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安平县杂记
17785100000003

第3章

新年祝贺之典礼

正月初一日为元旦,岁首云先一日,家家户户买备糕饼茶果鲜花金香烛炮(炮即爆竹,俗曰大炮、连炮)。是日黎明,大家点灯结彩,焚香点烛,燃金纸,放爆竹,男妇老幼均盛装华服,拜祖先神祗;然后序次行祝贺礼焉。早饭后男幼出门,造谒亲朋戚友,互相拜覆,曰「拜正」。或有到庙行香者。初二、初三亦然。此旧历新年祝贺之礼也。

僧侣并道士

台之僧侣,多来自内地,持斋守戒律者甚少。其人有在出家者(?),半系游手好闲、穷极无聊之辈,为三餐计,非真有心出家也。出家之人不娶妻、不菇荤,台僧多娶妻、菇荤者;所行如此,可知其概。

凡僧侣住持寺庙者,曰「东家」;借住者曰「客师」。庙有住持僧,香灯田归其收用。若遇神诞,住持僧就里内街衢按户捐资,名曰「题缘」;建醮演戏,以昭诚敬。或偕里众同办(值年办理庙中公事者,有炉主、头家之号)。

台无丛林,惟大北门外海会者(即开元寺)有「小丛林」之称。今已废坠,重兴不过十数年而已。大约台之僧侣,有持斋、不持斋之分。佛事亦有禅和、香花之别。作禅和者,不能作香花;作香花者,不能作禅和,腔调不同故也。禅和派惟课诵经忏、报钟鼓而已。香花派则鼓吹喧阗,民间丧葬多用之。若入殓,若头七(头七俗名「开魂路」)、若过旬(七日一旬,富裕之家必延僧道或菜公诵经设祭一次)、若卒哭(俗名「撤灵」)、若安葬,必请其披袈裟(袈裟,僧衣也),礼诵弥陀经、金刚经、梁皇忏及血盆等经,以超度亡者。多至十余僧,少亦一僧。卒哭诵经,有至三五天者(俗名「做功德」);丧主按其勤劳,出资酬谢焉(乡下僧少,均用道士,间有请禅和者)。

七月盂兰会,各里庙亦有请僧侣建醮、演放珈瑜焰口,以拯幽魂。此台之俗例也。法器有锡杖、盂钵、铃磬、木鱼、手炉之类。

道士,台湾名曰「师公」。不蓄全发,不持斋,大约即巫觋之类。就其家中设坛。凡民间有冲犯土煞者,请其到家作法,名曰「起土收煞」。有命运不佳者,请到庙中祈祷作法,男人曰「补运」,女人曰「栽花换斗」。其大者,城厢及村庄各里庙建三、五天醮事,或作王醮(台地所谓王爷者,俗传前朝有三百六十多名进士,同日而死,上帝怜之,命血食四方,故民间有「代天巡狩」之称。其实不然。如萧王爷者,碑记谓汉之萧何,大约古人正直为神,其名有不可考,概称之曰「王爷」。沿漳、泉旧俗也),必延请道士演科仪、诵经咒、上表章于天曹以祈福。道士表文、牒文、榜文,均自署其衔曰「节度使」(大约醮成于宋代,道居皇帝时林灵素诸人创此名目,故有「节度使」之称。宋以下无是官也)。捐缘之家,皆竖一灯篙,或二、三丈或四、五丈,篙畔悬一小黄旗,书曰「祈安植福」。夜间各燃一灯,点点纷列,灿如明星,亦大观也。建三天大醮者,一天火醮、一天庆成、一天祈安。五天、七天大醮者,或多一水醮。醮事既罢之明日,作一小醮。名曰「醮仔」。凡作醮必普度,一切猪羊牲醴酒席果品米膏钻肉山之类,均极丰盛。董其事者,有主事、主醮、主坛、主普、三官首、天师首、圣帝首、祈安首、庆成首、信士首等各名目。按其捐缘之多寡,分次第焉。普度诸物,公设一份,余均董事各家自己出金备办。罗列庙前,以物少者为耻。建醮之前数天,必请天师(天师张姓,相传汉之张道陵);建醮之后数天,必送天师(缘金多者,糊一黑面胡须天师像,高五、六尺,衣服均用绸缎为之,一日换一色天师坛铺设极工丽焉)。缘金少者,到天坛请泥塑天师而已。法器有铜铃、法〈纟索〉、法螺、盂钵、钟鼓、手炉、木笏等件。

