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17900600000010

第10章

地藏當鋒竪指頭。諸老至今猶未瞥。天迴地轉却等閒。千古萬古兩條鐵。

僧問法眼。慧超諮和尚。如何是佛。法眼云。汝是慧超。

一文大光錢。買得个油餈。喫向肚裏了。當下便不飢。

僧問法眼。如何是學人自己。眼云丙丁童子來求火。

末上一迴秤八兩。又秤恰重半斤來。定盤星在誰人手。爭著絲毫可怪哉。

僧問雪竇和尚。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學人分上。為什麼不會。雪竇云棺木裏瞠眼。僧云恁麼則從苗辨地。因語識人也。雪竇云三十棒且待別時。

一枝枯艸強遮著。明鏡當軒燭盡幽。滿面慚惶移步去。清光灼灼避無由。

雲蓋鵬和尚。參雙泉雅山主。雅令看芭蕉室中示僧云。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却你拄杖子。鵬經久看之未省。一日雅向火次。鵬侍立。雅顧視鵬云。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却你拄杖子。鵬擬開口。被雅攔手以火筯一摵。鵬豁然有省。

與奪雙行驗正邪。才爭拄杖即忘家。驀然鐵棒如風至。失却從前眼裏花。

僧請益瑯琊和尚。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瑯琊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混混玲瓏無背面。拈起有時成兩片。且從依舊却相當。免被傍人來覰見。

北禪賢和尚。冬夜烹水牯牛。

納他皮角要輸機。放下尋時結抄歸。一任這迴黃雪落。滿家圍火掩紫扉。

鹽官喚侍者。將犀牛扇子來。侍者云犀牛扇子破也。鹽官云犀牛扇子破也。還我犀牛兒來。

可憐一柄犀牛扇。謾道曾遭已破除。無限清風隨手處。卓然頭角出寰區。

馬祖陞堂。百丈捲蓆。

昨日東風偶然惡。桃花亂落如紅雨。昨夜東風又發狂。滿地不知何處去。

龐居士問仰山。久響仰山。到來為什麼却覆。仰山竪起拂子。居士云恰是。仰山云是仰是覆。居士指露柱云。雖無人見。且有露柱證明。仰山擲下拂子云。一任舉似諸方。

兩箇八文為十六。從頭數過猶不足。拏來亂撒向階前。滿地團團春蘚綠。

雪峰示眾云。南山有一條鱉鼻蛇

象骨鱉蛇當大路。稜師可惜便忘身。雲門弄得雖然活。爭似南山不用親。

水潦參馬祖。禮拜起。擬伸問次。馬祖一踏踏倒。水潦豁然大悟。起來呵呵大笑云。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只向一毫頭上。識得根源去。開堂日。謂眾云。自從馬師一踏後。直至如今笑未休。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水潦呵呵大笑。便歸方丈。

一踏倒時堪大笑。從前伎倆虗徒勞。蛇頭却要重揩痒。萬萬千千出一毫。

僧問投子。和尚住此山。有何境界。投子云。丫角女子白頭絲。

丫角女子白頭絲。猛焰堆中雪片飛。一等住山誰可擬。閒雲流水不仝歸。

國師無縫塔。

無縫塔從誰手造。雖然有樣不堪傳。如何強寫無層級。永向琉璃殿上懸。

趙州柏樹子。

新羅鷂子刾天飛。鈍鳥籬根[怡-台+(毅-殳)]不去。趙州庭柏一何高。誰道先師無此語。

僧問潭州報慈和尚。只為情生智隔。想變體殊。祇如情未生時。還隔也無。報慈云隔。僧云情未生。又隔箇什麼。報慈云。杜茶子。你未遇人在。

無情猶隔若為通。絲髮之間路萬重。可惜兩頭空走者。不能直下見某宗。

南泉參百丈涅槃和尚。百丈云從上諸聖。還有不為人說底法麼。南泉云有。百丈云作麼生是不為人說底法。南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百丈云說了也。南泉云某甲只恁麼。和尚作麼生。百丈云我不是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南泉云某甲不會。百丈云我太煞為你說也。

