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一名少年的故事
17845500000005

第5章

哟,马云腾同志,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想我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此时此刻,我大概在悠闲地坐在飞往北京的客机上。所以如果你打算来找我的话,肯定是要花上不少时间和金钱的,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接下来我要说的东西很长很啰嗦,所以我特意多拿了两张信纸,你要心存感激地阅读我提前花费很大力气写的信哦。

首先,我想我大概已经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跟你说了一定程度的事情吧,你肯定会有很恨我的情感吧,要说没有也不可能,为了以防万一我没有给你说清楚,我在这里还是再重复一遍吧。

你父母的死并不是全部都是因为意外,而有那么一点点的人为因素,不过想来大概还是属于意外吧。如果说是我一手造成的话还是太过了,我并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这个人不太爱说谎。当然,是除了工作以外的情况下。

按照中国制定的法律来看的话,你的父母的行为被发现绝对会判死刑的,意外身亡或许反而还是一件好事,至少你不会在背负着双亲因犯罪而死的阴影下长大,这样考虑的话,你现在的状况应该还是一件好事。至于究竟是什么罪行我现在暂时还是不能告诉你。不过如果你去调查,去了解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应该让过去的都掩埋在地下而不去深究。如果了解到真相,说不定还会让你倍感失望,如果是这样的话,知道这件事还不如不知道要好得多。

与其深究过去,我们还是不如说说现在的事情吧。对李箐的母亲进行的诈骗我已经结束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价值,他们家庭已经倾家荡产了,所以我也没有必要继续下去。继续发展一个无知的,没有经济资本的忠诚教徒还不如直接舍去掉要好的多。我今后也就不会再继续诈骗李箐的母亲了,不过这段时间虽然挣到不少零花钱,但是为了博得李箐母亲的信任,我也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在她的家里留下了不少证据,为了销毁那些东西,我可是需要费很大劲才能说服李箐的母亲烧掉房子,几率大概有七成吧,当你看到这封信的话,那估计就算这七成的可能性成功了呢,真是可喜可贺。

话说,我先插几句话外音。你的这位后辈很可爱呢,有没有被她感动到了呢,那种蠢的可以的样子用来送信还真是够好用。大概吧,毕竟写的时候还没见过她本人,不过既然你已经收到这封信了,就代表着她的确是有趣的笨蛋。她可是受到你的影响而去锻炼的,让我吃惊的是,我觉得她的身体素质可能已经锻炼到超过了你的程度,女生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呢。把这个你的可爱后辈介绍给你就当作是给你的见面礼和赔礼吧,我觉得大概我们之前见面我应该坑了你,或许是金钱,或许是其他财物,谁知道呢。那么这就是赔礼了。而且这个赔礼可是很有趣的哦,甚至可以说是买一送一的双倍的赔礼了,总之你以后就知道了。

既然这封信已经交到你手上,也证明了你已经变成一个普通的人了,所以把这个双份的礼物送给你你大概会有人类都有的那种所谓的欣慰的情感吧。

这么一来你得甚至要感谢感谢我啊,初次见面坑你的补偿似乎太过厚重了。算了,我也不是小气的人,也就不计较这些了。

对了,马云腾同志,我觉得我们见面后以后可能还会再有联系的,那么下次见面就请多关照了。信纸还有好多富裕的地方,我就姑且浪费笔墨再说些什么吧,我没记错的话,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三生了吧,那我就讲讲学生的话题好了。

你在初三学习那些课本的时候,曾经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学那些你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学科呢?比如什么历史啦,物理啦,化学啦,那些都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吧。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那些呢?为什么要执着于弄懂那些将来几乎用不到的东西呢?

