高射速机枪,每分钟可发射1800发子弹。空战时,通常伊-15和伊-16联手,伊-15缠斗,伊-16从高空俯冲,追歼逃敌。中苏空军联袂作战,士气大振,使日本陆、海军飞机损失剧增,日本航空队被迫将基地后撤500千米。

1938年2月23日是苏联红军节。苏联志愿航空队队员决定在这一天对日军发动一次突然袭击。攻击目标设定在台湾日本海军的松山机场。出击任务由苏联志愿航空队指挥官雷恰戈夫负责,组成两个轰炸机编队执行任务:一队为驻在南昌的12架轰炸机,中苏飞行员混合编队;另一队为驻在汉口的28架轻型轰炸机,全部由苏联飞行员驾驶。

盘踞在台湾的日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松山机场会遭到来自大陆的空袭。苏联志愿航空队驾机飞临时,只见机场上的飞机整齐排列,既没有战斗机升空拦截,也没有高射炮火拦阻。波雷宁大尉首先进入轰炸航路,将飞机所载炸弹全部投下。其余飞机依次进入,对机场上的目标倾泻着炸弹。机群投下的280枚炸弹,多数直接命中目标。几十架日机被炸得七零八落,十几座油库和机库也陷入火海,可以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和设备转眼间毁于一旦。国民政府也没有想到作战会这么顺利,第二天傍晚,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名义,设宴为出击松山的苏联飞行员庆功。

1939年6月11日,苏联空军又有志愿航空队所属的4个联队来华支援,由库里申科和科兹洛夫各率领一个由20架重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联队进驻成都,由苏普伦和柯基那基各率领一个由伊-15和伊-16驱逐机组成的驱逐机联队进驻重庆。这大大增强了中国抗击日军的空中力量。

1939年10月3日,苏联志愿航空队9架重轰炸机从成都起飞,飞临日占汉口机场上空。当时日海军航空队的军官聚集在指挥所门前迎接木更津航空队6架“新锐”攻击机。下午1时30分,这批日机刚降落,苏联机群飞临,将炸弹全部倾泻下去。日海军鹿屋航空队副队长小川、木更津航空队副队长石河等4名校官和1名尉官当场被炸死。鹿屋航空队司令官大林末雄大佐等25人身负重伤,指挥轰炸重庆的日第1联合航空队司令冢原二四三少将的左臂被炸掉,34架日机被炸毁,而苏联轰炸机仅1架受轻伤。

1939年8月14日中午,苏联志愿航空队库里申科联队长率领远程轰炸机群对汉口机场完成攻击任务,返航时遭遇20多架日军战斗机。空战中,5架日机被轰炸机联队击落,而库里申科轰炸机左发动机被击中。库里申科用单发动机驾驶飞机返航。飞机沿着长江飞行,飞到万县上空时,飞机失控,开始下坠。库里申科决定选择一处安全的地方迫降。然而这一带除了长江江面,都是崇山峻岭和崎岖不平的山地,他只得在江面迫降。万县军民立即组织抢救。机组领航员、报务员和轰炸员泅水登岸获救,只有库里申科没有踪影。20天后才在万县下游的猫儿沱发现他的遗体。万县人民为库里申科举行了追悼大会。1940年元旦,万县人民把烈士安葬在太白岩。

到1939年10月,苏联空军援华达到最高峰,在华航空人员425人。苏联驻华空军顾问阿尼西莫夫、副顾问胡鲁耶夫、参谋长伊里茵常驻成都。轰炸重庆的日机主要集结于汉口,苏联志愿航空队决定派驻成都的重轰炸机袭击日机在汉口基地。10月14日,苏联志愿航空队出击,20架轰炸机于12时轰炸日占汉口机场,一举炸毁日机60架,毙伤日陆、海军航空队官兵300多人。

1941年4月,希特勒德国横扫欧洲,震动了苏联,斯大林意识到与纳粹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与最凶恶的敌人相比,其他退居次要地位。自希特勒上台以来,德意日“反共产国际条约”的签订和轴心国的形成,使苏联受到东西法西斯国家夹击的威胁,因此苏联在加快军备的同时,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摆脱不利局面。1940年10月,斯大林召见即将赴华担任蒋介石军事总顾问的崔可夫说:“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时,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1941年4月13日,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规定缔约双方相互尊重缔约另一方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在构成附件的声明中,双方约定: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外蒙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苏日《中立条约》是苏日双方牺牲中国利益而达成的临时交易和暂时性妥协,苏联远东当局不但不对活跃在东三省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提供任何支持,而且一度对撤退到中苏边界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解除武装。《中立条约》稳定住了苏联这头,日本认为在欧亚大陆没有后顾之忧了,遂加紧准备南下夺取英国、法国、荷兰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东洋岛国从此失去自我控制,以至于贸然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从而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黑海之滨,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与会时,美军刚以沉重代价攻占冲绳岛,参谋长联席会议给了总统一个参考数字:根据美军攻占冲绳岛的伤亡情况推算,美军如若进攻日本本土的话,伤亡不会少于100万人。