涅槃老子順風吹。邏哩哩邏爭得知。隔嶺幾多人錯聽。一時喚作鷓鴣詞。

茶陵東林先師郁和尚。因看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法燈云啞。凡三年。一日因度橋。一踏橋板而悟。遂有頌云。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見山河萬朵。自茲更不遊方。

百尺竿頭曾進步。溪橋一蹈沒山河。從茲不出茶川上。吟嘯無非邏哩囉。

僧問巴陵鑒和尚。如何是吹毛劒。巴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

珊瑚枝枝撐著月。射斗鋒鋩未足觀。四海盡來歸貢後。乾坤仝耀寶光寒。

僧問吉州青原思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思云廬陵米作麼價。

廬陵米價越尖新。那箇商量不掛唇。無限清風生閫外。休將升斗計疎親。

僧問趙州和尚。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趙州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僧云此猶是揀擇。趙州云田厙奴。什麼處是揀擇。僧無語。

團團秋月印天心。是物前頭有一輪。入穴蝦蟆無出路。却冤天道不平勻。

僧問趙州和尚。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時人窠窟不。趙州云。曾有人問我。直得五年分疎不下。

分疎不下五年強。一葉舟中載大唐。渺渺兀然波浪裏。誰知別有好思量。

僧問趙州和尚。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言語。是揀擇。和尚如何為人。趙州云何不引盡者語。僧云只念到者。裏趙州云只者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驅山塞海也尋常。所至文明始是王。但見皇風成一片。不知何處有封疆。

雲門大師云。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箇是你自己。

左眼不見山河。右眼不見日月。直待百花開時。一一為君分別。

玄沙三種病人。

退後進前兼對辯。相逢邂逅難迴面。春風驀地撼庭前。還見落花千萬片。

僧親近大隨次。見一龜在大隨座前。遂問。是箇眾生。皮褁骨。者箇眾生。為甚骨褁皮。大隨脫一隻靸鞋。拈在龜背上。

分明皮上骨團圍。卦畫重重更可觀。拈起靸鞋都蓋了。大隨却被者僧謾。

雲門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

徹底昏昏不待看。拄天拄地黑漫漫。三門廚庫長相對。一徑松風滿院寒。

趙州示眾云。泥佛不度水。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

併却泥佛金木佛。趙州放出遼天鶻。東西南北謾擡眸。萬重雲去只一[木*突]。

僧問雲門。如何是法身。雲門云六不収。

六不収兮調最新。能歌何待遶梁塵。和風滿檻花千樹。不換乾坤別有春。

僧問趙州。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趙州云急水上打毬子。

何謂識兮還具六。八萬四千殊不足。初生孩子尚喃喃。急水打毬攔口[祝/土]。

智門蓮花。

蓮花荷葉有由哉。泥水分時絕點埃。堪憶九龍初沐處。東西一步一枝開。

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雲門云餬餅。

雲門餬餅圓摸小。爭似法華爐竈大。飽來一任帶刀眠。誰問西來閒達磨。

雲門垂語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裏。將三門來燈籠上。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低頭却坐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迴。

馬祖答龐居士云。一口吸盡西江水。

一口吸盡西江水。萬古千今無一滴。要須黨理不黨親。馬師可惜口門窄。

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三昧。雲門云鉢裏飯桶裏水。

朝打三千未為多。暮打八百未為少。鉢裏飯兮桶裏水。人前切忌無分曉。

僧問五祖識和尚。如何是佛。識云踏著秤槌硬似鐵。

踏著秤槌硬似鐵。此時有理不能說。新羅國裏火星飛。直向雲門指上爇。

趙州洗鉢盂去。

梅花落盡杏花披。未免春風著出褫。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僧問大愚芝和尚。如何是佛。大愚云鋸解秤槌。

鋸解秤槌無縫罅。風吹日炙朝復夜。雖然不許亂商量。一任稱提遶天下。

雪峰云。三世諸佛。向火焰上轉大法輪。雲門云。火燄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火燄騰輝說最親。無邊諸佛近前聞。誰知更有傍觀者。鼻孔遼天不喜君。