凡僧道设自官府者,分僧纲司、僧会司、道纪司、道录司各名目,均有品级。祈雨、祈晴,日月食,传之到官衙寺庙念经诵咒,作禳解诸法。此台湾之僧道行为也。

菜公、菜婆者,印佛经优婆夷、优婆塞之类。有龙华、金台、先天等名目,不菇荤,朝夕诵经礼佛,别为一派。另筑精舍,佛蜒日大众一会焉。初入菜堂者,领小乘牒文;二、三年者,领中乘、上乘牒文。闻有秘密咒语,不入其教者,不得而知也。菜公亦能做香花、禅和诸佛事。延请者,不索谢金,送手巾、折扇而已。此近于僧家者流也。

法官者,自谓能召神遣将,为人驱邪治病,作一切禳解诸法(其派有红头师、青头师之分,其弟子均名曰「法仔」)。神佛出境、净油及踏火必用之,以请神焉(铺柴炭于庙前旷地,炽火极盛,执旗帜、锣少及扛神轿者,一一从炭上行过三次,名曰「踏火」)。为人治病,亦有时应验。谢赀亦多少不一。余若男巫、女巫,作种种幻法,亦近于师公者流,合附录焉。

佛家以虚无寂灭为宗,道家以清净无为为本,降而至于吞剑、吐火,作种种幻术,已大失本来面目。台之僧道,尤不足言,有其名而已。

住民生活

台无土著。士著者,熟番与生番而已。其民人五方杂处,漳、泉流寓者为多,广东之嘉应、潮州次之、余若福建之兴化府、福州府,全台合计两府之人流寓台地者,不过万人而已。外此,更寥寥无几焉。计台之丁口,在二百万左右,生熟土番不过二十分之一。隶漳、泉籍者,十分之七八。是曰闽籍;隶嘉应、潮州籍者,十分之二,是曰粤籍;其余隶福建各府及外省籍者,百分中仅一分焉。

就住民之生活而论,或为士(士以教读为生活,每年修金不等),或为农(农以耕耘为生活),或为工(工以制造器物及力役为生活;在店铺佣工者,俗名「伙计」,出海而渔者,俗名「讨鱼」,亦工类也),或为商(商以贸易为生活),或在文武各衙门充当吏书(在衙门办理案牍者,曰「吏书」,有总书、帮书之分)、兵役,下至肩挑、背负与一切巫(有女巫、有男巫)、医、僧、道、山(择葬地者,俗名「看山先生」)、命(推算年庚者名「看命先生」)、卜(卜卦)、相(相形体)、娼(倚门卖笑曰「娼」)、优(串戏曰「优」)、隶卒之流(在衙门充当皂役及在监狱看守人犯者曰隶卒),莫不各执一业,以谋其生。

妇人,除作针黹、女红而外,亦有为人雇作乳母及司炊爨、洗衣服之事。

生熟番则打捕獐、鹿、山猪等物及种薯芋、番黍、抽藤、烧焿,大约住近内山者多以开垦山地为生,住近海边者多操网罟以渔为生焉。

糖业由来

台南糖业,自康熙三十五年起,漳、泉二州移台居住之民,经营事业,扩充农家利路。雍正九年,核查廍饷案内,台湾县属(即今台南县)计算有四十七张。光绪十三年,改为安平县,清赋丈量后,计有二百余张。前后比较,现增有四倍之多。俗曰:硖糖者在糖粿,盖糖者在糖间,实有成始成终之致。且廍有廍脚(甘蔗倚廍硖糖之人)、间有钻脚(代糖间买糖之人),皆是俗例之称。大约年收青糖、白糖二十余万担,即有二千余万觔(百觔四圆五角约算),计九十余万圆(青糖三成,应得金二十七余万;白糖七成,应得金六十三余万)。