其中就有那么一部分的学生,非常不理解这些,他们感到迷茫,以至于后来成绩下降,论为大家所说的差生。

还有一部分差生,没有像上述那样考虑那么多,只是因为贪玩,或是沉迷网络游戏,或是热衷于结交好友,亦或是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而像模像样地谈起了恋爱。

除去不学无术,结交流氓混混自甘堕落的那些学生以外,学习差的差生无非就是上述两种,为了之后方便叙述,我们暂且将第一类称之为差生A,第二类称之为差生B。

好学生就不用说了,被父母暂时逼的也好,为了所谓的未来也好,总之他们花了很大功夫去学习去了。

但那些学习好的所谓的好学生,只知道学习的好学生,除去一些个体差异之外,他们一般都不能比差生B更能好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基本上大部分的所谓差生,他们相较于好学生来说,社交能力都要强些。因为通常能安安静静坐下来认真学习的,他们不会特别的外向,当然我还要再多强调几遍,我说的是平均值,某些极端值除外。总之就是这样的性格吧,他们未来找到的工作可能不如好学生们如意,或许是个体经营一些小摊,或者是给别人打工,表面上看上去不如读书多的人有出息,但他们有的却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没有什么文化,白手起家也能创业致富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而毕业后就失业的大学生却是多的数不胜数。

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所说的差生A,我觉得差生A才是人类中的天才,至少天才的那一部分还残留着,而学习好的那些好学生却完全不具备。刚才我对差生A的叙述稍微有些片面,下面我举个例子你大概就知道了。

比如,在学习化学中,假如有一个学习章节讲的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那些好学生,就会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差生A这时候却会想:为什么要制取二氧化碳,既不像氧气能供给呼吸和助燃,也不像氮气能做氮肥和食品的保护气,除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之外一无是处,我们为什么要去费那么大劲去制取这个?

发现了吧,好学生为了应考,只知道这是考试要考的所以去学,却从不追究所学的内容,从不质疑所学的内容,他们都认为无论书上的是对是错,都与自己无关,也不需要深究下去,只要记下所学的内容就行了。但是那些差生A却会想很多,他们不明白函数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也不明白电压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会产生电流;还不明白为什么把导线这样那样连,电路就形成了通路。其实人们都只学习了一个笼统的概念,人们知道飞机是靠大气压强起飞的,但人们不会做飞机,人们知道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但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又是怎么发现的。

然后差生A随着学习的深入,不解也越来越多,接着越来越跟不上,同时也不明白学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节略地总结一下,就是目的性和真实性。

我可以学习函数,我可以学习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我可以去学习电路图。但我学习这些之前,能不能先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了解到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了解到了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我还知道了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在我继续学习之前,能不能先告诉我,书上写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差生A们是这样想的。

人们都把前人累计的经验转换为概念让我们死记硬背地记住,但这些早已被应用的原理就不可能是假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吗?即使是真的,但我们真正懂到底是怎样的原理吗?二氧化碳能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为什么呢?老师会给你解释这其中的道理?不可能,考试不考的讲了有什么用?把这些作为条件直接就告诉你就行了。

于是好学生把这些都刻到了脑子了。

而差生A们就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凭什么书上给的条件就是对的?

由此可见,差生A才是敢于质疑的天才,他们可以像伽利略那样去推翻“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有关”的学说,他们想知道课本之中的原理,他们想知道实验过程、亲眼看到那些东西。

好学生的学习在我看来就是属于没有目的性的学习,他们中能有几个把那些模糊的概念说清的?我认为那样的人跟傻子无异,以后就是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安稳地过日子,最终依然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学习到,就死去了。

虽然如此,但好学生似乎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好歹是知道了许多前人的经验——虽然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就是了。

虽说是这样,不过有的所谓好学生却倒是真的一无是处,如果他们人品差些,没有什么礼貌或社会公德心,那空有一些完全用不上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处呢?现在的学校几乎从来都是在抓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完全忽视了。品行差的所谓好学生,马云腾你肯定也见过不少吧。

啊呀啊呀,一不小心说了这么多,三张信纸的正面和背面都已经用完了呢,尽管章节的字数没有凑够,可我确实不得不终止这个话题了,有时间的话以后再说吧。这次的字数,就当这次是个例外吧(虽然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例外就是了)。那么,近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