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会晤说,日本本土有400万大军,美军在日本登陆势必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请苏联出兵,进攻日军。斯大林问,苏联可以出兵远东,美国给苏联的回报是什么?罗斯福回答,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将交给苏联,苏联可获得位于南满铁路终点的大连,“外蒙古的现状应予维持”。斯大林强调,苏日签订有中立条约,苏联没有理由对日本宣战。要有一份巨头共同签署的文件,让苏联人民明白为什么参加对日战争。罗斯福有顾虑,这些条件是中国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商定的,中国人知道怎么办?斯大林说,一旦苏联可从西线腾出25个师,并把这些师调到远东,就可以通知中国人了。

对于苏联来说,与日本的中立条约本来就是个权宜之计,到了日子就得甩掉。2月10日,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斯大林、罗斯福修改,成为2月11日邀请丘吉尔共同签署的《雅尔塔协定》,内容是: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之内,苏联依据以下条件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直到6月14日,杜鲁门才指令赫尔利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通知蒋介石。

有了《雅尔塔协定》,斯大林心里踏实了。5月上旬,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法西斯统治的第三帝国土崩瓦解,随即就可以收拾日本了。从5月到8月,苏联政府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迅速向远东和后贝加尔运送了13.6万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展开11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1个坦克集团军、3个航空军集团和3个防空军集团、4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为l57.8万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此外还有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地区舰队。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战败投降,苏联开始准备对日本作战。抗联教导旅驻扎在偏僻的北野营,除了被召至伯力参加军事会议的旅长周保中,没有人知道苏军部署。但所有人都清楚,打败了德国之后,苏联马上就要调转枪口,收拾日本了。抗联教导旅的指战员们摩拳擦掌。参加过对德作战的苏军军官充实到教导旅,用实战演习操演着新战术。教导旅的伙食水平忽然提高,黑面包变成了白面包,只供应前线部队的牛肉出现在餐桌上。7月开始,北野营的抗联教导旅驻地,常有战友忽然消失,没有人透露他们的行踪。在苏联对日宣战之前,抗联教导旅已经开始了行动。

周保中参加了苏联远东方面军对日作战的军事会议,领到抗联教导旅的作战任务:一是挑选290人组成一支空降侦察部队,携带电台,执行侦察任务;二是派出340人作为先遣支队,分派到苏军先头部队,担任向导和突击队;三是教导旅大部队跟随苏军主力解放东北,维持战后秩序。他们分成50多个侦察小组,乘夜色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空降,进行战前侦察。侦察员用各种方式,接近或潜入日军数百个营区、工事、弹药库、军事谍报指挥机关等要害设施,将日本关东军的17个战略地堡及中苏边境上三道防线的情况,无一遗漏地标注成空袭目标,并制成图表,通过电台传送给苏军。

7月1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德国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布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7月24日,杜鲁门将公告文本发给蒋介石,蒋介石希望在发布公告时,将三国首脑名字的顺序调换一下,把他的名字放在丘吉尔前面,这样他在国际国内都有点面子。杜鲁门同意。7月26日晚9时20分,美中英三国向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事先美国没有征求苏联的意见。直到8月8日,苏联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况时,才要求参加《波茨坦公告》。

7月27日,日本收听《波茨坦公告》全文。日本首相铃木主持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对《公告》的立场。铃木次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声明:《波茨坦公告》不过是开罗宣言的改头换面,“政府认为公告并无任何主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我们只能为战争到底向前迈进。”

斯大林原定8月11日发动进攻,因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而提前。8月7日下午,斯大林签署命令:红军于9日零时开始进攻。8月8日下午5时,莫洛托夫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读苏联对日本宣战书。

8月9日零点10分,苏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关东军发动进攻。仗打起来时,日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在大连欣赏日本歌舞伎演出。直到清晨,才知道苏军开始全面进攻,急匆匆下达作战命令。

关东军曾经是日本陆军精锐兵团。1940年日军大本营确定关东军序列的12个师团外加第16师团(尚在本土,以后未执行)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到1943年6月先后调入或就地组建3个师团共15个师团。这15个师团是“常设”第1、8、9、10、11、12、14师团,早期三联队制第23、27师团,以四联队师团抽出联队组建的第24、25、28、29、71师团及“新常设”第57师团,均为日本陆军主力师团,在1941年“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时各部队得到额外加强。1944年,15个师团有11个调往南方战场,遂用守备部队就地编组6个师团,到年终计有10个师团,无论师团数还是师团战力均为1939年以来之最低状态。1945年初其余4个“满洲永久驻扎师团”亦调出,关东军实为彻底换血。