种类

台南甘蔗,有三种。曰红蔗、蚋蔗者,糖少汁多;曰竹蔗者,汁少糖多。其成熟时候,有高至七、八尺或丈余(低湿地须种红蔗、蚋蔗,高燥地须种竹蔗),乃得其地宜。

产地

园地一甲,受种一万八千栽,必择其地系半沙、半涂为佳;全沙之园地者次之。下下沙园则虽种蔗,而收成无几。台南园地(即旧安平县界地),凡一万九千六百六十六甲六分九厘,约种甘蔗者四分之二。其园地约九千八百三十三甲三分四厘五毫,受栽蔗一百七十七兆零零零二十一栽。

栽植

每年正、二、三月间栽种(取旧蔗尾去叶),约七、八寸(原文尺)长,插入土中为一窟。每窟二尺五寸积方,下种后用草烧灰散布窟边,外又用各样肥物沃之。既得时雨之润,自然发生畅茂。迨十一、十二月间,蔗汁初甘(每桶汁五百觔,得糖七、八十觔),正、二月间当甘(同上得糖百觔),方为成熟之期。至四月为退甘,或留至十一月再硖,俗曰「重台蔗」。

制造

蔗廍开工,大概于十一月初旬、中旬。各廍脚按照阄之先后,挨次轮值日期到园,同牛婆将甘蔗剥箨去尾,用牛车搬运入廍,以石车硖去蔗汁,车下用桶收汁,付出樋管,流落澄清桶(用石灰以去其滓),转入鼎,熬糖。第一回之鼎,用温火以暖其汁;第二回之鼎,用武火滚出汁泡,以杓子掬之;第三回之鼎,蔗汁中之污物浮见,悉用杓子去之,其汁始净;第四回之鼎,火力添强,糖汁沸腾,再用花生油、蚵壳灰二样投入,其汁浓厚,始能凝结;此时移过第五回之冷拌鼎,搅匀成糖。再移入木箱(俗曰糖槽),弄至糖松为度,装入竹篓;又用竹叶、竹箨包护,外用麻绳捆之。此制红糖之法也(俗曰青糖)。

若制菜糖,则大同小异也(菜糖则为白糖之胚也)。甘蔗去箨尾之后,运入廍内石车过硖出汁,通入廍厅之蔗汁鼎,加入蚵壳灰,使之澄清;然后移过上火鼎四次,再移过成甘鼎一次,熬为糖转入落滤鼎一次,候微冷入漏即坚,成菜糖矣。而后入间制为白糖。

每桶蔗汁四、五百觔,熬成糖,只得百余觔或有六、七十觔者,此蔗汁之不当甘也。

制糖匠

廍一张或用牛六挂、或九挂、十挂为度(每一挂牛三只)以挽车机,昼夜硖蔗,按次轮流。每廍十一人,煮糖司阜二人、火工二人、车工六人(俗曰「牛婆」)、饲牛粗工一人(俗曰「五分仔」),计二百余张,廍计千余人。记账管事之人曰「大头家自理」(挨年值东之名称也)。剥蔗尾之人,以牛婆管理在蔗园运蔗入廍硖糖(每〈石屚〉毛一百五十觔,除二十五觔,实糖一百二十五觔)。

上则园一甲红蔗得糖三千五百觔。

上则园一甲白蔗得糖三千觔。

中则园一甲红蔗得糖三千觔。

中则园一甲白蔗得糖二千五百觔。

下则园一甲红蔗得糖二千五百觔。

下则园一甲白蔗得糖二千觔。

下下则园一甲红蔗得糖二千觔。

下下则园一甲白蔗得糖一千五百觔。

制糖器

石车一对、大鼎七口、大木桶五个(上坐桶、沫仔桶、滤头桶、上清桶、下清桶)、〈石屚〉台十位、〈石屚〉坏二枝、铁坏一枝、大叉一枝、归斗二枝、水桶一担、耳桶二枝、糖槽一个(糖〈石屚〉由廍脚自备)(此款如有损坏,归廍主或大头家修补)。

