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鼻门
17894300000005

第5章

黄丹五文 硇砂三十文,研极细 巴豆十粒,去壳心膜,纸椎去油 酒饼药五十文,罐子盛 右同入饼药罐子中,慢火煎两三沸,取下续入研细生矿灰三钱,鸡子清调匀。赤鼻以鹅毛拭红处,一日一次。上药追出毒物,病退即止。次服消风散、桦皮散之类五七贴。雀斑用小竹棒挑药点患处,纔觉小肿,即洗去,不洗恐药力太猛。

又方 治赤鼻及面风疮。

大枫油五十文 草乌一个,为末 轻粉 麝香各一百文 右先将草乌入油内熬令匀,取出,少时下轻粉、麝香末搅匀。每用少许擦患虚令热,旬日瘥。一方无轻粉,用生姜擦患处傅药。

鼻赤肺风方歌

肺风鼻赤最难医,我有良方付与伊,但用硫矾为细末,茄汁调涂始见奇。

荆芥散 治肺风齄(鼻包)。

荆芥穗四两 防风 杏仁去皮尖 白僵蚕炒 蒺藜炒,去剌 炙甘草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蓖麻子膏 治酒齄鼻及肺风面赤生疮。

蓖麻子去壳,研 轻粉研 沥青研 硫黄研 黄蜡各二钱 麻油一两 右熬成膏,以磁器盛之,每用少许涂患处。

鉛红散 治风热上攻阳明经络,面鼻紫赤刺瘾疹,俗呼肺风,以肺而浅在皮肤也。

舶上硫黄 白矾灰,各半两 右为末,入黄丹少许,染与病人面色同,每上半钱,津液涂之,洗漱罢及临卧再上,兼服升麻汤下泻青丸,服之除其本也。

荆芥连翘汤 【《回春》】  治鼻渊。

荆芥 柴胡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白芷 防风 薄荷叶 栀子仁 黄芩 桔梗 连翘各五分 甘草三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通窍汤 【《医鉴》】  治感风寒,鼻塞声重。流涕,不闻香臭。

白芷五分 防风 羌活 槁本 升麻 干葛 川芎 苍朮各一钱 麻黄 川椒 细辛 甘草各三分 右銼,作一贴,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

鼻不闻香臭方 【《回春》】

薄荷三钱 细辛 白芷 防风 羌活 当归 川芎 半夏 桔梗 陈皮 赤茯苓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瓜矾散 【《入门》】  去鼻痔。

瓜蒂四钱 枯白矾 螺壳灰,草乌尖各五分 甘遂一钱 右为末,麻油调作丸,如鼻孔大,每日一次,以药纳鼻内,令达痔肉上,其痔化为水,肉皆烂下,即愈。

黄芩汤 【《回春》,下同】  治肺火盛,鼻孔干燥,或生疮肿痛。

片苓酒炒 栀子连皮,酒炒 桔梗 赤芍药 桑白皮 麦冬 荆芥穗 薄荷 连翘各一钱 甘草二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食后服。

洗肺散 治鼻中生疮。

片苓酒炒,二钱 甘草五分 五味子 天门冬 半夏 杏仁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五片,水煎,食后服。

清血四物汤 治酒齄。

川芎 当归 赤芍 生地 片芩酒炒 陈皮 红花酒焙 赤茯苓各一钱 生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二片,煎水,调五灵脂末一钱,食后服。

白龙丸 【丹溪】  治酒齄,满面紫黑。

川芎 槁本 细辛 白芷 甘草各等分 右末四两,入煅石膏末一斤,水丸弹子大。逐日用此药洗面,如澡豆法,或夕涂晨洗之。

参归丸 【《医鉴》】  治酒齄,乃血热入肺。

苦参四两 当归二两 右末,酒糊和丸,梧子大,热茶清下七八十丸。

肺风丸 【东垣】  治面鼻风齄及齄(鼻包)。

细辛 旋覆花 羌活各二两 晚蚕蛾去翅足 苦参各一钱 右末,软饭和丸,梧子大,食后茶清下五七十丸。

升麻汤 【丹溪】  治肺风疮。

陈皮 甘草生各一钱 苍朮 干姜 桔梗 升麻各七分 芍药 大黄酒蒸,各五分 半夏 茯苓 白芷 当归各三分 枳壳 干葛各二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灯心一撮,同煎服。

清肺饮子 【《医鉴》】  治鼻红肺风疮。

薄荷一两 山茶花 胡麻仁 片黄芩酒炒 栀子仁 葛花 苦参 甘草各七钱 连翘 荆芥 芍药 防风各三钱右为末,每二钱茶清调服,后用搽药。

辛夷清肺饮 【《正宗》,下同】  治肺热鼻内生瘜肉,初如石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辛夷六分 黄芩 山栀 麦冬 百合 石膏 知母各一钱 甘草五分 枇杷叶三片,去毛净 升麻三分 右,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服。

