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韩信似乎有了一些感觉似乎他们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于是准备悄悄的趁着夜色准备逃离大汉的界限,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刘邦打就独自连闯关门。刘邦得知萧何去追韩信,也就没有说什么,毕竟张良说过那个韩信可是一个不可多的人才,那几人最近为了韩信可都是晚上办公白天陪着韩信啊,可一连两天也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刘邦坐立不安,要知道万一萧何去投靠了项羽那可怎么办?再说萧何为追韩信,不辞辛苦,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还没追着韩信。正想下马休息一下,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萧何顿时抖擞精神,快马加鞭,高声喊着:“韩兄弟!韩兄弟!!”他策马赶到河边,气喘吁吁地下了马,气呼呼地说:“韩兄弟,你看看咱们总算一见如故,还算称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韩信仍不吭声。萧何又说了一大堆劝他回去的话。这时候,张良也策马赶到;两个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只好如实相告说:“我们可听说项羽大军压境,而且不知道是谁说你早已经投靠了我们大汉,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现在一直想让你多留一会生怕你回去被他们抓。要知道我们的大王可是非常仁义的,他一定会听我们的劝告,要是不听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去人族皇城边缘好不好,好不好?”韩信很是愤怒,但是也有些无奈,这些年来他知道项羽的性格,暗道:也罢,项羽的那里的百姓过的不如刘邦这里的百姓幸福,我不如跟他们一起也好,毕竟天下的百姓才是最重要的。韩信只好瞪了他们一眼老老实实的跟着他们回去。到了第三天,三人才回到皇宫。
萧何知道自己连夜就跑没有去见刘邦很是了解自己的大王的心思,于是连忙走进了皇宫,刘邦见到萧何又惊又怒的说道:“你怎么还想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装作不解的问萧何:“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
刘邦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哦,韩信啊,呵呵~~,我听张良说过,张良说韩信是一个不可多的将军,可是咱们有十多个将军,也不怕他一个韩信啊,你怎么还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刘邦微微震怒的拍了拍桌子。
萧何尴尬的笑着说道:“咱们的那些将军什么样,想必您是知道的要是让那些后生当将军,咱们这些老学员可以认同吗?那些半路出身的樊哙他们会怎么想?要知道现在项羽那边的孙策可不就是一个活例子?想必他们那边的将军有的多少也会有些不满,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他出身于贫民,没有上过很好的教育但是他的本领可不一般啊,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再说了,项羽现在派大军过来,一是为了咱们大汉,二是为了韩信,要知道也许韩信身上可能有秘密呢。大王如果只想当个大汉的皇帝,那么没有韩信也就算了,有咱们兄弟几个人在也可以守得住天下;如果要准备反击项羽的话,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考虑的准备怎么样?”
刘邦说:“我当然想反攻了,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嘿嘿,那就是我,刘邦!!!不过你说的那些学弟他们,嘿嘿,也不能让他们休闲,都给我去当小兵什么。”萧何笑着说道:“大王高,实在是高啊!日后和项羽一决雌雄,咱们估计很多都要重用韩信,近日,我们带着他看了看咱们的民情,我相信咱们要封赏他,那么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
刘邦喝了口酒下决心说道:“就依着丞相,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萧何装作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道:“要是叫他做将军,他还得走,他在项羽那边可也是一员将军啊。”刘邦思索了一会道:“那让他为大将军怎么样?”萧何点了点头淡定的说:“很好。我看行,过会我和张良在去和他说说。再给他来一个安定剂。”
刘邦笑着暗暗自得,当下就拦住了萧何让他去召韩信来,想马上就封他为大将军。萧何有些不高兴地说:“大王平时太不注重礼仪了。要知道封大将军那可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似的叫他来就来。大王真要的让韩信为大将军,先得让人造起一座拜将台,选个好日子,大王还得沐浴更衣,亲自戒斋,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能听从大将军的指挥,就像听从大王的指挥一样。您看怎么样?”刘邦撇撇嘴懒散的道:“好吧,我都听你的,请你去办吧。不过速度要快,我估计没有多久项羽的大军就会来了。”
几天以后,萧何就派人将已经筑好了拜将坛。大汉天资刘邦择了吉日,带领文武百官,来至坛前,缓步拾级而上。只见坛前悬着大旗,迎风招展,四面列着戈矛,肃静无哗。一轮红日光照将坛,真是旌旗耀武,甲杖生威。丞相萧何已将符印斧钺,呈与刘邦。坛下一班金盔铁甲的将官,都翘首伫望,不知这颗斗大的金印,究竟属于何人。只见萧何代宣王命,高声喊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礼!”当下陡然闪出一人,从容步上将坛。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个楚国的使者韩信,顿时一片哗然。这也难怪,一个敌方的将军竟然派成了使者,现如今一下子成为了自己国家的拜为大将军,怎不令众人议论纷纷。众人见刘邦、丞相萧何、第一谋士张良他们却是那么毕恭毕敬,越发感到莫名其妙。后来,韩信果然没有令刘邦失望,没有辜负萧何等人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