远东战役时,苏军的对手并不是日军中的硬骨头部队,恰恰相反,日本关东军绝大部分是新编部队。远东战役发起时,在中国东北范围内有关东军第1方面军之第3、5军,第3方面军之第30、44军,直辖第4军,共辖22个师团8个独立混成旅团、两个独立战车旅团1个机动旅团。其中有1944年5月后扩编的第107、108、112、119师团,1945年1月16日编组的第79、122、123、124、125、126、127、128师团,7月10日编组的第134、135、136、138、139、148、149师团,以及1945年6、7月间从日军中国派遣军紧急转调的第39、63、117师团,8个独立混成旅团均为当年就地编组。

以上有作战经历的部队只有关内调入的3个师团。7月10日仓促编组的部队大多数师团长从日本国内调任,独立混成旅团都只辖4个独立步兵大队,而此前的日本陆军独立混成旅团标准编制是5个独立步兵大队或更多。新编部队的实际编成(包括人员、装备)的实力能达到何种程度肯定大有问题,例如第136、137、138师团基本由在乡军人编成,实际未成军;又如7月底才获准组建3个特别警备队,关东军8月初开始组织实施,其间预定配属第4军的第3特别警备队因该军司令官上村干男反对而搁置。

远东战役发起后,关东军依预案将逐步收缩到南满、朝鲜,驻防朝鲜南部的第17方面军奉命归属关东军。第17方面军司令部驻汉城,辖第58军以及7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朝鲜北部的清津作战实际发生地在雄基、罗津、清津、成津(今金策)等港口,作战规模均不大,与苏军交战的是日军朝鲜军管区部队。第34军司令部驻咸兴,部队分驻咸兴、定平、平壤,离上述战场尚远。咸兴、平壤、元山、海州均为苏军以空降方式占领。

远东战役全部作战范围,日本陆军部队有26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两个独立战车旅团和1个机动旅团。日本陆军第2、5航空军分驻中国东北与朝鲜,但可用于作战的飞机极少。

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兵员约51万、北朝鲜约60000。第5方面军在南库页岛、千岛群岛约90000个。驻远东战役作战地域的日本海军仅有镇海警备府(釜山)下属之旅顺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元山方面特别根据地队,依正常编制估计兵员约两万,则在远东战役全部作战地域日本陆海军约68万人,其中关东军57万(包括在北朝鲜的60000)。若计入在南朝鲜的23万人(战后向美军缴械投降),战争结束时日本关东军总员额约80万。由于关东军指挥范围有过很大的变动,常有资料误称与苏军作战的有80万至100万关东军。

远东战役作战时间很短,以苏联、日本战争史资料参照考查,在中国东北与苏军实际交战的日军只有牡丹江地区第124、126、128、135师团,珲春地区第112师团,富锦地区第134师团,大兴安岭地区第107、119师团,瑷珲地区独立混成第135旅团,海拉尔地区独立混成第80旅团,张北地区独立混成第2旅团,共计为8个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约为作战地域日本陆海军的1/3。若将日军交战部队全部计为损失可估计为23万,亦可按伤亡2:1的估算法约知日军损失25万。大体说在远东战役作战地域苏军歼灭(伤亡及作战中俘虏、投降)日军约24万,有44万日军成建制向苏军缴械投降,苏军并非全歼作战地域的68万日军,当然更不是全歼日本关东军。

8月14日,苏军向东北腹地推进。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发出照会:“天皇陛下已就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事发出诏书;天皇陛下还准备命令所有陆海空军当局和所有在他们统辖之下的各地部队停止作战行动,缴出武器。”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

8月15日,日本政府的投降照会由瑞士驻华大使馆转致中国政府,日本政府的立场一退到底。8月16日晚,关东军司令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说:既然“圣断已下,本军只能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终战。”在同一时间,日军大本营向关东军发出命令,停止作战,并立即同苏军交涉。18日下午,关东军司令部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投降命令。

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界定的远东战役,包括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实施的大兴安岭-奉天战役,远东第1方面军实施的哈尔滨-吉林战役,远东第2方面军实施的松花江战役以及南库页岛战役、千岛群岛战役,太平洋舰队实施的清津战役。远东战役作战范围是中国东北及张北地区、朝鲜东北部沿海、南库页岛、千岛群岛。1965年版《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记载:“日军损失67.7万名以上,其中包括战死者约8.4万名”。

1945年9月2日是星期天。东京湾。在美国第3舰队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盟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简短致辞:“我们聚集在这里,代表着主要的交战各方,在神圣的协议上签下最后一笔,由此,和平将回到我们身边。世界战场上的一切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现在已经有了决定,在此,我们不需要再讨论或争论。日本帝国投降的条款和地位已经摆放在你们面前。现在,我邀请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军大本营的代表请在投降书的指定位置上签字。”

盟国和日本政府代表签字结束后,二战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