硇砂散 治鼻生瘜肉,初如榴子,渐大下垂,名为鼻痔。

硇砂一钱 轻粉三分 冰片五厘 雄黄三分 右,共为细末,用草桔咬毛蘸药,勤点痔上,日用五六次,自然渐化为水而愈。

茴香草散

茴香草 高良姜各等分 右为末,用吹鼻痔上二次,片时许,随后方行取法,其痔自然易脱。取法载后针灸法中。

清气化痰丸 治肺风疮。

南星 半夏用皂角、白矾、生姜各三两,水十碗煮约五碗,取汤浸星、夏二日,煮至无白点为度,晒干,各八两 橘红 槟榔各二两 木香 沉香各一两 苍朮米泔浸,炒,四两 右为末,姜汁糊丸,淡盐汤、白汤任下。

金沸草散 治前证。

前胡 旋覆花各一两 赤芍炒 甘草各一钱 半夏制,五钱 荆芥穗一两半 赤茯苓六钱半 右为粗末,每服一二钱,姜三片,水煎服,日三。

羌活汤 治前证。

羌活 川芎 防风 山栀 胆草 当归等分 甘草减半 淡竹叶 薄荷叶各十片 右水煎温服,无时。

二香散 治鼻中肉蝼蛄。

赤龙爪 苦丁香各二十个 苦壶卢子一撮 麝香少许 右为末,用纸捻子蘸药末点之。

补脑散 治阳虚脑寒,鼻渊。

天雄炮 辛夷仁 苍耳茸各等分 右共为末,饭后酒下二钱。

灵砂丹 治前证。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 右二味于新铫内炒成砂,更入水火鼎内煅炼为末,糯米糊丸 如麻子大,每服三丸,加至五七丸。忌猪羊血菉豆粉冷滑之物。

理中汤 治前证。

人参 白朮炒 干姜炒 炙甘草各三两 右水煎服。

吴茱萸丸 治前证。

吴茱萸两半,洗炒 神曲炒,五两 白朮炒,四两 肉桂 干姜炮,各二两五钱 川椒去目,炒,一两 右为末,糊丸桐子大,米饮下三五十丸,食前服。

养正丹 治前证。

硫黄为末 黑锡镕净 水银 朱砂研,各一两 右将锡化入硫末,渐入渐搅为末,再入水银同擂,如硬,再于火上微煅,又擂匀放冷,研极细末,糯米糊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黄芩知母汤家抄 治夏月火嗽有痰,面赤烦躁,鼻流清涕。

黄芩 知母 桑白皮 杏仁 山栀 天花粉 贝母 桔梗 甘草等分 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服。

防风通圣散河间 治风热上攻,鼻塞等证。

防风 川芎 当归 赤芍药 麻黄 连翘 薄荷叶 大黄 芒硝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朮 栀子各二钱五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锺,生姜三片,煎六七分,温服。《医鉴》加酒炒黄连、薄荷叶,名黄连通圣散,治鼻渊证。

消风散 【《局方》】  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鼻塞声重,及瘾疹搔痒。

荆芥穗 炙甘草 人参 川芎 防风 羌活 薄荷 蝉蜕炒 僵蚕炒 茯苓各二钱 陈皮 厚朴各二钱 右为末,每服二三钱,茶清调服。

搽鼻去红方 【《医鉴》】

轻粉七分 白矾 水银 京墨各一钱 杏仁 大枫子 五味子各四十九个 核桃 白杨叶各七个 右为末,鸡子清调搽患处。

神愈散 治肺热,鼻流浊涕,窒塞不通。

细辛 白芷 防风 羌活 当归 半夏制 川芎 桔梗 陈皮 茯苓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三钱,薄荷、姜煎服。

防风散 治前证。

防风去芦 木通 麦冬去心 川升麻 虎杖 葛根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五分 石膏二两 右(囗父)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小柴胡汤 【仲景】  治前证。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人参 黄芩 生姜 甘草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升麻葛根汤 治前证。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各等分 水煎。寒多热服,热多寒服。

参苏饮 【《局方》】  治四时感冒风寒,声重鼻塞等证。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枳壳 半夏 茯苓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水二锺,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热服。

消风百解散 【《局方》】  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及风寒咳嗽,鼻塞声重。

荆芥穗 麻黄 白芷 苍朮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水锺半,姜葱煎八分,热服。嗽甚更加乌梅一个。

枇杷叶丸 【《正宗》,下同】  治鼻齄初起红色,久则肉疱发肿。

枇杷叶去毛剌,八两 黄芩酒炒 花粉各四两 甘草一两 共为末,用新安酒丸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食后并临睡,白滚汤、茶汤俱可送下。忌火酒煎炒。