雪峰示眾云。盡大地。撮來如一顆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皷普請看。

眉毛罅裏遊南嶽。大海中心泛釣舟。薄藝隨身終不說。從他打皷看無休。

溈山示眾云。老僧遷化後。往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左脇下書一行字。溈山僧某甲。正當恁麼時。喚作溈山僧即是。喚作水牯牛即是。

不道溈山不道牛。酌然何處辨蹤由。絲毫蹉却來時路。萬劫無由得出頭。

雲門在靈樹會中為首座。有僧問靈樹。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靈樹無語。舉向首座。如何得一轉語。鐫上碑去。首座云不難。代云師。

師之一字大巍巍。獨向寰中定是非。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定覓山歸。

慈明在眾中時。到芝和尚寮中。芝坐間開合子。取香在手中欲燒次。慈明問云。作麼生燒。芝便放爐中燒。慈明云。齖郎當漢。又恁麼去也。

千人萬人行一路。幾箇移身不移步。對面拈香爐上燒。齖郎當漢又恁去。

溈山寄一面鏡。與仰山。仰山接得。兩手捧起。示眾云。若道溈山鏡。爭奈在山僧手裏。若道仰山鏡。又是溈山寄來。還有人定當得麼。眾無語。遂擲下鏡。

師鏡拈來呈眾了。癡人往往爭妍醜。當時撲碎不可尋。免見壞却兒孫手。

雪竇換舡子漁父頌云。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載得月明歸。

閃爍金鱗躍浪時。華亭貪翫下鈎遲。誰知雪老垂綸慣。不犯波濤取得伊。

洞山聰和尚云。一大藏教。只是箇之字。

點劃分明無道理。老胡幾度提不起。不如分付王將軍。無限風流歸手裏。

長慶云。寧說阿羅漢有三毒。不說如來有二種語。不道如來無語。只是無二種語。保福云作麼生是如來語。長慶云聾人爭得聞。保福云情知汝向第二頭道。長慶云作麼生是如來語。保福云喫茶去。

不說如來有二語。三三為九須重數。何謂聾人爭得聞。狐裘未免還移主。

僧問投子。如何是十身調御。投子下禪牀立。

老婦低頭事舅姑。起來爭免面模糊。強將雲髻高高綰。遮得傍人眼也無。

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仝如來。

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臺。

維摩經云。不斷煩惱。而得涅槃。

朝生暮死千萬徧。一日幾迴相見面。展陳開旗放出來。一指動時客戲見。

德山入門便棒。

突出雙頭卒辨難。曾將一擊碎潼關。自從天下太平後。流落人間號德山。

臨際入門便喝。

萬里青霄絕點雲。一聲霹靂震乾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箇如今有腦門。

魯祖凡見僧來便面壁。

魯祖孤風振四維。僧來面壁少人知。南泉提起驢年會。且道如今是甚時。

僧問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云。是曹源一滴水。

曹源一滴久澄清。流出千江絕浪聲。大海幾多遊翫者。茫茫空遶水邊行。

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雲門云北斗裏藏身。

五陵公子遊花慣。未第貧儒自古多。冷地看他人富貴。等閒不奈幞頭何。

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應。國師云。將謂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

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度應喏。茫茫亂下針錐。誰知可知禮也。

法華頌古一百十首終。

自題

嘉祐七年壬寅夏。寓五祖之西堂。因禪人見問。時悉以吾之大事印之。往往多未然者。願請益古德因緣。於其間浸潤。欲求其然。乃許之。或間為頌之。凡三十餘首。八年癸卯秋九月。住此山。山深無事。復如其前。共成一百十首。然此一大事。在徹證者。方便出沒。無不可者。唯恐途中之士。或泥之。或疎之。為病耳。苟以此浸潤。而忽得其然。則吾頌何剩哉。然則高妙深遠之致。則庶慰於先覺。以隨器而任。則庶以報於古聖海嶽之一毫。乃吾之志耳。治平元年甲辰孟夏既望題之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