石车应用物:顶枋、底枋、车柱、车挝、公头、水心、油心、挝箭、麻绳、猪腰扭、嘴配。

制造所

俗曰糖廍一张:内廍亭一间(草盖),廍灶五口,蔗厝一间三所,蔗朴埕一所(此项年修缮一次,归主自理,或归廍大头家自理)。

制白糖

俗曰糖间,收买廍内所制之菜糖,制成白糖是也。买糖之法,或糖间自买,或雇钻脚到厢买糖(每〈石屚〉贴廍脚银三分),牛车运入糖间,用〈石屚〉碨层起汫(?)水泥封盖糖面,半个月一换,三换泥而后菜糖变为白糖(约有四十五日之久)。每百(斤)菜糖,制成得白糖七十余觔,水二十余觔;且有上白、次白、〈石屚〉尾之分。其余糖水,再煮为赤砂糖;或翻盖以泥,为三挡白糖;余剩之水,发卖酒店为酿酒之料。每〈石屚〉盖糖工银三分,赤砂工银一分五厘。

廍费

每桶蔗汁(司阜抽三十文,二人分;牛婆抽六十文,二人分;火工抽五十六文,四人分;又什差一人,每日八十四文,归廍脚分发:计二百三十文;开销糖主自理,此款硖蔗工费)青糖百斤抽八觔,菜糖百斤抽五斤六两(归廍主抽收,以修械器),倚阄百觔抽八角(同上)。

年例现销司阜一名,十五圆;牛婆一名,十四元(计四人,五十六元);归廍主分发支销。火工领现销银者,则蔗朴归廍主卖;若无领现销者,廍内之蔗,朴归火工自得,以抵现销款。

每日廍米十一堆,计二斗七升五合(归廍脚及倚阄分发,此款火食费)。

附说

每廍营业四个月或至五个月(十一月起至三月止)。

一廍年硖蔗汁计以千余桶为度,若年硖蔗汁只有六、七百桶者,曰半廍(有日无夜);每廍日夜连工得蔗汁十二桶,每桶蔗汁五百二十斤。

新建瓦廍费银六、七百元,草廍费银四、五百元。

修补之费不定,或百余元,或几十元。

贩卖方法

青糖有上斗装、中斗装、潮龙装、夹版装之分。

菜糖有嵌顶、嵌下之分。

白糖有头挡、二挡、三挡之分。

右者青糖、菜糖二种,由廍内制出,而白糖则由糖间制出也。装法或由竹篓装之,或由草包捆之,后以一百包为一辨(糖一万觔),小篓一百件为一辨(糖一万一千觔),大篓四十件为一辨(每篓三百斤,计糖一万二千斤),或由竹筏由溪配郡,或用牛车由地付郡,交付糖间制糖及南北郊买糖之人分配火船、夹板商船之类,按各港装头照配,依时定价,厘金、行仲、栈税、载资在外照加。

厘金(每件抽一尖)。

行仲(每百元贴仲二元,谓之(九八抽」)。

栈税(每件二尖)。

载资(每件车远一角、近五尖,筏每件一角五尖)。

又,内〈马卜〉舟每件一尖,外〈马卜〉舟每件六尖。

逐年征收官庄额征等则及各税项(原缺题)

谨将完平县逐年征收官庄额征等则及各税项,逐一分别开列于左。

计开

一、钱粮正赋额征

官民屯番隘上、中、下、下下各则田园,计二十万一千七百五十五坵,共三万五千三百二十四甲二分三厘八毫九丝零九微二纤,应征正赋银五万七千四百六十一两九钱六分五厘五毫一丝二忽零。