黄芩清肺饮 治证同前。

川芎 当归 赤芍 防风 生地 天花粉 干葛 连翘 红花各一钱 黄芩二钱 薄荷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服,用酒一杯过囗。

真君妙贴散 治齄鼻红赤紫肿。

明净硫黄末十斤 荞面 白面各五斤 共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厢内躧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时研极细,新汲水调敷。

奇受藿香汤 治鼻渊黄水浊涕长流,致脑户虚眩不已。

藿香连枝带叶者,五钱 水一碗,煎七分,加公猪胆汁一枚,和匀,食后通囗服,重者不过三服。如苦甚不堪服,用藿香末一两,公猪胆汁熬稠膏为丸,每服二钱,食后白滚汤下。

清化饮 【《景岳全书》】  治脑漏。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石斛一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水一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单方

酒齄:用白盐和津唾常擦之为妙。 【《得效》】

鼻中瘜肉:取枯矾末和猪脂,绵裹塞鼻中,甚妙。 【《本草》】

鼻红:用硫黄化开,入烧酒内,淬三次,为末,茄汁调敷。三次即效。 【《种杏》】

鼻中瘜肉:取雄黄如枣核大,塞鼻中,瘜肉自落。 【《本草》】

酒齄:轻粉、硫黄为末,和津唾擦之。又轻粉、硫黄、乳香、细辛为末,唾调敷之。 【《纲目》】

鼻多涕:芎藭,或煎、或末服,并佳。 【《本草》,下同】

鼻塞:干姜为末,蜜和丸,塞鼻中。

鼻塞:辛夷为末,葱茶清点服一钱;又绵裹塞鼻中。

鼻塞:皂角炙为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又食物入鼻不出,以末吹鼻,取嚏即出。

久患鼻疮,脓极臭:百草霜细研为末,以冷水调下二钱。 【《纲目》】

鼻中瘜肉:瓜蒂为末,绵裹塞之。或和羊脂,或和细辛皆佳。 【《本草》】

瘜肉:胡荽捣烂,塞鼻,瘜肉自落。 【丹溪】

鼻齆及鼻中瘜肉:取瓜蒂、细辛末,和狗胆汁,塞鼻即效。 【《本草》】

狗头骨灰和硇砂少许,(囗畜)鼻中,瘜肉自化。【丹溪】

狗头灰一钱,丁香半钱,细研吹鼻中,瘜肉化为水。 【《类聚》】

酒齄赤鼻:蜀葵花研末,腊猪脂和匀,夜敷旦洗。 【《仁存方》】

鼻中生疮:生大黄、杏仁捣匀,猪脂和涂。

囗鼻急疳,蚀烂腐草臭:斗子盐、白面等分为末,每以吹之。 【《普济方》】

鼻中生疮:生大黄、黄连各一钱,麝香少许为末,生油调搽。 【《圣惠方》】

鼻窒不通:蓖麻子仁三百粒,大枣去皮一枚,捣匀绵裹塞之,一日一易,三十日闻香臭也。【《圣济录》】

鼻流清涕:蒺藜苗二握,黄连二两,水二升,煎一升,少少灌鼻中,取嚏。不过再服。【《圣惠方》】

鼻中瘜肉:硇砂点之即落。 【白飞霞方】

鼻准赤色:稚黄、硫黄各五钱,水粉二钱,用头生乳汁傅,不过三五次愈。

鼻中瘜肉:藜芦三分,雄黄一分为末,蜜和点之,每日三上自消,勿点两畔。 【《圣济方》】

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白薇、贝母、(艹款)冬花一两,百部二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普济方》】

鼻中瘜肉:用梁上尘吹之。

鼻疮脓血臭,有虫也。苦参、枯矾一两,生地黄汁三合,水二盏煎三合,少少滴之。 【《普济方》】

鼻内生疮:密陀僧、香白芷等分为末,蜡烛油调涂之。 【《简便方》】

鼻齄赤疱:密陀僧二两,细研,人乳调,夜涂旦洗。 【《圣惠方》】

鼻塞:以狗胆汁和绵裹,塞鼻中。

齆鼻不闻香臭:取铁锁磨石上,取末,和猪脂绵裹塞之,经日肉出瘥。 【《普济方》】

鼻上作痛:上品硫黄末,冷水调搽。 【《澹寮方》】

又方:用舶上硫黄、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

鼻中生疮:黄蘗、槟榔末,猪脂和敷。 【《普济方》】

酒齄:用凌霄花半两,硫黄一两,胡桃四个,腻粉一钱,研膏生绢包揩。

赤鼻作痛,紫色:石葶脂,研末,冷水调搽,半月绝根。

鼻流清涕:荜茇末吹之有效。 【《简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